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学术期刊分类
目前水文信息报汛数据的编码复杂,编写水情信息进行输入时要不断切换大小写、英文、数字、空格,在此过程中极易出错,会导致接收平台无法接收水情信息或判断为错报,甚至造成漏报等现象。水文报汛手机应用软件的开发应用解决了水情信息编制时繁琐的过程及错码问题,同时具有操作界面直观,能实施移动报汛和报汛及时、快捷方便的优点,对水文测报方式的改革具有积极重要的意义。
487
0
近十几年来,双桥水文站因河道采砂、河道整治等因素河床下切,使得水位、过水断面面积、流量等水文要素发生了很大变化。测验断面出现了非天然影响因素,致使年最低水位突然产生连续性急剧下降趋势,该站水文要素的变化使得资料序列的一致性受到很大影响,为今后的利用增加了难度。
357
水文与水文地质学的课程是在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内容改革和整合的背景下,由原先设置的水文学和供水水文地质两门课程合并而成,在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知识体系中有重要作用。目前关于如何教好这门课程还缺乏相关讨论,因此笔者结合自己的授课经历和体会,对该课程的教学策略进行了探讨。
816
经多年来不同标高生产坑道采掘,地下水沿裂隙从上而下入渗到现最低标高的生产坑道中。矿山开采标高均高于侵蚀基准面,矿坑水能自然排出,局部斜坡道地段利用机械抽水排出硐外,验证了矿区含水层富水性弱,断裂带导水性差;地下水受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及大气降水制约,开采后的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变化不大。
577
坡面尺度不仅是认识地表过程变化的重要基础,也是构建分布式水文模型的基本单元,同时也分析流域径流过程的研究核心。冻土水文过程只有放在坡面尺度上才能全面认识其影响因素与变化规律,才能深入研究冻土水文物理过程,才能明晰冻土水文过程的尺度效应,因而开展坡面冻土水文过程研究将是全面深刻理解流域冻土水文过程的关键所在。
366
污染场地是指由于堆积、处置、迁移或储存等方式承载有害物质,对环境及人体健康造成威胁的空间区域,需做好管理工作。场地环境调查是污染场地管理的基础,可为污染场地治理提供全面参考资料,而环境水文地质勘察技术是场地环境调查的关键技术,对其开展分析具有现实意义。
455
分形对于小尺度的流域地貌较能够反映出流域的发育特征[1];前人针对水系及发育进行了分形分维研究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分形理论也可应用于景观[3]研究,从而优化其空间结构。流域水文特征具有明显的分形性,其蜿蜒曲折的河道及周边,各种分枝状的河网水系,都在形态上表现出相当的复杂性和一定的自相似性。
399
在江河测量过程中,存在数据类型多、数据量大且部分数据不准确、误差大的现象,无法准确直观地为用户呈现测量位置的河床情况。本文提供了一种河床断面图控件绘制方法,能够加载包括水深、距离、流速等在内的多类测量数据,基于滑动窗口过滤法对水深数据进行提取,对异常值进行修正,形成真实准确的河床断面图。
451
近年来,深度学习在水文中的应用广泛,给水文预报、水库调度以及遥感图像分类等诸多领域带来了深刻变革。多年研究逐渐发展出将LSTM模型、卷积LSTM模型、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等深度学习方法运用到水文领域的成功经验。实践证明深度学习方法在特征提取和模拟优化方面的优势是物理方法及传统机器学习方法无可比拟的,值得进一步研究与发展。
432
贯彻落实总书记讲话精神,促进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无论是从系统性、整体性到上下游、干支流,以水而定、量水而行,还是五大目标任务从规划、实施到管理运行,始终都离不开水文数据和水文监测预报预警服务作为基础支撑。水文的基础性支撑地位和职责任务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对水文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68
小浪底水库运用以来,下游河道累计冲刷21.015亿m3,黄河下游河道持续冲刷,冲刷主要集中在夹河滩以上河段,占全下游冲刷量的57.0%,夹河滩以上冲刷强度为569万m3/km,孙口至利津段冲刷强度为108万m3/km,冲刷强度自上而下逐渐减弱,总体看河道仍以冲刷为主,冲刷重心有向夹河滩以下延伸发展的趋势。
495
近年来,伴随着湖区荒漠化、生态退化、自然灾害频发等问题日益严重,湖泊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5,6]。很多学者对湖泊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长时间序列湖泊面积变化、湖泊水位变化和湖泊的水量平衡[7,8,9],研究区域涉及青藏高原湖区、西北干旱湖区、云贵高原湖区、东北平原与山地湖区、东部平原湖区等典型区域[10,11,12,13,14]。
348
在全球气候与人类活动变化的背景下,研究该地区径流变化过程及驱动因素,从而为对认识区域生态水文以及石漠化过程变化规律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贵州修文河流域为例,应用M-K突变检验、小波分析法以及偏相关分析法,对30年来喀斯特小流域径流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力图为喀斯特地区的石漠化治理、水土保持等生态重建和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400
三峡工程运用以来,荆江三口汛期分流量总体变化不大,分沙量急剧减少,松滋口分流、分沙量最多,藕池口次之,太平口最少。分流比变化不大,年均分流比为15.0%,由于三口口门段沿程冲刷,三口分沙比总体呈递增趋势,年平均分沙比为23.4%,最大分沙比达40.0%(2016年),其中松滋口、藕池口增加趋势较明显,占比分别为13.1%、7.3%,太平口变化不大,占3.0%。
601
刚体极限平衡法是现行的各行业规范规定的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同时一些规范也推荐使用数值分析方法进行复杂的边坡稳定性分析。目前工程上常用极限平衡法分析边坡稳定性,方法包括:瑞典圆弧法、毕肖普法、简布法和传递系数法等,但这些方法不能很好的反应真实破坏机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基于有限差分法的数值分析方法可以解决这方面问题。
473
影响因子:0.665
影响因子:0.570
影响因子:0.507
影响因子:0.891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扫描二维码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