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ic/index/images/icon-home.png)
摘要:在当前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就是创建良好的生态环境,对林业加强建设,使得林业工程规划设计更加完善,如今加强对森林病虫害防治是最紧要的事情。本文主要介绍了作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经济增长、建设美好生态环境重要部分的林业,就怎样展开工程规划设计和如何防治森林病虫害的问题进行论述,希望为林业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帮助。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增长,人们对美好生活环境的追求愿望也越来越强烈,建设适应社会需求的、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刻不容缓。林业作为促进国民经济增长,影响人类生活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生态环境的主要载体。所以,完善林业工程规划设计,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是保障优美自然生态环境建设的基础。因此,要打破传统林业建设理念,融合现有的高科技成果和先进的建设手段发展林业,明确林业工程规划设计的重要性,使林业建设更加符合国家发展和人们生活需求。
1、林业工程规划设计特点
1.1 现代林业总体规划的全面性
地域不同,林业科技发展水平也各不相同,所以,加强区域性林业规划设计的全局性、科学性、先进性和预期性,是建设现代林业工程的首要任务。在设计理念上不仅要坚持实用性、适生性和审美性,还要在今后经营管理上,优先考虑树种的适应性、生物多样性、林分配置,提高森林病虫害防治和森林防火的抗逆功能。要在整体布局的基础上,充分考虑点、线、面融合自然、文化、审美和需求的林业工程规划设计理念,也就是由点到线再到面的规划设计。
1.1.1 “点”。结合不同地域的风俗习惯、文化底蕴、历史背景等因素,林业工程要具有预期建设目标的吸引性和文化的代表性,这就是“点”建设。
1.1.2 “线”。以河流水域为引线,贯穿河流设计,充分利用河流对于生产生活的便捷性,在河流两侧建设娱乐观光场所和休闲度假林区。林区树木品种一般选择适生、抗病虫害能力强的乔木。如果单纯注重土地利用进行线的布设会浪费有利的资源,这样的规划设计往往得不到社会的认可。
1.1.3 “面”。从美学角度出发,园林设计规划要符合大众审美观,更要结合当地的文化底蕴。
1.2 设计规划内容的独立与协调
首先,林业工程在建设过程中,每一个区域或区域内每一个物种既是独立的,又是相互的,建设目标不同,物种选择不同,功能和效果也不同。在不同功能区选择适生性较强的不同物种,在同一功能区选择多个适应性强,能相互依存,对立地条件又具改良性的物种,提高其产值。在一个物种遭受病害或虫害时,由于寄主植物的不连续性,不会导致灾害的严重蔓延。同时,整个功能区也不会因为某一物种受灾,致使生态功能退化。其次,林业区域设计要与当地风土人情和人文古韵相协调,能使当地的风土人情和人文古韵在林业中一一展现,将其有效展现在人们眼前。对于工程规划设计中的内部协调,要利用地形和其它有利资源,使林业工程造价降到最低。
1.3 规划内容的丰富性
林业工程建设中,在保障产量型、生态型、经济型和景观型目标建设的前提下,应尽量体现建设内容的丰富性,其包括群和种的搭配,实现生物多样性,防止森林病虫和森林火灾的发生和蔓延。在景观型林业工程建设中,除考虑生物多样性外,重点在不同季节,从色彩、形态上体现美学的观点。现在生物科技发展迅速,对不同环境下适生的植被展开研究,培育出大批适应性强、抗逆性好的新品种,防治常规病虫害。同时,也可以融合不同环境下生长的树木,进行培育和种植,尽量体现植被的多样性。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林业规化设计的整个过程,尽量使用计算机智能和卫星遥感技术,不仅可以使设计内容更为详细合理,同时,可使工作更加方便、快捷。对植被的生长过程进行仿真模拟,再对整个设计进行优化。卫星遥感技术则可以对规划区域、规划面积进行直观高速设计,尤其是工程建设边界可以被精确确定。
2、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措施
2.1 提高对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认识
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要从种苗选育、工程建设规划设计、森林病虫预警监测、防控技术措施和检疫执法方面建立完善的防控体系,目的是保护好森林资源,为建立生态文明提供保障。工程建设规划设计要着力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和抗逆性能,形成良性循环。同时,充分利用现有的互联网技术,建立完善的互联网信息,从各个方面了解全国各地的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并将网络信息作为参考点,从各个方面做好病虫害的预防和防治工作。
2.2 建立完善的森林病虫害预警机制
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要注重预防体系的建设,治理只是在影响林木正常生长发育的前提下作必要的调节,既要建立健全完善的预防体系,也要做出相应的治理技术和防治措施。管理行业设立不同的部门,不同部门担任不同的工作任务,比如,设立监测预警、检疫、数据统计、工程治理等。掌握森林病虫专业知识,能够从各个方面对病虫害进行监测预警和开展工程治理,才能把森林病虫危害有效控制在萌芽阶段。现在有很多病虫害不易察觉,一旦爆发,传染速度快、途径广、治理难度高。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专业技能知识和应对策略的制定就显得尤为重要。
2.3 利用先进的预警手段和有效的预防措施
治理森林病虫害由于森林病虫害防治地域广阔、山形地貌复杂、工作条件艰苦、投入低、周期长、见效慢,涉及知识面广。高新技术科技投入大,成本较高,在森林病虫害防治方面应用较少,导致预防措施和防治手段比较落后,与现有科技信息发展脱节。在预警监测上依靠人工巡护,在工程治理上以人工喷洒农药形式为主,以虫或以菌治害的生物治理措施较少使用。在短时间内,农药会杀死病虫害,但长时间喷洒农药会使病虫害产生抗药性,这种抗体可以对农药产生免疫性。无节制地喷洒农药也会将病虫的天敌杀死,有抗体的病虫大量繁殖,灾害无法控制,导致病虫面积越防越大。同时,大量的农药也会对树木造成伤害,造成森林植被免疫能力下降和抗性减弱,给整个森林生态系统带来严重的危害。
2.4 选拔专业的技术型人才
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防治森林病虫害是在一个开放式的统一大环境中,微调环境因素,影响病虫正常的生长发育,促进林木健康生长。从事森林病虫害防治的专业人员既要博学多才,对植物学、昆虫学、病理学、有机化学、机械原理和林业工程规划设计等多学科知识都要有更深层次的研究,对待每个工作环节都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同时,加强同全国各地的森林病虫害防治技术人员的交流,建立互联网学习机制,通过网络学习新技术、传播新知识,达到治理技术信息化共享的目的。这样才能及时、高效地将森林病虫消灭在萌芽状态,将灾害损失最小化。
3、结语
综上所述,林业工程在规划设计上应体现林业总体规划的全面性,设计规划内容的独立与协调性,规划内容的丰富性。对于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首先,提高对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认识,其次,利用先进的预防手段和有效的预防措施治理森林病虫害,再次,选拔专业的技术型人才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提高林业工程规划设计与森林病害防治水平。
参考文献:
[1]王文凯,熊远健.植物病害生物防治方法分析[J].农家参谋,2018(7)
[2]唐加富,孔德明.林业造林技术与育林方法研究[J].现代农业研究,2018(3)
[3]岂章.林业调查规划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J].绿色科技,2016(7)
李培荣.林业工程规划设计与森林病虫害防治[J].现代园艺,2019,(4):224-225.
分享:
基于分层抽样法、非度量多维标度排序和皮尔逊相关性分析等方法对浙江庆元国家森林公园康养资源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挥发性有机物与常绿阔叶林呈正相关,与杉木林、黄山松林等森林类型呈负相关;与湿度、温度、灌草覆盖率等环境因子呈正相关,与乔木层盖度呈负相关。四氯乙烯与杉木黄山松混交林呈正相关,与阔叶林呈负相关。
2021-10-25退耕还林工程外业调查是一项烦琐又工作量大的常态化工作。利用PDA(数据采集器)与退耕还林工程相结合,在外业调查中通过“3S”技术[1](遥感技术(RS)、全球定位技术(GP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不仅提高了工作准确性和可靠性,而且简化了工作程序,减轻了工作难度和强度。
2021-07-28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森林旅游开发日益受到重视,人们热衷于森林公园休闲旅游,缓解工作压力。森林公园的发展建设,不仅增加了当地经济收入,改善了人民生活水平,还对森林资源进行保护,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持生态平衡,为森林资源的持续利用做出了巨大贡献。
2021-06-24本文简要介绍了林业碳汇在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中的概况,然后说明了林业碳汇对三北防护林的作用,如,缓解工程资金压力、采用先进工程技术、促进林业工程发展等,具体分析了目前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的现状,并着重强调了林业碳汇推动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的具体措施,包括完善工程法律制度、强化林业碳汇创新、完善林业交易体系、加大碳汇宣传力度,以此达到良好的效果。
2021-05-28三北防护林工程为我国奠定坚实的生态基础,并且为相关建设做出巨大贡献。随着工程的推进,三北防护林将显现出明显的综合效益。依据近年工作进度可以得出,该工程建设是稳定生态的基础,以保护森林资源、增加植被面积为核心理念,使用先进技术建设出抵抗自然灾害能力更强的防护林。
2021-05-24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工作的不断重视,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推进,以及人民群众不断上涨的林业资源需求,我国的林业种植工程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提升林业种植工程的质量和规模,既可以增强森林保持水土、净化空气、保护生态圈等环境保护功能,也可以为木材加工、园林种植等行业提供原料,提升林业的经济效益。
2021-05-24坝上地区始终是河北省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地区,强调的是对沙漠化和水土流失等问题的有效治理,以生态林业建设为核心重点。相较于传统的用材林业建设来讲,生态林业建设不仅要求经济效益的增长,同时也要求物种的多样性,物种之间的协调和互相配合,重点在于构建更加稳定的生态系统。
2021-05-24以二年生盆栽银杏苗“家佛手”为试材,采用生物纳米硒叶面喷施处理银杏幼苗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生物纳米硒处理对银杏叶不同生长时期的生理指标和黄酮含量的影响,以期为银杏栽培、高效利用生物纳米硒提供参考依据。综合考虑,喷施1.6mmol·L-1生物纳米硒肥,在7月和9月采叶,可获得高黄酮含量的银杏叶。
2021-01-14小陇山林区天然林保护工程正式启动以来,进入了以生态林业建设为主的发展新阶段。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天保工程的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生态环境有了明显的改善。天保工程是长期、系统、庞大的工程,在实施过程中会涉及到很多部门,很多方面,难免会出现各种问题,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细致地研究,对确保天保工程的顺利进行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020-12-22小陇山林区天然林保护工程正式启动以来,进入了以生态林业建设为主的发展新阶段。严格按照“严管林、慎用钱、质为先”的工作方针,狠抓森林资源管护,着力进行公益林建设,加强对工程资金的管理,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经过20多年的努力,天保工程的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生态环境有了明显的改善。
2020-12-18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生物灾害科学
期刊人气:595
主管单位:江西农业大学
主办单位:江西省昆虫学会,江西省植保学会,江西省植病学会
出版地方:江西
专业分类:农业
国际刊号:2095-3704
国内刊号:36-1320/S
邮发代号:44-139
创刊时间:1978年
发行周期:季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4-6个月
影响因子:1.211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861
影响因子:0.419
影响因子:1.283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