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当代,森林碳汇为有效解决国内环境问题提供了保障。在实践中,为了保障森林碳汇生态工程建设良好的状况,与相关的工作计划的实行则需要很好地配合,并对森林碳汇生态工程造林技术和效益加深了解,从而更好地提升森林碳汇生态工程的潜在应用价值,并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状况。本文针对森林碳汇生态工程造林技术与效益进行全面介绍。
对森林碳汇生态工程造林技术与效益的深入探讨,有利于增强森林碳汇生态工程作业计划实施效果,充分发挥森林碳汇生态工程的实际作用,且能增加其造林过程中的技术含量及优势。因此,在对森林碳汇生态工程进行研究时,需要给予其造林技术与效益更多的关注,落实好这方面的研究工作,给予森林碳汇生态工程造林活动开展更多的支持,不断拓宽环境问题处理方能的工作思路。
1、森林碳汇的相关内容探讨
为了丰富森林碳汇的研究内容,提升相应研究成果的利用价值,则需要了解森林碳汇的相关内容。
1.1 所谓森林碳汇,是指森林植物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在植被或土壤中,从而减少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浓度,可实现对温室效应的有效应对。
1.2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在降低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减缓全球气候变暖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独特作用。
1.3 重视森林碳汇实际作用的发挥,加强与之相关的生态工程建设,有利于实现对环境问题的科学处理,有效保障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
2、森林碳汇生态工程造林技术
在探讨森林碳汇生态工程造林方面时,为了增强相应的造林计划实施效果,则需要考虑这方面的技术使用,明确相应的技术要点,具体包括以下方面。
2.1 合理选择造林地
在实现碳汇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其所在区域的环境状况及生物多样性保护要求,减少对原有生态平衡的影响,促使森林碳汇生态工程建设能够达到预期效果。因此,在选择森林碳汇生态工程造林地的过程中,需要更多地考虑生态环境质量差、生态区非常重要等方面,确保造林地选择合理性,实现造林技术的高效利用,避免影响森林碳汇生态工程造林效果[1]。
2.2 重视树种的精选
为了确保森林碳汇生态工程造林状况良好性,则需要结合其造林要求,重视树种的精心挑选。
(1)重视固碳能力强、抗逆性良好、生态景观良好的树种选择,有效开展相应的种植工作,促使森林碳汇生态工程造林目标能够顺利实现,提升其造林技术的潜在应用价值。
(2)基于森林碳汇生态工程造林树种的选择,需要考虑其所在区域的地理环境特点、气候状况、栽种树木的生长特性等,且需要重视不同类型树种的合理搭配,确保树形错落有致,给予造林技术在森林碳汇生态工程实践中应用水平提升方面必要的支持。
2.3 确定建设对象
在运用森林碳汇生态工程造林技术的过程中,需要确定其建设对象,进而发挥出造林技术的应用优势,实现森林碳汇生态工程的建设目标。
(1)将荒山荒林、低效纯松林、低效桉树林等视为造林对象,进而开展森林碳汇生态工程在这些方面的造林工作,实现对其造林技术的科学使用,完成好相应的造林工作计划。
(2)当建设对象确定好后,需要将具体的工作落实到位,并通过对不同造林对象实际情况的充分考虑,提高造林技术的利用效率,促使森林碳汇生态工程在实践中的造林效果更加明显,满足生态系统动态平衡方面的要求,最大限度地降低环境问题的发生率[2]。
2.4 了解建设类型
为了达到造林工作高效完成、建设目标顺利实现的目的,则需要了解森林碳汇生态工程的建设类型,具体包括人工造林、封山育林、套种补植及更新改造。在森林碳汇生态工程造林的过程中,需要通过对其建设对象的了解,确定好相应的建设类型,确保该工程建设中的造林技术应用状况良好性,避免影响其应用价值。
2.5 其他方面的技术要点
基于森林碳汇生态工程造林技术要点的分析,也需要了解以下技术要点。
(1)注重对造林区域清理、整地、基肥施加等技术措施的配合使用,并将选择好的树种栽种到指定的区域,从而提升森林碳汇生态工程造林技术的应用水平,为其应用范围的扩大打下基础。
(2)强化封山育林意识,落实好相应的工作,促使造林过程中种植的树木能够处于良好的生态状态,实现对森林碳汇生态工程造林技术的科学应用。
3、森林碳汇生态工程效益
(1)以往的森林资源开发利用中,主要是以木材本身为价值载体,无法实现森林资源利用价值最大化。针对这种情况,通过对森林碳汇生态工程的考虑及其造林计划的有效实施,可将木材与森林碳汇作为价值载体,实现森林方面的复合经营,且能通过对最佳伐木时间的确定,最终达到森林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森林潜在应用价值不断提升的目的[3]。
(2)通过对国际上实践经验与我国相关政策等要素的整合利用,为森林碳汇生态工程的有效建设提供了专业支持,完善了与之相关的所有制形式,并为相应的生产经营活动高效开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因此,未来森林碳汇生态工程将会有着良好的发展潜力及发展前景,可增加这方面经营计划实施中的经济与生态效益,不断优化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护方式,增强相应保护工作的落实效果。
(3)通过对森林碳汇及林业生态工程概念及理论知识的深入思考,可知森林碳汇生态工程的有效建设,有利于增强环境保护过程中的固碳效果,降低或稳定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的同时也能起到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的作用。因此,在增加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过程中,需要给予森林碳汇生态工程建设足够的重视,减少生态环境质量所受的威胁。除此之外,应加强森林碳汇生态工程造林方面作用效果的科学评估,提高相应研究成果的利用效率,充分发挥森林碳汇生态工程造林工作的实际作用[4]。
4、结语
通过对以上内容的深入探讨,有利于提高森林碳汇生态工程造林技术利用效率,满足其生产活动开展中效益增加方面的要求,且能使森林碳汇生态工程在实践中的建设效果更加显著。因此,未来在提升森林碳汇生态工程建设水平、改善其造林状况的过程中,应深入思考其造林技术与效益,确保森林碳汇生态工程建设工作开展有效性,避免环境问题影响范围的扩大。
参考文献:
[1]张二亮.森林经营管理中提高森林碳汇能力的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9(9):145,147.
[2]陈卫洪,王晓伟.西部地区森林碳汇供给可持续发展机制研究[J].林业经济,2019(3):79-86.
[3]郭文月.基于森林碳汇视角的生物多样性对森林生产力的传导机制研究[J].中国林业经济,2019(1):61-66.
[4]李小春,谢瑾岚.森林碳汇价值化与扶贫贡献潜力的研究[J].南方农村,2018(6):39-44.
高伟生.森林碳汇生态工程造林技术与效益分析[J].南方农业,2019,13(15):55-56.
分享:
基于分层抽样法、非度量多维标度排序和皮尔逊相关性分析等方法对浙江庆元国家森林公园康养资源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挥发性有机物与常绿阔叶林呈正相关,与杉木林、黄山松林等森林类型呈负相关;与湿度、温度、灌草覆盖率等环境因子呈正相关,与乔木层盖度呈负相关。四氯乙烯与杉木黄山松混交林呈正相关,与阔叶林呈负相关。
2021-10-25退耕还林工程外业调查是一项烦琐又工作量大的常态化工作。利用PDA(数据采集器)与退耕还林工程相结合,在外业调查中通过“3S”技术[1](遥感技术(RS)、全球定位技术(GP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不仅提高了工作准确性和可靠性,而且简化了工作程序,减轻了工作难度和强度。
2021-07-28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森林旅游开发日益受到重视,人们热衷于森林公园休闲旅游,缓解工作压力。森林公园的发展建设,不仅增加了当地经济收入,改善了人民生活水平,还对森林资源进行保护,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持生态平衡,为森林资源的持续利用做出了巨大贡献。
2021-06-24本文简要介绍了林业碳汇在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中的概况,然后说明了林业碳汇对三北防护林的作用,如,缓解工程资金压力、采用先进工程技术、促进林业工程发展等,具体分析了目前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的现状,并着重强调了林业碳汇推动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的具体措施,包括完善工程法律制度、强化林业碳汇创新、完善林业交易体系、加大碳汇宣传力度,以此达到良好的效果。
2021-05-28三北防护林工程为我国奠定坚实的生态基础,并且为相关建设做出巨大贡献。随着工程的推进,三北防护林将显现出明显的综合效益。依据近年工作进度可以得出,该工程建设是稳定生态的基础,以保护森林资源、增加植被面积为核心理念,使用先进技术建设出抵抗自然灾害能力更强的防护林。
2021-05-24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工作的不断重视,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推进,以及人民群众不断上涨的林业资源需求,我国的林业种植工程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提升林业种植工程的质量和规模,既可以增强森林保持水土、净化空气、保护生态圈等环境保护功能,也可以为木材加工、园林种植等行业提供原料,提升林业的经济效益。
2021-05-24坝上地区始终是河北省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地区,强调的是对沙漠化和水土流失等问题的有效治理,以生态林业建设为核心重点。相较于传统的用材林业建设来讲,生态林业建设不仅要求经济效益的增长,同时也要求物种的多样性,物种之间的协调和互相配合,重点在于构建更加稳定的生态系统。
2021-05-24以二年生盆栽银杏苗“家佛手”为试材,采用生物纳米硒叶面喷施处理银杏幼苗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生物纳米硒处理对银杏叶不同生长时期的生理指标和黄酮含量的影响,以期为银杏栽培、高效利用生物纳米硒提供参考依据。综合考虑,喷施1.6mmol·L-1生物纳米硒肥,在7月和9月采叶,可获得高黄酮含量的银杏叶。
2021-01-14小陇山林区天然林保护工程正式启动以来,进入了以生态林业建设为主的发展新阶段。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天保工程的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生态环境有了明显的改善。天保工程是长期、系统、庞大的工程,在实施过程中会涉及到很多部门,很多方面,难免会出现各种问题,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细致地研究,对确保天保工程的顺利进行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020-12-22小陇山林区天然林保护工程正式启动以来,进入了以生态林业建设为主的发展新阶段。严格按照“严管林、慎用钱、质为先”的工作方针,狠抓森林资源管护,着力进行公益林建设,加强对工程资金的管理,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经过20多年的努力,天保工程的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生态环境有了明显的改善。
2020-12-18人气:3737
人气:3015
人气:2527
人气:2452
人气:2098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生态学报
期刊人气:3085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生态学会,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生物
国际刊号:1000-0933
国内刊号:11-2031/Q
邮发代号:82-7
创刊时间:1981年
发行周期:半月刊
期刊开本: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影响因子:1.343
影响因子:1.227
影响因子:1.286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1.349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