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对食品生产的需求越来越大,食品加工行业的种类以及数量都在不断地壮大。与此同时,对食品的安全性提出更高的要求,其中食品中微生物检验的质量控制就显得至关重要。但是在实际检测工作过程中存在很多复杂的影响因素,忽视这些因素很可能导致检验结果的偏差,甚至得到错误的结果,从而无法正确指导和监督生产。因此,本文对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中培养基的质量控制进行分析。
目前在实际进行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的过程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检验方式就是通过培养基,对于微生物进行相应的培养,等到微生物能够大量的繁殖后进行相应的检验。为了保证到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过程中的相关效果,对于培养基的质量实施相应的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但在实际的使用微生物检验培养基的过程中,往往无法严格按照相关要求进行,因此对于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培养基质量控制措施进行讨论,就显得尤为重要。
1、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现状分析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也不断加强。由于食品在生产、加工以及运输等环节中都有可能受到微生物污染而出现问题,因而在食品安全检验中微生物检验是其最主要且最有效的方法。目前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工作中常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而使检验结果的真实性、准确性无法得到保证,其中以培养基质量不达标最具代表性。
2、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中培养基的质量控制措施
2.1 培养基的采购及验收
现今市面上的培养基生产厂家非常多,但是其产品质量均有一定的差异。故我们在进行实验室微生物培养基的采购方面,需要严格控制其采购质量。首先,采购培养基的生产厂家必须是通过国家相关企业质量认证的,如ISO9001体系认证及其他资质认证。其次采购的培养基产品均需通过各项国家相关规定的质量检测,且达到标准,产品出厂后有各项严格指标,如名称、成分、添加成分、技术数据、质量控制证、性能评价数据及有效期等相关数据。最后则是采购的产品产商需选择市面上信誉度高,服务好的企业。而培养基的验收则包含了对采购完成的培养基进行的各项检验工作,包括核对生产厂家名称、产品名称、生产批号及规格数量,对比真实产品与各项数据清单有无差异,确定产品的外观、质量以及保质有效期。发现采购后的培养基出现上述各项中的任何差异及问题,一律归为验收不合格,且不得使用。
2.2 培养基溶解与灭菌处理
第一,加热溶解操作。检验人员在培养基分装灭菌前先用电炉小火加热将其煮沸,使其充分溶解,同时为了防止加热溶解过程中因溢出或焦化而影响其质量,在加热时应不断搅拌。若加热溶解培养基时不小心出现溢出或焦化时,需重新配制。
第二,灭菌操作。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中培养基灭菌操作通常采用湿热灭菌法。采用湿热灭菌法进行灭菌时,检验人员应严格依据培养基种类及相关标准要求将灭菌温度和时间控制在适当范围,保证培养基中营养成分不被破坏,同时避免培养基中其他物质因高温发生反应而影响其质量。为了有效保证培养基的质量,在培养基配制好后应立即对其进行灭菌处理。
第三,灭菌注意点。培养基灭菌处理中除了要控制好温度外,还应注意另外两点:首先,检验人员定期对高压灭菌锅进行检查与清理,这是因为长期使用会使锅内出现死角而造成灭菌不彻底,进而无法保证培养基质量;其次,借助于化学变色纸片或生物指示灯等方法监测培养基的灭菌效果。
2.3 培养基的接种和培养
平板在接种使用时,表面上一定要杜绝出现潮湿水珠,不然会容易出现菌落的扩散,难以进行计算工作。而且要注重培养基的温度控制,要把平板平放到25摄氏度到50摄氏度的烤箱内进行烘干,让培养基表面的水珠完全烘干,但是不要温度过高,发生过度加热的情况。
对于培养基的使用要等到回复室温之后才可以进行使用,而且在使用前一定要进行全面的检查工作,看是否有菌落的形成、培养基颜色是否发生改变、固态培养基表面有无干裂现象、有无脱水现象等,一旦出现异常,该培养基应作废弃处理。
2.4 培养基的储存
干燥培养基在使用时,应贮存于阴凉干燥处,避免强光直射。如培养基在称量使用过程中,发生结块则不可继续使用。经过灭菌以后的培养基,应该迅速冷却至所需要的温度。禁止长时间保存在灭菌锅中,进而影响培养基的营养成分和选择性。所配制培养基的量,应尽量在最长保存期限内正好使用完全。琼脂平板如果配制当天未使用完,应于4℃~12℃避光保存;如果保存时间超过2d,将其放入密封塑料袋中保存,配好的肉汤类培养基如果保存时间超过2个星期,应将其放在带有螺旋盖的试管或其它密闭的试管或容器中保存。
2.5 对检验人员开展培训
微生物检测工作属于要求比较严格以及分工较细的工作,由此检验人员需要具备综合水平高与专业技术强这两个条件才可以胜任工作。对此,相关部门应该挑选合适的人才,要求其在具备丰富微生物检验知识的同时,还具备对突然检验状况进行处理与判断的能力。有关部门美女应该按时给检验人员提供培训的机会,目的是为增加其素质和综合水平。另外,相关部门还需要积极扩大检验人员的知识面,使其能够与时发展,不断掌握新技术。此外,企业还应该应用奖惩制度,按时对检验人员进行考核,不断鼓励优秀检验人员充分发挥其带头作用,一方面可以保障检验工作按时完成,另一方面又能够保证培养基的质量。
3、结束语
微生物检验是食品卫生安全监测工作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国内尚未统一规范,国内实验室的条件良莠不齐。作为微生物检验的基础,培养基的质量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检测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所以提高培养基的质量控制,加强培养基的质控水平,才能为食品卫生微生物检测提供优质可靠的培养基。
参考文献:
[1]李天蓉.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中培养基的质量控制分析[J].医药卫生,2016(32).
[2]黄桂芹.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中培养基的质量控制探讨[J].医药卫生,2015(12).
[3]陈褚建,林黎,沈丽.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中培养基的质量控制浅谈[J].食品工程.2017(02).
包睿媛.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中培养基的质量控制[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9,(1):671.
分享:
氯化消毒具有杀菌效果好、杀菌快、易操作、低价等优点,成为我国生活饮用水主要采用的消毒方式,但在氯化消毒过程中氯会与水中有机物如腐殖酸、富里酸等反应,产生危害人体健康的氯化消毒副产物,三卤甲烷是饮用水氯化消毒过程中产生的一类含量最大的消毒副产物。
2024-11-21泰地罗新(Tildipirosin),CAS号为328898-40-4,分子式C41H71N3O8,分子量734.02,结构式如图1所示。属于新一代大环内酯类半合成抗菌药物,微溶于水,易溶于甲醇、丙酮和乙腈等极性有机溶剂。其分子结构中具有3种氨基基团,为大环内酯环C5上存在的一个碳霉胺糖基,以及C20和C23上分别存在一个哌啶基,是一种具有一定碱性的大环内酯类药物。
2024-11-13我国牛肉年产量达718.26万吨, 近五年产量稳步增长。 牛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 多种维生素和必需氨基酸, 营养丰富, 风味鲜美; 牛肉中含有大量的硒、 铁、 铜等微量元素及人体日常所需的脂肪酸。 牛肉可参与人体内的生化反应, 产生促进人体新陈代谢的肽类物质, 使人体保持健康。
2024-10-10呕吐毒素(DON)广泛分布于霉变的小麦、大麦、玉米等谷物和加工食品中,是粮谷中污染严重的霉菌毒素之一,影响着人类健康,已成为重大的食品安全问题。肝脏是DON毒性作用的主要靶器官。长期接触低浓度DON污染的食物可能导致人和动物肝损伤,造成食欲下降和生长发育迟缓。
2024-10-03食源性疾病是指通过摄入食品进入人体的各类致病因子引起,通常具有感染性的或中毒性的一类疾病,即指通过食物传播的方式和途径致使病原物质进入人体并引发的中毒或感染性疾病。食源性疾病的发病率居于各类疾病前列,在全世界范围内,食源性疾病都是最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近年来发病率还在不断上升,也是我国最主要的食品安全问题。
2024-09-20丁香酚对鱼类等水产品具有较强的麻醉作用,可以有效降低水产品养殖运输过程的死亡率,且在动物体内吸收快、代谢快,因而广泛应用于水产品的养殖和运输环节。关于丁香酚对人群的健康影响,目前国际上尚无统一意见。但是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 IARC)却将其列为第 3 类致癌物质。
2024-09-20近年来,我国居民对坚果及籽类食品的消费量大增,其质量安全受到关注。据调查,霉菌超标是影响我国坚果及籽类食品质量安全的主要原因。我国大部分地区气候温和、降雨量多,易于霉菌生长繁殖。坚果与籽类在种植、采摘、去壳、清洗、运输及储藏等诸多环节都可污染霉菌。
2024-09-09《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提到,每日食用乳及乳制品有助于提高膳食质量和免疫力。乳及乳制品是人们摄取蛋白质的重要来源。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饮食健康,对乳制品的需求量大幅上升。据估计,在全球范围内有超过60亿人消费乳及乳制品。
2024-08-15在工业发达的今天,重金属污染日益严重,人为活动以及现代工业化都增加了人体接触重金属的机会。此外,重金属不可降解且极易在人体器官中积累而对人类健康产生不利影响。铅(Pb)是环境中常见的有毒重金属,对动植物都有着强烈的毒害作用。由于铅不能被自然环境降解,不可避免地会通过食物链威胁人类健康。
2024-08-15食源性疾病是食品中致病因素进入人体引起的感染性、中毒性等疾病,包括食物中毒。研究显示,食源性疾病已成为全世界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也是我国头号食品安全问题。致病微生物及其毒素引起的食源性疾病事件是我国除毒蘑菇中毒外排名第二的致病因素。
2024-07-01人气:14802
人气:14671
人气:13181
人气:13042
人气:12241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期刊人气:615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华预防医学会,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004-8456
国内刊号:11-3156/R
邮发代号:82-450
创刊时间:1989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影响因子:1.390
影响因子:2.408
影响因子:2.012
影响因子:0.254
影响因子:1.30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