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茶学概论》课程思政元素挖掘与教学实践

  2024-06-19    18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为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本文对通识课程《茶学概论》的思政元素进行了分析。课程从中华民族在茶的起源、加工、品饮、传播以及我国现代茶学取得的成就等方面挖掘思政元素,在教学实践中突出茶的发现和利用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要贡献,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责任感、使命感。

  • 关键词:
  • 全方位育人
  • 思政元素
  • 教学实践
  • 爱国主义
  • 茶学概论
  • 加入收藏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1]。在该重要讲话精神的指导下,教育部于2020年5月印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纲要指出,人才培养体系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始终,全面推进高校课程包括各类专业课程的思政建设,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发展观、价值观寓导于对高校学生的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大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升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纲要指出,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内容把坚定大学生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以爱党、爱国、爱人民以及爱集体为教育主线,围绕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认同、家国情怀、道德修养、文化素养等重点优化供给到课程思政内容之中,系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华优秀文明及传统文化等方面的教育。


1、《茶学概论》课程概况


《茶学概论》是一门系统介绍茶学基础理论与优秀传统文化的综合性、通识性课程,注重茶学基础知识和茶文化普及的非茶学专业选修课程[2,3]。课程全面介绍茶的起源与传播、茶树品种与茶园栽培管理、茶叶加工、茶叶品质检验审评、茶资源利用与深加工、茶与健康、茶文化与茶艺等涉茶基础知识。通过茶学概论课程的教学,让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茶的起源与传播、中国茶区分布与茶业概况、茶树基本特性与良种、茶树栽培管理技术、茶叶加工与贮藏方法、六大茶类品质特征与审评、茶叶营养成分与保健功效、各民族饮茶习俗、茶叶冲泡艺术与科学饮茶方法以及我国历史悠久博大璀璨的茶文化等茶学学科知识。


2、《茶学概论》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挖掘


2.1 茶树原产地求证中体现的爱国主义与科学精神的思政元素

茶树(Camellia sinensis L.)是山茶科山茶属的一种多年生常绿木本植物,性喜温热湿润和偏酸性土壤,茶树起源于中国西南地区,至今为止,从全世界已发现的野生大茶树的地域分布来看,我国西南地区是野生大茶树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集中的区域,是茶树的起源中心。但近两个世纪以来,茶树原产地问题一直是世界植物学界和茶学界的研究热点之一,出现了茶树原产中国、原产印度、原产中国和印度、原产东南亚各国的各种观点与论断。而我国多位植物学家、茶学家为了论证茶树原产于中国的事实,开展了大量实地调研考察与科学研究工作。1922年,吴觉农先生《茶树原产地考》一文发表在《中华农学会报》上,以有力的证据驳斥了某些国外学者否认中国是茶树原产地的这一历史事实[4]。我国茶树育种学奠基人陈兴琰教授主编的《茶树原产地——云南》一书以大量调查事实和科学论据,提出了云南西南部是茶树的起源中心和演化变异中心。中山大学张宏达教授为探明茶树原产地,几度进入云贵川和广西等茶区调研考察。1998年,张宏达教授发表的《中国植物志》第49卷第3册中将山茶属分为20组280种,其中有238种分布在中国[5],分属于18组,占85%,阐明了在中国分布的茶树具有完整的系统发育体系,从理论上证明了茶树起源于中国的观点,该理论也得到了国际学界的认可。同时,我国植物分类学家吴征镒院士从古地质学和古气候学上指出,我国云南西北部、东南部和金沙江河谷是第三纪古热带植物区系的避难所,受冰川影响较小,部分茶树得以存活下来,从而证明了茶树原产于我国西南地区的可能性最大[6]。此后,我国著名茶学家庄晚芳教授从社会历史的发展、大茶树的分布与变异、古地质的变化、“茶”字及其发音、茶的对外传播等方面对茶的原产地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认为茶树的原产地是我国西南地区的云贵高原[7]。

教学中,在诠释茶的起源、茶树原产于中国的理论依据时,要向学生详细讲解我国科学家、茶学家在以前科技不发达、交通不方便的情况下,为了求证茶树的原产地,克服重重困难,历尽艰辛,甚至冒着生命危险走进原始森林进行茶树的野外调研考察,实地采集大量标本带回实验室进行科学实验,他们从茶树的演化形成、生长环境变迁、野生茶树区域分布、茶树形态分类学及茶的词源学等论证了茶树原产于中国,中国西南地区是茶树的起源中心,让学生学习我国老一辈科学家们胸怀祖国、民族与人民,信念坚定、不畏艰难、无私奉献的爱国主义情怀和严谨治学、潜心研究、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

2.2 茶种植、加工中的爱国主义与优秀民族技艺的思政元素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人工种植茶树的国家,《华阳国志》中记载,西周时期我国就有了人工栽培的茶园。其后,中国茶树通过来华僧侣和使臣、派出的使节和贸易往来等将茶籽、茶苗传到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茶树传到日本最早,公元805年,日本僧人最澄在我国浙江学佛回国时带去了茶籽,并在日本种植茶树。根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统计,世界茶叶产量居前4位的产茶国除中国外,印度、肯尼亚和斯里兰卡都是从我国直接或间接引进茶籽、茶苗,并派人来华学习,或聘请我国专家、技师传授植茶和制茶技术。印度1780年从中国引种茶树,现在全国22个邦均生产茶叶,印度茶叶产量多年连续增长,仅次于中国,稳居世界第二。斯里兰卡的种茶历史是1824年由荷兰人首次从中国引进茶籽开始试种,当前茶叶产业已发展成为该国农业第一支柱产业。肯尼亚地处东非赤道高原,1903年时属英国殖民地,英国人把从中国引入印度的茶树带到肯尼亚进行种植,近年肯尼亚的茶叶出口位居世界第一[8]。

我国对茶叶的加工是从直接将鲜叶晒干,发展到蒸青饼茶、炒青散茶、窨制花香茶等形式,加工方式由简单到复杂,不断创新和完善,历经几千年的发展变化,我国劳动人民用勤劳和智慧创造出我国独有的绿、红、青、黄、白、黑六大茶类。我国绿茶从日晒绿茶、蒸青绿茶、炒青绿茶的加工方式演变看,都是对茶叶色香味形品质的不断提升而演化改进的。茶圣陆羽在《茶经》三之造中写道,“晴,采之、蒸之、捣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说明我国唐代已形成了完整的蒸青绿茶加工方式。唐代中期,日本最澄和空海等僧人在我国学习佛法后归国,将我国蒸青绿茶的制茶技术带回日本,因此日本的蒸青绿茶制法源于中国,并一直在日本传袭沿用。至今,蒸青绿茶仍是日本茶叶加工的主要形式。目前世界范围内,红茶是全球贸易量和消费量最大的茶类,最早的红茶发源于我国17世纪中叶的福建武夷山茶区,而后中国红茶制法逐渐向海外传播,最早在1827年传入印度尼西亚,1834年传入印度,1854年传入斯里兰卡,当时以聘请中国制茶工匠前往帮助试制并传授技法方式,按中国传统手工制法生产工夫红茶[9],后期形成的分级红茶也是在我国工夫红茶制法的基础上演化发展而来。因此,红茶是我国劳动人民为全球消费者创制出的目前国际上最受欢迎和最流行的茶类。

我国是茶树的原产地,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利用和人工种植茶树的国家。溯本求源,当今世界各地的茶树种植、茶叶加工方式,都是直接或间接来源于中国。在教学中,通过以上实例的讲解,让学生深刻理解中国茶树在各国的引种栽培,成为深刻影响世界的中国植物,茶叶加工利用方式的海外传播对世界文明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让学生树立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2.3 茶叶品饮方式传播中体现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政元素

我国饮茶的历史悠久,成书于西汉的《僮约》就有“武阳买茶,烹茶尽具”的文字记载,随着历史的发展,饮茶形式由隋唐以前的煮茶法、唐代的煎茶法、宋元的点茶法,以及明清至今的泡茶法也随着时代变迁发生演化更迭。最初的煮茶法是把茶汤煮好后,需加入盐调味,或佐以姜、桂等一起熬煮成汤后饮用,唐代古籍《蛮书》卷七中有“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蒙舍蛮以椒姜桂和而饮之”的记载。起源于我国久远的调饮方式可以追溯为目前盛行全球的各类奶茶、调味茶最早的雏形,19世纪维多利亚时代在红茶中加入糖、牛奶的英国下午茶[10],实质上也是我国煮茶调味饮法的演变。宋元时期饮茶以点茶法为主流,点茶法是先将茶末置于茶碗中,然后冲入沸水,用茶筅击拂茶盏使之成为均匀的茶汤。宋代盛行点茶,宋徽宗赵佶亲自撰写茶道著作《大观茶论》,总结了点茶技艺。宋代1168-1191年间,一个叫荣西的和尚两度在中国修行佛法,当时寺院中已有完整的点茶茶道,荣西学习佛法的同时学习点茶技艺,回国后将我国宋代盛行的点茶饮茶方式传入日本,著有《吃茶养生记》一书,使点茶饮茶方式在日本得以普及[11]。因此,日本抹茶其实是我国宋代点茶品饮方式的遗风,是我国点茶法的一种延伸。

中华民族的祖先,在认识大自然的漫长过程中发现了茶叶的药用、食用和饮用价值,将茶叶发展为中国最普遍的饮料,成为我国国饮。而今,茶已发展为世界三大无酒精饮品之一,通过中国茶品饮方式的演变并向世界的传播,让学生明确茶为中国国饮,同时茶也是一种最具中国元素的世界名片,激发学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爱国热情。

2.4我国现代茶学蓬勃发展现状与中国梦伟大复兴、爱国主义的思政元素

茶树原产于中国,是一种对世界具有重要影响的中国植物。我国科学家们一直致力于茶科学研究,使我国现代茶学蓬勃发展,茶学科技成果丰硕。1999—2019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SFC)资助茶学项目共645项,资助项目数呈逐年扩大趋势[12];对我国学者在SCI期刊上发表的茶学方面论文进行了统计,“十三五”期间共发表茶学SCI期刊收录论文6119篇,比“十二五”增加1.26倍。我国学者在茶学基础研究上也取得巨大突破,在Nature Communications、PNAS、Molecular Plant等国际顶尖期刊发表了多篇茶学高质量论文[13,13]。

特别近年来,我国科学家经过多年潜心研究破解了茶树全基因组测序的难题,以国际领先水平获得了高质量的茶树基因组序列。成功破译解密了茶树小叶种、大叶种、古茶树基因组,发现了茶树演变分化规律,明确了茶树代谢物基因编码与多样性、茶种群与特殊内含代谢物之间的关系,揭示了茶树品质遗传与茶叶适制性间关系。随着不同种群茶树基因组测序结果与代谢物及其功效的深入研究,将会有更多茶与人类健康的奥秘被揭示。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科技发展的灵魂,我国在茶科学研究中的突出贡献在世界上是有目共睹的,通过茶树基因组测序内容的教学,可提升学生对茶树溯源演化基因组学的研究兴趣。茶学是一门起源于我国的学科,从唐代陆羽《茶经》的完成就标志着茶学学科系统化体系的形成,从初始学科的建立到现代学科的蓬勃发展,我国茶学各方面都取得丰硕的成果,科学研究取得的原创性结果和国际上的领先可增进青年学生对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自信心,激发他们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责任感、使命感。


3、结语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推进高校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好各学科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和育人作用,挖掘好每门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茶学概论》是一门系统介绍茶学基础理论与优秀传统文化综合性、通识性课程,通过课程教学,不仅系统地向学生讲解茶学所涉及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人文科学知识;充分挖掘中国是茶树发源地、中华民族在茶的培育、加工、品饮、传播以及我国现代茶学取得的伟大成就等方面中的课程思政元素,突出茶的发现和利用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要贡献。通过教学实践对以上思政元素的突出讲授,增进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家国情怀,增强民族优秀文化与科技发展的自豪感和自信心,激发学生潜在而巨大的创新力和增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责任感、使命感。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Z].教高[2020]3号,2020-05-28.

[2]朱旗.茶学概论[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3.

[3]叶乃兴.茶学概论(第二版)[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21.

[4]吴觉农.略谈茶树原产地问题[J].茶叶,1981(04):1+7.

[5]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第49卷第3分册山茶科[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6]吴征镒.中国植被[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0.

[7]庄晚芳.茶树原产于我国何地[J].浙江农业大学学报,1981(03):115-119.

[8]王思明,刘启振.行走的作物:丝绸之路中外农业交流研究[J].中国科技史杂志,2020(03):435—451.

[9]王镇恒.中国红茶的历史与加工制造[J].上海茶业,2012(01):15-18.

[10]孟丹.中英茶文化内涵的对比研究——从物质、精神和语言方面[D].武汉:湖北工业大学,2010.

[11]刘文雄.简论日本茶的起源、发展、创新[J].饮食文化研究,2006(02):71-82.

[12]熊兴平,张新忠,杨珍伟.基于1999—2019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信息分析茶学基础研究现状[J].茶叶科学,2020(03):305-318.

[13]姜仁华,熊兴平,姚明哲.我国茶叶科技“十三五”进展及“十四五”发展思考[J].中国茶叶,2021(09):17-24.

[13]赵华,王明乐,王郁,等.基于思政教育“茶树高产优质理论”课程的教学改革与探讨[J].现代园艺,2021(21):184-186.


文章来源:马燕,刘志薇,赵明.《茶学概论》课程思政元素挖掘与教学实践[J].福建茶叶,2024,46(06):110-112.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思想政治课研究

期刊名称:思想政治课研究

期刊人气:946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出版地方:上海

专业分类:教育

国际刊号:1674-0505

国内刊号:31-1771/G4

邮发代号:4-902

创刊时间:1978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7-9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推荐关键词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