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信息文化环境下高校图书馆育人的转变与创新

  2024-08-30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在新时代,信息文化渗透图书馆建设与发展的全过程,为高校图书馆发挥育人功能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以先进数智技术为支撑、以人文情怀为旨归的信息文化环境不仅重构了高校图书馆的运行方式和服务形态,也重塑了高校图书馆的育人模式。文章分析信息文化与高校图书馆的紧密联系,阐述信息文化环境下高校图书馆育人的多维价值,解析信息文化环境下高校图书馆育人模式新变革,探究信息文化环境下高校图书馆育人模式新路径,为高校图书馆更好地发挥教育职能、服务高校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 关键词:
  • 人才培养
  • 信息文化
  • 图书馆育人模式
  • 教育职能
  • 高校图书馆
  • 加入收藏

高校图书馆被誉为“大学的心脏”,与教师、实验室并称为高校办学的“三大支柱”。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明确指出,“图书馆的主要职能是教育职能和信息服务职能。图书馆应充分发挥在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中的作用”[1]。作为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图书馆担负着育人的职责和使命。高校图书馆是含英咀华的知识殿堂、治学研修的自由天地、人文荟萃的博雅空间,主要通过知识组织和知识服务的方式向大学生传递知识、技能和情感,助力大学生全面发展,发挥自身育人职能[2]。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文化渗透图书馆建设与发展的全过程,为高校图书馆更好地发挥育人功能绘制崭新的图景。


一、信息文化与高校图书馆的紧密联系


信息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信息时代而产生的新型文化形态,与信息技术高度关联,映射着人类社会生活的深刻变革[3]。从技术层面来看,信息文化以信息技术为标志,以数智技术为支撑,包含大数据、云计算、元宇宙、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产生数据共享、虚实相生等新的信息形态。从理念层面来看,信息文化深刻改变着人类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在信息文化影响下,人对人文情怀的需求更加凸显,以人为本是信息时代的核心价值追求。

高校图书馆与信息文化具有紧密联系。2018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专门成立信息文化建设组,以促使高校图书馆在信息文化背景下更好地发挥文化传承创新职能[4]。2023年10月,北京大学图书馆举办“纪念北京大学图书馆建馆125周年·图书馆引领的信息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学者围绕新时代高校图书馆信息文化建设展开深入探讨并提出图书馆是信息文化的集大成者和引领者,信息文化建设是图书馆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未来路向[5]。这为信息文化环境下的高校图书馆建设指明方向,厘清思路。

当前,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高校图书馆,助力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与高校图书馆相契合并渗透各项服务,重构高校图书馆的业务流程,推动知识服务转型升级,进一步拓展和丰富高校图书馆以文化人的育人功能,为大学生提供全新的学习体验,为大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质赋能。


二、信息文化环境下高校图书馆育人的多维价值


作为“三全育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图书馆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紧密相关,是大学生的“第二课堂”。高校图书馆蕴含丰富的育人要素,在助力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发挥多重价值。

(一)知识之维:助力大学生的知识获取

高校图书馆是知识的宝库,馆藏诸多人文类等经典书籍和文献资源,体现人类智慧的结晶,具有以文化人的功能,有助于大学生通过阅读经典书籍提升人文素养,对大学生成长成才具有润物无声的作用。高校图书馆也拥有大量的教材、专业书籍、学术著作、学术期刊等专业学术资源,可以为大学生了解学术前沿动态、开展学术研究提供文献支持与服务,满足他们的知识获取需求,引导大学生发现自身学术兴趣、培养学术志向并走进学术殿堂。

(二)文化之维:助力大学生的智慧启迪

高校图书馆环境静谧典雅、设施先进,能够为大学生提供舒适的阅读空间和学习空间。也就是说,高校图书馆精心打造书香环境,通过发挥阅览空间兼具收藏展示、读书阅览和文化教育的功能,对大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与教化,达到以文化养人的育人功效。其中:多媒体阅览室等空间能够满足大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需求,鼓励大学生在图书馆静心阅读、潜心学习、深度思考;研讨室等空间可以为大学生进行头脑风暴等交流研讨提供便利,助力大学生在思想碰撞中开阔思维、启迪智慧。此外,依托多功能空间,高校图书馆还定期举办文化展览、主题摄影展、书画作品展等专题展览,营造文化氛围,使大学生在环境的熏陶中受到文化润育。

(三)情感之维:助力大学生的人格塑造

依托“世界读书日”、学校迎新季等重大时间节点,高校图书馆推出精心策划的阅读主题活动,营造书香校园,创建具有大学品位的阅读推广活动品牌,进一步凸显大学的阅读水平与文化格调,如近年来兴起的“阅读马拉松”、线上读书营等活动,深受大学生欢迎,激发大学生的阅读兴趣与热情。高校图书馆也举办形式多样的文化宣传、人文讲座等活动,丰富大学生的文化体验,提高大学生的审美品位和文化修养,提升大学生的性情志趣,完善大学生的精神人格等。此外,高校图书馆还积极开展“阅读疗法”的研究和实践,助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四)素养之维:助力大学生的素养提升

高校图书馆通过提供高层次的信息服务实现育人功能。入学伊始,高校图书馆面向刚入学的大学生开展入馆教育,帮助他们尽快了解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和各项服务,开启求学之旅。在大学学习和生活中,高校图书馆定期开展资源使用培训、提供学习资源导航等服务,引导大学生合理利用图书馆资源。高校图书馆还开展参考咨询服务,通过协助文献检索、解答疑难问题和开展信息素养教育等方式为大学生提供学习和研究支持,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信息文化环境下高校图书馆育人模式新变革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信息资源的传播途径、传播方式和呈现形式等带来深刻变革,高校图书馆的运行方式和服务形态迎来转型升级,高校图书馆的育人模式也随之发生变化。

(一)角色之变:由知识服务者向学习科研合作伙伴转变

作为高校的文献信息资源中心,高校图书馆提供科研资源支持与服务,扮演知识服务者的角色。在信息时代,图书馆的服务理念由以资源为中心转向以人为中心,图书馆的角色也由知识服务者转变为学习科研合作伙伴。这意味着高校图书馆转变服务模式,以合作伙伴的新身份参与学习科研过程,融入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一方面,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高校图书馆组建学科馆员队伍,立足于大学生的学习科研需求,主动提供嵌入式高层次的信息服务。另一方面,广泛应用信息技术。高校图书馆合理利用智能技术手段,改进传统服务方式,提供更为方便快捷、人性化的智慧服务,以智慧化服务满足大学生的多层次学习和科研需求。

(二)空间之变:由实体场域向虚实共融转变

传统的图书馆由实体空间构成,为学习、科研提供场所。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成熟与落地应用,图书馆突破实体空间的局限,转向虚实共融,一系列新型智慧空间应运而生。基于此,高校图书馆利用人工智能等技术,开发智能文献查询、阅览等,营造智慧服务体验空间,提供覆盖图书馆业务全流程的智慧服务;利用人工智能语音交互等手段,丰富视听效果,打造智慧阅读体验空间,为智慧阅读推广提供技术支撑;利用虚拟现实、数字化等技术,开发全息激光影院、3D影院等,构建与现代化教学方式和水平相适应的虚拟学习空间。在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支持下,高校图书馆的空间智慧化程度将不断提高,阅读形态会持续拓展,空间价值更加凸显。

(三)媒介之变:由传统媒体向媒体融合转变

当前,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媒体融合,也拓展了高校图书馆育人的服务形式和内容。由于数字和网络技术的应用,媒介更加丰富,图书馆传播信息资源和文化的载体更加多样。在校园融媒体传播矩阵的基础上,高校图书馆建设自身的新媒体矩阵,自主运营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等。例如,高校图书馆围绕“共读一本书”发起微博话题讨论,利用新技术开展读书活动直播,采用视频弹幕等方式开展实时互动与反馈。在新媒体的支持下,高校图书馆育人服务内容的呈现方式更加生动活泼,由单一的图文传播方式转变为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多种传播方式的融合。各媒介之间的内容也实现联动与互文,增强了传播效果,为高校图书馆开展阅读推广、文化普及与传播提供更有效的手段。

(四)交流之变:由单向输出向交互共享转变

以往,高校图书馆与大学生之间的交流主要通过传统的读者留言簿、馆长信箱、电话等方式,不利于高校图书馆与大学生之间建立紧密的联系,加强沟通与交流。当前,信息技术的发展为高校图书馆与大学生之间搭建起更广泛的交流渠道,使即时性、交互性交流成为可能。高校图书馆创新性地引入互动小游戏、知识问答等轻松活泼的互动方式,有助于丰富入馆教育、资源使用培训等教育形式,增强自身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在虚拟现实技术的支持下,高校图书馆能够实现实体空间与虚拟空间的互联互通,有助于大学生突破时空限制,随时随地享有学习科研服务,开展深层次交互。


四、信息文化环境下高校图书馆育人新路径


信息文化催生高校图书馆育人模式变革,对高校图书馆而言,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高校图书馆必须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加快推进信息文化环境下自身的转型升级,拓展服务功能,创新服务模式,打造育人新路径。

(一)以人文关怀为中心,践行文化育人使命

以人为本是信息时代的核心价值旨归。在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要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推动教育与服务从“以书为中心”向“以人为中心”转型[6]。具体来说,高校图书馆要以人文关怀为中心,以文化旨趣为依托,推动自身的管理理念、制度建设、信息服务、文化服务等转型升级,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发挥以文化人的育人功能。第一,在管理理念和制度建设上,高校图书馆要树立“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宗旨,确立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将人文关怀和人性化服务贯穿于自身服务工作的全流程。同时,高校图书馆也要进一步凸显自身的文化属性,打造书香环境,以浓郁的文化气息和书香氛围熏陶人、感染人、影响人。第二,高校图书馆要深入了解大学生的需求,利用微博、微信、视频号等新媒体建立畅通的沟通和反馈渠道,增进与大学生的互动交流。同时,高校图书馆也要在传统服务的基础上拓展休闲娱乐服务功能,努力营造平和、惬意、闲适、放松的氛围,将自身打造成“校园第三空间”,为大学生提供享受闲暇时光的地方。第三,高校图书馆要积极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简化业务审批流程,为大学生提供更加方便快捷、智能化、人性化的服务。第四,高校图书馆要积极创新文化育人方式,打造文化育人新载体,利用自身文化资源优势,挖掘文化内涵,开发富含图书馆特色的文化创意产品,为大学生提供富含书香气息的“独家记忆”。

(二)以个性化需求为面向,开展精准化学习科研支持服务

在信息文化环境下,满足大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成为高校图书馆开展资源建设与信息服务的核心面向。高校图书馆要充分利用文献信息资源,转变为学生的学习科研合作伙伴,为大学生提供精准化的学习与科研支持。当前,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图书馆开展精准化服务提供了新思路。精准化服务的核心要义是图书馆以读者需求为中心,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充分掌握并深入挖掘读者的个性化需求,从而实现个性化、定制化、精准化服务的目标。基于此,一方面,高校图书馆要在收集年龄、专业、借阅书目、检索记录等大学生信息的基础上,开展数据分析,掌握其阅读习惯与阅读偏好,从而建立个性化信息数据库。另一方面,高校图书馆要通过数据挖掘和人工智能技术,挖掘大学生的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实现定向资源推荐服务。此外,嵌入式的学科馆员服务也是高校图书馆实现精准化服务的关键一环。也就是说,高校图书馆鼓励学科馆员主动融入大学生的信息环境,对接校内各学院学科,嵌入教学和科研过程,实时答疑解惑,减少大学生在专业学习资源选择中的随机性和盲目性,帮助大学生明确专业学习方向、了解学科专业前沿发展动态,为大学生使用好学术资源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引导他们进行自主化、创造性学习。

(三)以融合创新为导向,推动场域拓展与空间再造

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高等教育模式发生变革,未来学习场景由实体空间向虚拟空间延伸。基于此,传统高校图书馆的空间布局已不能满足信息时代大学生的需求。对传统场域的空间改造和对信息技术引领下虚拟场域的空间拓展成为当下高校图书馆亟待解决的问题。2021年11月,教育部提出建设“未来学习中心”任务,鼓励高校依托图书馆试点建设一批“未来学习中心”,这为高校图书馆开展面向未来学习的空间建设指明方向[7]。一方面,高校图书馆要做好实体空间再造,通过调整实体空间布局、美化装饰,提升实体空间的美观感、舒适度和文化意涵,打造“高颜值”的图书馆。高校图书馆也要明确大学生是年轻型、知识型群体,小组活动意愿强,具有依赖网络、重体验、重交流等特征,更倾向于可以自主使用的灵动空间[8],并通过升级现有设施,及时优化空间设置,提升空间利用率,打造集学习空间、研究空间、文化空间、创意空间、多媒体空间等于一体的智慧空间。另一方面,高校图书馆要积极引入信息技术手段,推动虚拟学习空间开发与建设,如虚拟图书馆、智能学习助手、课程知识图谱等,实现自身的场域空间拓展,助力信息时代高校的人才培养。

(四)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创新信息素养教育实践

信息素养的内涵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演进,其包含信息知识、信息技能、信息思维与信息价值观等多个方面[9]。在信息时代,信息素养在人的综合素养体系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是大学生的必备素养。在信息文化环境下,信息素养教育的理念、内容和方式发生变化。从教育理念来看,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的内涵从信息技能的培养向信息素养文化的培养转变[10]。具体来说,信息素养成为人在信息社会生存的一种素质和修养,它蕴含情感态度、信息伦理、道德品质等多重意涵。从教育内容来看,信息文化环境下的信息素养教育内容进一步拓展,不仅包括对信息资源的获取、检索、使用等应用技能,更重要的是信息创造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从教育方式来看,传统的学分课程、专题讲座等方式已不能适应信息文化环境下教育教学的要求和大学生多层次的需求。在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要精准掌握大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充分利用信息技术,采用多元化、分层次方式开展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如开发线上课程、体验课程,并应用技术手段创新信息素养教育实践,实现与学生的实时互动交流,促进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赋能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五、结语


信息时代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新阶段,信息文化渗透为高校图书馆发挥育人功能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面对新时代、新需求,高校图书馆要深入挖掘自身育人资源和价值,实现育人模式新变革,构建信息文化环境下育人新路径,更好地发挥教育职能,服务高校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 的通知[EB/ OL].(2016-01-04)[2024-06-20].

[2]鞠美杉.高校图书馆育人功能研究:以沈阳师范大学为例[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20.

[3]郭洁敏.信息文化:人类文化发展的新走势[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0(03):84-90.

[4]丁媛,马文飞,韩放.2019年全国高校信息文化与信息素质教育研讨会综述[J].大学图书馆学报,2020(02):24-29.

[5]刘宇初,张璐,罗文馨.图书馆引领的信息文化:纪念北京大学图书馆建馆12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大学图书馆学报,2023(06):42-49.

[6]宋敏.建立“以人为本”的图书馆管理服务体系[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9(03):113-114.

[7]徐璟,董笑菊,李新碗.大学图书馆未来学习中心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大学图书馆学报,2022(04):12-18.

[8]柯高阳,顾小立,王莹,等.高校图书馆,未来这样办[EB/OL].(2024-01-25)[2024-06-20].

[9]宋文婷.数智时代大学生信息素养提升的系统审视[J/OL].系统科学学报:1-5[2024-06-20].

[10]陈红.高校图书馆员应知应会[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21.


基金资助:江苏科技大学2024年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课题“数字素养视角下基于DIKW模型的学习支持服务体系构建研究”(项目编号:GJKTYB202417); 2024年江苏省高校图工委教改研究课题“技术与需求双驱动下面向未来学习的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机制构建及实现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24JTYB16);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融媒体时代高校文化形象的建构与传播研究”(项目编号:2019SJA1910);


文章来源:李巍男.信息文化环境下高校图书馆育人的转变与创新[J].传播与版权,2024,(16):55-58.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传播与版权

期刊名称:传播与版权

期刊人气:1542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广西壮族自治新闻出版广电局

主办单位:广西期刊协会

出版地方:广西

专业分类:新闻

国际刊号:2096-8078

国内刊号:45-1390/G2

创刊时间:2013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4-6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推荐关键词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