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慢性功能性肠道疾病,其反复发作和持续的症状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易引发抑郁、焦虑和失眠等应激相关的次生疾患。现代医学研究已经揭示了脑-肠轴在胃肠疾病发病机理中的关键作用,这一发现与中医学理论中脑神与胃肠相互影响的观点高度契合。基于这一认识,深入探讨调神健脾理论在针刺治疗IBS中的核心地位,结合针罐配合艾灸治疗IBS验案一则,以期为临床提供一种新的治疗方法。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bowelsyndrome,IBS)是一种肠道功能紊乱性疾病,临床主要以持续或间歇发作的腹痛、腹胀、排便习惯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症状[1]。其发病机制复杂,与胃肠动力学异常、内脏高敏感性、精神心理、肠道感染、肠道菌群失调等多个因素密切相关,是一个多因素、多系统的交互作用过程[2]。根据罗马Ⅳ标准,该病可分为便秘型IBS(IBS-C)、腹泻型IBS(IBS-D)和混合排便习惯的IBS(IBS-M)[3]。在IBS-D的治疗中,现代医学多采用阿片受体激动剂、止泻药、抗痉挛药、抗抑郁药和5-HT3受体拮抗剂等药物对症治疗,但这些药物常伴随着明显的副作用,且远期治疗效果不甚理想[4-5]。因此,寻找安全且疗效持久的方法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研究将从脑-肠轴理论的角度出发,深入探讨中医综合疗法在治疗肠易激综合征中的应用,旨在为临床治疗此类病症提供新思路。
1、脑-肠轴理论概要
1.1从现代医学角度阐述“脑-肠轴”理论
“脑-肠轴”理论是治疗肠道系统疾病和调节肠道系统功能的基础[6]。该理论认为,肠道与大脑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作用和影响。“脑-肠轴”是一个复杂且精细的系统,涉及中枢神经系统与肠神经系统之间的双向信息交流[7]。这种交流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等多个途径实现,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互动机制。在该机制中,大脑与胃肠道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能感知内外环境刺激,还能对这些信号进行精确、高效的处理和响应。通过密集的神经纤维网络,脑-肠轴建立了一种紧密的联络,使得大脑能够即时监测肠道的生理状态,并据此作出精准的调节反应,从而维系着体内环境的稳定与协调[8]。
1.2从中医学角度阐明“脑-肠轴”理论
《黄帝内经》强调“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认为人体是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的有机整体。尽管中医古籍中未直接提及“脑-肠轴”这一概念,但在中医学的整体观念中,脑与肠之间存在密切的相互作用和联系。脑为“元神之府”,主宰机体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脑的功能正常与否,直接影响着人的情绪、思维和行为。《素问·经脉别论》述:“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五经并行。”脾胃,作为脏腑气机升降的枢纽,共同统筹着消化系统的生理功能。脾主升清,胃主降浊,二者相辅相成,共同将饮食中的精华吸收并输布至全身。肠作为传导之官,在气血的生成与输布中至关重要。肠承接脾胃消化后的食物残渣,通过蠕动和传导作用,将这些残渣排出体外,确保了消化系统的顺畅运行。中医学强调情志对脏腑功能的影响,如《素问·举痛论》所述:“思则心有所存,神有所归,正气留而不行,故气结矣”,正气在人体内本应周流不息,以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然而,当心神过度集中于思考时,正气受到阻滞,气机不畅,进而影响到胃肠的蠕动和消化功能。从经络视角看,《灵枢·经脉》中记载:“胃足阳明之脉……至额颅”“足阳明之别……上络头项”,这不仅揭示了足阳明经脉从头走足,经过颅脑的循行特点,深入阐释了胃肠与脑之间通过经络系统紧密相连。《素问·刺热篇》提到:“阳明病,热中善饥……谵语。”当阳明经受到热邪侵袭时,胃肠功能出现紊乱,这种紊乱不仅局限于消化系统,还可通过经络系统影响到脑部的功能,出现诸如“谵语”等神志异常的症状。《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言:“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浊阴归六腑。”“清阳”与“浊阴”在经络系统中流转,维系着身体的平衡与和谐。当这种平衡被打破,如胃肠受热邪侵袭,清阳浊阴的流转受阻,便会引发包括神志异常在内的各种症状。由此可见,脑与肠的生理功能相互依赖、相互促进,二者之间的和谐平衡对于维持人体健康至关重要。在中医学理论体系中,调神健脾被视为治疗脾胃相关病症的主要原则[9]。通过情志疏导以调和心神,调达气血以平衡脏腑功能,并辅以健脾和胃之法,旨在恢复脾胃的正常生理功能。
2、验案举隅
患者,女,31岁,2023年2月8日初诊。主诉:反复腹部胀痛半年余。患者诉近半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腹部胀痛,情绪紧张时腹部不适感加重,解稀烂便3~4次/d。期间曾多次至当地医院就诊,查电子胃肠镜未见明显异常,予口服止泻药、解痉药等对症治疗,症状未见明显改善。1天前,因进食油腻腹痛加重,遂至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仁爱分院针灸科门诊就诊。诊见:腹部疼痛,呈阵发性胀痛,恶心欲吐,头部昏沉,晨起自觉口黏腻,乏力,纳寐差,小便调,解水样便4次。患者平素忧思,月经周期不规律,2~3月来潮1次,行经4~6d,量少,色淡,有痛经,无进行性加重。舌淡,苔白滑,脉沉细。肠易激综合征症状严重程度评分(IBS-SSS):245分;焦虑抑郁量表(HADS)评分:6分。西医诊断: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中医诊断:腹痛-脾虚湿盛型。治则:调神健脾,通肠止痛。
针罐疗法:嘱患者取仰卧位,主穴选取:双侧天枢、滑肉门、外陵穴;配穴:双侧足三里、上巨虚、太冲、三阴交。常规75%酒精消毒后,用一次性无菌毫针直刺8~10mm,行平补平泻针法1min后,取大小适宜的玻璃罐,在腹部腧穴(双侧天枢、滑肉门、外陵穴)针上拔火罐,毫针位于罐中央,吸附力量适中,留针罐20min。温和灸法:在此基础上,运用艾条温和灸法在百会穴进行施治。艾条与皮肤之间保持约5cm的距离,同时根据患者对于温度的感受进行调整。持续灸治15min,以局部皮肤微红、有温热感为宜。
每周治疗3次,4周为1疗程;1个疗程后(2023年3月8日),患者腹部胀痛感较前明显减轻,头部昏沉感、乏力较前改善,大便次数每日2~3次,色黄质软呈糊状。2个疗程后(2023年3月5日),患者无明显腹部不适感,大便1~2次/d,基本成型,其余状态良好,舌淡红,苔薄白,脉细。治疗后IBS-SSS评分:90分;HADS评分:3分。嘱患者慎起居,畅情志,放松心情,避免情绪激动;清淡饮食,忌食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随访6个月,未复发。
按:患者平素忧思过度,导致脾气受损。《黄帝内经》云:“浊气在上则生嗔胀,清气在下则生飧泄。”忧思伤脾后,脾气运化失职,进而引发水湿内停,痰湿滋生。痰湿阻滞气机,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因此患者常感腹胀痛。脾虚不仅影响运化功能,还导致气血生化乏源。肠道因失去足够的濡养而功能失调,加之痰湿内蕴,肠道传导失司,使得水湿不能正常排泄,谷食不能充分消化,混杂而下,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软不成形等症状。此外,湿邪上升蒙蔽清窍,使得患者时常感到头昏沉、精神不振。脾虚影响血海的充盈规律,致血海不能按时满溢,进而引发患者月经周期紊乱。
3、讨论
IBS患者由于情绪波动、饮食变化等常见诱因的影响,其病情呈现反复发作的特点,难以根治。在临床治疗过程中,由于缺乏针对IBS复杂发病机制的特异性治疗药物,其疗效难以达到预期,存在一定局限性[4-5]。研究证实[10],IBS与心理健康状况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双向联系,这种联系展示的核心要素体现了脑-肠轴功能失衡。
脑-肠轴是一个复杂的生理系统,连接了中枢神经系统与胃肠道,使两者能够进行信息交流与相互调节。心理应激源与应激反应能够通过这一轴系对IBS产生影响,进一步强调了心理健康与胃肠道健康之间的紧密联系。研究发现[11-13],与健康人群相比,IBS患者的肠道菌群结构表现出显著的差异性,微生物多样性明显降低;机体的免疫反应激活,长期处于低度炎症状态;IBS患者表现出强烈的心理疾病易感性、应激以及一些心理因素,如焦虑、神经质等是促发IBS的重要辅助因素,且针对IBS还提出了生物-心理-社会模型。该模型不仅关注肠道微生物和免疫反应等生物学层面,还深入探讨了心理因素在IB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IBS患者的肠道菌群结构改变可通过脑-肠轴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引发情绪和心理状态的变化。反之,心理因素,如焦虑和神经质也可通过脑-肠轴影响肠道功能,进一步加剧IBS的症状。这一双向调节作用机制已得到现代医学的研究证实,且与中医学中的脑神与胃肠理论相互呼应[14]。中医学认为,IBS的核心病机是脑神失司,脾失健运为次要病机,在治疗原则上,中医学主张以调神为主,并辅以健脾之法[15],通过统筹发挥脑-肠轴的双向调节效应,从而达到调神通肠、平衡脏腑功能的目的。孙建华团队通过针刺肝郁脾虚型IBS患者,主要选取百会、印堂、太冲等穴位,旨在调节中枢情志功能;结合天枢、足三里、上巨虚、三阴交等穴位健脾疏肝;经治疗后,患者腹痛减轻,排便满意度提升,生活干扰减少,IBS-SSS总积分降低,且肠道菌群结构得以改善,短链脂肪酸含量下降,睡眠质量提升,TLR2/4、MYD88、NF-κB表达下调,这表明针刺可通过多途径调节脑-肠轴机制,进而平衡脏腑功能,达到治疗目的[16-18]。龚然等[19]以“调神”为治则,治疗脾虚湿盛型IBS,有效减轻腹痛、腹泻,改善大便性状,并降低血清γ-干扰素、胃动素和白细胞介素6水平。魏秀娟等[20]采用温针灸治疗肝郁脾虚型IBS患者,通过选取百会、天枢、太冲等穴位,降低了患者血清中的5-HT、IL-6、IL-8、CRP及TNF-α水平,有效调节机体氧化应激指标,延缓病情进展,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针罐疗法是先在选定的穴位上施行针刺,得气后,再以针刺处为中心进行拔火罐的中医疗法。针刺能够深入肌肉、筋膜等组织,刺激穴位周围的神经末梢,通过肠-脑轴这一胃肠道与脑的双向调节通道,产生神经冲动,从而有效调节胃肠动力,维护肠道内环境平衡,促进肠道微生物群的平衡与稳定,消除肠道炎症反应,减轻肠道组织损伤,促进肠道黏膜修复和再生[21-22]。再结合中医拔罐[23],通过罐内负压作用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增强刺激效果。这种结合不仅可以提高治疗效果,还可扩大治疗范围,从而有效预防疾病复发。天枢穴是胃经与带脉的交合之处,被视为天地气交的枢纽,是气机上下沟通、升降沉浮的关键点。忧愁思虑则伤心,心伤则脾气不行,天枢主腹胀肠鸣,气上冲胸。针灸联合拔罐刺激天枢穴可增强肠道蠕动,促进气血的流通,从而起到舒缓疼痛的作用。滑肉门、外陵穴为腹四关,针罐该穴可以共同起到调理气血、疏理经气的作用,使之上输下达肢体末端,气至病所,达到扶正祛邪之功。上巨虚为大肠腑之下合穴,《黄帝内经》述:“合治内腑”,故上巨虚是治疗肠道疾病的主穴,通过刺激该穴可改善肠道功能。足阳明经属胃络脾,足三里是本经的合穴,又是胃腑下合穴,可健脾和胃、运化水湿,针刺该穴,能够提升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太冲穴是肝经之原穴,为肝经的通道所在,原气所居之处,具有疏肝理气、通络和血之功,刺激该穴能够改善因情志不畅导致的胃肠问题。三阴交为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三经的交会穴,具有健脾益血、调肝补肾的特殊功效。诸穴合用,旨在标本兼治,调和脏腑气血,调理脾胃。
百会穴,位居头顶正中,为“三阳五会”和“百神之会”,是五脏六腑奇经三阳之气的交会之处。《黄帝内经》言:“头者,精明之府。”脑为元神之府,主宰着人体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百会之下的解剖结构有枕大神经和额神经分支、左右颞浅动、静脉及左右枕动、静脉。颅骨内层有大脑皮质运动区与旁中央小叶附加运动区[24]。百会穴作为连接大脑的重要通道之一,是调神健脑的要穴。研究表明[25],针刺百会可以增加大脑内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含量,进而改善大脑功能,减少情绪症状。由此可见,它不仅是阳气汇聚之地,更是人体精神活动的中枢。温和灸百会穴,可以通过艾火的温热刺激,激发百会穴的阳气,进而调理脾胃功能,促进脾胃的升降运化。《黄帝内经》云:“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意指心主神志,百会穴作为调神要穴,具有安神定志的作用。通过温和灸百会穴,可调整患者的心神状态,缓解患者焦虑、紧张的情绪,进而达到治病求本、标本兼顾的目的,能有效预防疾病复发。
本案中运用针罐疗法配合温和灸百会穴旨在调神健脾,使髓海得到滋养,情志得以调和,脾胃得以健运。通过调节脑神,进而加强健脾、和胃、通肠的作用,促进脑与胃肠之间的良性互动,最终实现脑肠同治的目的。
参考文献:
[5]王姣姣,罗慧君,蔺晓源.中医经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研究进展[J].中医药学报,2024,52(4):112-116.
[9]孙丽,李静,刘洁希,等.基于“脑-肠轴”学说探讨调神配穴在针刺治疗功能性胃肠病中的运用[J].中医杂志,2023,64(4):350-353.
[15]梁立新,郭玉红.老十针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世界中医药,2022,17(16):2370-2372,2377.
[16]李静,陆瑾,孙建华,等.“调神健脾”配穴针刺改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症状和睡眠质量:随机对照试验[J].中国针灸,2017,37(1):9-13.
[17]陈璐,徐万里,裴丽霞,等.“调神健脾”针法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肠道菌群及粪便短链脂肪酸含量的影响[J].中国针灸,2021,41(2):137-141.
[18]裴丽霞,孙建华,李丹丹,等.调神健脾针法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TLR 2/4、MYD 88、NF-κb的影响[J].辽宁中医杂志,2022,49(7):188-192.
[19]龚然,谭海成.调神健脾针法联合腹针治疗脾虚湿盛证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研究[J].针灸临床杂志,2021,37(7):20-24.
[20]魏秀娟,靳红燕,严晓红.健脾调神温针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研究[J].陕西中医,2023,44(2):245-249,254.
[21]王倩,包永欣.针刺镇痛原理探析[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9,34(10):4911-4913.
[22]田君健,李婷,赵俊,等.探讨针刺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多穴配伍特点研究[J].针灸临床杂志,2024,40(2):5-10.
[23]王美娟,单凯,陈泽林,等.从辨象论治探讨拔罐疗法的中医理论基础[J].中华中医药杂志,2022,37(8):4822-4825.
文章来源:陈泽慧,罗森,李瑶,等.基于脑-肠轴理论运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肠易激综合征验案[J].亚太传统医药,2024,20(11):110-113.
分享: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是指胃黏膜上皮细胞逐渐萎缩,并被异型细胞(如肠上皮细胞)替代的一种病变。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但幽门螺杆菌感染、自身免疫、营养因素缺乏、毒素影响、遗传等因素都可能与其发生相关。该疾病多见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患病。
2024-11-29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e, IBD)是一种慢性复发性肠道炎症性疾病,主要包括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 CD)和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IBD患者主要临床症状包括腹痛、腹泻、便血、体质量减轻等,组织病理学表现为肠道黏膜急慢性炎症,目前IBD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可能与遗传、宿主易感性、肠道菌群、其他环境因素和免疫异常相关。
2024-11-21溃疡性结肠炎是以反复发作的腹泻、黏液脓血便及腹痛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可伴有发热、营养不良等全身症状。溃疡性结肠炎是消化系统的多发病、常见病,此病目前病因尚不明确,病程长,常迁延难愈,复发率较高,长期腹泻、便血可引发贫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
2024-11-14现代医学治疗UC的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例如使用5-ASA药物、激素类药物、免疫调节剂等)、营养疗法和必要时的手术干预[2]。然而,现有的治疗方法仍然存在一些局限性,如药物治疗可能引发不良反应,手术治疗的风险较高,且部分患者难以达到理想疗效。
2024-11-11西医对于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以临床表现为基础,其特征概括为慢性结肠炎引起的复发-缓解重复致病过程[2],目前以行电子结肠镜检查及组织黏膜活检病理进一步确定诊断,检查可见肠壁黏膜表面有溃疡面,根据病理活动度评分可以协助预测临床疾病的长期治疗方向及预后转归。
2024-11-08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bowelsyndrome,IBS)是一种肠道功能紊乱性疾病,临床主要以持续或间歇发作的腹痛、腹胀、排便习惯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症状。其发病机制复杂,与胃肠动力学异常、内脏高敏感性、精神心理、肠道感染、肠道菌群失调等多个因素密切相关,是一个多因素、多系统的交互作用过程。
2024-11-07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PRECEDE-PROCEED)模式是对患者进行社会学、行为、环境等多位评估后,从疾病知识普及、日常生活规划、康复计划制定、心理情绪引导等多维角度切入,并根据病情实际变化制订更具体化、系统化的多维度健康干预计划[3]。
2024-10-28小儿慢性胃炎是指由不同病因引起胃黏膜慢性炎症性改变的一种疾病,小儿以慢性浅表性胃炎为主,临床上以腹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嗳气、进食较少、口臭、消瘦、泄泻或便秘等为主要表现[1]。随着胃镜等辅助检查在儿科临床上的推广使用,小儿慢性胃炎的诊断也得到了进一步明确。
2024-10-24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 CAG)是慢性胃炎的一种,通常是由于各种刺激因素长期或反复作用所致的慢性胃黏膜炎症,常被描述为胃黏膜萎缩[1]。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无规律的上腹疼痛、不适、胀满、嗳气、泛酸、恶心呕吐等消化不良症状。
2024-10-23轮状病毒是引起婴幼儿群体腹泻的病原体之一,患儿感染轮状病毒后,会出现腹泻、呕吐、发热等症状,对患儿健康造成危害。轮状病毒性肠炎属儿科常见病,该病具有起病急骤、病情发展迅速等特点[1-3]。患儿肠道功能出现障碍,机体免疫功能紊乱,排便呈黄色水样、蛋花样,腹泻导致机体水分大量流失,会出现脱水症状[4-5]。
2024-10-16人气:17956
人气:14916
人气:13246
人气:12917
人气:10452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亚太传统医药
期刊人气:5799
主管单位:湖北省科学技术厅
主办单位:中国民族医药学会,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
出版地方:湖北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673-2197
国内刊号:42-1727/R
邮发代号:38-143
创刊时间:2005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4-6个月
影响因子:1.881
影响因子:1.074
影响因子:1.483
影响因子:0.495
影响因子:0.498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