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讨椎间盘造影在诊断椎间盘源性腰痛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9例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行椎间盘造影检查。根据注入造影剂时阻力的大小、注射过程中询问患者是否有与平时相同或者类似的疼痛以及通过造影剂聚集情况对椎间盘纤维环破裂程度进行分级。结果 19例患者均穿刺成功。12例术中造影时疼痛与造影前相似,2例疼痛重于造影前,5例诱发疼痛不明显。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3~12个月。14例(27个)纤维环2、3级破裂,注射造影剂时阻力较小,患者均有与平时相同或者类似的疼痛,其中23个纤维环3级破裂者行椎间盘切除+椎弓根螺钉固定+椎间植骨融合术,术后腰痛均基本消失。其余5例诱发疼痛不明显者行非手术治疗,疼痛有所缓解,但停止非甾体类止痛药后疼痛复发甚至加重。结论 椎间盘造影在确定椎间盘源性腰痛的病变部位具有临床指导作用。
椎间盘源性腰痛是指由于一个或多个椎间盘内在自身结构的病变或代谢异常,刺激了椎间盘内疼痛感受器而引起腰痛[1,2,3]。椎间盘源性腰痛的典型症状是腰部中线区域疼痛,为非放射性牵涉痛,通常涉及腰部、臀部、大腿外侧等膝关节以上部位。疼痛区域缺乏典型的神经分布特点,多无神经根损害的阳性体征。由于椎间盘源性腰痛客观体征少,又缺乏特异性物理检查和辅助检查,因此,正确地定性、定位诊断是治疗该疾病的关键。椎间盘造影术作为临床上明确疼痛是否源于椎间盘的一项诊断技术,操作简单,效果显著,应用广泛。2015年1月~2022年2月,我科将椎间盘造影作为辅助诊断技术对19例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进行检查,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椎间盘源性腰痛的诊断标准:① 腰部及下肢疼痛的部位与神经根定位不符;② 症状反复发作,病程超过半年;③ MRI T2加权像显示病变椎间盘呈低信号,部分出现高信号区;④ 椎间盘造影阳性。本组19例,男8例,女11例,年龄35~66岁。患者均为慢性腰痛,病程1~10年。患者主要症状为L4~S1棘突间、腹股沟区、髋部、大腿前侧疼痛,偶有膝以下的疼痛。查体:腰部深压痛,无双下肢神经损害体征。CT、MRI检查排除椎间盘突出、腰椎滑脱、腰椎骨质疏松等引起的腰痛,且腰椎MRI检查提示T2加权像存在明显异常的椎间盘信号。采用西门子16排螺旋CT或飞利浦C臂机行椎间盘造影检查。L3~5椎间盘采用侧方入路,因髂骨阻挡、侧方入路穿刺困难的L5~S1椎间盘采用后正中入路。造影剂选用碘海醇。
1.2 椎间盘造影方法
局部麻醉。患者俯卧于CT扫描床或手术床上,确定穿刺椎间盘的路径、深度、角度,标记皮肤穿刺点。将24 G带芯穿刺针刺入目标椎间盘中心。穿刺时缓慢进针,若出现神经根刺激症状,及时调整穿刺方向。在注射造影剂时,根据注入时阻力的不同初步判断正常和病变椎间盘,一般来说,正常椎间盘阻力大,难以推入,可注入 0.5~1 ml造影剂;病变椎间盘阻力小,容易推入,可注入1~5 ml造影剂。
1.3 评价指标
综合分析以下3个方面诊断椎间盘源性腰痛以及确定引起腰痛的椎间盘:① 根据注入造影剂时阻力的大小;② 注射过程中询问患者是否有与平时相同或者类似的疼痛;③ 造影后确认椎间盘纤维环破裂的程度,根据造影剂聚集情况对椎间盘纤维环破裂程度进行分级:0级——造影剂完全在正常髓核内,1级——造影剂沿着裂隙外溢至内纤维环,2级——造影剂外溢至外纤维环,3级——造影剂外溢至纤维环外层或硬膜外腔;0级和1级为正常,2级和3级表示纤维环破裂,视为异常表现。
2、结果
19例患者均穿刺成功。12例术中造影时疼痛与造影前相似,2例疼痛重于造影前,5例诱发疼痛不明显。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3~12个月。14例(27个)纤维环破裂,注射造影剂时阻力较小,患者均有与平时相同或者类似的疼痛,其中23个纤维环3级破裂者行椎间盘切除+椎弓根螺钉固定+椎间植骨融合术,术后腰痛均基本消失;4个纤维环2级破裂者未处理。其余5例诱发疼痛不明显者行非手术治疗,疼痛有所缓解,但停止非甾体类止痛药后疼痛复发甚至加重。穿刺时2例坐骨神经疼痛,在术后1~2 d疼痛消失;2例L4~S1 2个节段椎间融合患者中,L4~5椎间盘造影诱发与造影前部位相似腰痛,L5~S1椎间盘未诱发与造影前一致部位腰痛,但纤维环明显破裂;1例L2~5 3个节段椎间融合患者中L3~5椎间盘造影诱发与造影前部位相似腰痛,L2~3椎间盘造影未诱发与造影前一致部位腰痛,但纤维环明显破裂。
典型病例见图1~6。
3、讨论
3.1 椎间盘源性腰痛的原因
腰椎间盘已被认为是腰痛的主要起源部位。原则上,任何接受神经支配的腰椎结构都可能是腰痛的起源部位。椎间盘纤维环的外1/3和终板富有神经支配,这构成了椎间盘源性腰痛的解剖学基础。腰椎间盘退变、变性后,其纤维环相互分离形成裂隙或断裂后,可以刺激分布在腰椎间盘的纤维环表面的神经末稍而引起腰痛。有学者[4,5]认为,椎间盘纤维环破裂后外漏的髓核组织出现免疫暴露,发生自身免疫反应,破裂椎间盘内的炎症因子和信号递质刺激终板裂隙及软骨下骨内的神经末梢亦可引起腰痛。椎间盘源性腰痛是一种多因素复杂的疾病,目前大多结合影像学表现、患者本身的症状以及必要的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进行诊断。
3.2 椎间盘造影检查诱发疼痛的机制
由于引起椎间盘源性腰痛的窦椎神经分布于椎间盘纤维环的外层,因此,椎间盘纤维环的破裂程度与造影时是否诱发疼痛存在必然联系,破裂程度越大,越接近纤维环外层,疼痛诱发试验的阳性可能越大[6]。也有学者[7]认为,造影检查时疼痛重现与造影剂溢出椎间盘破口并在椎间盘和神经根之间扩散,再次触发化学性炎症有关。也有学者[8]认为,疼痛是椎间盘造影过程中机械压力和生物化学刺激共同作用的结果。椎间盘造影主要用于椎间盘源性腰痛的诊断,即对可疑的椎间隙注入造影剂,通过对诱发疼痛、造影剂的注入量、造影图像3个方面的观察,以确定该间隙是否是疼痛并是否应进行外科处理。一个阳性的椎间盘造影必须具有异常的造影图像、造影剂的注入量≥1 ml、注入造影剂的过程中患者均诱发与平时相同或类似的疼痛(即诱发痛阳性);同时必须有一个阴性的对照椎间盘注射[9]。椎间盘造影本身不会导致没有疾病的人群腰痛,也不会造成椎间盘的形态学异常。文献[10]认为,椎间盘造影是诊断椎间盘源性疼痛的金标准,椎间盘造影可诱发、复制患者平时的临床症状,有助于判断责任椎间盘,同时可根据造影剂在椎间盘的分布情况进行椎间盘纤维环破裂程度的分级,提高诊断准确率,帮助手术定位。有系统性综述[11,12,13]认为,椎间盘造影术是诊断椎间盘源性腰痛的有效方法。本研究中,12例术中造影时疼痛与造影前相似,2例疼痛重于造影前,5例疼痛诱发不明显。14例(27个)纤维环2、3级破裂,注射造影剂时阻力较小,均不同程度复制出患者原有腰痛,其中23个纤维环3级破裂者行椎间盘切除+椎弓根螺钉固定+椎间植骨融合术,术后腰痛均基本消失。其余5例疼痛诱发不明显者行非手术治疗,疼痛有所缓解,但停止非甾体类止痛药后疼痛复发甚至加重。我们认为,椎间盘造影对椎间盘源性腰痛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同时对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的手术治疗确定病变部位具有临床指导作用。但椎间盘造影术是一种有创性检查,诱发疼痛时有诸多干扰因素,其准确性及对临床的指导意义仍有争议[14]。
图1 患者,女,51岁,腰痛2年加重半年入院,L4~S1椎间盘变性,行L2~5椎间盘切除术治疗
图2 患者,男,35岁,腰骶部疼痛3年余入院,L4~S1椎间盘变性,采用L4~S1椎间盘切除术治疗
图3 患者,女,49岁,反复腰痛10年入院,L2~5椎间盘变性,采用L2~5椎间盘切除术治疗
图4 患者,男,62岁,腰痛伴右臀部疼痛2年入院,L5~S1椎间盘变性,采用L5~S1椎间盘切除术治疗
图5 患者,男,47岁,反复腰痛5年入院,L3~5椎间盘变性,采用L3~5椎间盘切除术治疗
图6 患者,女,39岁,腰痛3年余入院,L5~S1椎间盘变性,采用L5~S1椎间盘切除术治疗
3.3 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方法
包括非手术治疗或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通常包括使用止痛药、非甾体类抗炎药物、肌肉松弛剂等,以及理疗、锻炼、按摩等,对于部分患者有一定的效果,但疗效尤其是长期疗效多不确定。近年来应用腰椎融合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报道急剧增加,临床研究[15,16]显示,各种融合术对改善腰痛具有明显的作用。但手术干预仍应作为椎间盘源性腰痛的最后治疗方法,而且融合节段运动功能的丧失、邻椎非融合节段椎间盘退变加速、椎间融合失败、手术部位感染、腰背部肌肉瘢痕化致腰背肌无力等问题不容忽视。
参考文献:
[2]彭宝淦.椎间盘源性腰痛的诊疗进展[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5,21(5):321-326.
[3]杨全,张翱,李晓兰,等.CT引导下腰椎间盘造影的临床应用[J].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2014,11(4):209-212.
[6]程亮,黎庆初.窦椎神经阻滞对椎间盘源性腰痛的诊断价值[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22,28(9):703-706.
[7]刘玉珂,崔宏勋,申晟,等.MRI“HIZ”征结合CT引导下椎间盘造影对椎间盘源性腰痛的诊断价值[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22,33(10):738-742.
[9]马俊杰,陈海龙.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SPECT/CT表现与椎间盘造影的比较研究[J].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2021,14(8):703-706,726.
[11]陈世利.椎间盘造影及造影后CT复查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诊断和确认责任椎间盘中的作用[J].实用疼痛学杂志,2019,15(3):203-207.
[12]邱传军,张跃林,龚骏.椎间盘造影术对椎间盘源性腰疼的诊断价值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7,24(36):48-50.
[14]吴韵,温新院,刘勇,等.神经根注射激惹术和椎间盘造影术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责任椎间盘及病灶的对比研究[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21,27(6):465-468,473.
[15]王中山,胡冰.腰椎融合术的临床进展[J].局解手术学杂志,2022,31(3):257-262.
文章来源:周杨,葛韧,张远等.椎间盘造影在诊断椎间盘源性腰痛中的应用[J].临床骨科杂志,2024,27(01):16-19.
分享:
腹股沟疝主要表现为患者站立或行走时腹股沟处有明显包块,可引发腹部症状,如局部坠胀、疼痛等,男性可能出现阴囊肿大,若不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措施,疝囊体积可持续增长,发生嵌顿,易引发缺血坏死、感染,严重者可出现血压降低、昏迷,甚至死亡。目前,手术是治疗腹股沟疝首选治疗方式,具有良好临床效果,可促进患者生理机能恢复。
2024-09-29肺癌早期通常表现为单发或多发的肺结节,手术是目前早期肺癌的首选治疗方式[1]。手术期间单肺通气(one-lung ventilation, OLV)可以提供良好的手术视野,但也可引起炎症反应、缺血-再灌注等病理生理改变,从而导致术后肺部并发症(postoperative pulmonary complications, PPCs),胸外科手术患者PPCs发生率高达59%[2]。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 VATS)切口小、创伤小、术后疼痛轻,胸腔
2024-06-14血浆输注是外科手术患者临床救治中的重要手段之一,据报道目前大型三级医院所有外科手术的术中血浆输注率为2.5%,而对于心脏、移植、脊柱手术,术中血浆输注率甚至超过20%[1]。术中血浆输注的指征主要包括:大量急性外科出血,纠正凝血因子缺乏症以及凝血试验结果异常的微血管出血等[2]。在2015年的围手术期血液管理实践指南中美国麻醉医师协会 (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 ASA) 一致认可当国际标准化比率 (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
2024-05-29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Chronic non-special low back pain,CNLBP)指排除特异性下腰痛和坐骨神经/根性疼痛综合征的疼痛综合征,临床以腰骶部疼痛为主要表现,多数患者久行、久坐后症状加重,卧床休息后症状减轻;经针灸、热敷等保守治疗疼痛可缓解,但仍容易反复发作,且持续时间≥3个月。临床发病率高,占腰痛的85%[1]。
2024-05-21胫骨近端切骨为切骨的初始步骤,也是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关键步骤,对随后的韧带平衡、伸屈间隙平衡处理有着显著影响。因此,能否实现正确、精准的胫骨近端切骨操作直接关系到手术成败。目前,临床上常采用髓外定位杆引导切骨系统进行切骨定位,但其定位不准确的问题日渐凸显[1,2]。
2024-04-07肌少症是一种与年龄明确相关的综合征,其特征是肌肉质量和肌肉强度降低,会导致跌倒、骨折等不良事件发生风险增加[1]。肌少症的概念最早由Irwin Rosenberg在1989年提出。欧洲肌少症工作组(European Working Group on Sarcopenia in Older People, EWGSOP)于2010年首先达成肌少症共识,定义其为一种增龄相关的肌肉量减少、肌肉力量下降和(或)躯体功能减退的老年综合征[2]。
2024-03-19干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增殖和自我更新能力,能进一步分化为多种功能细胞。近年来,髓内注射干细胞治疗SCI逐渐成为研究热点[13,14,15,16]。髓内注射可将干细胞直接注入损伤的脊髓处,相较其他给药途径,细胞存活时间较长,理论上可促进脊髓组织的长期修复[17]。
2024-02-26颅脑损伤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外伤,主要是由于外界暴力作用于头部而引起,多见于交通事故、坠落及各种锐器钝器对头部的伤害等,具有发病率高、致死率高和致残率高等特点[1,2]。颅脑损伤发生后,受组织反应、出血等因素的影响,易导致脑疝形成[3]。脑疝具有发病急、进展迅速、死亡率高等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生命安全与预后[4]。
2024-01-25DLSS常由于腰椎间盘突出、黄韧带增厚、关节突关节增生等众多因素造成腰椎椎管容积减少,从而引起间歇性跛行、下肢麻痛、腰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由于个体椎管容积差异和临床症状常具有不典型性及不确定性,目前临床指南尚未有明确的诊断标准,因此临床中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成为骨科医师的共识[3,4]。
2024-01-24椎间盘源性腰痛是指由于一个或多个椎间盘内在自身结构的病变或代谢异常,刺激了椎间盘内疼痛感受器而引起腰痛[1,2,3]。椎间盘源性腰痛的典型症状是腰部中线区域疼痛,为非放射性牵涉痛,通常涉及腰部、臀部、大腿外侧等膝关节以上部位。疼痛区域缺乏典型的神经分布特点,多无神经根损害的阳性体征。
2024-01-19人气:17928
人气:15276
人气:14802
人气:14671
人气:14621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期刊人气:6701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中南大学
出版地方:湖南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005-6947
国内刊号:43-1213/R
邮发代号:42-121
创刊时间:1992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影响因子:1.107
影响因子:0.952
影响因子:0.590
影响因子:0.784
影响因子:1.02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