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们留言
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浅析在冠心病介入术后并发症中应用预见性护理措施的疗效

  2019-12-30    340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目的:探讨在冠心病介入术后并发症中应用预见性护理措施的疗效。方法:将我院自2014年3月-2016年2月以来所收治的79例行冠心病介入术治疗的患者,按照分层随机化法将患者分为组1(39例)和组2(40例)。组1行常规护理;组2采取预见性护理措施。比较:(1)介入术护理满意水平;(2)焦虑、抑郁情绪、肢体疼痛时间、住院时间;(3)尿潴留、冠状动脉痉挛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1)组2患者介入术护理满意水平显著比组1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2)组2焦虑、抑郁情绪明显较轻,肢体疼痛时间、住院时间显著比组1短,有统计学差异,P<0.05;(3)组2尿潴留、冠状动脉痉挛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比组1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冠心病介入术后采用预见性护理措施的效果显著,可缓解患者负性情绪,有效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缓解患者痛苦,减少住院时间,患者满意,值得借鉴。

  • 关键词:
  • 冠心病介入术
  • 并发症
  • 应用
  • 预见性护理措施
  • 加入收藏

冠心病为常见多发心血管疾病,以冠脉供血不足和心肌缺血为主要病理改变,患者以心前区剧烈疼痛为主要表现。目前,冠心病介入术在临床广泛应用,包括冠脉造影术、心脏射频消融术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但也不可避免会带来尿潴留等并发症,影响治疗效果[1],需加强干预。本研究就预见性护理措施在冠心病介入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进行探讨,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自2014年3月-2016年2月以来所收治的79例行冠心病介入术治疗的患者,按照分层随机化法将患者分为组1(39例)和组2(40例)。其中组1男26例,女13例,年龄53-75岁,年龄平均值(60.73±5.28)岁。体重最低43.5kg,最高84.1kg,体重平均值(63.35±1.21)kg。其中,PTCA手术有14例,CAG手术有25例。组2男26例,女14例,年龄52-75岁,年龄平均值(60.13±5.23)岁。体重最低43.2kg,最高84.2kg,体重平均值(63.31±1.92)kg。其中,PTCA手术有15例,CAG手术有25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和手术类型经X2检验、t检验显示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组1行常规护理;组2采取预见性护理措施。(1)心理护理。术后患者因手术创伤可存在一定不安感,应加强对患者的心理疏导,使其配合术后的医护工作,并加强对术后常见并发症和预防、处理方法的说明,提高患者的认知度,提高遵医行为。(2)并发症预见性护理。第一,术后患肢制动,并定期协助患者翻身,采取舒适体位,可用软枕垫在腰部,并按摩局部麻木疼痛处,必要时给予约束带制动,减少肢体麻木感;鼓励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加速机体功能,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形成。第二,术后指导患者正确卧位排尿方法,并给予听流水声、膀胱区热敷等护理,并鼓励患者自行排尿,减少尿潴留的发生。第三,术后部分患者可存在睡眠障碍,应为患者提供舒适的睡眠环境,播放舒缓轻音乐,入睡前为患者按摩,帮助其入睡。第四,介入治疗中若导管过粗或冠脉受导管尖端刺激,可出现冠状动脉痉挛,因此,术后应服用钙离子拮抗剂抑制细胞外钙内流,促进冠脉的舒张,预防冠脉痉挛的发生;第五,术中球囊充盈和造影剂对冠脉造成刺激或患者精神紧张均可引发心律失常,为预防心律失常发生,应加强术后患者生命体征监护,出现室颤用立即将球囊导管内造影剂抽空,造影过程嘱患者用力咳嗽[2]。

1.3 观察指标、评价标准

(1)介入术护理满意水平;(2)焦虑、抑郁情绪、肢体疼痛时间、住院时间;(3)尿潴留、冠状动脉痉挛等并发症发生率。

满意水平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护理满意率=(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例数/总例数×100%[3]。

1.4 数据处理

数据通过SPSS21.0软件处理,介入术护理满意水平、尿潴留、冠状动脉痉挛等并发症发生率行χ2检验(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焦虑、抑郁情绪、肢体疼痛时间、住院时间行t检验(`x±s表示计量资料)。以P=0.05为临界值,低于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介入术护理满意水平比较。组2患者介入术护理满意水平显著比组1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介入术护理满意水平比较[例数(%)]

2.2 焦虑、抑郁情绪、肢体疼痛时间、住院时间比较。组2焦虑、抑郁情绪明显较轻,肢体疼痛时间、住院时间显著比组1短,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表2焦虑、抑郁情绪、肢体疼痛时间、住院时间比较(`x±s)

2.3 尿潴留、冠状动脉痉挛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组2尿潴留、冠状动脉痉挛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比组1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3.

表3两组患者尿潴留、冠状动脉痉挛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例数(%)]


3、讨论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改变,冠心病发病率逐年升高,而冠心病的治疗方式也从保守药物治疗逐渐过渡到介入手术治疗。冠心病介入术具有微创性,术后恢复快,被多数患者和医生认可和接受,但其仍属于一种侵入性操作,仍可带来一定创伤和并发症,因此需加强术后并发症的预防。预见性护理是基于循证护理理论出发的一种新型护理措施,其是通过临床经验、国内外医学进展的查证,并基于患者实际情况,对常见并发症进行分析,并做好防备措施,最大限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4-5]。

本研究中,组1行常规护理;组2采取预见性护理措施。结果显示,组2患者介入术护理满意水平显著比组1高,焦虑、抑郁情绪明显较轻,肢体疼痛时间、住院时间显著比组1短,尿潴留、冠状动脉痉挛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比组1低,说明预见性护理措施在冠心病介入术后的应用效果确切,可减轻患者负性情绪,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痛苦,缩短住院时间,患者满意,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徐春玲,张秀芝.预见性护理措施在冠心病介入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J].当代医学,2013,24(31):122-123.

[2]严彦.预见性护理措施在冠心病介入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5,24(6):558.

[3]NajafiGhezeljeh,T.,YadavarNikravesh,M.,Emami,A. et al.Coronary heart disease patients transitioning to a normal life: Perspectives and stages identified through a grounded theory approach[J].Journal of clinical nursing,2014,23(3/4):571-585.

[4]陈刘颜.老年冠心病患者冠脉介入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预见性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08(9):60-61.

[5]苏丽平.冠心病介入治疗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J].工企医刊,2013,26(6):493-494.


王英.预见性护理措施在冠心病介入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4(9):94-95.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期刊名称: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期刊人气:3376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华中科技大学协和医院

出版地方:湖北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001-143

国内刊号:42-1130/R

邮发代号:38-123

创刊时间:1985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