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们留言
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基于德尔菲法构建血液科住院病人跌倒风险评估量表

  2024-05-24    91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目的:构建血液科住院病人跌倒风险评估量表。方法:通过文献回顾、德尔菲法构建血液科住院病人跌倒风险评估量表,构建层次结构模型,通过判断矩阵进行层次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获得各指标权重。结果:对16名专家进行2轮专家函询,专家函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均为100.00%;专家权威系数为0.931 3;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237和0.244(均P<0.001)。最终形成包括4项一级指标、18项二级指标、36项三级指标的血液科住院病人跌倒风险评估量表。结论:构建的血液科住院病人跌倒风险评估量表具有较好的科学性、可靠性、针对性和实用性,可帮助准确、有效地识别血液科跌倒高危病人。

  • 关键词:
  • 德尔菲法
  • 护理
  • 血液科
  • 跌倒
  • 量表
  • 风险评估
  • 加入收藏

跌倒是指突然发生的、不自主的、非故意的体位改变,导致跌落地面或更低平面[1]。跌倒是全球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全世界每年有28%~35%的65岁以上老年人至少发生1次跌倒[2]。我国每年至少有5 000万名老年人至少发生了1次跌倒,跌倒已成为65岁以上老年人因伤害死亡的首位原因[3]。血液病病人存在血小板低、贫血、凝血功能异常、骨痛、骨质破坏、癌性疲乏等情况,一旦发生跌倒,极易导致严重并发症(如颅内出血、内脏出血、关节出血、骨折、晕厥甚至死亡等)发生[4,5]。跌倒不仅会增加病人痛苦,延误治疗,还会增加社会经济负担,引起严重的医疗纠纷。准确、有效地识别血液病高危跌倒人群并及时采取干预措施意义重大。目前对跌倒的研究主要以老年病人为研究对象,针对血液病病人的跌倒研究相对较少,且已有的跌倒风险评估工具多为普适性评估工具,尚未检索到血液病病人的特异性跌倒评估工具[6,7],不利于准确识别血液科跌倒高危人群。因此,本研究在约翰霍普金斯跌倒风险评估量表[8]的基础上通过文献回顾总结血液病病人跌倒风险的高危因素,通过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构建血液科住院病人跌倒风险评估量表,以期为血液病住院病人跌倒风险评估提供专科化的评估工具。


1、资料与方法


1.1成立研究小组

成立研究小组,成员包括副主任护师2名、护理研究生1名、专科护士1名、主管护师1名,其中护士均从事血液科临床护理工作10年以上且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小组成员主要负责查阅文献、编制问卷、选择函询专家、回收问卷并对专家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进行整理、统计、分析和讨论。

1.2拟定血液科住院病人跌倒风险评估量表初稿

以病人、住院病人、血液科、血液病、血液恶性肿瘤、跌倒、意外跌倒、跌落、意外跌下、滑倒、影响因素为中文检索词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中文数据库,以patient*、inpatient*、hematology department、hematology、diseases、hematological malignancy*、fall*、accidental fall*、slip、influencing factor*为英文检索词检索Pub Med、Up To Date、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Med Line、CINAHL、Web of Science等英文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6月30日。研究小组将约翰霍普金斯跌倒风险评估量表作为参考,对检索获得的文献内容进行统计、分析、整理,总结出跌倒的影响因素,并讨论其在血液科病人中的适用性,邀请血液科护理专家对影响因素进行补充完善,拟订形成血液科住院病人跌倒风险评估量表初稿。

1.3编制专家函询问卷

研究小组讨论形成专家函询问卷,包括3个部分。1)致专家信:阐明本次研究的背景、内容、目的、方法、联系方式、问卷填写说明和填写时间。2)专家基本情况调查表:包括专家的一般资料、专家对调查内容的熟悉程度(非常熟悉、熟悉、不熟悉)、判断依据(实践经验、理论分析、直观感受、查询文献)。3)血液科住院病人跌倒风险评估量表内容评定表:包括血液科住院病人跌倒风险评估量表初稿条目、各级条目重要性评分(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从“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依次计1~5分)和意见备注栏。

1.4遴选函询专家

从浙江省三级甲等医院遴选出16名专家。专家纳入标准:1)护士为从事肿瘤护理、康复护理、护理管理工作10年及以上,本科及以上学历;医生为从事血液科临床治疗工作5年及以上,博士研究生学历,主治医师及以上职称。2)自愿参与本研究。

1.5实施专家函询

通过微信、电子邮件及面对面等方式对专家进行2轮函询,第1轮函询结束后研究小组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合专家意见进行讨论修改,形成第2轮专家函询问卷再次进行专家函询。2轮函询结束后,专家意见趋于一致,形成血液科住院病人跌倒风险评估量表。

1.6统计学方法

采用Excel 2019、SPSS 26.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定性资料采用频数、百分比(%)进行描述;定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采用均数±标准差(±s)描述。采用问卷有效回收率表示专家积极性,问卷有效回收率=回收的有效问卷数/函询专家数×100%。基于专家判断依据系数(Ca)和对调查内容的熟悉程度系数(Cs)计算权威系数(Cr),Cr=(Ca+Cs)/2,Cr越大说明专家权威程度越高[9]。采用变异系数(CV)和肯德尔和谐系数(Kendall's W值)表示专家意见协调程度,CV越小、Kendall's W值越大说明专家协调度越好。构建层次结构模型,通过判断矩阵进行层次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获得各指标权重[10,11],得出一致性比率(CR)。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专家一般资料

16名专家均来自三级甲等医院,从事肿瘤护理、康复护理、护理管理等领域工作,年龄为33~57岁,工作年限为5~39年。专家一般资料见表1。

表1专家一般资料(n=16)

2.2专家积极性、权威程度、意见协调程度和一致性检验结果

2轮专家函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均为100.00%;Ca为0.925 0,Cs为0.937 5,Cr为0.931 3;Kendall's W值分别为0.237和0.244(均P<0.001);各级指标CR值均<0.1,通过一致性检验。

2.3指标修订

1)第1轮专家函询后修改指标:将三级指标中的年龄界定值修改为60岁,删除“<65岁”“≥65岁”2项三级指标,并将年龄下属三级指标修改为“60~69岁”“70~79岁”“≥80岁”3项;将跌倒史的三级指标判断标准明确为最近6个月有不明原因跌倒史;将放化疗史的三级指标计分方式修改为“有放化疗史”计1分,删除0分选项;将贫血的三级指标计分方式修改为“血红蛋白<120 g/L”计1分,删除0分选项;将体温的三级指标计分方式修改为“≥38.5℃”计1分,删除0分选项;将营养状况的三级指标计分方式修改为“白蛋白<35 g/L”计1分,删除0分选项;将二级指标中的照顾者认知程度判断标准明确为照护者知晓病人有跌倒的危险和危害,能积极配合护士落实预防措施;将三级指标中长期照护者的照护时间明确为≥10 d,临时照护者的照护时间明确为<10 d。2)第2轮专家函询后修改指标:在二级指标“使用跌倒高风险的药物:止痛泵/麻醉剂、抗癫痫药物、降压药、利尿剂、催眠药、泻药、镇静剂和精神药物”基础上新增2种药物,即类固醇、化疗药物(利妥昔单抗、硼替佐米);删除三级指标“粒细胞≥1.0×109/L”;删除“无跌倒史”0分选项。最终形成包括4项一级指标、18项二级指标、36项三级指标的血液科住院病人跌倒风险评估量表。见表2。

表2血液科住院病人跌倒风险评估量表的重要性得分、CV、满分比、权重  


3、讨论


3.1血液科住院病人跌倒风险评估量表具有较好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目前,临床缺乏针对血液科病人的特异性跌倒评估量表,本研究基于约翰霍普金斯跌倒评估量表,通过文献回顾、小组讨论等拟订形成血液科住院病人跌倒风险评估量表初稿,随后遴选来自全省三级甲等医院的16名专家进行专家函询,专家具有丰富的临床医疗、护理及管理经验,15名专家在相关领域工作10年及以上,9名专家为副高级及以上职称,2名专家为硕士及以上学历。2轮专家函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均为100.00%,表明专家积极性高。专家函询Cr为0.931 3,表明专家权威性较高。2轮专家函询Kendall's W值分别为0.237和0.244(均P<0.001),表明专家意见较为一致。本研究通过构建判断矩阵进行层次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获得各指标权重,各级指标CR值均<0.1,通过一致性检验,表明专家对血液科住院病人跌倒风险评估量表各项指标较满意。由此可见,本研究构建的血液科住院病人跌倒风险评估量表具有较好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3.2血液科住院病人跌倒风险评估量表具有较好的针对性

血液科病人常存在粒细胞缺乏、贫血、发热、凝血功能异常,部分症状可通过化疗和(或)骨髓移植缓解或治愈。已有研究表明,血液科病人的疾病治疗、特殊药物的使用等可导致跌倒发生[12,13,14,15,16]。此外,病人起床活动无家属陪护、更换陪护人等也会增加病人跌倒风险[17]。本研究通过文献回顾分析、总结血液科病人的跌倒影响因素,通过德尔菲法构建血液科住院病人跌倒风险评估量表,对血液疾病病人更具有针对性。

3.3血液科住院病人跌倒风险评估量表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目前针对老年病人跌倒的研究较多,临床可使用的跌倒风险评估工具也较多,如Morse跌倒风险评估量表(MFS)、HendrichⅡ跌倒因素模型量表(HFRM)、约翰霍普金斯跌倒风险评估量表、托马斯跌倒风险评估量表(STRATIFY)[18,19],但其在血液科住院病人跌倒高危人群的识别中作用有限。本研究构建的血液科住院病人跌倒风险评估量表涵盖了病人基本信息、专科评估、全身评估及社会评估等内容,可为筛选血液科跌倒高危病人提供参考。


4、小结


本研究通过文献回顾、德尔菲专家函询构建了包括4项一级指标、18项二级指标、36项三级指标的血液科住院病人跌倒风险评估量表,其构建方法具有较好的科学性,构建的指标具有较好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可为今后准确、有效地筛选血液科跌倒高危病人提供参考。但本研究函询的专家均来自本省,函询结果可能存在局限性。未来将进一步对构建的量表进行应用,如可将其植入软件系统,自动化获取病人跌倒评分。


参考文献:

[3]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国家卫生健康委统计信息中心.中国死因监测数据集2018[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60-62.

[8]章梅云,冯志仙,邵凤玲,等.约翰霍普金斯跌倒风险评估量表应用于住院患者的信效度分析[J].护理与康复, 2015, 14(3):203-206;210.

[9]刘树佳,江华,李魁星,等.血液专科护理质量指标的构建[J].中华护理杂志,2020,55(4):574-578.

[10]杨娟,李牧玲,李春梅,等.眼科住院患者跌倒风险评估量表的构建及初步验证[J].中华护理杂志,2022,57(1):66-73.

[16]黄馨睿,徐敏.血液病患者跌倒的临床特征与护理进展[J].护理与康复,2022,21(12):86-89.

[17]李若冰,彭艳妮,缪英霞,等.血液病跌倒高危患者的影响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的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21,36(18):1652-1656.

[18]王雅磊,刘腊梅,张振香.老年人跌倒评估工具的研究进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9,39(9):2294-2298.

[19]岳跃学,贾玉玲,王秀红.老年人跌倒风险预测模型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22,36(16):2944-2948.


基金资助:浙江省教育厅项目,编号:Y202043426;


文章来源:殷采翰,罗旭霞,李丹阳,等.基于德尔菲法构建血液科住院病人跌倒风险评估量表[J].护理研究,2024,38(10):1859-1863.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天津护理

期刊名称:天津护理

期刊人气:5983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天津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天津中心妇产科医院,天津护理学会

出版地方:天津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006-9143

国内刊号:12-1260/R

创刊时间:1993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4-6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推荐关键词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