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理念在足踝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9月—2019年3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214例足踝骨折患者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各10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依照循证护理理念的实施护理,对比两组患者足踝部的肿胀周径比、视觉模拟(VAS)评分、临床指标以及并发症。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足踝部的肿胀周径比及VAS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消肿时间和疼痛控制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是16.8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97%(P<0.05)。结论:循证护理理念在足踝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好,还可有效促进患者的康复预后。
足踝骨折在临床上的发病率近年来逐渐升高,患者常因间接暴力导致其踝部扭伤而致病[1]。足踝骨折主要通过手术方案进行医治,效果较好[2]。然而,由于足踝骨折对患者的行走功能具有较为危害,围术期予以更加优质的护理干预具有较好的促进康复的效果[3]。循证护理是近年来得以广泛应用的一种护理措施,其主要指导护理人员自主结合相应的科研证据和临床经验,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意愿,以批判性的思维有效提升护理水平[4]。本文分析循证护理理念在足踝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9月—2019年3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214例足踝骨折患者为观察对象,纳入标准:(1)患者均经X线片或CT诊断确诊;(2)年龄≥20岁;(3)患者或其家属已知情,并已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1)伴有其他类别的骨折者;(2)开放型骨折者;(3)并发颅脑或胸腹部的外伤者;(4)有精神障碍者。按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各107例。其中观察组男64例,女43例;年龄21~72岁,平均年龄(46.31±0.34)岁。致伤诱因:脚踝扭伤39例,交通事故43例,积累性劳损25例。骨折类别:旋后/内收型共39例,旋后/外旋型共51例,旋前/外展型共10例,旋前/外旋型共7例。对照组男62例,女45例;年龄23~71岁,平均年龄(46.29±0.32)岁。致伤诱因:脚踝扭伤40例,交通事故42例,积累性劳损25例。骨折类别:旋后/内收型共41例,旋后/外旋型共49例,旋前/外展型共11例,旋前/外旋型共6例。两组的上述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文已得到医院的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主要包含体征监测、饮食护理、用药护理以及并发症护理等。观察组实施循证护理理念的护理,首先成立循证护理小组,由护士长作为组长,另6名护士为组员,所有护士的工作年限均超过5年。干预前为护士实施循证护理的临床实践和专题培训,自循证发展史和基本概念,以及步骤和实例,及误区等方面进行培训。利用足踝骨折护理延伸的诸如“踝关节”和“骨折”,以及“循证护理”和“anklefarcture”,“holisticnursing”作为检索词分别在PubMed、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及维普数据库等网站进行检索,而后筛选出最佳的护理方式。主要护理要点:(1)患肢观察。护士定期对患肢的末梢血运及感觉运动实施观察,避免肢体肿胀抑或是外固定过紧而引起血运障碍,另选择可确保前足发生内翻内收的石膏托实施固定,以防皮肤溃破及坏死。(2)术前肿胀。可通过静滴25%的甘露醇缓解肿胀,在受伤后的24h给予内踝部冷敷,而48h后则给予硫酸镁湿热敷,若有较大的水泡,则可通过一次性针将其刺破后给予引流,再由红外线灯照射确保干燥。(3)体位护理。将患者的患处肢体抬高至其心脏水平约15~20cm,促进静脉回流缓解肿胀,并使患肢呈外展中立位。(4)功能锻炼。要求患者做足趾的背伸背屈活动,帮助其功能恢复。(5)感染预防。在术后渗血比较多时需尽快更换敷料,并确保其干燥,防止伤口感染,可预防性地应用抗生素。(6)疼痛护理。在术后48h内可通过静脉镇痛泵实施镇痛。(7)并发症护理。做好股四头肌的收缩以及趾踝关节主动伸屈性活动,缓解静脉血的淤滞。根据医嘱适时用药达肝素以抗凝。确保患者的出入量平衡,要求其饮食清淡,使大便保持通畅,防止用力排便而提升腹压,最终干预下肢的静脉回流。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足踝部的肿胀周径比及视觉模拟(VAS)评分,临床指标以及并发症。其中VAS评分分值为0~10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的疼痛症状也越明显。临床指标主要包含术后消肿时间和疼痛控制时间以及住院时间。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n(%)]表示,实施x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给予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足踝部的肿胀周径比及VAS评分对比
干预前两组患者足踝部的肿胀周径比及VA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的足踝部的肿胀周径比及VAS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两组的足踝部的肿胀周径比及VAS评分的对比
2.2两组临床指标的对比
观察组术后消肿时间、疼痛控制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两组临床指标的对比
2.3两组并发症对比
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是16.8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97%(P<0.05),见表3。
表3两组并发症的对比[n(%)]
3、讨论
踝关节属于人体当中承重最大的一个关节,其对人类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均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5]。足踝骨折是骨科临床比较多发的一种骨折类型[6],由于其发病位置较为特殊,患者在发生骨折之后较易出现局部性的肿胀[7],不仅增加了手术治疗的难度,而且对其预后康复也具有较大的危害[8],对患者给予科学的护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结果显示,干预后两组患者足踝部的肿胀周径比及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提示了应用循证护理理念的观察组产生的护理效果更佳,且疼痛状况也得到了明显改善。分析原因,主要是因为循证护理是一种更具针对性的护理措施[9],其通过对护理人员实施临床实践和专题培训,由循证发展史和基本概念,及循证步骤和实例以及误区等方面进行讲解,并从患者的患肢、肿胀、体位、功能、感染、疼痛及其他并发症等方面展开细致的护理,更加立体化和人性化地为患者提供了科学的护理服务[10],最终有效改善患者足踝部的肿胀及疼痛情况。同时,本文表2说明了应用循证护理理念能够促进患者的预后康复。原因主要考虑是因为基于循证护理理念的护理干预对于足踝骨折的针对性护理措施更加严密,能够明显帮助患者改善其预后状态。此外,本文表3则证实了应用循证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原因主要考虑观察组应用的循证护理的有关措施涵盖了针对多种并发症的防治措施,对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挥了较好的防控效果[11,12],最终有效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概率。
综上所述,循证护理理念在足踝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有效促进患者的康复预后。
参考文献:
[1]刘蕾颖,孙健,谷虹,等.快速康复外科在闭合性足踝骨折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13(18):204-205.
[2]吕洁琼.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跟骨骨折围手术期患者疼痛影响的研究[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29):94,103.
[3]鲁志超,马洪冬,吴镝,等.高龄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手术治疗的疗效分析[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9,34(6):572-575.
[4]梁秀婷,郑亚君,吴会华.循证护理干预在下肢骨折老年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9,25(12):122-124.
[5]袁志坤,罗鹰.不同大小后踝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治疗效果探究[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6(15):3483-3484.
[6]高永进.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后踝骨骨折效果观察[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8,24(5):149-150.
[7]李兵,于涛,张明珠,等.后内联合后外侧入路治疗伴内外踝骨折的后踝两部分骨折[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9,21(4):296-300.
[8]贾飞飞,冯乐玲,汪海清,等.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跟骨骨折患者围术期疼痛的干预效果[J].浙江医学,2018,40(22):2490-2491.
[9]陈姿余,赵建华,罗小婷,等.以循证理念为指导的整体护理在足踝骨折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9,25(22):61-64.
[10]杜苗,韩利朵.快速康复理念下护理干预在踝关节骨折患者术后恢复中的应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9,16(20):3063-3066.
[11]袁艳荣.集束护理联合网络工具对踝关节骨折患者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8,37(7):940-943.
[12]曹振霞.循证护理对提高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早期离床坐依从性的效果[J].中国实用医药,2019,14(24):128-129.
张维娜,冷梅,侯道静,虎芹,李敏.循证护理理念在足踝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20,33(18):3100-3102.
分享:
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因颅脑损伤、手术创伤或神经系统疾病等原因,常伴有意识障碍、吞咽功能受损及代谢需求增加等问题,导致营养不良风险显著升高[1]。肠内营养作为维持患者营养状态和支持治疗的重要手段,能提供必需的营养素,从而可促进患者伤口愈合,增强其机体免疫功能,减少并发症发生[2]。
2025-04-16手术室作为体现医疗卫生事业和发展水平的标志,要求手术室具有洁净化、现代化和人性化的特点,在合理布局、规范程序及制度下为患者展开手术[2]。由于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以及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患者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要求也不断提高。
2025-04-09病人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发生率较高,对病人及照顾者的身心产生了很大影响。有研究表明,口腔护理对病人的口腔清洁度提高和吞咽功能恢复有着积极作用。口腔护理在狭义上是指清洁牙齿、口腔和义齿,在广义上是指维持口腔功能(进食、吞咽、咀嚼、言语、美学等)、牙科治疗、进食和吞咽训练、发音训练等口腔保健。
2025-04-09骨科外固定支架是目前临床用于四肢骨折、胸腰椎骨折、肢体延长等治疗的常用技术,该技术利用固定螺栓和螺母将穿入骨骼内的固定针固定在体外的连接杆,从而达到复位与固定效果[1]。该技术在临床被广泛应用,而伴随着的针道感染逐渐成为该技术在临床中应用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2025-03-19体外循环技术即心肺转流术(cpb),是临床新型技术之一,主要通过人工装置将病人回心静脉血引流至体外,在不影响肺部及心脏功能的基础上,经人工技术对血液实施氧合、过滤,随后再输回至病人体内动脉系统;其已获得临床诸多医师认可,广泛应用于心脏手术中[1]。
2025-03-03消化性溃疡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该病具有病程长、反复发作的特点,不但会影响患者的精神状态,而且会使患者的生存质量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采取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是非常必要的。循证护理是循证医学发展的产物,它的核心思想是以最先进、最可靠的科学理念来为患者提供最好的服务[1]。
2025-02-18目前,IVF⁃ET病人治疗期间的体验已引起广泛关注,学者也开展了相应质性研究,但较为单一,不能全面反映病人的真实体验。本研究通过汇集性整合方法对国内外IVF⁃ET病人真实体验的质性研究进行归纳整合,以期更全面、科学地评估其体验及需求,为制订更具针对性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2025-01-27小儿热性惊厥是儿科常见的急症之一,其发病机制复杂,涉及遗传、免疫、感染等因素[1-2]。该病症通常发生在6个月至5岁的儿童中,与发热相关,且在没有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或其他明确原因的情况下发生。热性惊厥主要表现为体温>38℃并伴有惊厥,部分患儿表现为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有时可引起癫痫[3]。
2025-01-17子痫前期病因复杂,是一种多病因、多亚型的临床综合征,早期诊断具有一定难度,结合危险因素筛查实现风险评估对指导临床早期预防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外关于子痫前期发病机制的研究尚无定论,早期识别子痫前期危险因素并及早干预依然为改善围生期结局的核心措施[3]。
2025-01-13循证实践是指护士慎重、准确地应用最佳研究证据,结合自身专业技能和临床经验,考虑患者的实际情况和意愿,制订护理计划及相应措施应用于临床实践[1]。循证实践通过科学的方法论指导护理人员在临床科学有效地开展护理干预,进而提升患者的预后水平,这个过程是医院护理质量由量变到质变的重要过程。
2025-01-13人气:16683
人气:16012
人气:15301
人气:14847
人气:11755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期刊人气:13444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出版地方:辽宁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672-7088
国内刊号:21-1501/R
邮发代号:8-88
创刊时间:1985年
发行周期:旬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4-6个月
影响因子:0.690
影响因子:0.241
影响因子:1.185
影响因子:0.343
影响因子:0.076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