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文学创作的重要载体就是语言,文学作品的巧妙点缀则是语言艺术,文学作品增添多样的生机与活力是需要风格迥异的语言艺术增添的。当前大背景下全球多元化不断发展,都开始注重文化视野下有关语言文学的研究,这不仅促进了优秀文学作品的思想内涵及发扬,而且开阔了人们的文化视野,使其更加的开阔丰富,从而更好的推进世界各国优秀文学不断向前发展。
文学作为一种语言艺术,是话语蕴藉中的审美意识形态,是人类深厚思想的沉淀。文学作品是作家用独特的语言艺术表现其独特的心灵世界的作品,从跨文化视角对语言文学进行赏析,对推动我国文学创作的发展,具有意义非凡的艺术价值与文学意义。跨文化视野下文学作品的语言赏析,文学作品的阅读和理解是不可缺少的,量变是质变的基础,文学作品阅读量的增加,才能够更好地对语言文学产生理解和认知的质变。除此之外,文学作品作者的经历以及文化背景不可忽视,通过对作者的认知和了解,及理解作者写作的意图,能够提升对语言欣赏的精确度。
1、跨文化视野下英美文学作品的语言特点研究
英美文学作品是英美文化记录的重要载体,对英美文学作品的语言特点的分析,是了解英美文化发展特色的重要一部分。因此,在跨文化视野下,对英美文学作品的语言特点的深入钻研,不论是对语言或是英美文学的传播,都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接下来,在跨文化视野的角度下,英美文学作品语言特点的浅淡分析,能够让读者加深对英美语言文学的认知和理解。
1.1 古希腊罗马文学是欧洲文学的源泉和基础
在发展历程中对英美文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使英美文学拥有着与世界各地域不同的语言特点。《圣经》和宗教神话是英美文学语言的重要来源,影响着后世英美文学的发展方向。《圣经》对后世英美文学的影响是渗透式、全方位的,例如,很多作家运用《圣经》中的故事改编为写作素材,《坎特伯雷故事集》中的《和尚的故事》就源自于《圣经》;《农夫皮尔斯的幻象》传播了《圣经》中的文化思想。古希腊罗马文化是欧洲文明的重要发源地,古希腊文化的影子也映射在英美的文学之中,例如,但丁的《神曲》体现了古希腊的神话体系;英美文学中寻找及追求自我的思想,都可从希腊神话中找到与之相对应的点。在进行跨文化视野下,充分了解《圣经》及古希腊神话,为阅读英美文学作品打下必要的文化基础,这样才能更加深入地理解作品之中深含的语言特点。
1.2 跨文化视角下英美文学作品的语言特点
(1) 注重经典的深入创作
大部分的英美文学作品,都是对神话故事或典故进行再次创作,再现经典的同时,加深作品的深度和思想层次,使作品的语言描述更具特色。例如,引用希腊神话故事中阿基里斯地英雄事迹,借助经典的寓言故事,传达了要重新审视英雄主义的思想,展现了更为深刻的文学作品思想。通过对阿基里斯悲剧的语言描述,使读者更通过此故事的悲剧,深入的感悟其中巧妙的语言特点,体会之中深刻的内涵和思想。
(2) 重视传统戏剧独白的引入
在英美文学作品中,戏剧独白是一种重要的语言形式,在英美文学作品中占有一席之地。借助语言独白能够更好的塑造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等,作品中主要人物的思想能够更加淋漓尽致地表现,将作品深刻内涵充分表达。例如,在勃朗宁《我已故地公爵夫人》这部文学作品中,公爵在诽谤他妻子独白的这一幕中,公爵表达的语言之中,暴露出了公爵自私自利、贪婪狭隘、高傲残暴的性格特点,将主人公的人物形象特点充分描述。英美文学作品中独白语言设计的传统,让读者能更好的体会作者的描写意图和目的,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为读者留下充足的想象空间,促进其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和语言特点的深刻感悟。
(3) 彰显人性之美
英美文学作品中的语言特点的描述,其中不仅具有语言的戏剧独白,还具有鲜明的人性之美。这充分说明了在英美文学作品,语言的应用注重人物的真性情表达。例如,在《简·爱》这部著名的作品之中,在女性性格、女性形象塑造的语言特征和对话描写中,独具匠心的语言表达,描绘出了敢于追求平等于自由、自尊自爱的女性形象;女主人公捍卫女性平等权力的语言叙述,散发着人性之美。英美文学作品中透露的人性美的语言特点,不仅能够叩击读者的心灵世界,从平凡生命出发的语言描述,也可让读者深入领会到作品中的人性之美。
(4) 源于现实,高于现实
英美文学作品语言普遍源于现实,但又高于现实。文学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对英美文学的深入理解,就要置身于文学作品所产生的时代,了解其社会矛盾和社会现状,以及当时社会的经济及政治的状况。对创作的时代背景有了一定程度上的了解之后,体会文学作品语言的运用,能够感受到作者想要传达的社会现实,深入体会作者传达的深刻思想。文学作品源于现实,而又高于现实,文学语言不仅是传播的工具,也流动着作家的深刻思想,因而具有其独特的魅力。作家不仅可以透过文学语言展现社会现实状况,还可以运用各样形式的语言来传达别样优秀的思想。例如丁尼生、济慈的优美绝伦的诗歌,莎士比亚风寄广博、灵活有立的戏剧性语言,散发着文学语言忠于现实却又高于现实的独具魅力。
(5) 浓厚的讽刺批判色彩
英美文学源于现实,却又高于现实的语言特点,为其注入了浓厚的讽刺批判色彩。古希腊、罗马文学是英美文学的根源,文学语言受其影响,更注重人文主义精神的传播。受人文主义精神的高度影响,讽刺批判语言特点为一大亮点。许多英美作者在创作时,受人文主义思想的熏陶,往往采用讽刺的语言去批判社会的不良风貌,以及一些滑稽可笑的行为。在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中,运用大量的夸张、对比、反语和象征等语言技巧,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当时英国统治阶级和社会的腐朽黑暗,语言运用技巧鬼斧神工,让读者为此惊叹不已,加深读者对其作品的印象。
2、跨文化视角下英美文学作品语言特点研究策略
在跨文化视野下,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文学语言也独具其特点。因此,在英美文学作品的探究过程之中,要跨越文化中的差异,尊重东西方文化的差异,转换文学语言的认知方式,充分认识到东西方语言使用的差异。
因此,研究者应提升自身的阅读素养,在英美文学作品探究方向有过硬的专业知识,能够充分把握作品创作时代背景,体会各个时代不同的社会状况及文化底蕴,把握时代特征和社会历史背景;在探究之中时,更深入品味到其中多样的语言形式,发掘独具特色的语言特点,捕捉作品语言的魅力。除此之外,读者还应注重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和语言感知能力;其能力的培养和提升,需要阅读量的沉淀,阅读量到达某一程度之后,语言感知能力就会逐渐增强,捕捉语言的灵敏度也会得到提升。文学作品语言具有独特的艺术之美,文学作品的语言特点必须耐心品味和深入感受,语言特点的深入感受不仅仅只是一瞬间的冲击和震撼,还有语言背后的深刻内涵持续思考,以及被语言运用所震撼的久久回味。
3、结论
现如今,经济呈现出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文化间的沟通与交流大大加强,呈现出鲜明的跨文化的特征。在跨文化视野下,对英美文学作品语言特点的鉴赏和分析,不仅可以进一步深化对西方文学了解与认知,也有助于中西文学的相互交流和促进,促进中华民族文化的多元化发展。跨文化视野下的英美文学语言特点的探究分析,在尊重文化差异的基础之上,了解其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和特征,认真品味和感受其语言特色,在感悟的基础上深入的探索。语言特点的感悟不仅仅只是浮现在文字表面的语言运用,更重要的是蕴含在文字之下的文学语言内涵,以及之中独特语言魅力。
参考文献:
[1]姚芳.如何以跨文化视角赏析英美文学作品中的语言艺术[J].时代教育,2016(19):155.
[2]高培新,邢琳琳,焦红卫.跨文化视角下对英美文学作品中语言艺术的赏析[J].语文建设,2013(35):55-56.
[3]居勰.从跨文化的视角赏析英美文学作品中的语言艺术[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2015(04).
[4]林晓彬.英美文学评价中不同文化的影响[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8).
[5]王英.语篇分析视野下英美文学作品文体特点解读———以诗歌和小说为例[J1.戏剧之家,2014(07).
冯护宝.浅谈跨文化视野下语言文学研究[J].中外交流,2019,26(38):41.
分享:
当前,网络已经渗透到人们工作、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网络这个广阔的世界中,人们可以开展广泛的交流,网络语言应运而生。网络语言的出现受到大众较高的关注,尤其是年轻人对网络语言较为追捧。网络语言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体现了社会的进步,但是,也要看到它带来的消极影响。
2023-11-13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和文学素养的重要环节,而汉语言文学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记忆。汉语言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够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提升他们的审美情趣以及阅读兴趣。
2023-10-31中医术语是中医理论和文化的凝练,中医术语翻译是中医翻译的核心问题。21世纪以来,中医术语英译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成为研究热点。要推动中医的国际交流,中医界普遍认为中医术语英译标准化和规范化必不可少。国内主要中医药翻译标准化词典有近20种,但始终存在标准不一、译名不统一的问题。
2023-07-04方言是一个地域社交的工具,是当地历史文化重要的载体,是组成中国丰富的历史文化必不可少的内容。方言现象,不仅出现在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交流中,还常见于在影视剧目、电视节目、音乐、文学作品、地方戏等。随着国家对普通话的大力推广和普及,方言的现状存在着很多问题,保护方言的工作已然刻不容缓。
2022-01-28跨文化传播语境下,各种语言或者非语言因素共同创设了丰富的语言环境。儿童绘本作为一种语言载体,经过英译汉、汉译英等多种语言之间的翻译转换实践过程,基于国际和国内政治文化等宏观环境、我国宏观政策保证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无形价值,彰显出跨文化语境下改革创新的必然趋势,尤其是绘本汉译英实践对于我国文化对外传播的重要意义。
2021-12-31中国是一个有五千年发展历史的文明古国,在漫长的历史文化发展中,创造了许多文化文明。汉语言文学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经历了漫长历史岁月的洗礼和沉淀,已经达到了一个非常完善而成熟的阶段。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催生了网络语言这一新兴事物,而网络语言的出现势必会对汉语言文学产生一定的影响。
2021-11-23在媒介革命时代,网络文学语言突破了传统文学的限制,拓展了传统文学的审美维度。视听以及图像转化为审美,杂语共生为网络文学语言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网络文学之所以能够增进创作主体和受众之间的情感,主要是因为网络文学语言具有独特的审美维度,网络文学所带来的其他衍生文化是非常庞大的,可以使自身处于社会文化产业链的上游。
2021-11-23在"一带一路"视域下,汉语言文化在与世界各国交流中的作用日益突出,成为国家软实力中不可缺少的力量。基于此,本文从"一带一路"提出的时代背景出发,结合汉语言文化传播的重要性,探究传播路径,即政府加强宏观调控,为汉语言文化传播提供支持;利用融媒体平台,扩大汉语言文化传播范围;完善来华留学教育体系,促进汉语言文化传播。
2021-11-23汉语口语表达能力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十分重要,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是汉语教学的重要任务。我校地处青藏高原边缘,60%的学生来自偏远的农牧区,由于生活环境和语言差异的影响,学生在学习、使用汉语中遇到了诸多困难。作为职业中专,我校的学生毕业后将直接融入社会,其口头表达能力将成为左右学生就业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2021-11-22与其他学科相比,语言学习因伴随着文化学习而独具一格。在跨文化交际往来中,文化对语言的重要性已得到普遍认可,课堂中的文化与知识已经成为不可分离的教学环节。目前存在的问题是:部分教师过于注重外国文化,却忽略了传统文化。在现有的大学英语教学中,更多的是将英语文化融入课堂教育,传统文化的融入较少,学生无法熟练地运用英语表达汉语文化含义。
2021-10-29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语言文字应用
期刊人气:933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文化
国际刊号:1003-5397
国内刊号:11-2888/H
邮发代号:82-576
创刊时间:1992年
发行周期:季刊
期刊开本: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影响因子:0.523
影响因子:0.294
影响因子:20.020
影响因子:0.517
影响因子:1.022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