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索子宫内膜癌组织中stratifin(SFN)蛋白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 TCGA)数据库中比较554例子宫内膜癌组织和23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SFN的表达水平。收集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患者的子宫内膜癌组织96例和正常子宫内膜组织60例。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其SFN表达水平,并分析SFN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TCGA数据库分析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均显示,子宫内膜癌组织中SFN表达水平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均P<0.05);子宫内膜癌患者SFN表达水平在手术病理学分期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SFN低表达患者术后无瘤生存期和总生存期均低于SFN高表达患者(均P<0.05)。Cox比例风险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组织学分级与手术病理学分期是影响患者DFS的危险因素(均P<0.05);组织学分级与SFN表达水平是影响患者OS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子宫内膜癌组织中SFN表达水平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子宫内膜癌组织中SFN低表达的患者预后较差。
子宫内膜癌在全球女性恶性肿瘤中发病率高居第6位,全球每年约有76 000例女性患者死于子宫内膜癌;我国2020年新发子宫内膜癌81 964例,死亡16 607例[1-3]。子宫内膜癌的死亡率和新诊断例数的增加使其成为影响妇女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情况是目前子宫内膜癌分类的基石,但传统分型难以满足临床要求,尤其在指导个体化精准治疗方面价值有限。近年来,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多组学研究全面揭示子宫内膜癌的分子遗传图谱,提出新的分子分型策略:依据多组学特征和预后的关联性分为聚合酶-ε(polymerase epsilon,POLE)、微卫星不稳定(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MSI)、高拷贝型(copy-number high,CNH)和低拷贝型(copy-number low,CHL)4个亚型用于患者预后和复发风险评估[4]。由于该方法对标本和平台要求高、操作困难且价格昂贵[5],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
Stratifin(SFN,又称为14-3-3σ)蛋白是高度保守的可溶性酸性蛋白14-3-3蛋白家族成员之一,能够调控细胞多种重要的生命活动[6]。SFN主要在头颈肿瘤、肺癌、食管鳞癌和乳腺癌等领域研究较多[7-9],但在妇科恶性肿瘤方面研究较少。目前鲜有SFN在子宫内膜癌中的研究。本研究通过生信分析进行数据挖掘发现,SFN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高表达,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SFN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以探索其判断预后和指导治疗的潜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 TCGA数据库获取SFN数据集
通过TCGA数据库(https://cancergenome.nih.gov/)下载SFN表达数据集(采集数据截止时间为2022年3月4日),比较554例子宫内膜癌组织和23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SFN的表达水平。554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年龄31~90岁,中位年龄60岁。分析子宫内膜癌患者不同SFN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
1.2 一般资料
收集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因子宫内膜癌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妇产科并行全面分期手术且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96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纳入标准:(1)临床资料完整;(2)术前无辅助治疗;(3)术后完成规范辅助治疗且随访资料完整。收集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同期因良性疾病行全子宫切除术且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60例。良性疾病患者的纳入标准:(1)临床资料完整;(2)术后病理提示为良性病变;(3)术后病理提示子宫内膜为正常组织。6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来源的患者年龄38~67岁,中位年龄48岁。96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年龄34~77岁,中位年龄54岁。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包括组织学分级、手术病理学分期、年龄、脉管浸润、盆/腹腔淋巴结转移、术前糖类抗原125(carbohydrate antigen125,CA125)水平和腹腔冲洗细胞学等。手术病理学分期和组织学分级采用2009年国际妇产科联盟(The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FIGO)标准执行。本院对子宫内膜癌的主要手术方式为子宫内膜癌分期手术,包括全子宫切除术、输卵管卵巢切除术、盆腔和(或)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以及腹腔冲洗细胞学检查。本研究已通过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伦理审查(伦审批件号:2022019)。
1.3 随访
对所有子宫内膜癌患者进行随访。随访形式包括门诊复查和电话回访等。术后第1天为随访开始时间,每隔3个月进行1次随访。患者出现复发、死亡或随访时间截止则随访结束。最后1次随访时间为2021年12月。随访时间13~58个月,中位随访时间35个月。
1.4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
SFN抗体购自武汉三鹰生物公司,按1∶2 000稀释,采用SP法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判读:SFN阳性染色以细胞质中出现棕黄色或棕褐色均质颗粒物质为准。根据光学显微镜下阳性细胞所占百分比进行分类:阳性细胞表达数>50%为强阳性(+++),26%~50%为中度阳性(++),6%~25%为弱阳性(+),≤5%为阴性(-);中度阳性和强阳性定义为高表达,阴性和弱阳性为低表达。
1.5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2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频数(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不同SFN表达水平的患者的无瘤生存(disease-free survival,DFS)曲线和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曲线。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子宫内膜癌患者DFS和OS的单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影响子宫内膜癌患者DFS和OS的多因素分析。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TCGA数据库中子宫内膜癌组织的SFN表达水平
TCGA数据库分析显示,554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SFN表达水平高于23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P<0.01,图1A)。根据最优阈值,将554例子宫内膜癌组织分为SFN高表达和低表达。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子宫内膜癌组织中SFN低表达患者5年OS率低于高表达患者(P<0.01,图1B);5年DFS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图1C)。子宫内膜癌患者SFN表达水平在年龄、组织学分级和手术病理学分期方面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图2)。
2.2 免疫组织化学法验证子宫内膜癌组织中SFN表达水平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SFN在子宫内膜癌组织和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位于细胞质中,呈棕褐色(图3)。96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SFN阳性表达率为93.8%(90/96),其中高表达率为81.3%(78/96)。6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SFN阳性表达率为23.3%(14/60)。子宫内膜癌组织中SFN表达水平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2.380,P<0.01)。
2.3 免疫组织化学验证子宫内膜癌组织中SFN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96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78例SFN高表达患者和18例低表达患者临床病理特征比较,仅在手术病理学分期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2,表1)。
图1 TCGA数据库中子宫内膜癌组织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SFN表达水平比较及其与子宫内膜癌患者无瘤生存期和总生存期的关系
图2 TCGA数据库中子宫内膜癌组织中SFN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2.4 免疫组织化学检查验证子宫内膜癌组织中SFN表达水平与患者预后的关系
96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中,随访期间复发14例,死亡10例。其中,复发的14例患者中6例(42.9%)SFN低表达,而同期随访的82例无瘤生存的患者中仅12例(14.6%)SFN低表达。死亡的10例患者中6例(60.0%)SFN低表达,而同期生存的86例患者中仅12例(14.0%)SFN低表达。SFN低表达患者术后平均DFS和平均OS均短于SFN高表达患者(均P<0.05,图4)。
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DFS在SFN表达水平、组织学分级、手术病理学分期和盆/腹腔淋巴结转移方面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OS在SFN表达水平、组织学分级和手术病理学分期方面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表2)。Cox比例风险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组织学分级(HR=9.121,95%CI:2.028~41.020,P=0.004)与手术病理学分期(HR=25.206,95%CI:3.027~209.892,P=0.003)是影响患者DFS的危险因素(表3);组织学分级(HR=16.265,95%CI:1.611~164.170,P=0.018)与SFN表达水平(HR=0.042,95%CI:0.001~1.164,P=0.041)是影响患者OS的危险因素。
3、讨论
迄今为止,在人体组织中已经鉴定出7种不同的14-3-3亚型。SFN是该家族的成员之一。SFN在DNA损伤后维持上皮细胞的G2/M期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作为对DNA损伤的反应,SFN以p53依赖的方式被诱导,并阻止cdc2/cyclin B1复合体进入细胞核。SFN表达缺失会导致体外恶性转化,并支持体内肿瘤的形成,表明SFN基因具有抑瘤作用[10]。SFN表达下调在鼻咽癌中可能导致癌细胞出现恶性程度加重的表型。SFN在食管鳞癌中是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之一[11]。SFN表达可能与子宫颈癌的恶性程度有关[12]。
图3 子宫内膜癌组织和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SFN表达的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果(SP×400)
随着生物信息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为深入了解子宫内膜癌发生和发展的分子机制以及筛选出可作为子宫内膜癌诊断的关键基因和药物治疗的靶点提供了方便。本研究对96例子宫内膜癌组织和6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SFN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与TCGA数据库中的分析结果一致。但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果显示,SFN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仅在手术病理学分期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组织学分级、年龄、脉管浸润、盆/腹腔淋巴结转移、术前CA125水平和腹腔冲洗细胞学等病理特征无关,与TCGA数据库中的分析结果不同,考虑可能与本研究所收集病例数较少有关。另外,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SFN低表达患者平均DFS和OS均低于高表达患者,与TCGA数据库分析结果较为相符。多因素分析表明,组织学分级与SFN表达水平均是影响患者OS的危险因素(均P<0.05),提示SFN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水平可能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
表1 96例子宫内膜癌患者SFN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例,%)
图4 96例子宫内膜癌患者SFN表达水平与无瘤生存期和总生存期的关系
表2 96例子宫内膜癌患者无瘤生存期和总生存期的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自2013年癌症TCGA数据库公布以来,临床医师在将分子检测纳入常规临床组织学诊断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13]。尽管目前还没有就进行哪种检测达成共识,但错配修复和POLE等分子检测在靶向治疗方面有很大潜力。这些分子检测不仅推动个体化治疗,同时还将作为预后和开发早期检测方法的重要手段[14]。接下来几年里,对子宫内膜癌起源、复发和耐药的分子模式的全面了解可能会实现,分子分型将成为分子亚群定向辅助治疗和探索新的更个性化的靶向治疗的基础,这将带来基于分子分型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的新纪元[15],未来也将会有新的分子和作用靶点补充其中。
综上所述,本研究中SFN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显示,SFN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仅与患者手术病理学分期有关,考虑受样本量的影响,需进一步大样本研究的验证。本研究中子宫内膜癌组织中SFN低表达的患者死亡风险增高,提示SFN的差异表达可能在指导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辅助治疗和判断预后方面具有潜在价值。
表3 96例子宫内膜癌患者无瘤生存期和总生存期的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参考文献:
[5]乐露露,傅芬. MYBL2基因表达和拷贝数变异与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的关系[J].实用肿瘤杂志, 2023,38(3):258-264.
[7]程爱兰,唐运莲,黄卫国. 14-3-3σ蛋白表达下降在鼻咽癌发病中的意义[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1,10(2):90-92.
[9]王明. 14-3-3σ在癌前病变及食管鳞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及与预后的相关性[D].开封:河南大学, 2014.
[11]魏华,王明,刘瑞敏,等.食管鳞癌中14-3-3σ表达的临床意义及与预后的相关性[J].基础医学与临床, 2014,34(8):1044-1048.
[12]牛珂,鲁永鲜.宫颈癌组织14-3-3σ蛋白表达及其临床意义[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2009, 16(6):434-435, 465.
[13]张喆琳,廖予妹.子宫内膜癌中MMR、p53、ER和PR表达与病理特征的关系及预后分析[J].实用肿瘤杂志, 2023, 38(6):543-549.
基金资助: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222102310618);
文章来源:左世凯,王武亮,王利君,等.子宫内膜癌组织中stratifin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J].实用肿瘤杂志,2024,39(04):362-367.
分享:
在我国,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rcinoma, EC)是仅次于宫颈癌的第二大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2022年统计学数据显示,我国子宫恶性肿瘤发病人数为7.77万人,死亡人数为1.35万人[1]。近年来,我国EC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且发病年龄逐渐年轻化[2]。
2024-10-23子宫内膜癌占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的20%~30%[1-2]。该病好发于绝经期妇女,有流行病学调査显示,该病危险因素广泛,其发病与内外源性雌激素、肥胖、月经史、生育史、生活方式等因素有关[3]。2019年中国癌症中心统计,子宫内膜癌发病率为10.28/10万,病死率为1.9/10万[4]。
2024-10-12目前,临床治疗老年子宫内膜癌患者多以手术治疗为主,但手术方式需根据瘤灶浸润子宫肌层深度、淋巴结是否转移、肿瘤分期、病理分级等因素决定[2,3]。因而术前准确评估肌层浸润深度、淋巴结是否转移等对临床制定手术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2024-10-10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ncer, EC)是最常见的妇科肿瘤[1]。尽管EC在初诊时预后良好,但其复发仍是一个重要的临床挑战。早期EC复发患者的生存结果较差[2]。EC患者复发后中位生存期很少超过12个月[3]。预测复发模式有助于制定有针对性的监测和治疗策略。本次研究目的是对EC患者的复发模式和临床特征进行评估。
2024-09-24子宫内膜癌是妇科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尽早对患者进行诊疗,对延长患者生存周期、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意义重大。目前临床将病理组织检查作为诊断子宫内膜癌的“金标准”,但该方法属于有创操作,会对子宫内膜造成损伤,且操作繁琐,检测时间较长,不适合大样本常规筛查。
2024-09-24子宫内膜癌(EC)是妇科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相关死亡率逐年增加,由于其症状发展快速及良好诊断性,大多患者可经早期诊断发现,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1-2]。目前,手术治疗是EC主要治疗方法,早期主要以开腹手术为主,但其创伤大、术后恢复慢,影响患者预后。
2024-08-28子宫内膜癌是一种发生在子宫内膜的恶性肿瘤,通常由子宫内膜细胞发生恶性转化而引起,多见于老年女性。子宫内膜癌病因目前尚不明确,遗传、内分泌、环境等因素可能与其发病有关。我国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相对较低,但随着人口老龄化、妇科疾病筛查的普及和激素替代治疗等综合因素的影响,预计未来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还将继续上升。
2024-08-26微小RNA(MicroRNA,miRNA) 为一类长度为20~25个碱基的非编码RNA分子,由单链RNA前体经过酶切加工后生成,其具有调节肿瘤细胞的增殖、分化、凋亡及机体发育、代谢等基本生物学功能[2-3]。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多种肿瘤存在miRNA表达异常。
2024-08-19近年来,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多组学研究全面揭示子宫内膜癌的分子遗传图谱,提出新的分子分型策略:依据多组学特征和预后的关联性分为聚合酶-ε(polymerase epsilon,POLE)、微卫星不稳定(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MSI)、高拷贝型(copy-number high,CNH)和低拷贝型(copy-number low,CHL)4个亚型用于患者预后和复发风险评估[4]。
2024-08-08子宫内膜癌的生物学特征为侵袭转移,临床发病率、病死率较高。mi R-21为参与肿瘤进展的mi RNA,可促进肿瘤的发展,并可对PTEN的表达进行调控。PTEN为抑癌基因,具有较强的脂质磷酸酶活性,PTEN表达下降后,可促进VEGF、MMP-9的表达,诱导恶性肿瘤的发展。
2024-08-01人气:17846
人气:15216
人气:13028
人气:12921
人气:10405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实用肿瘤杂志
期刊人气:1398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浙江大学
出版地方:浙江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001-1692
国内刊号:33-1074/R
邮发代号:32-87
创刊时间:1986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0-12个月
影响因子:1.474
影响因子:2.876
影响因子:0.899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2.153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