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 分析中医特色技术在产后康复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抽取出在本院分娩的产妇50了作为观察对象,将其中常规护理的25例作为对照组,另外实施中医特色技术干预的25例为观察组,对比两组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产后康复达到显效层次产妇20例,康复效果达到有效层次产妇5例,产后康复总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产后康复达到显效层次产妇16例,康复效果达到有效层次产妇4例,产后康复不理想产妇为5例,产后康复总有效率为80.00%,两组之间产后康复效果对比差异显著。护理干预前两组产妇多存在着一定的焦虑抑郁情况,但组间对比并无明显差异,而经不同护理干预后,观察组产妇的焦虑抑郁评分下降到45.16±2.35分与45.16±2.28分,明显小于对照组的55.06±2.01分与55.26±2.04分。观察组25例产妇中仅有1例表示不满意,护理满意度为96.00%,对照组25例产妇中有6例产妇对护理效果表示不满意,干预满意度为76.00%,组间对比差异显著。结论 产后护理在现代产科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次研究进一步证实在常规产科护理基础上应用中医特色技术,更有助于促进产妇的产后康复。
除分娩过程之外,产后的护理工作比较受到关注,其原因在于产后受到种种原因的影响可能导致产妇出现不良心理或是并发症等情况,为此,需要护理干预加以控制[1]。在本次研究中,以院内分娩的50例产妇为例,主要对中医护理技术在产后康复中的应用价值进行了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出在本院分娩的产妇50了作为观察对象,将其中常规护理的25例作为对照组,另外实施中医特色技术干预的25例为观察组。对照组:年龄21岁~35岁,平均(29.58±2.14)岁;初产妇20例,经产妇5例。观察组:年龄22岁~35岁,平均(30.18±2.07)岁;初产妇19例,经产妇6例。纳入标准:所有研究对象均为单胎;所有研究对象均知情且同意本次调查。排除标准:伴随其他妊娠并发症者;不能够配合本次调查者。将两组产妇的年龄与产次进行对比没有明显差异,可进行对比研究。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在出院前进行健康教育,以及产后并发症预防与控制方法。
观察组:在一般产科护理基础上应用中医特色技术,具体如下:
(1)饮食干预:饮食应清淡、少食多餐,减少辛辣与刺激性食物;对食欲不佳、消化不良患者辨证采用中医膳食调理,患者体虚,可以运用温中补气原则对患者的饮食做出指导,指导患者多摄入开胃健脾的食物,补充营养,增加患者的身体机能,同时可采用加味大承气汤对胃癌术后病人胃饲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另外,在患者的饮食中可适当添加山楂、黄芩、山药等开胃药物。
(2)情志干预:产妇基于对自然分娩疼痛或是剖宫产手术的恐惧,以及对分娩结果的担心,可能会呈现出焦虑、恐慌、不安等不良心理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存在间接的影响到其恢复效果以及配合程度。针对此,护理人员结合产妇的实际心理评估结果给予情志护理,向患者讲解剖宫产安全性,同时讲解注意事项、不良反应及解决方法;指导产妇练习转移注意、呼吸减压等舒畅情志方法。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产妇的康复效果、心理状态、干预满意度进行调查[2]。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当中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以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以卡方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产妇康复效果对比
分别评估两组产妇的康复情况,观察组产后康复达到显效层次产妇20例,康复效果达到有效层次产妇5例,产后康复总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产后康复达到显效层次产妇16例,康复效果达到有效层次产妇4例,产后康复不理想产妇为5例,产后康复总有效率为80.00%,两组之间产后康复效果对比差异显著(P<0.05)。
2.2两组产妇心理状态对比
在产妇心理状态评估中发现,护理干预前两组产妇多存在着一定的焦虑抑郁情况,但组间对比并无明显差异,而经不同护理干预后,观察组产妇的焦虑抑郁评分下降到45.16±2.35分与45.16±2.28分,明显小于对照组的55.06±2.01分与55.26±2.04分,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两组产妇心理状态对比结果
2.3两组产妇干预满意度对比
在产妇对护理服务的评价上,观察组25例产妇中仅有1例表示不满意,护理满意度为96.00%,对照组25例产妇中有6例产妇对护理效果表示不满意,干预满意度为76.00%,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
3、讨论
在现代医学条件下,可采用自然分娩与剖宫产分娩方式,其中自然分娩属于推荐选择方式[3]。但是,部分产妇由于胎儿过大或是胎位不正等因素的影响,需要借助于剖宫产技术完成分娩[4]。除此之外还需要加强对产后护理干预的关注,以便于促进产妇的产后康复[5]。本次研究中主要分析了中医特色技术的应用价值,首先,在产妇康复效果上,观察组产后康复达到显效层次产妇20例,康复效果达到有效层次产妇5例,产后康复总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产后康复达到显效层次产妇16例,康复效果达到有效层次产妇4例,产后康复不理想产妇为5例,产后康复总有效率为80.00%,两组之间产后康复效果对比差异显著。以上结果充分证实了,在产科护理基础上应用中医特色技术,对于提升产后康复效果具有积极作用。其次,在产妇心理状态评估中发现,护理干预前两组产妇多存在着一定的焦虑抑郁情况,但组间对比并无明显差异,而经不同护理干预后,观察组产妇的焦虑抑郁评分下降到45.16±2.35分与45.16±2.28分,明显小于对照组的55.06±2.01分与55.26±2.04分,组间对比差异显著。产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可能会出现一系列不良心理问题,而中医特色技术中的情志护理措施有助于改善产妇心理状态。除以上之外,经由康复效果以及心理状态的改善,也影响到产妇对产后护理服务质量的评价结果。
综上所述,产后护理在现代产科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次研究进一步证实在常规产科护理基础上应用中医特色技术,更有助于促进产妇的产后康复。
参考文献:
[1]陈芊妤,廖若夷,张月娟,等.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在中风后偏瘫病人康复护理中的应用进展[J].护理研究,2018,05(07):142.
[2]余喜红,郑仲华,郭会霞,等.中医情志护理在剖宫产术后康复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光明中医,2018,04(14):01.
[3]黄锦秀.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中的应用探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5,34(8):168-169.
[4]王丽娟,冯锦屏,于丹丹,等.中医药特色疗法联合强化专科护理应用于产褥期康复的效果分析[J].四川中医,2018,09(08):219-221.
[5]赵桂芳.快速康复护理联合中医特色护理在卵巢癌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与研究[J].四川中医,2016,07(10):251.
刘玉丽.中医特色技术在产后康复护理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2):339+345.
分享:
产妇分娩时使用麻醉药物会使静脉壁平滑肌松弛,分娩后需长时间卧床休养,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会使下肢静脉血液回流遭遇阻碍,血液易在静脉内淤积,进而凝结成块,形成血栓,造成下肢出现肿胀、疼痛等不适症状,严重影响产妇产后身体恢复进程[1]。中医理论认为,皮肤肌腠与五脏六腑借由经络相连、表里相应,可通过体表给药的方式达到治疗效果[2]。
2025-03-13浆细胞性乳腺炎属于非细菌感染性化脓性疾病,在乳腺良性疾病中的发生率为4.0%~5.0%[1],常见于30~50岁女性,病理特征为乳腺导管扩张、管周纤维化和多量炎性细胞浸润,临床表现为乳房胀痛、肿块、乳头凹陷、皮肤红肿等,不仅对患者身体造成伤害,增加乳房变形的概率,也增加了患者的心理负担,影响其生活质量[2]。
2025-03-04西医学乳腺增生症和乳腺纤维瘤等疾病[1]归属于中医学“乳癖”“乳栗”“乳核”等范畴,其与女子天癸盛衰、情志因素和生活因素相关,主要病机为肝郁气滞、肝肾亏损和冲任失调等,可采用药物及针刺治疗[2]。乳癖好发于20~50岁的中青年妇女,大部分患者通过治疗可痊愈且预后良好,少部分患者可发展成为乳岩,预后较差。
2025-02-20本病发生在妊娠期[2],主要表现为腰骶部及臀部酸困、胀痛、麻木,有过电感,刺痛,或伴有下肢的酸痛、麻木无力,髋、膝、踝关节功能障碍,并于久坐、久行、久站后加重等,休息后可部分缓解。研究表明,骶髂关节生产损伤导致的疼痛约占整个后背部疼痛的50%[3]。
2025-02-13恶心、呕吐是较为常见的早期妊娠反应,一般在怀孕 6 周开始,12 周逐渐消失,对孕妇的工作、生活影响较小,但部分孕妇在妊娠期会出现剧吐反应,以频繁的恶心、呕吐、进食困难等为主要临床表现。妊娠剧吐属于一类排除性诊断,临证需要仔细询问患者病史,首先对可能引起呕吐的其他病症(如胃肠道感染、胆囊炎等)进行排除。
2025-02-11杭州何氏妇科遵从治病与安胎并举的原则,在补肾益气的基础上,选用养血、活血药治疗胎漏、胎动不安[1]。何嘉琳教授认为肾为妊娠之本,肾气亏虚则无以滋养胚胎精血,但瘀阻胞宫、经脉运行不畅,则胞胎滋养乏源易致堕胎、小产或胎萎不长等[2];对妊娠期胎漏、胎动不安提出肾虚血瘀证型,治疗以补肾培本为主,理气化瘀为辅[3]。
2025-02-10痛经为常见的妇科疾病之一,是指女性在行经前或经间期出现周期性下腹部痉挛性疼痛,常伴有腰部酸痛、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甚至冷汗淋漓、手足发冷等不适症状[1-2]。现代医学将痛经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其中无明显器质性病变的月经周期性疼痛为原发性痛经(primary dysmenorrhea, PD)。
2025-02-05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女性产后如何及时有效地进行康复治疗,是二胎时代关注的焦点和重点。针对产后腹直肌分离的情况,若干预措施不当或不及时,半年后仍有30%以上的人群得不到完全恢复[2],直接影响个人健康和生活。奇经八脉中的冲、任、督脉皆起于胞中,同出会阴,皆络带脉,同起而异行,称为“一源三歧”[3]。
2025-01-16早期先兆流产是指发生在孕12周以前的流产,近年来,先兆流产发病率呈逐年增长趋势,且其中30%的先兆流产患者因误诊误治而发展为完全流产,甚至有部分患者出现多次先兆流产而不孕。国内有研究统计,自然流产的平均发病率从1975—1986年的3.6%上升到1988—1997年的4.2%,占全部妊娠的10%~15%,其中80%以上发生在妊娠12周以前。
2025-01-11原发性痛经是妇科常见多发性疾病,是无盆腔器质性病变的痛经。在月经期常表现为下腹部疼痛,多呈痉挛性,伴有头痛、乏力、头晕、恶心、呕吐、腹泻、腰腿痛,甚至剧痛晕厥,影响女性健康和生活质量,是年轻女性十分常见的疾病,占痛经90%以上[1,2]。
2025-01-03人气:22302
人气:15876
人气:13888
人气:13012
人气:10663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期刊人气:2127
主管单位:四川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西南医科大学
出版地方:四川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2096-3351
国内刊号:51-1772/R
创刊时间:1978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3个月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