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新安医学之黄疸病因机证治特色探析

  2024-07-10    23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基于10位代表性新安医家对黄疸病辨治的论述,探讨新安医学关于黄疸病因机证治的特色。新安医家认为,黄疸病因繁杂,总以湿热为要,但不乏寒湿、饮食不节等因素,亦强调脾弱肾虚、气滞血瘀、木郁土壅是影响黄疸发展及预后的关键机制;治疗上强调分表里、消三焦、重脾肾、固本元、调气血、和肝脾;用药特色以人参、黄芪、白术为固元之帅,以栀子、大黄为退敌之将,以茵陈、附子、干姜为镇守之兵,以白术、茯苓、泽泻为善后之卒。积极挖掘新安医学中关于黄疸病的论述,可以更好地指导当今的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关键词:
  • 因机证治
  • 新安医学
  • 新安医家
  • 用药特色
  • 黄疸
  • 加入收藏

新安医学肇启北宋,盛于明清,以名医辈出、医著丰宏蜚声杏林,是我国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文献中黄疸病论治的内容亦极为丰富,明代新安医家汪机、陈嘉谟、徐春甫,清代新安医家汪昂、郑重光、程国彭、孙一奎、汪文琦、叶天士、许豫和等均有重要的发明,现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用药特色、临床验案方面论述如下。


1、病因病机


1.1 病因繁杂,湿热为要

新安医家继承先贤之验,认为黄疸病因虽有湿、热、寒、痰、虚、瘀等不同,然总以湿与热为主因。诚如明代徐春甫所言:“疸证虽有五种,总以湿热不散。”强调了湿热蕴结导致发黄的病机观;孙一奎《赤水玄珠·疸门》亦言:“夫疸者,谓湿与热郁蒸于脾,面目肢体为之发黄是也。”[1]又如清代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卷四·疸》载:“病从湿得……阳黄之作,湿从火化……熏蒸遏郁,侵于肝胆,则身目俱黄。”[2]认为湿热熏蒸肝胆是导致黄疸的主要原因。

1.2 脾弱肾虚,寒湿阻遏

新安医家重视先后天在黄疸发病中的作用。如清代汪文琦《杂症会心录·黄疸》曰:“内伤之阳黄,热郁在胃也,而其源本于脾虚;内伤之阴黄,寒湿蓄在胃也,而其源本于肾虚。”汪氏认为临证辨疸之阴阳,应从脾肾盈亏着手[3],盖脾健可散精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湿去而无热郁;肾充则火能化寒祛湿,亦能温运中州,寒去而湿不独留。再如清代程国彭在《医学心悟·第四卷·黄疸》有言:“寒湿之黄,身如熏黄,色暗而不明。湿热之黄,黄如橘色,出染着衣,正如黄柏也。”提出以黄疸色泽分阴阳[4]。可见,新安医家认为,久食生冷或阳黄过服苦寒清利之品,或素体脾肾阳虚,均可致寒湿阻遏而见色黄不鲜的阴黄证。

1.3 饮食不节,中州失运

基于《内经》“饮食自倍,肠胃乃伤”的理论,新安医家指出,饮食失节,中州失运,易致水谷不消而内积,复感湿邪,且湿之为患,客随主变,逢阳盛之体则从热化,遇阴盛之躯则从寒化,两邪相搏,内蕴中州均可致气机不畅,肝胆气郁,胆汁藏泄无度,泛溢肌肤而发黄[5]。如明代孙一奎《赤水玄珠·疸门》言:“三曰谷疸,食毕即头眩,心中怫郁不安,遍身发黄,此脾胃有热,因大饥过食,有伤胃气所致也。”[1]清代吴谦《医宗金鉴·卷二十二·黄疸病脉证并治第十六》云:“热则消谷,故能食而谓之阳黄……寒则不食,故食即满而谓之阴黄也。”独具创见地提出据饮食情况将谷疸分阴阳的观点[6]。

1.4 气滞血瘀,木郁土壅

新安医家认为病疸者,多以湿邪为先导,以瘀血为枢机,湿热瘀杂合而发黄。医圣张仲景云:“脾色必黄,瘀热以行。”清代新安医家程钟龄法仲景而有所发挥,他在《医学心悟·第四卷·黄疸》中曰:“瘀血与积热熏蒸,故见黄色也。”[7]并指出瘀血发黄其色晦暗甚则黧黑。而清代叶天士则提出“脉络瘀热”发黄的病机观,并言此乃肝木与脾土交伤为病,临证喜用香附、郁金、柴胡等疏肝理气之品[8],概取“气行则血行湿化,孤热无存”之意。当然,黄疸之瘀,不局限于血瘀或癥瘕积聚,可延展至寒凝、热灼、气郁等,或阳黄病久,湿毒留滞经脉,阻遏气血,致气滞血瘀,均可造成肝疏泄失职,胆汁外溢而发黄[9]。


2、辨证论治


2.1 清热利湿,明辨表里分三焦

新安医家治疗湿热黄疸,强调因势利导,随湿热所在各得出路,对于“疸不用分其五,同为湿热”的认识及论治上苦寒清利法的单一化[10],均不予苟同,故治法有汗、下之分,补、泻之异。如叶天士认为,黄疸多因湿热所致,但因湿有蒙上流下之性,临床常以中焦为主而三焦皆病为特点,从而创立了“分消三焦湿热法”,分别为“开上郁”“佐中运”“利肠间”[11]。其《临证指南医案》中,苦辛寒法杏仁石膏方,苦辛微寒法连翘赤豆饮、豆卷防己方、金铃子散合谷芽枳实小柴胡汤等,皆是叶氏分消三焦湿热治疗黄疸的治法特点[12]。

2.2 温阳化湿,重在脾肾固本元

历代各家多认为,黄疸皆是湿热所致,用药多取苦寒清利之品。但最易败损中焦,耗伤真元。新安医家认为,疸证虽分五,然其本在脾肾,无论外感内伤所致,皆因元气虚弱,以致湿邪内而发之,外而袭之。诚如清代汪文琦《杂症会心录》所载:“盖脾元健运,则散精于肺,而腠理坚固,外湿无由而入也。肾气充实,则阴阳调和,升降有度,内湿何自而生乎?”汪氏并指出,“治阳黄之症,大补脾阴之中,少加茵陈、栀子;治阴黄之症,大补肾元之中,重加参、术、炙芪,莫不应手取效”,汪文琦基于治黄以脾肾为根本的思想,创制了理脾阴煎和培肾元煎方[3]。而同时代的程国彭,则创制了温阳化湿的茵陈术附汤方,开创治疗阴黄的法门[13]。这种“治疸护正,固本培元”的治疗思路,旨在培补脾肾真元,调动机体的自愈能力。

2.3 消积化湿,调治中焦助运化

清代新安医家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指出:“诸证莫离脾胃,而疸更为脾胃之病,不可轻息也。”并强调:“凡湿伤必在太阴脾,热必在阳明胃……阳黄治在胃,阴黄治在脾。”他认为,脾胃既虚,复受苦寒攻下,则重伤而变证丛生[14,15]。叶氏沟通朱丹溪、李东垣之说,注重培护脾胃元气,认为“内因之症,多属脾胃虚弱”[16],以人参、黄芪为“补脾胃之圣药”[17,18]。追溯历史,其实明代新安医家徐春甫诊治黄疸,亦以脾胃元气为本,强调“调治脾胃乃医中王道”[19],或直以脾胃论治,或补土复元以善后。他将“诸湿肿满,皆属脾”比喻为“若土之于雨中则为泥矣”[20],临证善用白术、茯苓、人参、黄芪,健运中州治本为主,兼顾消积化湿,以除发病之因。

2.4 行气活血,木通土达退疸黄

肝胆脾胃同属中焦,且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肝藏血并赖血以养。又因肝胆内寄相火,肝病其气易郁,化生内热,横逆侮中,致肝脾同病。病则肝不藏血,脾不裹血,血无所归而成瘀败,故新安医家认为,调理气血当以调和肝脾为本。如清代许豫和论治黄疸病,见面色青黄、小便自利者,谓之木胜于土,治当培土抑木,法仿逍遥散、小柴胡汤之旨,以求木通土达之意;并强调法当以和为贵,不可过用温燥及攻下之品[21]。再如《临证指南医案》中载叶天士治脉络瘀热一案,方选小柴胡汤合金铃子散加减,肝脾同调,重振中焦以周流气血,祛瘀络通使胆汁溢泻有度,则黄疸渐消[22]。明代孙一奎、清代程国彭等皆认为,湿热瘀结发黄者,治当祛瘀生新,其黄自退。无论从其载方用药还是施治原则上,均能佐证在黄疸病的论治中对理气调血法的重视。


3、用药特色


3.1 人参、黄芪、白术为固元之帅

新安医家认为,人身之虚,万有不齐,不外乎气血两端,疸证之虚,亦然如此。诚如明代罗周彦所言:“疸证多因血虚不能荣养而发黄,脾虚不能运化而成疸,故用参术草补脾,芪归补血。”早于罗氏的汪机则更明确地指出,黄芪、人参、白术诸药相合,气血阴阳并补,健脾以益气血,助生化之源,体现了汪氏“补气调血,固本培元”的学术特色[23];并认为“脾恶湿,湿胜则气不得施化,津液何由生?用白术以除其湿,则气得周流。”[24]而与汪机同时代的医药学家陈嘉谟,其在《本草蒙筌》中指出:“但人参惟补元气调中;黄芪兼补卫气实表。”[25]论述了参芪虽俱为甘温补中之品,然亦补有表里之偏。又如清代汪文绮云:“治阴黄之症,大补肾元之中,重加参、术、炙芪,莫不应手取效。”[3]新安医家认为,参芪术效用极为广泛,其关键在于配伍。

3.2 栀子、大黄为退敌之将

栀子,味苦性寒,苦能燥湿,寒能清热,既清肝胆湿热而退黄,又清膀胱湿热而利小便,故尤宜于肝胆湿热郁蒸所致的黄疸、发热、小便短赤诸症。明代医药学家陈嘉谟在《本草蒙筌》中记载:“栀子,因轻浮象肺,色赤象火,故清泻肺中之火也,肺气清而化,则小便从此气化而出。”[25]大黄,苦寒沉降,归脾、胃、大肠、肝、心包诸经,清代医药学家汪昂所著《本草备要》云:“大黄,治伤寒时疾,发热谵语……黄疸水肿。”[26]新安医家认为,两者相伍,利湿与清热并进,通利二便,前后分消,其黄自退。如明代孙一奎、程国彭等[27,28]认为,治疗黄疸用药之妙在大黄一味,攻下之中寓疏通血脉之意,既散血瘀兼清血热。亦如治疗黄疸的清利汤、茵陈将军汤、大黄硝石汤、栀子滑石汤等,方中均取栀子利小溲,用大黄攻秘结,二便均畅则湿热两泄,其黄自无存矣。

3.3 茵陈、附子、干姜为镇守之兵

茵陈,因得土之生气,能坚肾燥脾,去郁解热,故专治黄疸也[29]。清代医药学家汪昂所著《医方集解》言:“发汗利水,以泄太阴阳明之湿热,大抵治以茵陈为主,各随寒热用药。”[30]附子,辛甘大热,辛能行能散,热能温诸经散其寒,其性温燥走窜,为祛风湿、散阴寒之佳品。干姜,辛热,主入脾、胃经,善温补脾胃之阳,散中焦阴寒邪气,常与附子配伍,既增其效,又减其毒。因小便的通利有赖于肾阳的蒸腾气化,新安医家遵先贤“诸病黄家,但利小便”大法的同时,提出黄疸治疗中温阳药应用的必要性。如清代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云:“今阴黄一证,外不因于六淫,内不伤于嗜欲,惟寒惟湿……疗以辛热无疑矣。”[2]附子、干姜与茵陈相伍,共奏温肾助阳,利湿退黄之效,恰合阴黄证之基本病机。再如程国彭基于阴黄病机,创制了治阴黄名方——茵陈术附汤,方中茵陈、附子为君,温肾利湿退黄;肉桂益火培土固其本;干姜、白术温中健脾而除湿退黄。再如汪文绮认为,肾虚寒湿内蓄于胃则发阴黄,并据此创制了培肾元煎方,是方以熟地、当归、枸杞补肾益精血,干姜、附子温壮元阳,火能生土,使中州健运,则寒湿不生。

3.4 白术、茯苓、泽泻为善后之卒

“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新安医家亦指出,无论是寒湿阴黄,还是湿热阳黄,均应重视健脾利湿法,药以白术、茯苓、泽泻等为多。白术甘温健脾,脾健则水液得运;茯苓甘淡渗湿,利水则湿邪得下;泽泻,功专利水。三者相伍,既彰培土制水之效,又奏疏利水饮之功,标本兼治。清代叶天士《本草经解》载:“疸者,湿乘脾土,肌肉发黄也,皆脾胃湿证。术性甘燥,所以主之。”[31]汪昂《本草备要》中云:“茯苓,甘温益脾助阳,淡渗利窍除湿。”[26]泽泻,甘、淡、寒,入肾与膀胱经,功擅淡渗利湿。明代陈嘉谟《本草蒙筌》云:“泽泻,君五苓散中,乃因其功长于行湿,去阴汗大利小便,泻伏水微养新水也。”孙一奎在《赤水玄珠》中载,用加减五苓散治疗饮食伏暑,郁发为疸者[1]。清代程国彭亦在《医学心悟》中指出,治疗阴黄之证,当问其小便利与不利,小便不利,则以白术、泽泻、茯苓等药主之[32]。

此处虽列出新安医家治疗黄疸用药的特色药对,然观其临床医案可知,各医家用药并非偏用其中某一药对,而是在遣方用药中相互配伍,相互协调,往往宣化辅以建中,建中又以利湿助之,甚至一方之中补、宣、利、下多法齐下,临床常能屡获奇效,其用药之法,绝非一朝一夕所能参透。现举一案,以窥其一斑。


4、病案举例


程于官兄,首春自场来扬就医,而目皆黄,胸腹饱胀,腹痛便溏,脉沉面紧。此太阴脾藏之阴黄,色黄而黯,非胃府之阳黄,色如橘皮也。言场服茵陈、栀子、四苓清热之药。病将一月而不效。此证本中寒,误作湿热,岂不益甚乎。面病者素畏热药,今病患中寒,不得不温。先以苍术、炮姜、二陈、砂仁、茵陈、泽泻投之,胸虽稍宽,脉沉不起,紧亦不退。遂加附子,易干姜,十数剂黄退腹消。即前方苍术换白术,去茵陈,加甘草,调理而愈。此瘅病正治,亦须辨阴阳寒热也。(郑重光《素圃医案》)

按语:此系清代新安医家郑重光辨治阴黄的病案。患者面目皆黄而色黯,又见胸腹饱胀,腹痛便溏,当属阴黄,实乃脾胃虚弱,运化不利,中焦气机壅滞,胆汁外溢所致。其脉沉面紧,乃内有寒湿之象。故郑氏强调,治疗不可依阳黄之法,但用茵陈、栀子等苦寒清利之品,否则更伤脾胃,必无安宁,病必不起。宜培补脾肾真元,如苍术、白术、炮姜、附子、干姜等,脾阳复,则中州健运,乃有制湿之能;肾阳充,则火起命门,乃有散寒驱湿之效。脾运肾充则有运化水液、输津四布之功。辅以茵陈、泽泻、砂仁,利湿退黄,兼能和胃,如此则寒去而湿不独存,诸症可愈。


5、总结


新安医家认为,黄疸病因繁杂,总以湿热为要,但不乏寒湿、饮食不节等因素,亦强调脾弱肾虚、气滞血瘀、木郁土壅是影响黄疸发展及预后的关键机制;治疗上强调分表里、消三焦、重脾肾、固本元、调气血、和肝脾;用药特色以人参、黄芪、白术为固元之帅,以栀子、大黄为退敌之将,以茵陈、附子、干姜为镇守之兵,以白术、茯苓、泽泻为善后之卒。我们通过整理新安医学相关著作,初步归纳总结了新安医家治疗黄疸的学术思想及临床用药特色,其因机证治、理法方药的特色内容,极大地丰富黄疸诊疗的学术内涵,对于今日黄疸病的辨证论治仍具有重大的临床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孙一奎.赤水玄珠[M].周琦,校注.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363.

[2]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00-202.

[3]汪文绮.杂症会心录[M].候如艳,校注.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51-52.

[4]程国彭.医学心悟[M].田代华,整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48-149.

[5]赵国荣,毛娅男,陈研焰,等.从中医经典探讨饮食与脾胃的关系[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35(12):40-42.

[6]吴谦.医宗金鉴[M].张年顺,张驰,等.校注.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267-268.

[7]姜德友,韩洁茹.黄疸病源流考[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9,27(1):16-18.

[8]袁晶,李菁,赖桂花,等.从《临证指南医案·疸》论治肝癌晚期并发黄疸[J].辽宁中医杂志,2019,46(11):2296-2299.

[9]彭红兵.浅谈黄疸与血瘀[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91,11(3):9-10.

[10]张冀豫,梁尚华.湿热致疸医家认识源流考[J].光明中医,2022,37(19):3507-3509.

[11]毛德西.“分消走泄法”源流与证治[J].中医学报,2021,36(2):227-230.

[12]邓舟,黄育华.浅析清代名医叶天士诊治黄疸的治法特点[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19,29(4):368-369.

[13]陈月桥,张荣臻,毛德文,等.茵陈术附汤治疗慢性肝衰竭的临床研究进展[J].大众科技,2015,17(5):101-104.

[14]周思彤.基于清代温病四大家医案祛湿三法证治方药规律研究[D].银川:宁夏医科大学,2023.

[15]陈超.叶天士黄疸脾胃分治之学术思想及其临证价值赏析[J].环球中医药,2010,3(5):374-376.


基金资助:2022年安徽省科技厅新冠病毒科研应急攻关专项(2022e07020081); 安徽省施卫兵名中医工作室建设项目(2020-10); 长三角名中医工作室建设项目(皖财社[2021]324号);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徽学研究中心高校协同创新项目(GXXT-2020-037);


文章来源:陶庆雪,常硕,施卫兵,等.新安医学之黄疸病因机证治特色探析[J].现代中医药,2024,44(04):45-48.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期刊名称: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期刊人气:9812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单位: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006-3250

国内刊号:11-3554/R

邮发代号:80-330

创刊时间:1995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