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基于“从脾论治”理论探讨六君子汤加减对慢性鼻炎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江西省儿童医院2020年8月—2021年8月收治的慢性鼻炎患儿7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予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治疗,观察组35例对照组的基础上予六君子汤加减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免疫功能指标、临床疗效及复发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免疫功能指标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4.29%(33/35),高于对照组的77.14%(27/35)(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5.71%(2/3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71%(9/35)(P<0.05)。结论 六君子汤加减联合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能够增强慢性鼻炎患儿的免疫功能,提高临床疗效,减少复发率。
慢性鼻炎是鼻黏膜及黏膜下层的慢性炎症,主要临床表现为间歇性、交替性鼻塞,流涕,头痛,嗅觉减退。本病具有发病持续时间较长、易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的特点,间歇期症状亦不能完全好转,且迄今未发现明确致病微生物。现代研究[1]表明,慢性鼻炎的发病与儿童免疫功能缺乏或不成熟有关。
慢性鼻炎归属于中医学“鼻窒”范畴。孙远岭等[2]认为脾肺虚弱是小儿鼻炎发病的根本,提出“从脾论治”理论,遵循“急则清热解毒、缓则健脾益肺”的治疗原则。六君子汤益气健脾、燥湿化痰,能够起到抑制炎症反应、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作用,合苍耳子散加减治疗鼻炎临床效果显著,可改善临床症状、降低复发率[3,4,5]。基于此,本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观察六君子汤对小儿慢性鼻炎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并基于“从脾论治”理论探讨其作用机制,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20年8月—2021年8月江西省儿童医院儿科门诊就诊的慢性鼻炎患儿70例,按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耳鼻咽喉科常见病诊疗指南》[6],主要症状为间歇性、交替性鼻塞或持续性鼻塞,伴有少量鼻涕;次要症状为伴有嗅觉障碍、头晕、失眠、耳鸣、头痛等;病程12周以上,反复发作,劳累、受寒后症状加重,容易并发中耳炎;鼻腔黏膜肿胀充血表现为淡红色、暗红色。
表1 两组慢性鼻炎患儿一般资料比较
1.3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年龄3~14岁;能够配合服用中药;监护人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患鼻息肉、重度鼻中隔偏曲等其他鼻部疾病;中途脱落,临床资料不全;合并有严重的心血管疾病或肝、肾疾病等。
1.4 治疗方法
1.4.1对照组
予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13481,规格:每瓶60揿),每日1次,每侧鼻孔各1揿。持续治疗4周。
1.4.2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六君子汤加减治疗。组方:白术9 g,炙甘草6 g,茯苓9 g,陈皮3 g,党参9 g,法半夏3 g。随症加减:鼻塞明显者,加辛夷6 g,炒苍耳子6 g;头痛明显者,加白芷8 g;发热明显者,加薄荷6 g;流脓涕明显者,加鱼腥草6 g;鼻甲肿大明显者,加夏枯草6 g,玄参8 g。上药为中药颗粒剂(广东一方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每日2次,每次1包,加入150 mL沸水冲泡。持续治疗4周。
1.5 观察指标
(1)临床疗效:治疗4周后,分析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评价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7],治愈为无鼻塞表现,鼻腔无异常分泌物,无嗅觉障碍,无鼻黏膜肿胀,下鼻甲体积恢复正常,改善情况≥90%;有效为上述临床症状部分改善,26%≤改善情况<90%;无效为上述临床表现无明显改变,改善情况<26%。总有效率=(治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2)免疫功能指标:分别在治疗前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CD3+、CD4+、CD8+水平,用免疫投射比浊法测定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M、IgA水平。(3)复发情况:观察治疗后6个月内两组患儿的复发率。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6.0软件分析、处理收集的数据,计量资料以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行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29%(33/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14%(27/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慢性鼻炎患儿临床疗效比较
2.2 两组患儿免疫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CD3+、CD4+、CD8+水平和血清免疫球蛋白IgM、IgA、IgG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淋巴细胞CD3+、CD4+、CD8+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治疗后,两组血清免疫球蛋白IgM、IgA、IgG水平亦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2.3 两组患儿治疗后6个月复发情况比较
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复发2例,复发率为5.71%(2/35);对照组复发9例,复发率为25.71%(9/35)。两组慢性鼻炎复发率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3、讨论
慢性鼻炎的主要症状为间歇性、交替性鼻塞,正如《素问玄机原病式·六气为病》记载:“但见侧卧则上窍通利,下窍窒塞”。中医认为鼻窒跟肺经蕴热、壅塞鼻窍,肺脾气虚,邪滞鼻窍,邪毒久留,血瘀鼻窍等多种因素有关,多见正气虚弱、余邪未清而致病[8,9]。《素问·刺热》记载:“脾热病者,鼻先赤”,提示脾发生病变常影响鼻窍。因此本病的发生与脾气虚关系密切。从脏腑功能角度分析,脾居中焦属土,为肺之母,而肺气通于鼻;若脾气亏虚,则土不生金,邪气乘虚而入,犯及鼻窍,邪正相搏,发而为病。《金匮要略》有条文表明鼻塞与湿邪有关,如“湿家病,身疼发热……头痛,鼻塞而烦……病在头中寒湿,故鼻塞”。此外,脾主运化,脾气虚则水湿运化不利,痰湿内生,出现鼻塞、流清涕等症状。同时,脾主运化水谷精微,若运化功能异常,则清气不升、气血生化乏源,鼻窍失养,出现鼻干、嗅力减退、头晕头痛等症状。从经脉循行角度分析,足阳明胃经起于“鼻翼旁,挟鼻上行,左右侧交会于鼻根部”,与脾相表里,二者经气在循行过程中相通。《素问·脉解》云:“所谓客孙脉,则头痛,鼻鼽腹肿者,阳明并于上,上者则其孙络太阴也,故头痛鼻鼽腹肿也”,表明鼻与脾在脏腑与经络上联系密切[10]。因此治疗慢性鼻炎,应该在通利鼻窍的同时亦不忘健脾益气,增强抵抗力。
表3 两组慢性鼻炎患儿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水平比较
表4 两组慢性鼻炎患儿治疗前后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比较
表5 两组慢性鼻炎患儿治疗后6个月复发情况比较
本研究基于“从脾论治”理论,选六君子汤加减治疗。方中党参为君,可健脾益肺、补气生津,其提取物作用于人淋巴细胞,可激发人免疫球蛋白和白细胞介素以增强机体免疫力[11];茯苓可宁心安神、健脾利尿,现代药理学研究[12]发现其可增强巨噬细胞吞噬功能,通过促进T淋巴细胞生长、增殖和诱导T淋巴细胞分泌细胞因子,调节特异性免疫;白术可补脾益气、燥湿利水等,能明显促进脾淋巴细胞转化、调节CD4+T细胞的免疫状态并增强血清特异性IgG反应,从而提高免疫系统作用[13];炙甘草对非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功能均有促进作用[14];法半夏、陈皮理气运脾、燥湿化痰,二者都能起到抗炎的作用[15,16]。上述诸药合用,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化痰之效,并且能提高患儿免疫力。
本研究结果表明,对照组单独使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总有效率为77.14%(27/35);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六君子汤加减治疗,总有效率为94.29%(33/35),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患儿鼻塞、流涕、鼻黏膜肿胀、嗅觉减退等主要临床症状得到改善。这说明六君子汤加减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慢性鼻炎患儿的临床症状。CD3+、CD4+、CD8+具有十分重要的抗感染、抗病毒及有效清除肿瘤细胞的作用,能够有效反应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17]。根据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表达水平,能够准确判断血清Ig情况,准确反映出机体的体液免疫功能;若Ig水平降低,则存在体液免疫缺陷[18]。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CD3+、CD4+、CD8+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表明六君子汤能有效改善慢性鼻炎患儿的免疫功能。在用药后6个月,观察组患儿慢性鼻炎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可能跟患儿免疫功能得到恢复有关。
综上所述,给予慢性鼻炎患儿六君子汤加减治疗,有助于增强其机体免疫功能,提高临床效果,改善症状并减少复发次数。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研究时间较短,未能开展大样本研究。下一步拟开展大样本、多中心、双盲研究,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高质量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陶泽璋,陈始明.儿童慢性鼻-鼻窦炎的精准化诊疗[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8,32(21):1610-1613.
[2]孙远岭,郭飞,李继君.从脾论治小儿鼻炎[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8,25(11):119-120.
[3]迟文成,牛泽基,姜家康,等.六君子汤加味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的有效性分析[J].中医药学报,2022,50(5):76-79.
[4]耿静,刘红娟,耿文婧,等.六君子汤对ICU机械通气患者肠内微生态、胃肠损伤修复和免疫应激的作用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22,30(5):321-326.
[5]梁艳冰.六君子汤合苍耳子散加减治疗小儿过敏性鼻炎临床观察[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21,21(24):137-138.
[6]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耳鼻咽喉科常见病诊疗指南[C]//世界中联耳鼻喉口腔专业委员会,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喉科分会,广东省中医药学会耳鼻喉科专业委员会,等.世界中联耳鼻喉口腔科专业委员会换届大会及第三次学术年会暨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喉科分会第十七次学术交流会暨广东省中医及中西医结合学会耳鼻喉科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广州:中华中医药学会,2011:835-864.
[7]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001.9—94[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23-124.
[8]徐鹏昌.鼻三针联合董氏奇穴埋线法治疗慢性鼻炎的临床观察[J].中国民间疗法,2022,30(1):42-44.
[9]于晓林.鲁艳芳教授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经验[C]//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儿科教育研究会.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儿科教育研究会第五届高等教育高峰论坛暨2014年全国中医儿科教学与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武汉: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儿科教学研究会,2014:369-370.
[10]杨周剑,石李,顾静雯,等.姜之炎从鼻、脾论治小儿慢性咳嗽经验[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7,51(10):27-29.
[11]边惠琴,武晓玉,夏鹏飞,等.党参的研究进展及质量标志物的预测分析[J].华西药学杂志,2022,37(3):337-344.
[12]张熠璇,蔡俊.茯苓多糖的研究进展[J].中国食品添加剂,2022,33(6):215-224.
[13]柳威,邓林华,赵英强.白术及其有效成分药理作用概述[J].中医药学报,2021,49(10):116-119.
[14]岳珠珠,姜明瑞,张婧秋,等.甘草蜜炙前后对小鼠免疫调节的影响[J].中国现代中药,2022,24(6):1052-1058.
[15]李皓翔,梅全喜,赵志敏,等.陈皮广陈皮及新会陈皮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综合利用研究概况[J].时珍国医国药,2019,30(6):1460-1463.
[16]杨丽,周易,王晓明,等.炮制对半夏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24(2):49-53.
[17]曹中伟.玉屏风颗粒联合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治疗慢性鼻炎的临床研究[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9,34(1):210-214.
[18]孔艳娇.免疫球蛋白及CD3+、CD4+、CD19+、CD4+/CD8+在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患儿诊治及预后的应用意义[J].中国当代医药,2022,29(5):139-142.
文章来源:杨路思,李标鹏,许增华.基于从脾论治探讨六君子汤治疗小儿慢性鼻炎[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4,22(15):52-55.
分享: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 DKD)是一种在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DM)基础上发生的肾微血管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肾小球滤过率进行性下降或蛋白尿持续性增加[1],是终末期肾病的重要病因[2]。铁死亡是一种新发现的铁依赖性的、以脂质过氧化物累积为特征的新型细胞死亡程序[3],与DKD的致病因素密切相关[4]。
2024-10-25刘剑锋教授基于“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1]理论,根据其寒热错杂、气机不利、虚实夹杂的病机,运用半夏泻心汤平衡气机、调和脾胃、和解阴阳,广泛应用于多种疾病,均取得较好疗效。现将刘剑锋临床运用半夏泻心汤治疗疾病的经验介绍如下。
2024-10-24消渴舒丸是河南省中医院孙彬教授的验方,主要由红参、山药、地黄、麦冬、丹参、山萸肉、泽泻、五味子和黄连等多种药材组成。临床应用已20年之久,前期临床观察及实验研究提示消渴舒丸有降糖作用,本研究在既往临床观察的基础上,对消渴舒丸降糖的机制研究进行探讨。
2024-10-23沈其霖教授,四川省名中医,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师承首届四川省十大名中医李孔定教授,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40余年,在临证诊疗中,重视辨证论治,能够做到圆机活法,灵活化裁;笔者列举沈教授运用小柴胡汤加减之经典验案3则,以此探析其活用柴胡法之临证心法,以飨同仁。
2024-10-23苇茎是禾本科植物芦苇Phragmites communisTrin.的新鲜或干燥茎[1],别名芦茎、嫩芦梗,具有清肺解毒、止咳排脓的功效[2],常用于治疗肺痈吐脓、肺热咳嗽和痈疽等症。苇茎入药始载于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方论》治疗肺痈方,曰:“苇茎二升,......,先煮苇茎得五升”[3]。
2024-10-17肩手综合征(Shoulder and Hand Syndrome,SHS)属反射性交感神经萎缩症,多发生在卒中后1~3个月[1]。SHS患者往往存在肢体肿胀疼痛、关节活动度受限、肢体功能障碍等问题,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对家庭及社会造成沉重负担[2]。早期康复训练有助于SHS患者肢体功能恢复,促进良性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2024-10-16下肢血栓性静脉炎是一种多发的静脉血栓性炎症性周围血管疾病,由多种致病因素导致,可直接影响患者生活。临床上分为游走性、并发性、损伤性、感染性、胸腹壁性血栓性浅静脉炎,其中继发下肢静脉曲张及瓣膜功能不全者占多数。因此本研究观察下肢血栓性静脉炎患者,且为了加强临床效果,采取联合用药[1]。
2024-10-15红花又名草红花、红蓝花、刺红花,是菊科植物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 L.)的干燥花,具有活血通经、散瘀止痛等作用,为我国传统中药材,主产于西藏、云南、新疆、浙江、湖南等地[1]。由葡萄糖、木糖、阿拉伯糖和半乳糖通过β键连接组成的红花多糖(safflower polysaccharide,SPS)为均一杂多糖,是从红花中提取的重要活性成分[2]。
2024-10-14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 OP)是一种慢性骨代谢紊乱性疾病,每年造成了890多万人骨折,导致终生残疾或死亡。OP的特征是骨稳态失衡。在维持骨骼平衡的过程中,破骨细胞主要负责骨吸收。核因子-κB(NF-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在与破骨细胞表面的受体NF-κB受体激活因子(RANK)结合后,会招募TNF受体相关因子6(TRAF6)。
2024-10-10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的脊柱疾病,表现为腰痛和下肢放射痛,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1]。常规治疗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组织代谢,从而改善腰椎功能[2]。但该治疗方式对疼痛控制和降低炎症反应的效果仍有限,通常需要与其他治疗方法联合应用以增强疗效。
2024-10-10人气:14534
人气:10411
人气:9725
人气:9318
人气:8977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中国中药杂志
期刊人气:2315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药学会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001-5302
国内刊号:11-2272/R
邮发代号:2-45
创刊时间:1955年
发行周期:半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影响因子:0.550
影响因子:1.700
影响因子:0.961
影响因子:0.410
影响因子:1.433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