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高校教师思政工作的重要环节就是高等学校教职工如何开展政治理论学习,这对于提升教职工思想政治素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长久以来高校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比如保障机制欠缺、重视程度不够、方式方法落后等。因此,下文从四个方面加强统筹协调、创新方式方法、建好学习平台、加强制度建设,对加强高校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提出了建设性的方法。
高校政治理论学习是高校教职工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的重要环节,做好这项工作,对于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的意义。高校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的制度是否健全,学习方式方法能否适应教职工的需求,学习资源和学习平台的建设情况都直接影响到了高校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的实际效果。该文主要从当前高校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的背景和意义、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的途径手段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
1、加强高校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的背景和意义
高校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历来是高校教师队伍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大力加强高校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不仅能提升教职工的理论水平和思想政治素质,更重要的是能够在教书育人过程中对学生的成长成才产生重要作用。近年来,国家针对高校教师思政工作和政治理论学习等相关领域问题,先后出台一系列重要文件、召开了数次重要的会议。
2015年,中央办公厅办、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大力提高高校教师队伍思想政治素质,大力加强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健全完善教师政治理论学习制度;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传道者首先要明道、信道。高校教师作为教育者,要先受教育,要努力成为社会主义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和共产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要更好担负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重要责任。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将意识形态工作列为重要内容,高校成为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前沿阵地,身在其中的高校教师更应自觉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如此才能对学生进行积极、正向的引导和教育,才能不断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2、当前高校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高校教职工对政治理论学习普遍重视不够
对政治理论学习的重视不够,可以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部分高校的领导和管理部门不重视,把政治理论学习作为可有可无的工作,这样就导致了教职工的政治理论学习就无法推进。二是教职工自身也不重视,不少教师认为:自己只要把课上好了,把科研任务完成了,把日常管理工作做好了就行,没有把教书育人、科研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等真正作为己任,没有意识到自身要不断通过学习来提升自身的思想素质并从而影响学生。
2.2 政治理论学习的形式与内容均存在欠缺
在学习内容方面,有些教职工把业务学习当作政治理论学习,有些想开展政治理论学习,但不知道应该学什么,从哪里下手。学校相关职能部门没有系统制订学习计划,没有给教职工提供学习参考材料。在学习形式方面,有部分高校教师把教师政治理论学习简单等同于文件学习和开会,学习培训也不够系统,结合现实问题的深入研讨就更为缺乏。
2.3 政治理论学习的保障体制尚未建立
不少高校尚未建立学校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制度,没有对政治理论学习提出明确要求。有些高校虽然建立了相关制度,但没有明确牵头的职能部门,或者是多个部门都在做,这就导致了统筹协调和工作监督不到位。有些高校没有建立政治理论学习的保障条件,如没有合适的场地,没有相对固定的时间,没有提供学习素材和资料,没有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这些都会影响到高校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的组织开展和实际效果。
3、高校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的创新途径和手段
3.1 加强统筹协调,建立完善的工作体系
一是要明确学校的统筹协调部门,按照当前高校的实际情况,学校党委宣传部或教师工作部应该是高校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的统筹协调部门,要赋予其相应的责权利,使其能充分行使好相应工作职能。二是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好三级政治理论学习,三级包括校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院系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和普通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三个不同层次群体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要求应当有所区别。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是高校政治理论学习的龙头,要能成为学校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的榜样。院系党委理论学习组是关键,要把政治理论学习作为院系管理干部能力建设的基础,要发挥好其在院系的引领和带动作用。基层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是基础,只有做到全覆盖、全参与,才能真正提升教职工的政治理论素质。三是要构建以基层党组织为枢纽的工作机制。基层教工党支部是开展政治理论学习最重要的集体组织,要充分发挥基层教职工党支部的组织作用,充分发挥教职工党员的带动作用,结合党支部组织生活会开展好政治理论学习。
3.2 创新方式方法,提升政治理论学习效果
创新方式方法,是提升教职工政治理论学校效果的关键,可以从三个层次提升加强。第一层次是提升传统理论学习效果,要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教育者只有先受教育,才能率先学习悟道,为传道授业奠定坚实的基础。高校要组织广大教师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可以通过打造教职工学社、组建理论宣讲团,不断深化教职工对这一思想的理论认同、思想认同和价值认同。同时,既要把握教师的思维方式和话语方式,也要结合教师的思想困惑与实际问题,将理论学习与教职工的思想实际和工作实际结合起来。第二层次是加强线上线下的结合,充分利用网络手段提升学习效果,要建好各类网络理论学习平台,丰富网络学习资源,特别是要充分利用“两微”等新媒体平台的独特传播优势,建好网络学习APP平台,让教职工能非常便捷地在各种场合开展学习交流,以提升学习效果。第三层次是充分利用各类红色资源,将“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通过组织开展参观革命遗址,参与社会实践等活动,引导广大教师继承革命先辈遗志,争做红色传人,在教书、科研、管理服务等全方位全过程的实干中践行自己的理想和承诺。
3.3 构建新型学习平台,丰富政治理论学习资源
政治理论学习的内容可以包括三个层次,可以根据其不同特点,建好新型学习平台。一是原文与原著。原文原著的学习非常重要,它最能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神实质,能为我们后续进行深入学习提供理论支撑。高校应该充分发挥该校的学科优势和专家优势,可以定期开展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读班,由相关专家进行导读,学员进行讨论交流,这样能有效地提升原文原著的学习效果。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其中最重要的学习内容就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涵丰富,是新时代改革实践发展的最新理论成果,是一个系统而又完整的宏大理论体系。学好新思想最重要的就是要把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学懂弄通,高校应当把党支部的“两学一做”工作制度化、常态化。三是要学习形势与政策。高校可以探索开设面向教职工的形势政策讲座,通过解读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和国内外热点问题,澄清部分教职工的一些错误认识和误解,把高校教职工切实统一到中央的决策和部署上来。
3.4 加强制度建设,建立政治理论学习的长效机制
高校应当建立专门的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和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制度,校党委要统一指导全校教职工的政治理论学习,在年度工作要点中专门进行部署。党委宣传部或教师工作部要统筹安排学习主题,各二级单位对该单位教职工的政治理论学习做出具体安排。要明确学习内容、学习主体、学习时间与形式。为了保障政治理论学习的开展,高校应该将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相对固定在某个时间段,这样才能保障学习的顺利开展。要加强经费保障,高校应将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经费列入学校年度财务预算,向各二级单位拨付专项经费支持学习活动开展。党委宣传部要及时总结宣传各单位学习情况和经验做法,在校内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各院系要负责考核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开展情况,严格考勤制度,指定专人做好学习记录,确保学习时间、内容、人员、效果“四落实”。可以建立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档案,包括学习计划、出勤情况、学习记录、学习总结等。要将教职工参加政治理论学习情况纳入考评体系,纳入院系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纳入教职工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徐佩锋.高校教师政治理论学习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8(11):88-89.
[2]陈杰,王胜炳.论高校教师政治理论学习制度的创新——一个基于存在论意识形态视角的观察[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2):179-183.
[3]朱军.基于网络条件下提升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实效性研究[J].文教资料,2015(19):33-36.
[4]吴秀丽.独立学院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的实效性研究——以长江大学文理学院为例[J].科技视界,2018(6):62-63.[5]李凤新,李桂芹.如何培养大学生政治理论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J].硅谷,2008(16):55.
王学东.高校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实效性研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2(13):181-182.
分享:
新时期民政执法队伍一直在稳步推进,但不可忽视的是民政执法队伍见识相较于其他行政部门还有待发展。民政法制执法机制不健全;执法队伍设立不普及;民政执法配套设施缺乏,执法力量弱化;执法人员专业素养、经验、能力有待提高。正视这些现存的问题,着眼于设立规范的法规部门和执法大队;保障执法队伍人员、经费、设备等,强化执法力量;提升执法队伍人员素质。
2021-10-23为应对多层级养老需求与不充分、不均衡的养老供给资源之间的矛盾,宁波初步构建了覆盖城乡的"9055"智慧居家养老服务体系雏形,但仍存在政策体系不完善、多个参与主体间权责不清晰等问题。本文在共治视角下,提出构建强化政府"推进"顶层政策设计职能,突出社会组织"主导"提供服务供给功能,丰富非盈利组织"弥补"参与空缺功能。
2021-10-22《共产党宣言》第一节:资产者与无产者中,马克思恩格斯客观评价了资产阶级革命在推动社会历史发展,推翻封建专制统治起到的积极作用。“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1]新兴的资产阶级通过殖民扩张和市场经营等方式获取了丰厚的资本积累,并继续投入到资本积累与增殖的工场手工业生产中。
2021-07-22推动乡村振兴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参与。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取得胜利的“三个法宝”之一,也是新时期汇聚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乡村振兴的重要平台和手段。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基层统战工作围绕乡村振兴,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大量的人力、智力、资金和资源支持,为推动乡村振兴发挥了重要作用。
2021-05-28提高农村基层治理水平,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基本内容,村规民约制定与实施是促进基层治理的有效抓手。本文总结了制定实施村规民约实践逻辑,提出目前村规民约制定面临了主体与程序不合法、内容与形式不规范、审查与备案不完善、执行与监督不到位等问题,并结合地方经验提出明确制定主体与程序,健全监督与执行机构、加强党委政府的引导与规范等建议。
2021-05-24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党结合社会主义新时代所承担的使命,从战略的高度对马克思主义斗争精神在当下的发展做了最新的诠释与解读。当前国际局势云波诡谲,斗争环境与手段日渐复杂。面对挑战,更需要坚定政治立场,充分弘扬马克思主义斗争精神,以昂扬的斗志提升自身的战斗力,推动民族复兴。
2021-05-21近年来,随着我国民主政治进程不断深入,以及互联网、大数据的发展,网络已经逐渐成为公民表达利益诉求、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重要渠道。然而,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公民网络参与的相关问题逐渐显现出来,如电子政务建设不完善、政府回应不及时参与存在非理性行为。为了在公共政策的制定中更及时有效的听取公民的意见,实现政民之间的良好互动。
2021-05-20哲学诠释学是有着实践性思维指向的关于理解、解释和应用的哲学技术。哲学诠释学认为,在理解“作者原意”的基础上,通过“语言的具体化”“情境的具体化”和“问题的具体化”融通理解与实践。基于这样的视角,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在理解和吸纳马克思主义政治建党理论的基础上,继承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优良传统。
2021-05-15自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观点和方法进行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不断推进党的政治文化建设,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因此,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具有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三大逻辑。
2021-03-15脱贫攻坚,群众动力是基础,贫困群众既是脱贫攻坚的对象,更是脱贫攻坚的主体。只有当贫困群众本身具有强烈的脱贫内生动力,有摆脱贫困、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内在自觉,才能迸发出强大的驱动力量,脱贫攻坚才有可能顺利推进。因此,必须坚持和依靠人民群众,发挥贫困群众主体性功能,充分调动起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他们在脱贫攻坚中能够在思想上自觉认知,情感上主动接受,行为上积极参与。
2021-01-19我要评论
影响因子:0.119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260
影响因子:3.868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