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学术期刊分类
论文范文词库
地磁列表
本文的目的是对地磁室内定位中现有的基本粒子滤波方法进行改良,首先介绍了基本粒子滤波算法存在的计算量大和粒子退化的问题,因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方向可行性的采样方法,在不借助其他外设的条件下,能有效地减少系统定位所需的粒子数,降低了系统计算量和时间消耗。且在重采样阶段增加了采样粒子的多样性,提升了系统的定位精度。
527
0
文中采用低频正弦交流电流模拟GIC,研究了其引起无功功率的变化,进而影响系统电压的问题。同时与单极运行时直流电流对系统电压的影响进行对比,得到以下重要结论:直流偏磁会导致变压器无功功率需求增加,变压器的无功增量与直流偏磁电流的大小近似成正比例关系。
200
研究各个板块,各个微板块的漂移历史,碰撞隆升过程,不仅有助于进行全球气候变化、地球动力学研究,而且在应对气候变化、地质灾害预防、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及利用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众多学者利用不同方法手段在古地理重建,古大陆恢复等领域已经开展了大量且深入的工作,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1,2,3]。
213
本文中以2020年1月19日发生的伽师MS6.4地震为案例,利用地磁日变化异常分析方法来研究中国地磁台网所记录的地磁观测资料时,发现地磁逐日比和低点位移两个提取地磁日变化分析方法指标出现了明显的异常。其研究成果验证了地磁日变化分析方法在地磁资料地震预测预报方面的应用。
273
变化磁场携带了能反映震源区地震孕育过程电磁性质的变化部分(丁鉴海等,1994),但是由地震引起的地磁异常信号非常微弱,所以在对地磁资料进行数据预处理之后,需要采用各种数学分析方法才能够提取到地震前的电磁异常变化,在保证数据不受干扰的前提下突出源于震源区的电磁异常信号,同时抑制来自外源场的电磁信号.
150
地球磁场是随时间和空间变化的物理量,太阳活动的影响产生变化磁场。变化磁场主要包含太阳静日变化、磁暴和地磁脉动等。地球磁场按来源划分为外源场和内源场。外源场是来源于外空电流体系产生的地球变化磁场;内源场通常指源于固体地球的磁场,主要部分是源于地球外核的主磁场,还有很小一部分是地壳磁性物质引起的磁场和外源场的感应场。
184
地磁连续记录仪器的记录数据只有通过基线值校正,才能反映地磁台站所有地磁场各要素的绝对数值及变化[1]。地磁绝对观测是台站地磁观测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使用和维护仪器,是保证数据质量的前提条件[2]。本文介绍的主要内容,就是通过实践与学习,逐步改善Mag-01H地磁经纬仪(简称DI仪)在极端天气下的保存与观测环境,从而提高仪器产出数据的稳定性。
254
本文以2019年四川长宁6.0级地震为例,基于中国地磁台网提供的震中附近地磁台站的连续波形数据,利用帕金森矢量方法和Chen等[14,15]的改进方法,获取了震中周围地磁感应矢量的时间变化序列,提取并分析了其中的长期背景变化特征,讨论了地下岩石出现电导率增大的现象及其地磁感应矢量空间分布特征,定出震中方位。
234
影响因子:0.665
影响因子:0.507
影响因子:1.718
影响因子:0.060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扫描二维码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