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学术期刊分类
论文范文词库
地质灾害列表
近年来,地质灾害的发生频率越来越高,给人类及社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安全隐患。面对复杂的地质环境,传统的人工测量和救援存在效率低、安全风险大、救援不够及时等问题。无人机技术在地质灾害中的应用,有效解决了效率低、风险高等难题。利用无人机技术进行地质灾害摄影测量,具有安全方便、经济实惠等优势,可以对地质灾害进行建模。
411
0
文章采用定性分析与信息系统空间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介绍了泽州县(含晋城市城区)地质灾害发育现状及隐患,划出了地质灾害易发区,建立了地质灾害信息系统,为当地政府有计划地开展地质灾害防治、改善和保护地质环境提供技术依据,为今后地质灾害防治研究、国土整治规划提供资料。
277
在某种意义上,地质灾害是人类破坏生态所带来最直接的反馈,在地质灾害面前,人类显得异常的渺小,治理却是人类对抗地灾所采取的行动。在治理地质灾害隐患方面,勘察成了治理的第一步,也是重中之重。其中物探勘察又起到了关键作用。
118
以公庄利山铁矿采场滑坡最为典型。滑坡体体积约2.5万m3,滑坡体后缘标高+180m,前缘最低标高+100m,高差约80m,坡度角大于45°,呈“梨”型分布,体积最大部分集中+160m~130m中段,滑坡体厚度约4m~8m,滑移方向垂直边坡体,部分势能已经得到逐步释放,残余势能约为1.68KJ×1012KJ,安全系数为0.55,成分主要为灰白色页岩、红色砂岩。
145
滑坡是一种严重的自然地质灾害,产生条件复杂,且发生频率高、破坏性强,做好滑坡地质勘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滑坡地质灾害勘查方法展开论述,其后详细探讨了几种常见的物探技术方法,包括高密度电法、地质雷达法以及瑞雷波法,最后围绕工程案例具体分析了物探技术的应用,以期可供参考。
163
近几年,我国对矿山企业绿色矿山的创建逐渐加快了步伐,促进绿色矿业循环发展,促进矿业开发与自然生态环境和谐发展,随着从典型示范到普及建设需要一套完善的评价标准,建立明细评价指标,进行指标分解对促进矿山企业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绿色矿山建设与生态保护评价探析,分析讨论绿色矿山建设基本条件与矿区生态保护治理及要素指导。
195
工程造价是涉及知识面很广的一门学科。设计阶段是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的重要阶段,四川地形地质条件十分复杂,地震烈度高达8~9度,以大小断裂发育、滑坡、泥石流、顺层、崩塌等不良地质为主,隧道经常遇到塌方、涌突水、瓦斯、岩溶、岩爆等地质灾害。设计处理措施多样,造价也不尽相同,在这种情况下公路工程造价的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120
庐山风景区在江西省地质灾害区划中属于地质灾害易发区(修水北部——庐山崩滑流易发区),同时也是江西省地质灾害重点防范区。近些年,因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作用的加剧,加上地质环境条件在空间上的差异和气象条件在时空方面的变化,导致各类地质灾害不断发生。通过对庐山风景区地质灾害特点和成因分析,提出了防御工作思路与对策。
14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的不断推进,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近年来,全国地质灾害频发,为有效防治地质灾害,需要充分发挥水工环技术优势,助力经济发展,维持生态平衡,实现协调发展。文章结合具体工作经验,阐述了水工环技术在地质灾害防治中的应用策略,以供参考。
301
可行性研究阶段最重要的任务是方案比选以及投资效益的分析,对投资的影响程度最大,故其成果必须满足建设单位对项目决策的需要[1]。煤矿项目的主要开拓开采方案、各系统设计和主要设备的选择以及投资效益等均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基本确定,而众多的前置、后置文件的审批、项目众多对外协议的签署等均主要以可行性研究报告为依据
99
地形地貌是崩滑流地质灾害活动的基础,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崩滑流能否形成以及形成的类型、数量(密度)和规模。不同地貌类型、坡度以及高程的差异导致不同规模类型地质灾害的发生,比如高陡的悬崖峭壁易产生崩塌,陡坡中的凸形坡及顺向坡易产生滑坡,地势陡峻、沟谷深切、溪沟纵坡大的地形易形成泥石流。
279
在工程建设和岩土施工过程中,地质灾害尤其是滑坡问题时有发生,这主要是由于边坡的稳定性受到了岩土层变化的影响,因此,提高边坡的稳定性对预防滑坡问题至关重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岩土施工技术也在不断地改进中,岩土施工技术的合理运用,对有效治理地质灾害起决定性作用,要求相关技术人员必须认识到科学合理应用其施工技术的重要意义。
200
由于我国采矿技术的提升,以及煤矿开采范围的扩大,部分矿业公司在经营管理与生产活动中将面临着很多的安全难题,比如对安全技术的了解不足、对安全方面的资金支持欠缺等,使采矿过程中地质灾害问题频频出现。不论是矿业企业的管理者还是其他管理人员,都应当提升采矿过程中的安全生产能力,积极采取正确可行的安全措施,减少矿井地质灾害的风险,维护矿井职工的安全,确保我国矿业的可持续、安全、平稳的发展。
76
大规模的煤炭开采不可避免会对矿山环境造成较大破坏,导致采空塌陷、地面裂缝、地下水位下降、煤矸石堆放等一系列地质环境和地质灾害问题。矿山地质环境复杂多变使得地质灾害特征多样化,不同种类的地质灾害由于形成机制不同呈现出不同的变化形态。
45
地表持续不稳定变形增加了矿山安全开采的隐患,时刻威胁着矿区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研究矿区煤炭资源开采历史悠久,至今大型矿井仍然处于生产状态,区内滑坡、崩塌、地面沉降和地裂缝等地质灾害频发,因此有必要对其开展长时序形变监测与时空演化分析。
50
影响因子:3.809
影响因子:1.018
影响因子:3.917
影响因子:0.095
影响因子:0.097
影响因子:0.390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扫描二维码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