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学术期刊分类
论文范文词库
骨科疾病列表
根据笔者经验,术中需注意的几点问题:(1)患肢取“4”字体位建立内后侧入路可以更方便术者术中操作,更容易切除囊肿,也减轻术后患肢的水肿。(2)术中尽可能多刨除后关节囊反折,充分建立内引流,以减少术后复发。(3)术中尽可能刨除囊壁,但也不必过分追求完全刨尽,靠近内侧腘血管神经时需谨慎操作,避免损伤重要血管神经。
98
0
患者,男,54岁。10余年前有右踝扭伤史,2年前自觉负重行走时右侧内踝下肿痛,并逐渐出现后足外翻,副舟骨区疼痛,休息时缓解,行走加重,曾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及行封闭、贴膏药、熏药等治疗,效果不理想。2019年3月就诊于我院。查体:右踝部肿胀,足弓低平,跟骨外翻。
140
桡骨颈骨折是儿童较常见骨折,O'BrienⅠ型主要采用非手术方式治疗;O'BrienⅡ、Ⅲ型主要采用切开复位克氏针固定和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固定等手术方式治疗。切开复位内固定操作难度较高,并发症多,故一般仅用于治疗儿童严重移位桡骨颈骨折。
106
颈椎多节段椎间盘突出、钙化、后纵韧带骨化、颈椎序列异常、颈椎管发育性狭窄等均可导致多节段颈脊髓受压。对于单个颈椎节段受累的患者通常采用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前路椎体次全切除融合术、后路椎板切除和后路椎板成形术治疗。对于脊髓压迫累及节段≥3个节段的脊髓压迫患者采用颈椎后路椎板成形术能够扩大椎管,使脊髓向后方漂移,降低椎管压力。
124
随着我国生活和工作方式的改变,腰椎间盘突出症患病率逐渐升高,已成为骨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目前我国有15%~20%体力劳动者患有此病。尽管大部分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保守治疗有效,但部分患者的症状仍需手术治疗才得到解决。术后康复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疗效有着重要影响作用,术后早期康复可促进患者腰椎功能恢复,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148
锁骨骨折占肩部骨折的35%,锁骨骨折的治疗方案目前尚无统一意见,移位超过2cm的不稳定锁骨骨折采用保守治疗往往会导致骨折部位畸形愈合,甚至骨折不愈合,影响肩关节功能。高质量的随机对照研究和meta分析显示,手术治疗锁骨骨折畸形愈合率较保守治疗明显降低,而且可以降低骨不连发生率,缩短治疗时间。
123
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是常见的腰椎退行性疾病之一,好发于青壮年男性,主要因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压迫周围神经引起疼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近年来,LDH的发病率逐渐升高,且发病人群趋于年轻化,对人们的日常活动、工作和社会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同时也增加家庭和社会的经济负担。
185
近年来,临床骨折发生率呈逐渐上升趋势,尤其是下肢骨折,下肢骨折多采用手术复位内固定治疗,术后康复治疗是目前研究重点内容[1]。术后负重锻炼有助于骨折愈合及关节功能的恢复,并促进骨折愈合,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提升整体生活质量[2]。下肢可调式负重支具能协助下肢骨折患者早起下地进行负重锻炼。
110
股骨粗隆间骨折一旦发生,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可选用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保守治疗需严格卧床、下肢牵引,因而导致诸多并发症,以髋内翻畸形最常见,严重者可能会导致死亡,需及早手术以避免并发症和高死亡率,且手术后可早期使用助步器下床行功能锻炼,有助于患者恢复从而改善生活质量。
104
髋部骨折为临床常见骨折类型,约占全身骨折的20%,以老年患者多见,对其生命健康存在较大威胁,是一种致死率较高的创伤性骨科疾病。相关临床流行病学研究报告表明,跌倒、坠落和车祸是老年髋部骨折发生的主要原因。针对该病,临床以微创手术治疗为主。但老年患者往往合并有多系统基础疾病,骨折围手术期的治疗及护理难度较大,不利于患者术后早期康复。
66
在人类生存和繁殖过程中,骨的合成、再生和吸收过程保持着精确的动态平衡,这是一个通过细胞与细胞之间的合作,对骨的物质转移和交换进行微调的过程。研究发现,骨再生与修复不仅是通过细胞间的相互合作来实现,还可以通过细胞外囊泡包裹的外泌体介质来实现,这种介质可以携带和传递蛋白质、脂质和信使核糖核酸(mRNA),它与其他组织紧密相连。
41
骨关节炎是因关节软骨的退行性变使软骨及关节周围肌肉损害而引起的进展性关节疾病[2,3]。骨关节炎的发病机制是关节内部的软骨组织出现病变,导致关节软骨局部结构性破坏及病变,前期表现不是十分明显,主要症状为关节内部病变、持续钝痛等。骨关节炎主要在人手关节、膝关节等部位发病,主要表现为行动不便、肿胀等[4]。
43
椎动脉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Vertebral Arteriopathy, CSA)是临床常见的骨科疾病,又被称为“颈性眩晕”,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其发病率逐年升高,眩晕是椎动脉型颈椎病最常见的症状,引起眩晕症状的根本原因是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而颈椎退变、颈椎不稳、颈椎动静力结构失衡等因素是造成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的直接原因。
36
腰椎退行性病变为临床常见的骨科疾病,多见腰椎管狭窄、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滑脱等,老年人群为其高发群体,腰腿疼痛为该类疾病的主要特征。临床对于此类疾病一般推荐采用保守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的疼痛感,但难以纠正患者的腰椎结构性改变。因此存在持续疼痛或活动受限严重者则需接受手术治疗。
25
近年来,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飞速发展,交通事故的发生率也随之增加,骨科创伤的发生率也不断上涨,使得骨科疾病的治疗难度加大。骨科多收治骨折、神经损伤、肌腱受损等疾病患者,是专门诊治各种类型骨骼疾病或损伤的重要科室[1]。骨科疾病多发病急且病情发展迅速,多数患者需要通过手术进行治疗。
19
影响因子:0.812
影响因子:0.380
影响因子:1.230
影响因子:1.063
影响因子:0.830
影响因子:0.873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扫描二维码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