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学术期刊分类
论文范文词库
古生物学列表
贵州三叠纪的海生爬行动物绝大多数均产自浅灰色的灰岩,化石骨骼呈灰黑色,而该标本围岩却被赤铁矿浸染成红色,全身骨骼完全硅化成白色,甚为独特。这件“白龙”化石早在1979年便由兴义地区的村民发现,后移交至贵州省博物馆,因种种原因未能及时研究,错失“亚洲第一海龙”的桂冠,否则将使亚洲海龙类的首次发现提前二十年。
502
0
现代生物区系是过去生物区系的延续,要理解现代生物多样性格局的形成和演变,必须要回溯生物起源、演化及其分布区形成和演变的整个过程.此外,现代生物多样性格局还是生物自身演化和环境演化共同作用的产物,过去和现在生物区系的组成都有着环境因素的烙印.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区系的组成,甚至植物群叶相的组合和动物牙齿的釉质都能够用于古气候的重建.
249
高原隆升的时间和幅度究竟是怎样的?青藏高原地区新生代大小陆相沉积盆地近百个(张克信等,2010),是研究高原隆升、气候变化和生物演化三者之间关系的重要对象.不过,并不是每个盆地都产出丰富的脊椎动物或植物化石,化石研究未系统展开,此时回答上述科学问题还为时尚早,需要古生物工作者付出更多的努力.
616
中国的第一篇脊椎动物化石论文源自1839年从西藏札达尼提山口获得的犀牛化石。那个时候商人越过山口到伦敦做生意,发现了非常零碎的化石,解剖出的化石虽然零星破碎,但生物学家仍然可以利用其辨别出所属生物的躯体部位,化石自那时候起就成为了研究青藏高原非常重要的证据。
289
水虻下目昆虫的演化与植物群的发展有密切联系,一些较原始的水虻类昆虫取食裸子植物。缅甸琥珀的时代距今约为0.1Ga,大致位于早—晚白垩世界线附近,正处于陆地生态系统革命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出现了大量且多样化的被子植物。因而,缅甸琥珀中的水虻下目昆虫可能正经历植物群关键性改变从而引发的食性变迁。
479
2012年至2013年,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该城址进行了调查、钻探和试掘。22014的发掘中发现城址中部一低洼地带文化层保存较为完整,遗迹丰富,且分布有较为密集的墓葬。32015、2016年,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报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在这一位置进行了发掘,按正南北方向共布5米×5米探方64个,两个年度发掘面积共1600平方米。
317
通过对本溪火连寨剖面寒武系张夏组中部的叠层石生物丘和现代碳酸盐叠层石的对比,发现两者在生长形态和沉积模式等方面有显著差异。所以,尽管这个潜在的窗口还不能完全窥探复杂多变的寒武纪叠层石世界,却为了解寒武纪叠层石的构建以及微生物碳酸盐岩工厂提供了丰富的思考途径[15,16]。
222
现生犀牛计有4属5种,均属于真犀科,分布于亚洲和非洲。目前生活于亚洲的犀牛有印度犀、爪哇犀和苏门答腊犀三种,除印度犀之外,后两种犀牛均被列入世界极危动物名单。爪哇犀又被称为小独角犀,其个体小,角短,有部分雌犀牛甚至无角,居住在浓密的森林中,目前仅分布在印尼爪哇岛最西缘的乌戎库隆国家公园和越南南部的吉仙国家公园。
807
相较于前人研究,处于新近纪的渤海东部盆地馆陶组在孢粉和藻类所做的工作并不多.本研究从实际资料出发,运用大量孢粉资料,主要包含被子植物、裸子植物、蕨类植物和藻类孢粉化石,通过绘制孢粉图谱了解各属在地层中的分布状况,划分孢粉组合带[3].刘耕武曾对我国华北地区这一时期的孢粉序列进行过研究。
307
古生物地层学是地质学的三大传统支柱学科之一,也是地学基础支柱课程,在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中处于基础核心课程地位,该课程对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创业的职业素养,对实现“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目标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500
在考察过程中发现近十处铲齿象化石出露点,化石绝大部分产出于中新统哈拉玛盖组(N1h),该岩组沿乌伦古河北部二级台地的边缘呈不规则带状分布,延伸约50km,出露稳定。岩石整体固结程度较差,冲沟切割较浅,比降较小,碎屑岩地貌不发育。通过与国内外已现的有关铲齿象对比,总结研究发现有利于铲齿象研究的推进[1,2,3]。
425
汪沟遗址出土的人骨标本保存情况完好,经现场鉴定、收集和实验室的整理,每个个体骨骼的保存情况均有记录,这对我们鉴别病理后,统计群体的骨折个体发生率和骨折部位发生率较有帮助。因此,笔者就汪沟人骨创伤研究抛砖引玉,以期能有更多的古病理学研究成果帮助考古学家了解中国史前人类的健康状况和生存压力。
176
兽头类化石主要产地是南非以及俄罗斯,内部各个支系的成员主要来自南非,以前认为本类群内部各个支系基本是冈瓦纳大陆起源。内蒙古大青山地区的脑包沟组产出大量的四足动物化石,近年来,刘俊研究团队深入研究表明这里二齿兽类占主导地位,与在新疆发现的四足动物群关系较近(相关成果发表在《古脊椎动物学报》57卷3期)。
212
当代地质学研究的主要任务可以归纳为三个主要方面:为地球写一个说明书;寻找能源和矿产资源;促进人类与自然界和谐相处,保护地球,保护人类生存的家园,确保人类可持续发展。地质学的初衷主要是认识地球物质组成和结构构造,揭示地球的演化规律。工业革命引发寻找能源和矿产资源成为地质学的主要任务之一。
215
动物遗存不论是从数量还是种类上都主要出自5a、5b的齐家文化层和17—19层的细石器文化地层,仰韶文化层并未发现动物遗存。这批动物材料破碎程度和风化程度严重,表明其暴露在外的时间较长,沙隆卡先民对动物骨骼的利用程度较高,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当时的肉食资源可能并不充足。
353
影响因子:0.674
影响因子:0.400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扫描二维码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