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学术期刊分类
论文范文词库
环境生物学列表
优化培养基及筛选条件是影响筛选效果的关键,试验采用先建立耐氨、耐硫微生物库的方法,通过初筛、复筛和综合促腐效果验证等步骤,从羊粪养殖蚯蚓后产生的蚓粪中分离和筛选高效促腐微生物,较常规筛选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行性,缩小了筛选范围,并取得了较好的筛选结果,为今后从各类畜禽粪便中筛选高效促腐除臭微生物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172
0
氟是地球上蕴藏量最丰富的元素之一,氟与人体健康的关系非常密切,国际上饮用水中氟的规定质量浓度为1mg/L,适当的氟含量可以减少龋齿的发生,然而高氟也会带来一系列慢性疾病[1,2,3].农业化工的发展和石化燃料的燃烧等活动都增加了物种在高氟下暴露的机率,城市建设和工业的高速发展导致部分地域地下水氟含量超标,食物和饮用水中氟超标[4].
142
光合细菌是一类具有光合色素,能在无氧条件下进行光合磷酸化的微生物。其分布广泛,遍及江河、沼泽、湖泊、海洋、池塘及活性污泥和土壤中。PSB最初应用于各类污水处理,后来逐渐引入应用到水产养殖中[2]。PSB在水产养殖上的研究和应用主要集中在调控、改善和稳定养殖水体的水质,防治疾病的发生[9]以及利用PSB作为生物饵料和营养性添加剂等。
281
近年来,尾矿带来的环境和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尾矿的修复成为环境工作者们关注的重点方向之一。此前,尾矿的修复研究大部分聚焦于改良材料和修复植物的筛选,而忽略了在尾矿系统中具有重要角色的微生物。事实上,微生物与尾矿的生态修复密切相关。微生物不仅在尾矿的酸化过程中发挥了主导作用,同时也在尾矿的生态修复过程中具有关键作用。
188
本研究主要通过收集典型的城区(凯里市中心)、工业区(炉山工业园)、清水江边降尘颗粒物样品,分析凯里市大气降尘颗粒物中的微生物组成、浓度及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通过比对致病菌株数据库分析大气降尘颗粒物中的病原微生物组分,为该地区环境治理及环境质量评价提供数据支撑.
239
本研究的嗜盐菌株YL5-2是从高盐环境样品中筛选分离得到弧菌属菌种,通过对菌株的生长条件、耐盐能力和降解能力的研究表明:该菌株能够耐受超高盐度,耐盐范围广,利用该菌株在高盐度条件下进行反硝化脱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特别是在10%以上盐度条件下反硝化脱氮效果显著,为该菌株在高盐含氮废水的直接生化处理方面提供了技术支撑和工程化应用依据。
277
环境生物学是环境科学专业的一门基础学科,生物学就是该课程的主要内容。然而生物学在环境科学专业所占的比重并不大,很多高校对生物学的教学投入不够,学生对生物学也不重视。随着我国课程体制的不断改革,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通过对大学生的环境生物学学习现状进行分析,寻找有效的应对举措显得十分必要。
257
重金属离子在自然环境中的固定、去除和解毒可以通过微生物的活动来实现。近年来,运用微生物技术去除水体中重金属污染物受到了广泛关注,由于微生物中的细菌、真菌、藻类细胞壁结构具有像离子交换树脂一样的离子交换特性,可以高效、快速地从复杂溶液中螯合吸附重金属离子。
246
本研究筛选得到1株可降解AFB1的菌株LQ-HT3,降解率为82.77%。形态学与生理生化鉴定试验结果表明其属于芽孢杆菌属。应用本研究成果,可以对AFB1降解菌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优化发酵条件,提高其AFB1降解能力,以期早日应用于奶制品与饲料行业中。
267
本文于2017、2018年夏季对红旗河底栖动物群落进行连续调查,通过分析红旗河夏季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优势种类、数量及多样性等,比较河流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年度变化趋势,旨在从生物学角度评价红旗河水环境质量现状及变化趋势,填补红旗河水质生物学评价研究的空白。
253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采矿和冶炼等造成农田和水体中重金属污染日益加重[1,2].大量的Cd和Pb进入土壤中,不仅会造成粮食减产和经济损失,并可经水和植物等介质进入人体,严重威胁着人类的身体健康[3,4,5].在我国空心菜是广受喜爱的蔬菜之一有研究报道部分地区的空心菜Cd和Pb含量严重超标[6],因此必须要采取必要的措施对土壤重金属污染进行修复.
179
我国水库数量众多,其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社会和经济的高度发展以及人为活动的加剧,污染导致河流和湖泊供水功能弱化,水库成为了主要的替代供水水源,这也导致人们对水库生态环境的关注度逐渐提高[1].富营养化和藻类水华已成为当前水库生态环境的重要威胁,导致部分水库供水功能的丧失.
428
本研究首次探究淡水贝类背角无齿蚌鳃细胞的原代培养,初步建立了较为适宜的培养方法,并获得了培养时间长达120h,存活率≥90%的鳃细胞,突破了淡水贝类鳃细胞“存活率低、存活时间短”的瓶颈,同时为利用细胞评价水体污染及污染物毒性奠定了必要的基础.背角无齿蚌鳃细胞的细胞活力及SOD、CAT、AcP含量变化有潜力作为评价水环境Cd2+毒性/污染的生物指标.
254
通过不同物种间、生物与无机环境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才使得生物能更好地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形成生物体对环境的适应性;通过漫长的协同进化过程,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使得地球上不仅出现了千姿百态的物种,而且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从而产生了生物的多样性。
559
氨氮和亚硝酸盐是危害养殖生物生命安全的重要因素。氨氮胁迫对鱼类、虾类等多种水生动物的抗氧化酶活性有显著影响[1,2,3],氨氮慢性毒性会影响大型溞母溞的子代对毒物的敏感性[4]。海水鱼类一般通过肠上皮吸收亚硝酸盐,蓄积在体内对自身产生毒害作用[5],受低浓度亚硝酸盐胁迫的凡纳滨对虾抗病能力下降,抗菌活力和溶菌活力显著下降[6]。
247
影响因子:0.803
影响因子:0.645
影响因子:1.578
影响因子:1.123
影响因子:0.679
影响因子:0.960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扫描二维码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