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学术期刊分类
论文范文词库
海洋灾害列表
在喀拉海北部的圣安娜海槽内,2个大西洋水分支相遇并发生剧烈混合,形成密度更高的改性巴伦支海分支水,沿海槽东侧流出进入北冰洋[38]。从海槽流出后,改性的巴伦支海分支水与另一部分持续向东输运的弗拉姆海峡分支水交汇,沿着喀拉海北部到罗蒙诺索夫海脊之间的陆坡向东输运[15]。
294
0
南极和北极是位于地球两端的巨大冷源,在全球冷热循环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气候变化的主要驱动力之一。南北极海冰作为全球气候系统的敏感因子和重要组成部分,参与了大洋和极区表面的辐射、能量、物质平衡过程,以及区域性和全球性的洋流、盐流、气流的形成和循环[1]。
1046
灾害风险与防灾能力之间如同“矛”与“盾”的关系,灾害风险越高,防灾能力应该越强[1]。但是,避难场所作为城市防灾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与灾害风险的关系包括两方面:一是避难场所要在灾害初期充当应对灾害风险的“盾”,为灾民提供紧急庇护;二是要在灾害后期成为规避灾害风险的“营”,成为容纳灾民的避难场所并提供救助服务。
212
海冰厚度是重要的气候环境变化表现因子。准确估算海冰厚度,对于气候变化研究、极区航行保障具有重要意义。利用遥感手段准确估算大范围海冰厚度始终是当前的国际难题。相比于人工实测、电磁感应和仰视声呐等手段,近年来发展的雷达高度计测高技术使得获取连续大范围的海冰厚度成为可能[1]。
380
笔者以珠江三角洲新造水道某拟建隧道工程为例,在分析珠江三角洲洪(潮)水文特性的基础上,选取典型洪(潮)水过程,采用MIKE11软件构建珠江三角洲网河模型,对该拟建隧道工程所需的设计洪(潮)水位、流量、流速,以及极端大流速等水文要素计算条件进行研究,并探讨过江隧道水文要素计算时要注意的情况。
343
适应性作为人类应对环境变化的核心概念和途径,也是目前地理学界关注的热点。社会—生态系统适应性是系统应对压力或变化的能力以及针对压力或变化的影响做出的调整与响应1,目前对于自然灾害的适应性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很多学者对适应性调整和环境灾害管理方面给予了极大的关注。
513
随着高度的增加,云将由水云变为冰云,这种变化将对其辐射-气候效应产生巨大影响。在气候模式中对云辐射过程的模拟中,云垂直分布的不确定性是研究云对气候影响的障碍之一。前人在研究云在北极海-冰-气耦合过程的作用中主要对象集中在总云量,很少有人将云量分不同高度层去研究。
238
我国海岸生态防护与修复起步较晚,各方面都需要完善,需加强对基础理论研究,并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形成一个完整的海岸生态防护与修复理论体系;结合我国海岸实际情况,开展技术性研究,设计出符合我国海岸的生态防护与修复方案;有关部门应尽快编制出工程规范和建设标准,为海岸生态防护与修复提供一个标准。
486
赤潮,又称有害藻华,是一种由于海水中微型生物暴发性增殖或聚集而产生的生态灾害,对人类健康、生态环境产生巨大危害,被联合国环境组织列为当今三大近海环境问题之一;2018年,减少有害藻华列入美国“海洋科技未来十年规划”。全球每年因赤潮导致人类中毒事件2000多起,死亡率达15%。
402
海冰管理是抵御海冰风险的有效手段,国际上一般通过对面向海冰风险要素的观测、预测与风险评价,指导破冰作业,以期减小海上生产作业中的海冰威胁。由于寒区海洋冰情环境的复杂性,能否实现局部海域冰情的准确、快速预测已成为提升海冰管理效率的关键问题。
279
国内学者对于我国海冰灾害的研究已经较为深入,对于沿海重大工程选址和沿岸居民规避海冰灾害损失具有指导意义。但不难发现,学者主要从海冰灾害等级划分角度进行研究,而海冰灾害对我国居民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这一角度研究尚浅,且没有建立相对完善的海冰灾害损失评估指标体系。
216
大多数渔船是在海面无冰的情况下进行捕捞作业,当海面结冰时,撒网困难,会停止捕捞作业,但随着捕捞范围越来越广泛,涉及冬季结冰海域,对于有既定捕捞作业的远洋渔船在冰区航行的安全问题,本文对此给出了基于综合安全评估的研究判断,确保远洋渔船在冰区作业时能确保安全、合理、经济、舒适。
457
由于近年来北极的快速变化,人们对太平洋入流水的输运变化和水文特征还缺乏深入的认识,对其进入楚科奇海和北冰洋海盆内部的环流路径变化情况也了解得不够清楚。因此,本文梳理了近几十年来国内外有关太平洋水的主要特征包括流量、环流、水团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概况和进展,总结前人对太平洋入流水的相关研究和认识,并尝试提出一些新的科学问题。
692
由于辽宁固定台站分布稀疏,小震检测能力有限,区域地震目录可能存在缺失.基于流动和固定地震台站组成的相对密集台网,本文重新检测截取地震事件,使用Hypoinverse2000和双差定位方法定位区域地震.通过研究中小震活动空间分布和震源机制解,从整体上理解郯庐断裂渤海湾北段地震活动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构造应力场的关系.
317
最近,我们利用地震海洋学方法对已有南海海盆东北部的地震数据重新进行了处理,在测线上发现了内孤立波的存在.该内孤立波是目前为止用地震海洋学方法在海盆中首次发现的内孤立波.本文将基于目前所获得的成果和前人的工作,主要研究南海盆地东北部附近内孤立波的细结构及其变化,内孤立波传播特征等.
391
影响因子:0.652
影响因子:1.070
影响因子:0.593
影响因子:0.873
影响因子:0.825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扫描二维码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