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ic/index/images/icon-home.png)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始终坚持繁荣科学文化、推动教学科研、促进学术交流的办刊宗旨,探索创新教育理念,传播教育教学信息,多次刊登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体育等学科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研究成果。
李福华
安徽
淮北市东山路100号
235000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创刊于1979年,是由安徽省教育厅主管、淮北师范大学主办的哲学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理论期刊,是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曾获得安徽省优秀学报一等奖、二等奖,1999年,该刊获得安徽文科学报质量等奖。2002年,该刊获得中国人文社科学报质量进步奖。2018年11月,《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获得“安徽省高校优秀学报”称号。
199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投稿必须包括如下事项:题名;作者;单位、地址、邮编、联系电话、电子邮箱地址;摘要、关键词; 基金项目;作者简介;注释;参考文献。随文请附英文题目。(2)单位、地址、邮编置于作者下方,格式为:单位名称 具体部门名称,省名、城市名、邮编。
139
1、德里达以“延异”为核心的语言存在论探忻2、认知语法框架下主观性和主观化概念探析3、H.B.利英译《红楼梦》的语言教辅特征4、明清徽商在皖江流域的商业经营与社会公益活动5、论克罗斯兰民主社会主义思想的渊源6、多丽丝.莱辛小说中的猫意象与基督文明7、潘之恒文学交游与诗学思想的互动生成
63
1、从人间烟火的书写看人性现实主义追求——论迟子建长篇小说《烟火漫卷》。传统叙事艺术与网络文学叙事的交汇——评拓跋小妖《隋唐系列之罗成》2、现实题材网络小说的“硬核”现象:专业性与认识旨趣3、论晚清皖中地域文学体貌生成与时局映射——以“合肥三家”为中心4、韩愈、白居易交往考论
65
1、冯骥才“后殖民鲁迅”论与九十年代中国思想语境2、谷崎润—郎文学表现手法对郁达夫小说创作的影响3、“诚”:《愚公移山》精神主旨与道家“本来真心”4、句式糅合的界定、研究现状及句式糅合说的解释力5、本科教学评估政策研究述评(1985—2020)6、大学生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惑、心理韧性与应对方式的关系
56
1、东南亚华文文学中“中国元素”的六种面相2、论斯威夫特的讽刺艺术与圣经渊源3、《东方杂志》(1920—1932)戏剧翻译与创作4、川端康成与莫言的自然审美比较——以《雪国》和《红高粱家族》为中心5、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的—流本科专业培养方案创新设计研究6、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通史意识
66
1、国民政府时期上海市破除迷信活动考察2、盛宣怀赈灾防灾思想述论3、明清《霍邱县志》的修筹与沿承4、依托互予:咸同兵燹下婺源士绅的危机处理——以稀见志书《闻见—隅录》为中心的考察5、高校学生e-learning系统使用影响因素研究——以H大学云课堂为例6、导师内隐追随量表的开发与验证
54
1、查慎行和汪混的仕宦与交谊——以查慎行诗文为中心的考察2、姚鼎诗歌中的佛教因素3、从陈映真小说看其思想的超越性——以小说集《忠孝公园》为中心4、大洋洲原住民创世神话研究路径的嬗变5、论《紫颜色》中的殖民表征6、单亲家庭青少年学校归属感的类别特征及其与学校适应的关系7、大学写作教学的训练思路和训练方式
77
1、皖西南赣语泥来母的分混类型及演变机制2、泛义动词语义泛化模式——基于方言“赳”的分析3、《汉英词典》(第三版)“X变”双音节词条表征策略研究——基于双层词类范畴化理论4、翻译主体作用解读:资本•选材•策略———以RunningThroughBeijing为例5、艺术与技术的交响——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艺术理论研究
83
1、新中国成立初期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群体对自由主义的批判及其特征——以胡适思想批判为例2、试析明代松江府“上上役”之布解与北运白粮3、从寄棺送葬管窥旅外徼商殡所、义阡的管理机制——以《徽商会馆公所征信录汇编》为中心的考察4、是《察世俗每月统记传》还是《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关于《海国图志》中—则新闻史料的辨正
58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