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以反映我国本学科研究和防治实践的新观点、新方法和新成就,促进现代科学技术与本学科的融合,加强国内外专业人员的学术交流为宗旨,报道了国内寄生虫学和医学昆虫学的发展成果,社会反响热烈。
赵彤言
北京
丰台区东大街20号
100071
80-105
1、北京再发黑热病利什曼原电K26基因和IT5-1序列的多态性分析2、基于CRISPRi的贝民柯克斯体dotB基因沉默、基于深度学习的白绞伊蚊卵粒识别模型初步研究4、qPCR检测自纹伊蚊携带Wolbachia分型及密度方法的建立与应用5、BG-Trap法与双层香帐法对登革热媒介自纹伊蚊监测效果的比较
18
办刊宗旨是反映寄生虫学与医学昆虫学研究和防治实践的新发现、新观点、新方法、新技术和新成就,促进国内外专业人员的学术交流,推动我国寄生虫学和医学昆虫学向更高水平发展,为我国传染病防控提供学术支撑平台。刊物为寄生虫学和医学昆虫学专业人员提供了一块发表研究成果、探讨不同学术观点、进行学术交流和讨论的科学园地。
20
1、恶性疟原虫LF-RPA检测方法研究2、青海田鼠源鼠突线虫的分子鉴定与进化分析3、2018年登革热流行季节云南西双版纳州城区媒介伊蚊带虫媒病毒调查4、山东省部分地区媒介婶类携带病原体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5、基于线粒体ND5基因的我国三首三带喙库蚊种群分化研究6、湟气菊酯长效抠蚊怅灭蚊效果观衮
17
1、刚地弓形虫重组蛋自SporoSAG、ROP5表达及免疫原性研究、微小隐孢子虫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的定位及活性检测3、基于TaqMan MGB探针的人粪便中华支率吸虫虫卵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4、致倦库蚊取食前后肠道基因转录组学研究5、小亚璃眼婢人工饲养条件下吸血期组织器官形态变化观赛6、九种杀虫剂对德国小镇的实验室杀灭效果研究
17
1、北京市1例内脏利什曼病病例的调查分析2、疟疾流行区回国人员筛检报告3、四环素降低致倦库蚊共生Wolbachia密度方法的建立及效果评价4、湛江市白发伊蚊对常用条电剂抗药性调查研究5、2018-2022年常州市蚊虫密度调查与季节消长分析6、家蝇羧酸酯酶MdaE7抗药性相关基因突变检测及其进化起源分析
16
1、2012-2021年常州市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流行特征及聚集性疫情分析2、两例重症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病原学研究3、云南玉龙鼠类携带贝氏柯克斯体的基因分型研究4、利用QlAxcel Connect全自动DNAVRNA分析系统鉴定豪猪血和长角血1、旋毛虫钙网蛋白表达纯化及其与补体C1g互作位点的初探
20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是由中国动物学会、中国昆虫学会和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主办的、国内寄生虫学和医学昆虫学的学术刊物。杂志力求反映我国本学科研究和防治实践的新观点、新方法和新成就,以促进现代科学技术与本学科的融合,加强国内外专业人员的学术交流,推动我国寄生虫学和医学昆虫学向更高水平发展。
63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2021年第2期精选文章著述1、北京市输入性疟疾死亡病例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2、新冠疫情防控形势下两例输入性疟疾筛查与确诊3、北京市居民区中蚊虫密度与气象因素关系的研究4、基于克里金插值的白纹伊蚊空间分布研究5、四省蝇类密度控制国家标准应用现状抽样数据分析6、我国不同地域蜱类自然感染MIV-2病毒的调查
40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2021年第1期精选文章著述1、间日疟原虫配子融合因子PvHAP2传播阻断效应的评估2、PD-1在旋毛虫感染所致小鼠小肠与骨骼肌组织病理学改变中的作用3、山西省及周边地区利什曼原虫SSUrRNA基因和ITS-1序列克隆及序列系统进化分析4、2013——2019年北京市境外输入性疟疾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51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2020年第4期精选文章著述1、新型间日疟原虫红细胞结合蛋白在中国中部及周边国家边境地区的遗传多样性研究2、弓形虫SAG1纳米抗体噬菌体文库的构建与鉴定分析3、安徽三界地区恙虫病东方体SJ2株基因重组抗原的制备及活性分析4、三带喙库蚊微卫星标记的筛选及遗传多样性分析5、云南阿蚊属形态分类及多态研究
51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