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坚持党校是学习、宣传、研究马克思主义重要阵地的办刊宗旨,坚持求真务实、推崇后俊,努力为推进理论创新和探求社会发展新思路服务的办刊宗旨,注重理论研究的重点、难点,突出学术的理论性、创新性。
钱亚仙
浙江
宁波市甬水桥路281号
315012
文章字数 篇幅以8000-15000字为宜。文章题目 必须同时标明中文题目和英文题目。其中中文题目一般不得超过20个汉字,一般不要使用外文字母或以外文音译的字符;英文题目不得超过10个实词,总字数一般不超过30个单词。
75
本刊采用远程稿件采编系统,作者来稿敬请登录本刊网站(https://xb.nbdx.cn)进行在线投稿,或者通过“中共宁波市委党校”网站点击“党校学报”即可进入本刊网站进行投稿。来稿应包括中英文题目、作者署名及单位全称、作者简介、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基金资助的论文应注明有关项目。同时并附联系方式。
79
1、我国数字政府的构建方式研究:案例比较的视角2、中外公共危机治理研究比较分析——基于文献计量视角3、双周协商座谈会的实践与优化路径研究——基于政治系统论的视角4、新型农村社会组织发展的制度环境与培育路径创新研究——赋权的视角5、超越与重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耦合协调
59
1、习近平关于“伟大社会革命”重要论述对马克思主义社会革命论的继承和发展2、当前世界社会主义研究的检视与远瞩3、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融合视域下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研究4、伟大的抗疫精神:生成逻辑、思想内涵及思政价值研究5、中国传统哲学继承的方法类型——以“五大认知范式”为中心的思考
69
1、中国大气污染协同治理组织的内外部关系结构及优化路径2、协同视角下京津冀人才政策网络研究——基于政策文本内容分析3、合作网络视角下黄河三角洲区域生态共同体的协同构建研究4、半城半乡:当代中国城乡关系发展模式再审视5、乡村文化建设的本土化实践路径探析——基于山东博山基层文化建设实践的考察
76
1、社会资本如何影响居民主观幸福感?——来自中国社会综合调查的经验证据2、从维权到治理:业主自治的实践困境及其突破——基于一个维权业委会的经验分析3、基层工作负担“建构—香加—调适”的演化逻辑——基于扎根理论的质性研究4、“拟职业化”:向村干部职业化过渡的路径探索
83
1、浙东学派:为有源头活水来——浙江人民艰苦创业的精神支柱2、梁启超“著中国宗教史”的设想及其意义3、朱陆之争所呈现的道德知识性问题4、试论江右王门的宗族伦理建构——以王阳明、罗洪先、聂豹、邹守益为例5、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与马克思生态观的关系
60
1、论恩格斯对唯物史观形成的贡献——兼论《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的理论定位2、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哲学渊源探析3、如何提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质量研究述要4、人民美好生活视域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贡献与时代意义5、马克思“人的本质”之智能进化与法律应对
76
1、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智库发展的基本历程和基本逻辑2、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视野下的市域社会治理体系及其现代化构建3、治理现代化下构建社会治理共同体的理论逻辑与路径遵循4、从“责任担当”到“责任效能”:全面从严治党的现实转化5、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的五重维度
57
1、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临时救助制度完善路径——以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为例2、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治理的法治思维与方法3、“放管服”改革与中小企业纾困发展——政策工具的视角4、法治与自治:疫情拷问下社区治理的现实困境与出路5、“中央—地方—民众”三层关系框架:城市社区研究的范式转换
84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