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农史》立足于国内的农业领域,面向高校历史系师生、科学技术史研究者、农业历史研究者、农业经济史研究者,报道了农、林、牧、副、渔大农业各个方面的内容,登载了有益于农史研究的农业史学新著评论、农业史坛信息、读史札记等。
王思明
江苏
南京市卫岗1号南京农业大学校内
210095
28-65
《中国农史》创刊于1981年,是由南京农业大学与中国农业历史学会联合主办的专业学术性刊物,为中国农业历史学会会刊,编辑部位于南京农业大学中华农业文明博物馆馆内。读者对象为高校历史系师生、科学技术史研究者、农业历史研究者、农业经济史研究者等。本刊先后入选CSSCI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美国《史学文摘》杂志摘录期刊。
273
学术研究必须尊重前人研究成果:凡专题研究论文,应就主要的研究内容,概略说明或介绍前人研究的主要成果或研究状况;此种说明或介绍,可以列入正文,也可采用注释的方式;完全没有此种说明或介绍的来稿,本刊编辑部将不予受理。来稿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缜密,材料翔实,行文简洁流畅。篇幅一般在10000—15000字,重大选题可超15000字。
163
《中国农史》杂志2020年第5期要目_官网投稿农业科技史1、中华和谐农耕文化的起源、特征及其表征演进2、秦简中的浴蚕术及其相关俗信发微3、食物•仙药•医药:中国古代蝙蝠的食用研究4、江苏沭阳万北遗址2015年度炭化植物遗存分析农业经济史1、新见明嘉靖十一年衢州府龙游县赋役黄册考释——以上海图书馆藏《崔豹古今注》纸背文献为中心
243
《中国农史》杂志2020年第4期要目_官网投稿农业科技史1、新石器时代植物考古与农业起源研究(续)2、地域转移、读者变更与晚明日用类书农桑知识的书写3、规范社会时间秩序的隐喻:《补农书》“月令”象征意义探析4、国际视野下的“中国本兔”名实考——兼论中国家兔起源问题5、中国蚕桑技术传入美洲的历程与影响
156
《中国农史》杂志2020年第3期要目_官网投稿农业科技史1、新石器时代植物考古与农业起源研究2、汉武帝时代关中水利工程的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3、从图画资料看中国结球大白菜的性状演化4、中国对几内亚海洋渔业成套援助考论(1970-1979)5、《尚书•禹贡》所载中国古代农业知识的译介及其西传
134
《中国农史》杂志2020年第2期要目_官网投稿农业科技史1、河南郑州汪沟遗址炭化植物遗存分析2、文化节制下的协同进化:农业起源的驱动力探析3、论我国古代瓜业的历史发展4、美洲药材作物古柯的起源、发展与美洲的古柯业5、《齐民要术》农耕文化价值的再认识农业经济史1、中国传统地权制度论纲2、关于传统中国地权问题的研究——与刘志讨论
179
《中国农史》杂志2020年第1期要目_官网投稿农业科技史1、云南东川玉碑地遗址(2013年度)植物遗存浮选结果及初步分析2、晚清民国时期湖州池塘养鱼技术考略——以菱湖地区为中心3、近代中国水利事业建制化研究4、阿根廷大豆从小规模种植到转基因大豆的繁盛农业经济史1、地权有关问题再讨论——兼答曹树基先生
163
《中国农史》杂志2019年第6期要目_官网投稿农业科技史1、植物遗存视角下蒋庄遗址良渚时期的聚落生产活动2、紫花苜蓿引种中国的若干历史问题论考3、向中国学习:施永高、中美农业交流及历史价值4、面向农史领域的数字人文研究基础设施建设研究——以方志物产知识库构建为引农业经济史1、试论里耶秦简中的“献”2、丝路沿线出土粟特文文书研究述要
170
《中国农史》杂志2019年第5期要目_官网投稿农业科技史1、“蓝色革命”:新石器生活方式的发生机制及指标问题(下)2、山东菏泽十里铺北遗址先秦时期生业经济的炭化植物遗存证据3、先秦至汉代动物油脂加工与应用研究4、三杨庄遗址汉代聚落的形态5、氾胜之其人其书及其影响研究农业经济史1、晚清财政困境下的南漕改折
185
《中国农史》杂志2019年第4期要目_官网投稿农业科技史1、“蓝色革命”:新石器生活方式的发生机制及指标问题(上)2、河南淮阳平粮台遗址(2014-2015)龙山时期炭化植物遗存研究3、从陕西旬邑枣林河滩遗址出土动物遗存看古豳地先周时期生业经济4、日本对《齐民要术》的刊本保存及“贾学”研究农业经济史1、黑水城出土西夏文典地契研究
153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