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以繁荣学术,服务现实,创新理论,培育人才为办刊理念,以立足特色,突显热点,聚焦前沿,鼓励创新为编辑思想,主要刊发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经济学、文学、历史学等方面的科研成果。
段超
湖北
中国武汉市民族大道182号
430073
38-97
问题、作者姓名(通常不超过6人)、作者单位及所在城市和邮政编码、摘要、关键词都需要汉语和英语对比。如果论文研究基金或作业基金受到支持,则必须提供基金名称和编号(还需要中英对照)、1作者姓名、性别、民族(不使用汉族)、生年月、职称、学位和联系人姓名、职称、电话、传真和电子邮件地址。
199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创刊于1960年,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中南民族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研究期刊。主要栏目:民族学、民族文化、民族经济、民族教育、民俗学。
82
1、民族地区应在小康社会与现代化建设中同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流动与互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结构维度一基于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的田野考察3、日常生活实践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构建一以青海民和县杏儿乡“民族团结模范集体”为例4、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法治进路
51
1、民间信仰的治理技术及治理理性2、乡村振兴视阈下的祖先崇拜及其功能一基于赣南农村的田野叙事3、乡村振兴中民间信仰重塑的文化力实践逻辑一以贵州黔西南州望谟县H村苗族为例4、习得、展演与交融:少数民族农民工的城市文化融入一H市M族农民工的调查与分析
78
1、实体描述与能动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双重逻辑2、国家、国民与民族: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三重意涵3、基于关系实在论视角的分析4、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是国家意识5、边疆博物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构想一吴泽霖学术思想菁华及当代启示6、面向农户的政府补助防贫效应一-基于农业收入与工资性收入的检验
59
1、中华民族共同体凝聚力探源一基于历史根源、关系结构与主体动力三个维度的考察2、共享资源建设视域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铸牢路径3、基层党组织功能的百年考察一基于中国共产党党章的质性分析4、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村基层党建及其基本经验5、先秦时期儒家中华民族文化价值观述论
54
1、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气、神2、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内涵、现实挑战及铸牢路径3、普通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落实机制4、深度贫困地区相对贫困的空间差异与影响因素一基于西藏和四省涉藏县域的实证研究5、论民族地区文化振兴的价值认知一基于云南的考察
97
1、成边文化:构建边境安全治理机制的新思维2、清朝“直省-藩部”二元结构下的边疆治理经验3、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背景下南疆农村妇女反贫困长效对策4、汉族与少数民族文化“三交”及影响一以明代贵州思南府地区为例5、改土归流后武陵民族地区的土地争讼及其治理6、民族地区制造业集聚与城镇化的互动效应
69
1、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热点分析与路径演化一基于Citespace的知识图谱分析2、基于心理测量学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量表的编制3、多民族共有符号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一以河湟民族走廊牡丹景观为例4、主流意识形态的日常传播与历史经验一基于1949-1966年中国共产党执政经验的分析
66
马克思主义研究_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1、中国共产党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作用2、中国共产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成功实践一以中央民族访问团为中心的考察民族理论与政策研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1、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结构层级及其关系2、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制度化分析
76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