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中医专业5+3一体化班难经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改调研

  2024-01-10    23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针对中医专业“5+3”一体化班难经课程教学时数不足,不能很好满足学生们对经典课程进行深入学习的问题,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后疫情时代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背景下,介绍中医专业“5+3”一体化班难经课程的实施经验。通过调研,分析混合式教学的意义及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教学反思。为深入推进中医专业“5+3”一体化班难经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提供依据和解决路径,对经典课程难经在中医专业“5+3”一体化班学生培养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 关键词:
  • 《难经》
  • 中医专业
  • 中医专业5+3一体化班
  • 教学反思
  •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 加入收藏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山西中医药大学归纳了中医学专业“基于经典而传承,源于实践而创新”的发展特点,以岗位胜任能力为核心,加快构建以“5+3”为主体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1]。


1、研究背景


《黄帝八十一难经》(以下简称《难经》)与《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合称中医四大经典。其内容丰富,包括脉学类、经络类、藏象类、病证类、针刺类、腧穴类理论,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同时,其独特的原创性理论,如七冲门、八会穴、命门、三焦、元气理论、奇经八脉理论等,丰富和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临床上对伤寒、泄泻、失眠、积聚、头痛、心痛等病多有阐发,为后世医家所重视。  

表1 2个班级线上预习完成情况    

表2 2个班级混合式教学各项成绩及综合成绩  

难经课程为山西中医药大学中医专业“5+3”一体化班大学二年级整班限选课,只有16学时。“互联网+”时代如何开展并提高中医专业“5+3”一体化班经典课程难经的学习效果,真正体现经典课程的价值,是山西中医药大学急需解决的教学问题。在2020年教育部“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方针政策指引下,在难经网络教学课程无可借鉴的情况下,山西中医药大学难经课程将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技术相融合,基于泛雅平台,自建了线上课程。2021年对2019级中医“5+3”一体化1班28人、2019级中医“5+3”一体化2班30人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弥补了教学课时数的不足,最大程度上满足了中医专业“5+3”一体化班学生对《难经》精髓的传承和学习。具体实施和结果如下。


2、以学生为中心的线上课程模块化预习


以学生为中心,根据教学计划,教师提前给学生布置相应的线上课程模块预习、观看教学视频和参与线上任务和作业等;同时要求各小组在线上预习后,提出该模块预习中遇到的问题,作为线下讨论的内容。设定预习时间、预习效果的评判机制,告知学生预习完成情况要纳入课程的整体评价,占总成绩的30%。收集学生不理解的内容,布置小组任务,分工准备。这样不但帮学生建立了课前预习的好习惯,而且还评估了学生的理解力,能进行针对性的线下教学指导。

调查结果显示,2019级中医“5+3”一体化1、2班学生均积极参与难经课程线上教学,参与度为100.00%,2个班级综合任务完成率为99.92%。见表1。


3、线下师生互动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堂教学


线下课堂针对线上学生集中反映的问题,团队小组讨论、分工准备,派小组代表讲述每组的观点,锻炼团队协作、沟通、表达能力。教师点评、讲解,并对共同的难点、重点内容进一步讲深讲透,穿插案例讲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用中医思维来思考、解决问题,提高中医思辨能力。

线下成绩分为课堂参与成绩和结课考试卷面成绩,均纳入课程的整体评价。课堂参与成绩取决于小组学生在课堂讨论、讲解的表现及师生互动的情况,占总成绩的30%;结课考试,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出题,卷面成绩占综合成绩的40%。


4、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形成性评价


课程考核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对一门课程的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难经课程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对学生的总成绩采取多元化评价,由线上、线下、终结性考核三部分组成,比例分布为3∶3∶4。

中医“5+3”一体化班学生,整体对中医热爱程度明显较其他专业学生高;学习自觉性、主动性强,不论线上、线下,均积极参加。2019级中医“5+3”一体化1、2班的各项成绩以及综合成绩都很高。见表2。


5、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调查结果


课程结束后,基于问卷星程序,设计并发放了电子问卷。本次调查对象58人,提交问卷58人。问卷主要从学生对难经混合式(线上+线下课堂)教学模式的认知,对教学效果、学习效果和提高中医理论及指导临床实践等的评价,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同时要求对混合式教学提出意见。结果如下。

5.1 有效填写人次

2019级中医“5+3”一体化1班28人,2019级中医“5+3”一体化2班30人,全部参与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及调查问卷的填写,参与度100.00%(58/58)。其中1班占总人数的48.28%(28/58),2班占总人数的51.72%(30/58)。

5.2 难经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受喜欢程度

调查结果显示,对于难经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72.41%(42/58)的学生表示非常喜欢,17.24%(10/58)的学生表示比较喜欢,总体受喜欢程度达89.66%(52/58)。线上自主学习能充分发挥学生们的自觉性,而且具有灵活性;线下课堂教学针对性强,师生互动,能进一步解决自主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这种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深受学生喜欢。

5.3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有利于掌握《难经》知识

调查结果显示,对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是否有助于掌握《难经》的知识,72.41%(42/58)的学生表示非常有帮助,20.69%(12/58)的学生表示比较有帮助,6.90%(4/58)的学生表示有一定帮助。知识掌握总体认可度达100.00%。

5.4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学习效果

调查结果显示,对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与单一课堂教学相比,学习效果如何,72.41%(42/58)的学生表示混合式教学学习效果非常好,15.52%(9/58)的学生表示混合式教学学习效果比较好,12.07%(7/58)的学生表示混合式教学学习效果一般。总体认为可提升学习效果者达87.93%(51/58)。难经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有效地解决了线下课堂教学课时数不足的问题,同时明显提升了学习效果。

5.5 线下课堂对于解决线上学习后疑问困惑的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对于线上学习后,有疑问困惑,线下课堂能否得到解决,有72.41%(42/58)的学生表示完全能解决,22.41%(13/58)的学生表示大部分能解决,5.17%(3/58)的学生表示部分能解决。总体解决率为100.00%。难经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有效地解决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疑问,发挥了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且具有实效性。

5.6 难经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对提高中医理论水平和指导临床实践的帮助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对于难经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学习,对提高中医理论水平和指导临床实践的帮助情况,70.69%(41/58)的学生表示非常有帮助,20.69%(12/58)的学生表示比较有帮助,8.62%(5/58)的学生表示有一定帮助。总体帮助率达100.00%。难经作为经典课程,通过混合式教学体现了其传承经典、联系理论、指导实践的重要作用,为中医专业“5+3”一体化班学生的培养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5.7 中医5+3一体化班难经继续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必要性

调查结果显示,对于在2020级及以后中医“5+3”一体化班继续采用《难经》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必要性,67.24%(39/58)的学生表示非常有必要,18.97%(11/58)的学生表示比较有必要,13.79%(8/58)的学生表示有一定必要。总体必要性为100.00%。由此可见,难经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具有可持续发展性。

5.8 学生希望教师线上线下做的工作

此外,学生们针对难经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提出多项意见。对于线上教学,75.86%(44/58)的学生表示,希望教师串讲知识点;74.14%(43/58)的学生表示,希望教师讲重点、难点;62.07%(36/58)的学生表示,希望教师设置问题考核、讨论、答疑解惑;70.69%(41/58)的学生表示,希望教师增加参考资料。对于线下教学,94.83%(55/58)的学生表示,希望教师对教材的重点、难点进行深入讲解;77.59%(45/58)的学生表示,希望教师补充讲解未涉及的内容;75.86%(44/58)的学生表示,希望教师针对学生的困惑进行解答;58.62%(34/58)的学生表示,希望教师增加案例,锻炼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这些意见,有的已经体现在本次难经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中,有的则为以后进一步提升混合式教学效果提供了好的方向和方法。


6、教学反思


基于医教协同背景下高等中医药院校中医“5+3”一体化培养模式,山西中医药大学中医专业“5+3”一体化班在教学中突显“重经典”“厚基础”的办学特色。难经课作为中医专业“5+3”一体化班整班限选课,教学时数明显不足,同时没有教材。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课堂教师讲解条文,学生听,形式单一无味,不能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因此,基于线上泛雅平台建课,结合线下课堂教学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可取长补短,充分发挥线上教学的优势,借助线上课程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灵活性,融合线下课堂互动性和针对性等特点,实现了学生“先学”和教师“后教”的、相辅相成的教学模式[2]。

混合式教学模式得以成功实施,教师的设计、引导和督促作用是前提,学生课前线上的主动预习和线下课堂的积极参与是关键,二者密不可分,缺一不可。混合式教学实施过程中,注重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对学生团队合作、沟通及表达能力的培养,注重对学生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使课堂的教学效果最大化[3]。有待改进的地方是,进一步设计好线上、线下的教学内容,注意线上、线下内容的区分度,把控好课堂的形式和节奏,关注线上、线下学生的反应并给予及时的反馈。

教改研究表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对提升中医“5+3”一体化班难经课程的教学质量有重要意义,具有可持续发展性和必要性。


参考文献:

[1]刘宁,李变花,李艳彦,等.基于医教协同背景下高等中医药院校中医5+3培养模式改革初探[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9,27(21):15-17.

[2]梅娟.“互联网+”时代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究:基于我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效果的调查研究[J].科教文汇,2018(9):23-24.

[3]李锦新,高志岩,张征宇,等.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法在组织胚胎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基础医学教育,2021,23(10):711-713.


基金资助: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创新项目【No.J2020241】;山西中医药大学教学改革创新项目【No.2020206】;


文章来源:郭文娟.中医专业5+3一体化班难经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改调研[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4,22(02):10-12.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教育教学论坛

期刊名称:教育教学论坛

期刊人气:2721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河北出版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主办单位:河北教育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花山文艺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出版地方:河北

专业分类:教育

国际刊号:1674-9324

国内刊号:13-1399/G4

邮发代号:18-219

创刊时间:2009年

发行周期:周刊

期刊开本:16开

见刊时间:1-3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