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手术室护士职业倦怠的研究进展

  2024-03-19    35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外科手术技术的不断进步对手术室护士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手术室护士面临的工作压力不断增大,易导致其出现职业倦怠。通过对手术室护士职业倦怠的概念、测量工具、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进行综述,以期为制订手术室护士职业倦怠管理策略提供参考。

  • 关键词:
  • 干预措施
  • 手术室护士
  • 护理服务质量
  • 研究进展
  • 职业倦怠
  • 加入收藏

职业倦怠是一个普遍存在的公共健康问题。护理人员作为一类负荷高、压力大、高度职业紧张的群体,具有较高的职业倦怠发生率。手术室作为医院外科的中心,手术室护士承担着抢救、复杂手术的配合及准备工作等,专业技术性强且任务繁重,更易表现出职业倦怠。有研究显示,手术室护士普遍存在职业倦怠,这不仅会影响个体身心健康,导致缺勤率及离职倾向升高,还会降低护理服务质量[1]。因此,本研究对国内外手术室护士职业倦怠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制订手术室护士职业倦怠管理策略提供参考。


1、职业倦怠的概述


1.1职业倦怠的概念

职业倦怠由心理学家赫伯特·弗罗伊登贝格[2](Herbert Freudenberger)于1974年首次提出,指在工作中从业人员面对持久的压力表现出的身体和情绪持续应激的状态。随后,Maslach等[3]将职业倦怠内涵进一步完善,并将倦怠与其他心理症状(如抑郁、疲劳等)区别开来。后经学者们不断完善,认为职业倦怠主要是由于个体工作资源和工作需求的不平衡,从而导致个体在工作中产生的耗竭和解离的一种状态[4]。2019年WHO在《国际疾病分类第11次修订版》[5]中指出,职业倦怠是一种未得到成功管理的慢性工作压力造成的综合征,是一种严重的健康问题。职业倦怠包含情感耗竭、低个人成就感和去人格化3个方面[6]。其中,情感耗竭(也称情感衰竭)指人们对自己的工作缺乏热情、兴趣降低,致使情感处于相对疲劳的状态,是职业倦怠的核心维度。低个人成就感(也称个人无成就感)指个体感觉到无力,缺乏工作成就感与工作效率,在工作中常做出消极的自我价值认定,是职业倦怠的自我评价维度。去人格化(也称工作冷漠感)指人们对服务对象或工作态度表现出过度冷漠、怠慢,是职业倦怠的人际关系维度。

1.2手术室护士职业倦怠的研究现状

根据目前可追溯的研究报道,手术室护士职业倦怠最早于2005年提出[7]。2022年国内有研究指出手术室护士职业倦怠处于较高的水平,其职业倦怠总体发生率为42.5%,其中中重度职业倦怠发生率为10.4%[8]。研究表明,与Maslach对医务人员研究的常模比较,手术室护士职业倦怠水平显著高于常模[9],主要表现为情感耗竭和去人格化评分显著高于常模,个人成就感评分显著低于常模[10]。国内对手术室护士职业倦怠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其影响因素,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的研究相对较少[8,9]。国外对护士职业倦怠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急诊科护士和ICU护士[11,12],较少涉及针对手术室护士职业倦怠的相关研究,仅有少量关于手术室护士职业倦怠的定性研究[13]。


2、手术室护士职业倦怠的测量工具


2.1 Maslach职业倦怠量表(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General Survey,MBI⁃GS)

由Maslach等[3]编制,用于评估各种职业人群职业倦怠的情况,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职业倦怠测量工具。MBI-GS包括情感耗竭、低个人成就感和去人格化3个维度,共22个条目。每个条目均采用Likert 7级评分,从“从不”至“每日都有”依次评0~6分。3个维度彼此独立,评分不进行叠加,其中情感耗竭维度、去人格化维度评分越高,低个人成就感维度评分越低,表示受试者职业倦怠情况越重。各维度的Cronbach’sα系数为0.821~0.881[3]。我国学者李超平等[14]于2003年将该量表汉化,并在企业员工中对中文版量表进行重测,量表情感耗竭、低个人成就感和去人格化3个维度的Cronbach’sα系数分别为0.88、0.82、0.83。中文版MBI-GS是我国目前最常用的职业倦怠评估工具,已用于测评手术室护士[15]职业倦怠程度。其判定方法如下,临界值标准:情感耗竭维度≥27分,低个人成就感维度≤24分,去人格化维度≥8分。职业倦怠程度划分:1个维度得分高/低于临界值为轻度倦怠,2个维度得分高/低于临界值为中度倦怠,3个维度得分高/低于临界值为重度倦怠。

2.2护士职业倦怠量表(Nurse Burnout Scale,NBS)

由Garrosa等[16]编制,用于评估护士职业倦怠状况。NBS包括个人应激、人际情境与自我评价3个维度,共78个条目。每个条目均采用Likert 4级评分,从“完全不同意”至“完全同意”依次评1~4分。量表总分78~312分。得分越高表明护士职业倦怠程度越重。量表总的Cronbach’sα系数为0.91。我国学者唐颖等[17]于2007年将该量表汉化,汉化后的量表包括个人基本资料和核心部分两部分。核心部分包括工作中的人格特征、压力源、应对策略、倦怠及倦怠结局5个维度,共65个条目。每个条目均采用Likert 4级评分,从“完全不同意”至“完全同意”依次评1~4分。量表总分65~260分,得分越高表明受试者职业倦怠程度越重。量表总的Cronbach’sα系数为0.92。中文版NBS已在国内临床护士中得到应用[18],但还未有针对手术室护士的相关研究,其用于测评手术室护士职业倦怠的信效度还有待进一步验证。

2.3奥尔登堡倦怠清单(Oldenburg Burnout Inven⁃tory,OLBI)

由Demerouti等[19]编制、修订,用于评估护士职业倦怠状况。OLBI包括耗竭和解离2个维度,共16个条目。每个条目均采用Likert 4级评分,从“非常赞同”至“非常反对”依次评1~4分。总分16~64分,得分越高表明护士职业倦怠越重。我国学者徐慧文等[20]于2022年将该量表汉化,中文版OLB维度数、条目数及评分方法同原始量表。中文版OLBI总的Cronbach’sα系数为0.905。

2.4哥本哈根倦怠量表(The Copenhagen Burnout Inventory,CBI)

由Kristensen等[21]编制,用于评估与个人、工作对象及工作相关的身体与心理疲劳和衰竭的程度。CBI包括与个体、工作对象、工作相关的职业倦怠3个维度,共19个条目。每个条目均采用Likert 5级评分,从“从不”至“总是”依次评0~4分。量表总分0~76分,得分越高表明护士职业倦怠越重。量表总的Cronbach’sα系数为0.920。

2.5倦怠综合征简易筛查量表

由骆宏等[22]编制,用于评估个人近2周倦怠情况。该量表包括6个条目,每个条目均采用Likert 5级评分,从“从未”至“总是这样”依次评0~4分。量表总分0~24分,得分越高,表明受试者倦怠程度越重,>10分提示受试者患有倦怠综合征。量表总的Cronbach’sα系数为0.80。


3、手术室护士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


3.1人口学因素

3.1.1年龄与性别

研究表明[23],手术室护士职业倦怠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可能原因为随着年龄的增加,青中年手术室护士承担的工作任务相对来说更多、更重要,且需要平衡工作和家庭两者的关系,若其背负超负荷工作量,则往往不能实现这种平衡,会出现职业倦怠、心理压力增加。但也有研究者提出手术室护士职业倦怠水平与年龄不相关[9],分析原因可能为手术室护士职业倦怠水平的高低可能与个体本身对此职业的喜爱和接受程度有关,而与护士年龄无关。因此,年龄是否为手术室护士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一项关于职业倦怠的Meta分析[24]表明,性别是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女性更易经历情感衰竭,而男性更易经历去人格化,即女性在工作中更易表现出兴趣降低、工作缺乏热情的表现,而男性更易出现对服务对象过度怠慢或冷漠的表现。但此研究并非完全针对手术室护士展开,因此性别是否为手术室护士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还有待进一步验证。

3.1.2文化水平

文化水平是手术室护士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文化水平越高者职业倦怠的发生概率越大[1,9]。可能原因为高学历的手术室护士,往往存在社会地位及工作内容与个人期望不一致的情况,因此易产生负性情绪,导致职业倦怠的产生。

3.1.3职称

职称是手术室护士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有研究指出,护士、主管护师、主任护师在情感衰竭和去人格化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低个人成就感方面,护士得分明显偏低[25]。可能原因为护士相比于护师,其在工作中主观能动性较差,导致个人成就感较低。

3.1.4有无子女及婚姻状况有无子女及婚姻状况是手术室护士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研究显示,子女是影响手术室护士职业倦怠的因素之一[9],有子女的手术室护士职业倦怠感更高且有统计学意义,分析原因可能是有子女的护士需要将时间、精力分配到照顾子女上,导致其工作力不从心,易产生职业倦怠。在婚姻状况中,Maslach等[26]提出,已婚者比未婚者更易出现职业倦怠,可能原因为已婚者所承受的职业家庭压力更大,但也有研究[27]结论与之相反。

3.1.5是否独生子女

研究显示,是独生子女的手术室护士职业倦怠水平更高(P<0.05)[28]。分析原因可能为独生子女抗压能力较差,若无同伴帮助其释放工作压力、肯定工作中的成就,则易出现职业倦怠。

3.2工作相关因素

3.2.1工作场所暴力与工作家庭冲突

工作场所暴力是手术室护士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职业倦怠与工作场所暴力呈正相关关系,且工作场所暴力对职业倦怠具有正向的预测作用[29]。具体体现为躯体攻击、威胁恐吓和情感虐待影响职业倦怠中的情感耗竭和去人格化,威胁恐吓和情感虐待影响低个人成就感[30]。手术室护士常常在常规工作时间以外加班,易造成工作和家庭时间分配失衡。研究指出,护士工作家庭冲突与职业倦怠中的低个人成就感呈负相关,与情感衰竭、去人格化呈正相关关系[31]。可能原因为加班导致时间、精力消耗,因而投入家庭的精力相对减少,导致倦怠产生。

3.2.2工作年限

研究表明,工作年限与职业倦怠呈负相关[32]。随着工作年限的增加,手术室护士对自我角色及职业的认知逐渐深刻,面对工作中的挑战更容易应对,职业压力与职业紧张感降低,职业倦怠水平降低。

3.2.3手术间护士团结度

护士间的团结度是护士沟通、协调的有力保障。手术室护士团结度与职业倦怠中的情感耗竭、去人格化呈负相关(P<0.05),与低个人成就感呈正相关(P<0.05)[33]。可能原因为较高的手术室护士团结度能够使护士在遇到问题时向同事或上级求助,能够感受到集体力量,进而降低情感耗竭[34]。

3.2.4工作时长、夜班轮班制度

张丽绒等[35]研究发现,每周平均工作时长、夜班轮班制度是护士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P<0.05)。可能原因为工作加班、轮班频繁会使护士容易对自身工作产生倦怠。

3.2.5规范化培训

研究表明,经过规范化培训(上岗前所接受的护理专业培训)的护士去人格化、情感耗竭水平增高,个人成就感降低,另外规范化培训后的护士在面对患者时易表现出冷漠,且对从事的工作缺乏成就感[36]。其原因可能为规范化培训期间,手术室护士从事的都是最基础的护理工作,而基础护理往往是重复性的琐碎工作,易导致其个人成就感低、去人格化水平增高。

3.2.6工作家庭增益

工作家庭增益指每个个体在工作或家庭的角色中获取的资源或经验可以帮助其在对应领域中有积极表现[37]。曾蕾蕾等[37]研究表明,护士工作家庭增益与职业倦怠呈负相关(P<0.05),且工作家庭心理性增益、工作家庭工具性增益这2个维度均对职业倦怠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3.2.7职业压力与职业使命感

手术室作为医院风险性科室,手术室护士面临着巨大的工作压力。职业压力是个体在工作环境中因自身能力与工作要求不匹配等因素所致的生理和心理反应[38]。研究表明,护士职业压力与职业倦怠中的情感耗竭、去人格化均呈正相关(P<0.05),与低个人成就感呈负相关(P<0.05)[39]。另外有研究显示,职业使命感与职业倦怠呈负相关(P<0.05)[40]。可能原因为职业使命感能增强护士工作积极性,进而降低其职业倦怠水平。

3.2.8聘任方式与医院级别

聘任方式是手术室护士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研究显示,相对于在编护士,手术室非在编护士职业倦怠发生率更高(P<0.05)[9]。原因可能为人事关系间接影响其社会支持,进而对其职业倦怠水平造成影响。此外,研究表明[9],在各级医院中,三级医院手术室护士职业倦怠水平显著高于二级医院(P<0.05)。但也有研究者认为,随着医院级别的降低,手术室护士去人格化逐渐升高,个人成就感逐渐降低[41]。因此,医院级别是否是手术室护士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3.2.9健康生产力受损

健康生产力受损是指由于个人健康因素所导致的生产力下降,主要表现为因病缺勤和隐性缺勤[42]。健康生产力受损是手术室护士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健康生产力受损较重的手术室护士职业倦怠水平也较高[23]。分析原因为手术室护士工作加班时间较长,工作任务重、压力大,且工作中需要高度精神集中,易造成身体及心理疲劳,进而导致生产力下降,出现职业倦怠。

3.3心理社会因素

3.3.1心理资本与应对压力方式

心理资本与压力应对方式是手术室护士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心理资本与职业倦怠呈负相关(P<0.05)[43],即心理资本水平越高,职业倦怠的去人格化和情感衰竭水平越低,低个人成就感越高。这说明心理资本能够预测积极的工作态度和表现,对职业倦怠具有保护作用[44]。手术室护士消极的压力应对方式与职业倦怠中情感耗竭、去人格化呈正相关,与低个人成就感呈负相关(P<0.05),反之亦反[45]。分析原因为积极的应对方式能够缓解压力,提高其心理适应能力,工作积极性较高,因而个人成就感相对提高。而消极的应对方式会使其身心耗竭,不断进行自我否定,导致个人成就感降低。

3.3.2组织沉默与快感缺失

组织沉默是指由于各种原因有意识地不与组织分享自己对组织所存在问题的想法,而自己解决的行为[46]。手术室护士职业倦怠与组织沉默总分及其各维度得分均呈正相关[47]。快感缺失是指体验快乐的能力丧失或减少[48]。有研究表明,快感缺失与职业倦怠中情感衰竭、去人格化呈正相关,与低个人成就感呈负相关,提示手术室护士的快感缺失与职业倦怠存在一定关联性[48]。分析原因主要为手术室护士配备不足,超负荷工作,另外工作日程不规律,以及强制性加班,这些因素均会增加其职业倦怠的风险。

3.3.3积极情绪与心理弹性

积极情绪与手术室护士职业倦怠中的情感耗竭维度、去人格化维度均呈负相关;与低个人低成就感维度呈正相关(P<0.05)[1]。良好的心理弹性水平有利于降低手术室护士职业倦怠水平并维护其身心健康[1]。

3.3.4人格特征与性格类型

人格特征包括外向性、亲和力、神经质、责任心和开放性。Alarcon等[24]研究指出情感衰竭和去人格化与亲和力、责任心和外向性呈负相关(P<0.05),而低个人成就感与外向性、亲和力、责任心和开放性呈正相关(P<0.05)。这说明较少参加社交活动、内向的护士更易产生职业倦怠。此外,研究表明[49],A型性格的人更易产生职业倦怠。可能原因为A型性格的人更易争强好胜,对自己寄予较高的期望,遇到挫折易产生低个人成就感。

3.3.5社会支持

社会支持不仅会影响个人身心健康,更会对职业倦怠产生一定影响。较低的社会支持预示较高水平的去人格化与低个人成就感[50]。研究表明,社会支持是护士职业倦怠的一项重要预测因子,来自家庭或朋友的社会支持与职业倦怠呈负相关(P<0.05)[51]。郑伟熙等[8]研究表明,手术室护士的社会支持与职业倦怠呈线性相关,较高的社会支持有利于降低情感耗竭和去人格化水平、提高个人成就感。

3.3.6沟通能力与应变能力

研究指出,手术室护士沟通能力与应变能力均与职业倦怠呈负相关[52]。分析原因为沟通能力与应变能力较高的手术室护士在与其他医务人员的沟通协作中能表现出更多的积极作用。

3.4其他

手术室护士职业倦怠在其他方面也存在诸多影响因素。有研究表明,工作中遭受较多心理暴力的护士,其出现职业倦怠的风险更大[53]。另外,手术室护士职业倦怠与职业认同、职业紧张和隐性缺勤也存在一定的关联[54]。


4、手术室护士职业倦怠的干预措施


4.1优化护理管理模式

4.1.1磁性管理模式

磁性管理模式是指在护理人员严重短缺的情况下,医院合理利用人才,吸引专业优秀护理人员加入,提升护理队伍质量、降低离职率[55]。刘子杨等[56]通过对98名手术室护士实施磁性管理模式,结果显示,干预后手术室护士情感耗竭、去人格化得分均低于干预前(P<0.01),低个人成就感得分高于干预前(P<0.01),说明磁性管理模式能够减轻手术室护士职业倦怠,提高工作满意度。

4.1.2以胜任力为指导的护理管理模式

以胜任力为指导的护理管理模式是以护理人员的实际能力为基础,为激发护士工作热情、稳固护理人才进行的一系列人性化的管理措施[57]。佘景霞[57]通过对27名手术室护士实施以胜任力为指导的护理管理模式,干预后手术室护士在情感衰竭、去人格化方面评分显著低于干预前,低个人成就感方面评分显著高于干预前。但此研究样本量较少,未来应加大样本量予以进一步验证。

4.2改善护理环境

研究显示,护理环境不佳将影响手术室护士的身心状况,使其自我效能感降低,引起职业倦怠[58]。李霞[59]通过对44名手术室护士实施改善环境的干预研究,对手术室的环境、人力资源配置、岗位职责等进行重新设定,缓解护理人员工作压力,增加归属感。干预后手术室护士MBI-GS中情感衰竭、去人格化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低个人成就感评分高于干预前(P<0.05),说明通过改善护理环境,能够帮助手术室护士降低职业倦怠水平、提升工作满意度。

4.3正念减压干预

何燕珠等[60]通过对25名手术室护士进行为期4个月的正念减压干预(1次/周、2 h/次),包括正念呼吸、身体扫描及正念冥想等。干预后,研究对象情感耗竭、去人格化得分均低于干预前(P<0.01),低个人成就感得分高于干预前(P<0.01),说明实施正念减压干预能够降低手术室护士职业倦怠。甘泉等[61]将40名手术室护士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岗位业务培训,观察组接受正念减压干预(主要包括瑜伽、冥想等)。干预8周后,两组手术室护士职业倦怠水平均降低,但观察组职业倦怠降低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实施正念减压法能够降低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倦怠水平,缓解其职业压力。

4.4巴林特小组干预

巴林特小组干预是一种团体心理干预,是由护理人员组成的相互支持的安全封闭系统,为其提供处理职业困惑的平台,使护理人员以更加理性、换位思考的方式处理遇到的困惑[62]。杨海波等[63]通过对162名手术室护士进行为期8周的干预,结果显示,接受巴林特小组干预的观察组护士情绪衰竭、去人格化维度得分均降低,且低于没有接受干预的对照组,低个人成就感维度得分升高,且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实施巴林特小组干预对降低手术室护士职业倦怠水平具有积极作用。

4.5心理收入管理

心理收入是指员工对工作单位及其工作本身在心理上的一种感受,属于非经济报酬的范畴[64]。鲁为凤等[65]对100名手术室护士实施为期6个月的心理收入管理,主要包括成就鼓励、人文关怀、化解错误、优化排班、创建科室文化及培养科研能力。结果显示,干预后手术室护士职业倦怠水平显著降低(P<0.05),说明通过心理收入管理,能够有效改善手术室护士职业倦怠水平。


5、小结及展望


手术室护士职业倦怠问题较严峻,影响因素较多。目前国内外没有专门针对手术室护士职业倦怠的测量工具,且缺乏关于手术室护士职业倦怠影响因素的大样本研究。随着护理学的发展,手术室男护士的队伍逐渐壮大,该群体的职业倦怠情况较少受到关注。未来有必要结合我国国情,开展手术室护士职业倦怠的多中心、大样本研究,形成针对性的测量工具及干预措施,以期降低手术室护士职业倦怠水平,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文章来源:王建花,白萍,魏永婷.手术室护士职业倦怠的研究进展[J].上海护理,2024,24(03):31-36.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中国护理管理

期刊名称:中国护理管理

期刊人气:6478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国家卫生计生委医院管理研究所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672-1756

国内刊号: 11-4979/R

邮发代号:80-106

创刊时间:2001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