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浅谈楼宇自动化设计在智能建筑中的实践

  2020-03-31    290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智能建筑中的楼宇自动化设计方面的问题,从设计原理、总体构成和功能设计三方面对自动控制系统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然后结合实例分析了系统的软硬件配置问题,以便尽快掌握楼宇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方法,促进智能建筑的进一步发展。

  • 关键词:
  • 可移植性
  • 智能建筑
  • 楼宇自动化
  • 自动控制系统
  • 加入收藏

1、智能建筑中的楼宇自动化设计


1.1 设计原理

在现代智能建筑建设的过程中,楼宇自动化设计将发挥关键作用。通过对空调设备系统、火灾报警系统等各种子系统进行集中控制管理,运用现代化监控技术确定建筑存在的安全隐患,能够有效预防建筑火灾等安全事故的发生。在各类子系统得到集成的情况下,楼宇自动控制系统可以将警报数据发送至控制室,在向现场设备发送控制指令的同时,实现报警设备自动控制,利用广播系统确保人员能够得到安全疏散。实现机电设备的一体化管理,能够使建筑设备性能得到提升,减少设备运行故障的产生,使建筑安全隐患得到减少。

通过自动化设计,可以结合建筑节能环保要求实现建筑布局优化,完成最佳采暖和空调设备的选择,并提出合理运行方案,在保证用户舒适度的同时,通过全面综合管理加强建筑能耗控制[1]。实现对建筑能源的最大限度利用,能够增强建筑运行的经济性,减少不必要浪费的产生。通过自动化设计实现楼宇系统一体化管理,可以借助智能系统降低物业人员工作强度,同时降低错误和失误的产生,因此能够为用户提供良好环境。

1.2 设计思路

实际在楼宇自动化设计中,需要控制的系统主要包含空调系统、电梯系统、消防系统、变配电系统等各类子系统,还要利用以太网实现工作站与控制单元的结合,构成交互的网络关系,达到分层控制的目标。如图1所示,在现场控制设备与管理设备之间,需要利用传感器和执行器进行数据信息交互。通过网络,能够实现各控制单元联动管理,使复杂的楼宇控制过程得到简化,为管理人员提供共享数据的方法手段。

图1  系统总体设计思路

对于用户来讲,可以在完成权限设定后,登录系统客户端进行自由访问,可以利用用户数据协议完成服务器建立,并在楼宇自动控制系统中应用,达到代替工作站功能的目标。在系统自动控制功能实现上,需要借助智能系统实现建筑中各种运行设备状态的实时监控,然后将采集到的设备数据传输到工作站进行保存和分析,保证数据得到科学管理。结合数据分析结果进行执行器的控制,能够实现众多子系统的集中管理。相较于人工控制方式,采用自动控制系统能够根据监测到的设备运行状况作出迅速调整,因此能够保证系统高效节能运行,并在初期完成突发事故处理,为建筑安全运行提供保障。

1.3 结构设计

从自动控制系统结构来看,在自动化设计中需要完成中央站的建立,负责实现建筑内各项系统分类管理,保证自动控制系统能够高效运行。结合要求完成各类工作站的设计,才能使各子系统在运行期间得到实时监督和有效控制,满足建筑控制要求。而自动控制系统中拥有复杂监控信号,同时异构系统较多,想要进行现场设备实时访问和处理,需要加强系统间的协调管理,保证自动控制系统具有兼容性和可移植性等特性。

基于多重考虑,需要采用三级集散控制结构,将系统结构划分为管理层、监控层、现场层,分别负责进行子系统设备运行状态的集中、监测和控制管理。其中,管理层为自动控制系统顶层,负责协调各子系统,通过集中管理实现成本节约。该层别主要分布有中央管理计算机,需要完成管理网络的建立。管理人员利用管理层提供的人机交互界面,可以进行具体操作指令的发布。

监控层采用BAS监控计算机,利用控制总线与现场控制器通信,负责进行各子系统运行参数、状态等信息的监控,发现异常后将显示故障和发出报警,可以进行具体操作指令的执行。现场层分布有各种现场装置,如传感器、执行器等设备,在控制器控制下完成过程数据采集[2]。控制器通过现场总线获得控制指令,并利用控制算法完成设备控制,实现设备运行状态诊断,为设备安全运行提供保障。

图2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2、智能建筑中的楼宇自动化应用


2.1 建筑概况

某商用建筑地上16层,地下2层,建筑面积约5.2万㎡,拥有办公、娱乐、餐饮等功能,内部分布有空调系统、火灾报警系统等各种电气系统。按照建筑建设要求,需要完成楼宇自动化管理,配置完善自动控制系统,实现建筑的智能管控,保证建筑各项设施能够安全稳定运行,在降低建筑能源消耗的同时,节约建筑运营成本。

2.2 系统配置

在楼宇自动化应用方面,需要结合结构设计方案完成系统软硬件配置。而BAS监控计算机为系统运行基础,属于中央处理器,与众多DDC控制器连接,能够实现各种设备的运行监控,并在发现运行故障后第一时间发出预警,生成相应的故障报告和维护记录[3]。在楼宇自动控制上,需要采用S-600系统,完成建筑内各子系统全面管控。

在系统供电方面,需要完成电源不间断设置,确保为系统持续供电。实际可以采用AC220V、50Hz的连续电源,供电总量能够达到800VA以上。在建筑断电后,应急电源将自动启动,保证系统安全运行。在现场控制器安装上,需要完成控制单元灵活配置,加强各监测点数据采集和管理。完成软件程序编写,能够实现各种输入信号运算分析,然后输出信号控制风门、阀门等设备执行启停、关闭等复杂动作,可以达到连续控制、批量控制的目标。

将DDC控制器当成是智能控制实现的关键,需要遵循TCP/IP协议实现网络通讯,控制器可以利用RS485完成数据实时采集,并将得到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保证数据能够得到运算处理。在系统软件编程上,采用C语言完成自动化函数的编写,能够为总线控制提供对象集合,加强各通讯节点的联系,促使完整的网络控制系统得以形成,为系统数据信息共享提供支持。

图3  系统配置分析

2.3 功能应用

从系统功能应用上来看,在DDC控制下,系统能够实现建筑供热、空调、制冷、新风等子系统的控制,达到控制建筑内部环境温湿度的目标,为用户提供舒适的空间。而利用系统对电梯、变配电、给排水、照明等子系统发出调节指令,可以实现建筑能源的综合管理。实现变配电系统管控,将各项电路开关当成是监测目标,结合电路电流、电压等因素确认建筑物内部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可以实现开关设备和应急发电设备的远程操控。

在保证电路安全的同时,可以实现电路负荷控制,使能源消耗降至最低。针对给排水系统,能够实现排水泵、供水泵等设备监控,保证水位、水压等各项指标在正常范围内。针对电梯系统,配备有全套自动控制装置,能够结合监测得到的运行数据进行突发事件的应对,同时结合电梯使用情况进行运行控制,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消耗。在照明控制上,系统可以实现电能调动,针对不需要不间断照明位置,如走廊、停车场等合理切断电路,控制用电量,针对不间断照明位置根据监测光照度控制灯具输出,达到节约能耗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吴烨琪.智能建筑中楼宇自动化的设计及其应用[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8(14):112-115.

[2]侯丽娜,刘莹.关于智能建筑中楼宇自动化的设计及其应用[J].决策探索(中),2018(05):41.

[3]张启英.智能建筑中的楼宇自动化设计及其应用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8,15(01):12+14.


马建.探析智能建筑中楼宇自动化设计应用[J].电子测试,2019,(22):127-128.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创意与设计

期刊名称:创意与设计

期刊人气:905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江南大学,中国轻工信息中心

出版地方:江苏

专业分类:艺术

国际刊号:1674-4187

国内刊号:32-1794/TS

邮发代号:28-190

创刊时间:2008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16开

见刊时间:7-9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