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PDCA循环理论联合课程思政在中医骨伤教学中的探索

  2024-01-31    11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中医骨伤科学是中医学课程中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桥梁课程,并且注重临床操作,考验动手实践能力。在中医学课程教育改革推进中,疫情给中医骨伤教学工作带来诸多考验。文章探索深度融合课程思政理念,借鉴PDCA循环理论在教学中的运用,提出以临床结合病例、线上掌握基本理论、线下实操等教学举措,提升学生中医骨伤临床能力;同时融入课程思政,培育学生核心价值观,增强文化、专业自信,以期为提升中医骨伤教学质量和改革教学方法提供思路和参考。

  • 关键词:
  • PDCA循环理论
  • 中医骨伤科学
  • 教学改革
  • 教学方法
  • 课程思政
  • 加入收藏

随着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以来,中医骨伤教学面临理论与临床衔接脱节的问题[1],尤其在骨伤理论基础与临床技能的结合上。

美国统计学家、管理学家戴明提出PDCA循环管理法[2]。PDCA循环理论的基本含义是工作前制定计划,随后将计划付诸实践,再检查实施情况和处理结果,由此循环往复,以期提高工作质量或水平,从而促进事业快速发展。它包含P(Plan)——计划、D(Do)——执行、C(Check)——检查、A(Action)——行动(或处置)四个阶段。PDCA循环理论在医学教学中的运用取得了满意的效果,能够提升医学生综合素质和临床能力[3]。

文章基于PDCA循环理论联合课程思政探索中医骨伤教学方法,以拓宽学生视野、启发学生思考、提高师生互动效果。

为体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理念,结合多媒体与线下课堂的教学方式,文章提出PDCA循环理论教学模式,强化两点式教学,从计划到执行,重视思维导向,在检查中反思总结,在行动中巩固提高,重视问题导向,提升学生中医骨伤科学的临床辨证思维。同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发扬课程思政元素,弘扬中医药文化,增强学生中医药文化、专业自信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信。


1、基于PDCA循环理论的教学模式的步骤


中医骨伤科学是关于骨关节以及周围筋肉创伤和病变的科学研究课程,属于实践性、操作性课程。基于PDCA循环理论,我们应该明确教学目的,第一制定教学计划,第二进行教学执行,第三进行教学检查,第四进行教学处置,对上述步骤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总结,在循环过程中将教学模式逐渐完善。


2、基于PDCA循环理论的中医骨伤教学具体举措


2.1 从基础到实践层层递进

中医骨伤科学是一门针对骨关节以及周围筋肉损害和病变的研究学科,教学内容也必须围绕此方面进行。两点式教学是“理论+临床”教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完成教学计划制定、教学执行、教学检查、教学处置四个步骤,在此期间穿插“理论+临床”教学模式,以培养实用性人才为目标,理论联系实践,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以达到期望的教学效果。

2.2更新教学理念

传统的中医骨伤诊疗模式是带教老师开展诊疗教学活动,学生观摩教师的临床工作,教师介绍骨伤科疾病及相关知识。这种教育形式忽略了医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忽视了对其独立学习、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大部分学生存在临床思辨能力低等问题,根本原因就是教师实行以课堂为主的传统教育理念[4]。所以培养学生主体理念,是中医骨伤临床教学改进的主要方向。

2.3 增加互联网教学

现在多媒体发展迅速,教师可以把抽象晦涩的教学内容,通过图画、视频、表格等方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着重记忆。如针对简单四肢骨折的手法复位、夹板操作、石膏固定、骨折X线片阅片等实用性较强的教学内容,以录像的形式进行能够节约大量的时间、明显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学生在临床之余,可以利用网络查阅有关资源,在微信或网课教学中相互沟通,以利用碎片时间掌握医学临床专业知识,而且还能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2.4 案例与临床结合

案例教育在医学院校的教学工作中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案例的直观教学克服了传统教学模式的一些弊端,充分体现了学生主体作用,改革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方式。教师可选取在临床诊疗工作中接触的典型病例与学生分享,按照临床诊断思路指导学生的诊疗思维,培养学生严谨的医学临床实践诊断分析能力,为学生今后的临床生涯打下根基;此外,能调动学生对教学话题的兴趣,增加学生教学参与度。还可组织开展情景练习,鼓励学生对理论知识进行自主学习,并培养学生实际的动手能力。

2.5 基础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

基础知识与临床相辅相成。一方面,教师教授学生基本知识,另一方面教会学生将熟悉的基础知识运用于临床。学生在带教老师带领下走进医院、走进病房,近距离接触患者,达到临床实践目标;通过门诊随诊和病房实习直观地了解病例,以便于将理论知识和临床实际紧密结合起来进行总结和思考。中医骨伤基础与实践教学的结合,培养了学生的传承意识,强化了学生的岗位技能,也凸显了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的理念和内涵[5]。

2.6 开展教学讲座

教师选取骨科临床常见病组织学生自主授课演讲,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发挥主观能动性,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6]。在带教过程中,教师针对病房病种选定主要疾病,引导学生利用教材、有关文献等完成资料的检索并整理。然后,学生根据典型病症资料自制PPT,演讲前可先在网上开展应试讲解,并更正错漏教学内容,演讲完毕后再由教师做总结并进行指导、补充、修改。这种方法在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同时,也能提升他们沟通交流、组织等综合能力。

2.7 规范考核评估模式

采用中医骨伤育人成效评价表结合问卷调查作为测评考核内容的重要方式,对学生以及该课程实施考评。这种评估具有考评周期较短、反映及时准确的优点,从而能带来更好的教学体验。规范考核评估模式也是提升临床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有助于找到临床实践诊疗工作中的不足,有利于教师反思与改进临床教学工作,并以此推动教学质量提升。


3、中医骨伤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理念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是当今时代的主旋律。中医药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中医骨伤科学便蕴含着丰富的中华传统文化内涵和时代精神,在中华民族与疾病的斗争中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中医骨伤教学中挖掘中医文化自信要素,有利于坚定学生的“四个自信”。在中医骨伤科学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政教育是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需要,是新时期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7]。因此,“理论+临床”教学模式中,应当注重学生政治素质与人文素养的提升,深刻挖掘中医骨伤科学中的思政教育资源,培育学生的中医药文化内涵、专业自信,弘扬中医药文化;注重学生思想品德,多开展诵读《大医精诚》等中医传统医德典籍的活动,使其感悟大医之德;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告诉学生树立远大理想;还要强调医学伦理学、卫生法等,增强学生法律意识;注重人文关怀,传承医者仁心理念,采取模拟医患沟通交流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

在PDCA循环理论下的中医骨伤科学教学模式中融入课程思政理念,达到育人与育才相统一[8],通过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爱国情怀,可以实现中医药专业教育、人文教育与思政教育同步发展,有助于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和塑造,并提升中医骨伤人才的培养质量。


4、总结与展望


基于PDCA循环理论探索新教学模式,通过多种教学举措授课,引导学生多元思考。在考核评估后及时发现教育工作的不足,进一步改善在临床教学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从而促进教学质量提高,也让该教学模式愈发成熟。PDCA循环理论联合课程思政在中医骨伤教学中的运用,可以培养学生临床思维、提升学生临床实践能力,而且在教学中有机融入课程思政理念,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塑造学生,培养新时代中医骨伤人才。PDCA循环理论联合课程思政的教学模式,值得在中医骨伤科学教学中运用。


参考文献:

[1]徐西林,申意伟,吕航,等.基于教学内容探讨中医骨伤科学人才的目标培养[J].中国当代医药,2019,26(21):190-193.

[2]隋聪,吴俊华.“以学生为中心”的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骨科临床实践教学管理中的应用与思考[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20,34(1):29-31.

[3]王磊,刘浩,郑素芳,等.改进型PDCA循环在外科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临床教学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20,17(34):87-90.

[4]陈镇秋,凡一诺,陈明海,等.中医骨伤科学教学方法的探索[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1,19(7):50-51,58.

[5]孙宏志,王微.“传承创新”理念下中医药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应用[J].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2021,29(6):805-810.

[6]宋敏,海云翔,曹林忠,等.疫情背景下线上混合式教学在中医骨伤科教学中的探索[J].甘肃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37(3):104-107.

[7]齐鹏坤.中医骨伤科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析[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1,19(13):179-181.

[8]董洪亮.坚持立德树人思想引领加强改进高校党建工作[N].人民日报,2014-12-30(1).


基金资助:甘肃中医药大学5+3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项目【No.YBXM-29】;甘肃中医药大学“课程思政”项目【No.甘中医大教发[2020]13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82160916】;


文章来源:蒋宜伟,麻永胜,宋重东等.PDCA循环理论联合课程思政在中医骨伤教学中的探索[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4,22(04):29-31.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期刊名称: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期刊人气:2539

期刊详情

主办单位:中国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中宣部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所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政治

国际刊号:1002-9907

国内刊号:11-1496/D

邮发代号:2-378

创刊时间:1983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4-6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推荐关键词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