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如何实现铁路运输安全管理

  2020-02-26    282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铁路运输安全管理是维护铁路安全的一项基础工作,它不仅影响着交通运输的整体安全性,还时刻关乎着社会大众的人身与财产安全。为了做好铁路运输安全管理工作,进而提升我国铁路交通运输领域的竞争力,加强对铁路运输安全管理问题及对策的分析变得尤为重要。基于此,本文就相关主题展开了分析和探讨,致力于推动安全管理工作的改革发展,迎合当前的时代趋势,达成工作目标,保障铁路运输的安全和顺利。

  • 关键词:
  • 竞争力
  • 管理策略
  • 铁路运输安全管理
  • 问题与对策
  • 加入收藏

铁路运输安全管理是维持整个铁路交通线正常运转的基础工作,铁路运输线路是我国的交通运输生命线,决定着民众出行以及物资运输能否安全完成。而铁路安全管理则等同于人体的免疫系统,担负着防范风险的重要责任。但是就当前的管理概况来看,铁路运输安全管理体系当前依然存在漏洞,因此需要针对当前问题以及优化策略展开分析,望提升管理质量。


1、铁路运输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铁路运输管理体制问题

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趋势下,我国铁路运输体系的组织结构以及工作形式都产生了巨大变化,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社会运行的节奏也越来越快,特别是在电商平台普及后,交通运输量大幅提升,所以对于铁路运输的管理要求也更高。但是就目前的概况来看,因国内铁路管理体制依然是铁路总公司领导下的管理体制,这种管理模式使得各个地区的交通运输条件以及铁路线路特点等无法全面体现出来,也无法做到针对性管控,对于安全问题的防范策略无法保证符合实际管理需求。

1.2 铁路相关人员素质问题

当前我国铁路体系中的相关人员往往存在素质较低的情况,这样的问题严重影响着铁路客运的服务质量以及安全性。特别是随着专业教育的普及,每年都有众多应届毕业生投入铁路运输领域,这使得铁路管理部门忽视了对于资深员工的挽留,进而导致人员流动性更强。而新进人员往往缺乏实践经验,在列车运行过程当中发生突发事件也无法保证妥善处理,简而言之相关人员业务能力的不足是当前铁路安全管理过程中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1.3 列车晚点率问题

列车的运行时间的精准度掌控是当前我国铁路运输管理的关键课题之一,但是就目前的概况来看,铁路列车晚点的问题依然普遍存在,因列车的运行有特定的路线及时间要求,一旦列车的运行时间脱离了原本计划,管理中心无法及时做出反应,则很容易导致运行安全受到威胁。可见列车晚点问题的影响不容忽视。

1.4 铁路设备设施故障问题

设施故障对于铁路安全的影响是直接且重大的,但是对于我国铁路设备当前的使用情况展开进一步分析不难发现,当前的铁路列车设备设施,包括安全监控设备等等普遍存在稳定性不足的问题,在出现故障后也无法保证能够及时得到解决,进而导致列车的运行安全受到影响。这一问题必须要得到充分的重视,才能够规避风险,进而保证交通运输过程的顺利完成[1]

1.5 安全管理理念陈旧

当前国内的铁路管理部门依然仍习惯于恪守成规的落实管理工作,这种形式化的管理手段虽然更加方便实施,但是却往往存在诸多弊端漏洞,如果管理规范得不到及时的革新,在出现新的安全问题时,往往很难追究责任。除此之外,随着铁路列车车型的增加、线路的拓展,如果依然采取以往的管理模式,很那能适应新时代的实际管理需求。


2、铁路运输安全问题的对策


2.1 优化铁路内部管理机制

即便是完善的铁路系统,也必须要有科学的管理体系为基础,才能够体现出管理优势,做好管理工作。即是说要确保铁路运输的安全性,必须要首先着手优化铁路内部的管理机制。从列车检票方式优化、进站安检手段革新到行驶过程中的治安管理、紧急安全事故的防范措施优化等等,都要得到贯彻落实,以确保铁路安全管理制度能够跟上铁路运输体系的发展步调,满足每个时期的管理需求。

在铁路货运安全管理方面,需要制定符合安全要求的规章制度和法规条文,围绕铁路运输安全的中心,落实制度和责任。针对铁路运行方面,需要加大科技投入,应用科学的铁路技术装备,淘汰不符合安全要求的运输设备。不断升级改造现有的行车安全监管装置,消除铁路运输设备上的安全隐患,在运输安全生产管理中以科技硬件取代繁琐的人工监管工作,这样不仅可以切实提升运输效率,还可以避免出现人为操作问题。通过构建安全信息系统,能够提升安全系数,保障整体货物运输安全。

2.2 完善铁路安全法规

法规是做出管理决策及落实管理工作的依据,对于铁路运输管理相关法规发条的完善,有利于开展管理工作,保证管理决策有依据,有出处。各地的铁路企业、各级政府、关行业与广大社会公众,都要在铁路安全法规当中履行相应的义务,一旦违背法规,无论身处哪个层次,都要承担责任,接受惩罚。目前已经有诸多国家针对铁路安全颁布了专门的法律,例如铁路安全法等等。而我国的铁路法规如果要得到进一步完善,应当一定程度借鉴国内的法规,并且以国内的铁路管理需求为基础去调整法规,以达成管理目标。要将安全你管理列为核心内容,达成针对性落实安全管理的目标[2]

2.3 改革铁路设备设施技术

铁路安全管理需要有相应的技术为基础,才能够真正做到高效精准。特别是在信息时代下,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各个领域的专业设备都在逐渐革新升级,铁路运输领域的设备设施亦是如此。为确保铁路运输流程的安全稳定,必须要积极革新设备,为安全管理提供支持。从铁路客运的各个环节入手,包括进站认证、行李安全监测、站内消防系统及其他警报系统、检票系统、站台安全管理系统等等,都应当以安全为基本原则去进行革新,以保证能够维护站内整体安全。对于废旧的设备与系统,必须做到及时整修亦或是淘汰,才能保证站内的各项业务都能够正常运行。

2.4 加强安全责任的意识,建立起安全考核体制

考核体制的建立对于铁路管理部门来说是必然需求,因为铁路运输的各个流程是相互关联的,所以即便是内部某个员工的个人能力与素养不足,都可能影响铁路各项业务流程的正常推进。为此必须要将交通运输安全管理的权责落实到内部的每个岗位、每一个人。而为了保证权、责、利的分配精准,首先必须要建立起专业化的安全监管机构。采取随机的抽查的方式去审核现场的所有业务流程、包括货运与客运,以及各个相关部门,只有全面落实审核工作,才能尽可能排除所有可能影响交通运输安全的各类风险。并且要保证将相关安全事务与员工的个人利益关联起来,挂钩薪资与职位,才能够真正起到正面约束作用。

2.5 建立激励机制,提升职工积极性

对于铁路交通运输体制内的人员来说,激励机制的落实关系到其工作态度与工作成果。但是每个人的诉求不同,因此为了真正体现出激励性,必须要首先定位员工需求,同时给予员工所需要的刺激。当前的激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是名誉激励,即是给予优秀员工相应的称号,如见义勇为员工等等。物质激励则是一定的奖金或是其他物质福利。此外也包含惩罚激励及竞争激励,一定的惩戒,是让员工对于自身错误提起重视的必要途径,合理的岗位竞争更是激励员工的必要途径。最终还要考虑到假期、学习机会等其他形式的激励,通过各种激励手段,能够保证内部人员的素养得到提升,思想水平得到提升。


3、结语


铁路运输安全管理是铁路运输管理的关键环节,其贯穿铁路运输的每个环节,也关乎铁路运输体系内的每一名员工,甚至关乎每一名乘客。以上文章主要针对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的要点展开了分析,望以上所述能够成为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的理论参考,真正推动我国铁路运输事业发展。


参考文献:

[1]吴靓琳.铁路运输安全管理问题及其管理体制改革对策[J].科技风,2019(18):231.

[2]陈春.铁路运输安全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9(6):17+19.


李明.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9,(34):280-281.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铁路采购与物流

期刊名称:铁路采购与物流

期刊人气:963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国铁路物资集团有限公司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经济

国际刊号:1673-7121

国内刊号:11-5521/U

创刊时间:1982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7-9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