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浅谈关于职业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2020-02-28    355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新时代下要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职业院校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应有之义就是提升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个动态、复杂的教育生态系统,思想政治教育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必须要树立时代意识,当前职业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正面临着机遇与挑战,要坚持采取相应措施改革创新,才能不断提升教育发展的实效性。

  • 关键词:
  • 实效性
  • 思想政治教育
  • 改革创新
  • 职业院校
  • 加入收藏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指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培养面向经济社会发展和生产服务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是新时代发展职业教育和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目标和任务。要实现这一目标和任务,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能缺位,必须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全新的思维方式审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各种机遇和挑战,在改革创新中不断提升工作实效性。


一、新时代职业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一) 民主与法治建设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积极稳妥推进民主与法治建设进程,成效显著。公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利不仅得到了充分保证,而且广大青年学生的独立意识、法治意识和权利意识等得到了明显增强,这为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政治氛围和时代机遇[1]。但与此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问题和挑战,这主要是因为,在广大青年学生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和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的全新时代环境下,对他们展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往往更具有难度。此外,新时代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导致各种社会矛盾呈现出日趋复杂化的特点,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兼顾对这些矛盾的预防、解释、化解,这无疑也增加了工作的挑战性。因此,如何引导和帮助青年学生在民主与法治建设进程中把握正确的政90治方向,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坚定“四个自信”,是当前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二) 文化多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新时代下,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更加深刻和复杂。在多元文化环境中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思维更加活跃,视野更加宽阔,个性更加鲜明,这为新时代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改革创新提供了良好机遇。但与此同时,文化多元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主流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话语权,为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诸多难题。例如,自由主义、无政府主义等西方错误思潮的涌入,正对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社会主流价值观造成严重冲击,而青年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往往更容易受到这些西方错误思潮的影响。因此,在价值观念多元化、社会思潮多样化和文化市场大众化的多重因素作用下,如何加强对青年学生的有效引导,强化其对主流价值观的情感认同度和价值认同度,是摆在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前一项极为严峻而紧迫的任务。

(三) 社会信息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新时代下,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已经全面渗透到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中,教育领域也不例外。一方面,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深刻改变了人们原来的生产生活方式,有力推动了社会发展,为职业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诸如渠道拓展、空间扩大和载体创新等重大机遇。但与此同时,现代信息技术也为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思想噪音增加、教育权威弱化等诸多问题和挑战。特别是随着新媒体、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职业院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在操作性、广泛性、评价方式和教育手段等方面均存在较大的问题和缺陷,已难以适应新形势对其提出的新要求。


二、当前影响和制约职业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提升的主要因素


(一) 环境因素

影响职业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因素主要表现为思想认知不足、重视不够、机制不健全等方面。长期以来,在重知识和技能培育、轻思想政治教育的错误观念影响下,许多职业院校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2]。部分职业院校片面地认为,学生只要学会和掌握了一技之长,找到了工作,增加了就业率,就足以实现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就可以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一边,置之不理,从而造成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机构、人员数量、经费配套等方面不到位,工作机制不顺畅、不健全,工作普遍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

(二) 对象因素

职业院校学生与普通高校学生具有很大的区别,而且特点也比较鲜明。普通高校学生的综合素质比较强,而职业院校学生的思想、文化、学习、逻辑、心理等综合素质比较弱,不仅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不深,理解不够,而且更容易受到拜金主义、自由主义、个人主义等西方错误思潮的影响,甚至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产生排斥和逆反心理。此外,绝大多数职业院校学生尤其是中职学校学生还处于叛逆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没有定型,思想波动比较大,极易产生悲观、失望、迷茫、压抑、抱怨、自卑等负面情绪,再加上枯燥乏味的日复一日、机械性的职业技能训练和实训实习,很容易形成抱怨社会、怀疑人生和思想偏激等不良心理,这为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和难度。

(三) 主体因素

教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也是提升职业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的关键因素。当前,许多职业院校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念和方式仍然比较落后,容易忽视对象、环境和载体的新变化,仍然将学生当成思想政治教育被动的接受者,习惯于自上而下、单向度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这极大地削弱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比如,许多教师对“90后”“oo后”青年学生的思想动态、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不够熟悉了解,不善于创新开拓思想政治教育空间,不会用网络媒体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又如,许多教师仍然习惯于把学生的考试成绩和作业完成情况等显性指标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价标准,忽略了价值认同、情感体验、道德养成等隐性指标在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影响了实际考核评价结果。

(四) 过程因素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落后。在文化和价值多元化的语境下,说教和灌输的方式仍然是职业院校组织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常态。这种单向、“自说白话”的教育方式很难让青年一代产生价值认同和情感共鸣,甚至容易引起他们的反感和排斥。其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时代脱节。在“互联网+”时代,如何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进行创新,使之更具有感染力,是新时代赋予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使命。然而,许多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书本教育,以抽象的话语体系和空洞的文字符号进行教育和表达,无法满足学生的成长成才需要,更无法获得学生的价值认同,甚至造成了某些领域出现思想政治教育“失语”的尴尬局面。最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不足。思想政治教育是在师生、生生的思想沟通、情感交流和学习互动中展开的,应当倡导润物细无声式的教育方式,努力做到寓理于情,人情人理,情理交融,通情达理。但是,在传统教育工作模式中,许多教师常常将思想政治教育和知识教育等同起来,采取“灌输一接受”的单一教育模式,对学生的主体性缺乏足够的重视,这极大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果。


三、提升职业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


(一) 转变教育教学理念

教育理念是改革创新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靶向。新时代下,应当准确把握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在环境、载体、对象、目标、方式等方面的全新特点,从而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首先,要把立德树人摆在职业院校一切工作的中心位置上,回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与普通高校相比,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侧重点虽然是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教育,但两者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都要不折不扣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这就意味着,职业院校不仅是职业培训所,也要有更高层次的使命和责任担当意识[3]。其次,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满足受教育者的需求,是一切教育教学改革必须遵循的不二法则。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中,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往往受到忽视,只是被动地接受某种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效果并不理想,值得认真反思。其实,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虽然带有鲜明的意识形态特征,但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更多在于引导学生的健康成长。职业院校学生的成长通常具有多样性,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最大满足学生需求。最后,牢固树立互联网思维。作为学习和生活的主要组成部分,互联网是职业院校广大青年学生形成思想认识、获得价值观念的重要来源,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学会用互联网思维思考和解决问题,主动占领网络阵地,不断拓展教育空间和渠道,使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和形式更丰富、更鲜活、更接地气。

(二) 优化工作体制机制

优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制机制,实现顶层设计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国家宏观维度层面上,国务院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等指导性文件,教育部制定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但目前未见从战略高度制定与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相适应和相配套的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案。在学校中观维度层面上,需要结合学校实际,围绕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工作,制定“大思政”方案统领全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形成思想政治工作合力。在教育微观层面上,需要从保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出发,制定集监督、管理、运行、评价于一体的综合性有效机制。特别要注重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评价体系,这是优化工作体制机制中的最重要一环。

(三) 重构教育教学模式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必须要改革,改革虽然不一定会取得成功,但不改革必定没有出路。首先,教育教学途径实现多样化。实践表明,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具有渗透性,不仅能融入各种形式的活动,而且能够融人专业课教育教学。因此,必须打破单纯依靠课堂说教“包打天下”的传统局面,努力构建全员参与、全方位渗透、全过程育人覆盖的工作机制,使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渗透到职业院校的各个领域和角落。其次,教育教学内容实现生动鲜活化。结合职业院校学生实际,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职业理想培育、职业纪律养成、职业技能训练等活动结合起来,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有机融入到学生的学习认知、道德选择、情感感受和生活体验中,以个体化、针对性的教育内容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价值认知,让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有更多获得感。最后,教育教学方法实现多元化。仅靠说教说理难以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达到入耳入脑入心,反而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倦和反感等不良情绪。因此,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理念,把思想政治教育与92专业课实习实训、技能大赛、社团活动、社会服务等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深悟透,从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四) 打造独特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通过潜移默化的形式对青年学生的行为和价值观念产生深远的影响,而良好的校园文化更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重要催化剂。因此,对于职院院校而言,打造特色校园文化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关键一招。首先,从职业院校特有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任务出发,把职业动机、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适应和职业发展教育有机融合到学校软硬件建设中,打造职业性特色校园文化。其次,结合学校所在区域的特色,深入发掘地方文化沉淀,充分利用地方人文精神,扬长避短,形成区域特色和品牌,打造地方性特色校园文化。最后,坚持“走出去”和“请进来”原则,把各具特点、百花齐放的优秀企业文化引进校园,打造开放性特色校园文化。总之,职业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不能同质化,而应形成以凸显职业性特色、凝练地方性特色、彰显开放性特色为主要特征的全新格局。

(五) 创新教育教学载体

创新教育教学载体是新时代提升职业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必然路径。一方面,充分利用互联网增强工作实效性。作为学校育人的“第三课堂”,互联网自身的自主性、开放性和交融性等特质赋予了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更多施展才能的空间。因此,要充分利用网络与学生建立起平等、合作、发展、共赢的良好关系,变说教为互动,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实际问题,并进行相应的思想教育和心理疏导。另一方面,积极借力大数据增强工作针对性。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和智能手机第三方应用程序的飞速发展,运用大数据技术对职业院校学生的思想动态进行分析,增强可预测性已经成为可能。通过大数据的汇总结果,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以及可能存在的各种隐患,为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引导提供可能。换言之,借助大数据,能够使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宏观群体走向微观个体,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个性化指导。

(六)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的关键要素。因此,职业院校必须紧跟时代步伐,组建新时代施行网络化、实践化、互动化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所需的教师队伍。首先,要按照专家化、专业化和专职化的理念组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始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明确角色定位,努力行机制、督促反馈机制,努力打造地方区域特色和海洋特色一流本科教育。

二是创新实验区建设既强调有学校的政策引导,也强调教师学生的自主行动,更强调两者的有机结合,是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通过推进实施学分制改革完善了本科生导师制、创新创业学分认定办法等文件,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教师学生考核指标体系;设置了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专项,通过交叉培养等方式,在专业认知、资源利用、学习方法、学术研究等方面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进行个性化、专业化的指导,初步形成了全程渗透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机制。

三是创新实验区建设主动适应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构建了“基础+提高+卓越”三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加强校际、校企、校地联合建设培养平台等方式,积极吸引社会资源和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投入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形成了学校、行业、企业等多元主体参与深层次互动的协同育人机制,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扩大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覆盖面,对于培养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也是构建创新型社会的必然要求。


四、问题及建议


一是强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海洋特色。进一步彰显海洋水产学科专业的优势,利用多学科交叉、多途径并进加强大学生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的示范引领作用,推进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具有海洋水产特色的创新创业人才。

二是改善创新创业教师的学术地位。博耶认为,学术包括相互联系的四个方面,即探究的学术、整合的学术、应用的学术和教学的学术[4],教学的学术是指教师有效地呈现学科专业知识,根据一定目的把不同领域的知识有条理地组织起来,使学科专业对学生来说更易接受,更有意义地掌握等[5]。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门学术性事业,学校要在职称评审、岗位聘任、评先奖优等方面确保创新创业教师教学的学术尊严落到实处。

三是优化配置创新创业教育资源。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探索的试验田,对于人才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意义。因此,学校需要进一步在政策、人员、经费、场地等方面加大投入‘“,并在科学研究和教学研究等方面予以支持,强化网络教学资源建设,鼓励创新实验区教师出版高水平创新创业教材,全面提升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徐婧,巨兴达.人才创新培养的中医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观[J].教育教学论坛,2018(7):217—219.

[2]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EB/0L].[2019—7—30].

[3]王平祥,唐铗军,刘薇,等.构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的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10(5):50一52.

[4]欧内斯特·L·博耶.关于美国教育改革的演讲[M].涂艳国,方彤,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78.

[5]綦珊珊,姚利民.教学学术内涵初探[J].复旦教育论坛,2004(6):28—31.

[6]叶春海,高秀梅.广东海洋大学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探索与实践[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7:8.


梁辉,罗秋怡,黄振宣.职业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高教论坛,2019,(10):90-92,104.

基金项目:广东省本科高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立项建设项目“广东海洋大学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粤教高函[2016]233号).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

期刊名称: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

期刊人气:423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山西省社会科学院

主办单位:山西省社会科学院

出版地方:江苏

专业分类:教育

国际刊号:1000-2987

国内刊号:14-1057/C

创刊时间:1985年

发行周期:季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4-6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