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九味生化颗粒制剂的稳定性试验研究

  2024-02-22    32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目的 通过对自制纯中药制剂九味生化颗粒的稳定性考察,确定其贮存方法及有效期。方法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中通则9001关于制剂的稳定性试验方法要求进行研究,以外观性状、水分、薄层鉴别、含量测定等为考察指标,通过进行高湿、高温、强光照射、加速及长期稳定性试验,对九味生化颗粒制剂进行稳定性考察。结果 九味生化颗粒在高湿环境下具有一定的吸湿性,影响因素试验、加速及长期试验均表明本品各项指标均在质量标准范围内,质量稳定。结论 中药制剂九味生化颗粒在制备、分装与贮存时要密封保存,并防止受潮;其在常温下,质量稳定。

  • 关键词:
  • 中药制剂
  • 九味生化颗粒
  • 影响因素
  • 稳定性
  • 薄层色谱法鉴别
  • 加入收藏

九味生化颗粒是酒钢医院根据临床需要而创新研发的纯中药制剂,前期已对其主要成分川芎、益母草、山楂、红花、桃仁、甘草进行了薄层色谱法鉴别,对其主要成分阿魏酸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进行含量测定。本次研究主要为保证九味生化颗粒成品质量,对本品的吸湿性、高温、强光照射、加速及长期稳定性开展试验研究,考察不同批次的样品外观、性状、鉴别、水分、含量的变化,分析药品稳定性试验数据。


1、仪器与试剂


1.1 仪器

AUW220D型电子分析天平(十万分之一);ZF-20A型暗箱四用紫外分析仪;LC-2010AHT型高效液相色谱仪。

1.2 试剂与药品

对照品:阿魏酸,批号:110773-201614;对照药材:川芎、益母草、红花、桃仁、山楂,批号依次为:120918-201612、120912-201209、120907-201713、120953-201407、编号YJ-121626,均购自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试剂:乙腈为色谱纯,磷酸,超纯水。3批样品批号分别为:20180325、20180326、20180327。


2、方法与结果


2.1 含量测定

2.1.1 试验色谱条件

色谱柱:Inertsil ODS-SP,规格:150 mm×4.6 mm、5μm;流动相:0.085%磷酸水溶液-乙腈(83∶17),流速:1.0 mL/min;进样量:10μL;柱温:35℃;检测波长:316 nm。

2.1.2 对照品、供试品、阴性溶液的制备

2.1.2. 1 阿魏酸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适量阿魏酸对照品,加70%甲醇溶解成8μg/mL的溶液,即得阿魏酸对照品溶液。

2.1.2. 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本品粉末10.0 g(过80目筛),置于锥形瓶(250 mL)中,加入100 mL甲醇溶液,称定重量;水浴回流提取(60 min),放冷至室温;用甲醇补足回流损失,震荡均匀;用0.45μm的微孔滤膜滤过,收集续滤液。

2.1.2. 3 阴性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阴性对照样品粉末(不含当归)10.0 g,制备方法参考“2.1.2.2”。

图1 川芎的薄层色谱图   

图2 益母草的薄层色谱图  

图3 山楂的薄层色谱图   

2.1.3 线性关系考察

采用高效液相自动进样器分别吸取上述对照品溶液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以峰面积(Y)对浓度(X)进行线性回归,阿魏酸在进样量0.081~1.620μg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Y=58 429X-0.2199,r=0.996。

2.1.4 稳定性试验

取同一供试品溶液,每隔1 h进样10μL,测定峰面积并计算阿魏酸的相对标准偏差(RSD)。阿魏酸RSD值为1.48%,供试品溶液12 h内稳定。

2.1.5 回收率试验

称取6份已知含量的样品约10 g,分别精密加入阿魏酸对照品溶液,制备方法参考“2.1.2.2”,计算出回收率平均值为97.9%。

2.2 定性鉴别方法与结果

2.2.1 川芎鉴别

称取样品15 g置于圆底烧瓶,加入40 mL乙醚溶解;回流60 min,滤纸滤过;滤液挥干成残渣,再加入2 mL乙酸乙酯溶解,作供试品溶液。取阴性样品(缺川芎)15 g,取1 g川芎对照药材,同法制成对照溶液(阴性对照、川芎对照)。

照薄层色谱法(TLC)(《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通则0502)试验,取10μL点样管吸取上述3种溶液,分别点在同一硅胶G薄层板(GF254),展开剂为正己烷-乙酸乙酯(3∶1);展开距边缘线1 cm时取出,晾干,置ZF-20A型暗箱四用紫外分析仪中检视(波长254 nm)。见图1。3批样品与川芎对照药材的色谱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暗色斑点,而阴性相应位置无斑点[1]。

2.2.2 益母草鉴别

称取样品20 g研磨成粉末后,加入50 mL乙醚,振摇提取10 min,提取液用滤纸滤过;挥干至残渣,再加入1 mL甲醇溶解,作供试品溶液。取益母草对照药材1 g,取阴性样品(缺益母草)20 g,同上法制成对照溶液(阴性对照、益母草对照)。

取5μL点样管吸取上述3种溶液,分别点在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展开剂为正己烷-乙酸乙酯(4∶1);展开距边缘线0.5 cm时取出,晾干,置ZF-20A型暗箱四用紫外分析仪中检视(波长365 nm)。见图2。3批样品与益母草对照药材的色谱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淡蓝色荧光斑点,而阴性相应位置无斑点[1]。

2.2.3 山楂鉴别

称取样品20 g研磨成粉末后,加入50 mL乙醚,浸泡30 min,超声处理5 min,滤纸滤过;滤液浓缩至残渣,再加入1 mL甲醇溶解。取山楂对照药材1 g,阴性样品(缺山楂)20 g,同上法制成对照溶液(阴性对照、山楂对照)。

取5μL点样管吸取上述3种溶液,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展开剂为甲苯-乙酸乙酯-甲酸(10∶2∶0.5);展开距边缘线1.5 cm时取出,晾干,置ZF-20A型暗箱四用紫外分析仪中检视(波长365 nm)。见图3。3批样品与山楂对照药材的相同色谱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淡蓝色荧光斑点,而阴性对照相应位置无斑点[1]。

2.2.4 红花鉴别

称取样品25 g研磨成粉末后,加入50 mL的80%丙酮溶液,振摇提取(10 min);室温0℃以下(室内温度为零下)放置约20 min,滤纸滤过,收集初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取红花对照药材0.5 g,取阴性样品25 g(缺红花),同上法制成对照溶液(阴性对照、红花对照)。

按照TLC《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附录ⅥB试验,取5μL点样管吸取上述3种溶液,分别点在同一硅胶G薄层板(GF254),展开剂为正己烷-乙酸乙酯(3∶1);展开距边缘线2 cm时,取出晾干,置于ZF-20A型暗箱四用紫外分析仪中检视(波长254 nm)。见图4。3批样品与红花对照药材的相同色谱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暗色斑点,而阴性对照相应位置无斑点[1]。

2.2.5 桃仁鉴别

圆底烧瓶中称取样品10g,加入50 mL石油醚(60~90℃),回流60 min;滤过,留取药渣,再加入25 mL石油醚洗涤;弃去石油醚,药渣挥干后加入30 mL甲醇溶解,水浴加热回流60 min;放冷至室温后滤过,收集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桃仁对照药材2 g和阴性样品(缺桃仁)20 g,同上法制成作为对照溶液(阴性对照、桃仁对照)。

参照TLC((《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通则0502)试验,取5μL点样管吸取上述3种溶液,分别在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条带状点样,将三氯甲烷-乙酸乙酯-甲醇-水(15∶40∶22∶10)配好后置于5~10℃冰箱12 h,待分层后分取下层溶液作为展开剂;展开距边缘线2 cm时取出,立即喷以磷钼酸硫酸溶液(磷钼酸2 g,加水20 mL溶解,再缓缓加入30 mL硫酸,混合均匀),将薄层板放置在105℃的加热板上直至斑点显色清晰。见图5。3批样品与桃仁对照药材在相同色谱位置上,显相同的条状蓝色斑点,而阴性对照相应位置无斑点[1]。

图4 红花的薄层色谱图   

图5 桃仁的薄层色谱图   

2.3 制剂稳定性考察

2.3.1 颗粒剂检验项目分类

参照制剂通则,颗粒剂检验项目如下:外观性状、薄层鉴别、装量差异、水分(第二法)、粒度、阿魏酸含量测定、溶化性(该中药制剂含药材原粉,不检查溶化性)。

2.3.2 高湿对九味生化颗粒质量稳定性影响

取适量颗粒精称,置于相对湿度为92.5%的容器中(其底部存放适量硝酸钾饱和溶液)。分别在第5天和第10天进行称重。由于在相对湿度92.5%放置时,称重结果表明质量增加大于5%,所以需同法取样,在相对湿度为75%(其底部存放适量氯化钠饱和溶液)的环境下考察,称重结果见表1。吸湿增重数值表明,在高湿环境时,九味生化颗粒因含有大量蔗糖而表现出较强的吸湿性,且易潮解霉变,因此保存需干燥密封[2]。

2.3.3 高温对九味生化颗粒质量稳定性影响

取适量颗粒置于敞口的干燥玻璃器皿中(厚度不超过2 mm),放置于恒温箱中(60℃),分别在第5天和第10天称取适量样品,并肉眼观察外观性状,以及进行TLC、水分测定、含量测定等,考察其稳定性。与第0天数据对比,九味生化颗粒的外观性状没有明显变色、无分化、无结块、无色斑形成等,TLC、水分、含量测定均在合格范围内,说明本品在高温环境下质量较为稳定[3]。见表2。

2.3.4强光照射对九味生化颗粒质量稳定性影响

取适量颗粒置于敞口的干燥玻璃器皿中(厚度不超过2 mm),放置于强光照射试验箱中,控制光照强度为(4500±500) Lx,紫外强度为83~100μW/cm2,温度为室温25℃。分别在第5天和第10天秤取适量颗粒,与第0天数据进行对比。九味生化颗粒的外观性状没有明显变色、无分化、无结块、无色斑形成等,TLC、水分、含量测定均在合格范围内,说明本品在强光照设备环境下质量较为稳定[4]。见表3。

2.3.5 加速试验对九味生化颗粒质量稳定性影响

同时将3批九味生化颗粒选用铝塑复合膜包装后,存放于温度控制在(40±2)℃、相对湿度为(75±5)%的环境中6个月,分别在第1、2、3、6个月底称取适量样品颗粒,与第0天数据进行对比。颗粒的外观性状没有明显变色、无分化、无结块、无色斑形成等,薄层鉴别符合规定,水分和含量略有降低但均未超出标准规定范围[5]。  

表1 湿度对九味生化颗粒质量稳定性的影响   

表2 九味生化颗粒高温试验结果  

表3 九味生化颗粒强光照射试验结果  

2.3.6 长期试验对九味生化颗粒质量稳定性影响

同时将3批九味生化颗粒选用铝塑复合膜包装后,存放于温度控制在(25±2)℃、相对湿度为(60±10)%的环境中考察24个月,分别在第0、3、6、12、18、24个月底称取适量样品颗粒,同加速试验检测各项目。3批样品虽然在保留过程中含量均略有降低,但直至保存到24个月时,其含量的保留率仍然保持在80%以上,各项指标均符合标准规定范围,说明本品在常温下质量稳定[6]。


3、讨论


九味生化颗粒为酒钢医院生产的纯中药颗粒剂,优点是便于携带、运输、贮藏及服用。但是中药制剂的成分复杂,大多数为亲水成分,因此稳定性研究是颗粒剂研发与生产中的关键部分。中药制剂颗粒剂如果贮藏不当,会发生吸潮、沉淀、变质等现象,对药物的有效成分及含量造成不良的影响,导致药物极易失效,从而产生毒副作用,影响临床效果[7]。

此次试验设计项目均为考察九味生化颗粒的质量稳定性而定。选定薄层鉴别药物时,由于处方中多种成分相互干扰,如川芎和当归都含有阿魏酸,泽兰和焦山楂都含有熊果酸,炮姜处方比例含量较低不适宜作为指标性成分进行鉴别,桃仁和红花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收载的药材鉴别方法后,阴性有干扰等,重新摸索出了新的试验方法,选定川芎、益母草、红花、山楂、桃仁作为薄层鉴别的几味药[8]。

铝塑复合膜包装后的九味生化颗粒成品分别经高温、光照强度、6个月的加速试验、24个月的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成品包装的九味生化颗粒含量下降不超过80%,其他各项考察指标均在质量标准控制范围内。参照中药制剂相关要求及稳定性试验结果分析,将九味生化颗粒的有效期暂定为24个月[4]。本次高湿试验研究表明,九味生化颗粒在室温(25±2)℃、相对湿度分别为(92.5±5)%和(75±5%)%的条件下存放10 d,出现部分结块及霉变现象,表明其有吸湿性,与本品含有大量蔗糖相关。虽然试验表明,高湿环境对九味生化颗粒的质量稳定性有一定的影响,但由于酒钢医院制剂生产环境所处的地理环境较为干燥,故只需在九味生化颗粒制备、分装与贮存时注意密封保存,环境对其质量稳定性影响不大[9]。


参考文献:

[1]赵丽萍,毛琳,刘光斌.九味生化颗粒的制备工艺研究[J].甘肃科技纵横,2020,49(12):74-77,70.

[2]贾春伶,尚雅文,龚慕辛,等.糖肾宁颗粒中4种成分含量及其稳定性的测定[J].中成药,2016,38(11):2384-2390.

[3]吴建华,林淑贞.柴藻消瘿散结颗粒有效期内的质量研究[J].海峡药学,2018,30(5):90-93.

[4]姜芳宁,刘光斌,高颖.复神丸制剂的稳定性实验研究[J].甘肃科技纵横,2021,50(8):36-38.

[5]薛沾枚,张艳,刘雪松,等.改良清肺颗粒的稳定性研究[J].中国饲料,2022(17):44-49.

[6]柳春兴,戴汶灼.养血止痛颗粒稳定性试验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9):75-76.

[7]刘凡.影响药物制剂稳定性的因素及解决办法[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6):287.

[8]赵丽萍,毛琳,刘光斌.九味生化颗粒的质量标准研究[J].医药卫生,2020,8(12):388-390,403.

[9]陈土荣,周艳,吴雪茹,等.清热祛湿外洗液的薄层鉴别及稳定性研究[J].新中医,2022,54(15):1-5.


文章来源:赵丽萍,任建花.九味生化颗粒制剂的稳定性试验研究[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4,22(06):145-148.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中药材

期刊名称:中药材

期刊人气:3349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单位: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材信息中心站

出版地方:广东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001-4454

国内刊号:44-1286/R

创刊时间:1978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年以上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