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在初等教育中语文教学起着重要的作用,占据着主导地位,影响着学生对其他学科的学习,所以教师的教学质量关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好坏。课外阅读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而且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也是语文教学的主要环节,中国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要求小学生阅读量在万字以上。培养小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已成为初等教育发展目标。本文详细说明了语文和课外阅读的核心素养,重点阐述了小学语文核心素养中课外阅读的培养策略,以完善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效果,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1、基于课外阅读的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导论
1.1 中国核心素养的内涵。2001年,我国教育部颁布了《中国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行稿)》。首先提出了“语文素养”的概念。它告诉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较强的语文素养可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基础,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阶梯。小学语文的核心成就在于提高学生的能力,包括语文知识、语文学习方法、语文能力和情操,其中语文知识包括汉字识别、拼音知识、语法知识、修辞知识、文学知识和句法知识。中国人的情感包括对祖国的热爱、美学和文化品味;中国人的能力包括读、说等;思维、写作和语言意识。汉语的核心素养不同于一般所说的。它更多的是指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力。从狭义上讲,小学生具有适应学校生活的能力;从广义上讲,它包括各个方面,主要是知识与能力的结合、正确价值观的培养、世界观和人生观。中国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从家庭和学校开始,到社会结束。在这个过程中,初级阶段是最重要的阶段。
1.2 课外阅读与汉语核心素养。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也是提高学生理解和理解单词能力的重要途径。首先,通过阅读各种文本,学生可以加强语言和知识的积累,提高语言能力,这对学习有很大的帮助。其次,在学生具备较高的阅读能力后,他们不仅可以获得知识,还可以通过文章来感受作者的感受,获得日常生活中无法感知的经验和体验。阅读能使学生进入另一种状态,增强他们对世界的理解。因此,阅读教学是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必要手段。教师要解放思想,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理解能力,提高小学生的核心语文素养。
2、基于课外阅读的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2.1 定期的课外阅读活动。小学生受年龄限制,身心发育不完全,可塑性强。在这一阶段,教师的启蒙教育十分重要,良好的引导有利于学生的后期发展。因此,在语文教育过程中,应开展各种课外活动,使学生感受到语文的魅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提高语文的核心素质。在开展课外活动时,学校应给予帮助,如教师列出适合学生的书籍,学校统一采购,建立学校阅览室,定期引导学生进入阅览室阅读,增加学生的阅读时间。在我国教育领域,小学生的家庭作业较多,课余时间阅读困难。因此,教师应将课外阅读作为阅读的一部分,使学生尽可能多地接触课外阅读。教师还举办更多的阅读活动,如演讲比赛、角色扮演比赛、阅读比赛、读后等专题活动。各种阅读活动不仅能在课堂乃至学校掀起阅读高潮,而且能提高学生的阅读积极性。经调查发现,在教学中经常进行这类活动的课堂上,学生在日常交谈或写作中会无意中引用一些名言或优美的句子,汉语的核心素养明显提高。这些活动也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优缺点。可以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调整课外阅读的类型,帮助所有学生取得良好的发展。
2.2 整合教学资源。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最重要的是教师要结合课本内容,帮助学生整合阅读资源,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过程中开发资源。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开展教学目标和学生能力的研究,拓展教学思路,充分利用学校的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例如,当老师引导学生阅读《捉住大海》时,尽量不要简单地和学生一起阅读,而是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和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大海的视频和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大海的壮丽,欣赏它的优美心情。或者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体验文章中的情况,如阅读《同情农民》,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校园花园里种植粮食,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操作,感受农民工的艰辛,体验“锄日正午,汗滴入土里”的艰辛,更珍惜。此外,教师不仅要利用学校资源,还要开发社会资源。与学校资源相比,社会资源更具实用性和真实性。教师可以利用当地的风俗文化,从传统文化入手,挖掘其文化内涵和基本的道德观念,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中的高尚情操教育。教师可以找到一些关于地域文化的课外书,弘扬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使学生对阅读有浓厚的兴趣和探索欲望,然后教师开展课外活动,引导学生走向社会实践。由于学生年龄较小,分辨事物的能力较低,教师可以组织简单的实践活动。
3、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在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教育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阅读习惯,使学生终身受益。在新的课程标准下,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教师应创新阅读教学形式,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能力。小学教学不仅是扩大学生知识面,也是培养教育的最佳时机。教师不仅要注意基础知识的教学,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阅读习惯。阅读文章的方法很多。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阅读方法。教师应仔细观察每个学生的情况,选择最合适的阅读形式。在众多的阅读方法中,阅读方法经常被使用:浏览,教师通常使用快速阅读方法来阅读文章。小学生刚接触到阅读,需要阅读很多种类的文章。但是繁重的课业不能给所有的阅读留出足够的时间。因此,为了增加阅读量,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采用快速阅读的形式。适合这种浏览方式的书籍通常是信息性或讲故事性的书籍。学生只需找出阅读的中心内容。
参考文献:
[1]潘崇亮.浅谈小学生学习语文良好习惯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7(27):26.
[2]罗照盛,张厚粲.中小学生语文阅读理解能力结构及其发展特点研究[J].心理科学,2001(06):15-17+125.[3]谢广田.小学课程改革与小学教师培养[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2(02):73-77.
罗萍.试论基于课外阅读的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策略[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9,(8):116.
分享:
传统的数学课堂,教材是主要的教学工具,多数教师完全以教材为教学中心,虽能使学生有效汲取数学知识,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发展。而依托信息技术设备开展数学教学,可有效冲破时间、空间的局限,拓宽课堂的教学资源,丰富课堂的教育内容,使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2024-11-13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切实提升学校育人水平,持续规范校外培训,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21年7月24日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下文简称“双减”政策)。
2023-06-29近年来关于加强劳动教育系列文件的相继出台,更加明确了劳动教育在培养人才过程中的重要定位。不少学校因地制宜、因校制宜采取了切实有效的措施,以推进劳动教育的开展。就当前而言,仍有部分学校在推进劳动教育过程中,存在“理念守旧、推进乏力、开展随意、保障薄弱”等现象。
2023-06-29教育信息化作为信息化时代下的重要产物,深刻影响着教育内部的变革与发展。小学班主任作为学生重要成长阶段的引路人和指导者,其角色的变化和发展关乎学生成长、学校发展及基础教育质量的提升基于此,本文以教育信息化为背景,主要探讨在信息技术与教育发展深度融合的当下,小学班主任如何理解在此背景下新角色的核心内涵
2023-06-29《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是一门体现科学本质的综合性基础课程,具有实践性。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利用学校、家庭、社区的各种资源,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这种实践性决定了科学课程的开放性思维,主要表现在与其他学科的高度融合性、课外资源的巧妙运用、系统利用多元的评价方式等方面。
2023-06-29材料成形自动控制基础是东北大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在大三下学期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在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电工学的基础上,结合材料成形过程对于自动控制的需求,系统讲授自动控制系统基本原理,典型环节时域和频域响应特性,利用判据判定系统稳定性,分析系统结构和参数对系统控制性能指标的影响和实现系统校正的方法。
2023-06-29小学语文班主任承担着语文教育和管理学生的任务。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对学生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可以使学生的心理更加健康。本文主要探究小学语文班主任实施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问题,以供参考和借鉴。
2022-05-20新课改对小学科学学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小学科学倡导以探究式学习为主的多样化学习方式,促进学生主动探究。教师要将体验式教学引入科学教学中,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探究兴趣,同时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本文主要探究体验式教学活动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以供参考和借鉴。
2022-05-18小学阶段的教育内容受到传统教育的影响比较大,学校一般在教育过程中更注重学生智力的发育,对于劳动教育等其他教育缺少重视。对于学生来说,劳动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劳动是人类生活和进步的基础,长久以来,很多教育家都对于劳动教育提出了相关的见解,并且对于小学劳动教育提出了很多指导和建议。
2022-05-16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课堂教学实践的核心目标就是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小学美术学科具有基础性、综合性、审美性等特征,在小学教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美术课程对学生的各项能力提升都有很大的帮助,对观察、理解、审美、鉴赏、实践、创新等能力均有所提升,遵循着新课程改革的方向。
2022-05-14人气:4772
人气:4303
人气:4100
人气:3316
人气:3247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小学语文教学
期刊人气:1063
主管单位:山西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山西教育教辅传媒集团
出版地方:山西
专业分类:教育
国际刊号:1004-6720
国内刊号:14-1016/G4
邮发代号:22-440
创刊时间:1981年
发行周期:旬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4-6个月
影响因子:0.122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