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优化学习过程,使教学变得轻轻松松。有助于唤起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同时化解了教学难点,突出了教学重点,提高了教学效率。
当前,以计算机和多媒体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正逐步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工作方式。特别是在教育教学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了学习时间和思维空间,促进了教育改革的推进和发展。
1、运用多媒体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活跃思维的钥匙,是进行深度思考活动的重要推动力。兴趣是学生认识新事物、获取新知识、发展思维强有力的内部驱动力。但是,学习兴趣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外界事物的新颖性、独特性来满足学生探究心理的需求而产生的一种渴望。这种渴望需要通过刺激各种感官去增强。
恰当的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有助于创造新的学习环境,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从而产生求知的欲望。例如,在教学《圆的周长》这部分内容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一只小狗和小猫围着圆形的跑道赛跑”的动画,并用指引标识圆形跑道四周一圈的长叫“圆的周长”,通过大屏幕展示给学生,这样学生便形象直观的感知到“圆的周长”。形象有趣的动画,吸引了学生的好奇心,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2、运用多媒体优化了学习过程
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有效性还体现在丰富教学内容上。以往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是利用课本上的插图来辅助教学。插图虽然各种各样,内容也比较丰富,但是插图是静态的,只能是反映事物变化和活动的一瞬间的状况。而在多媒体的帮助下,静态的插图变成了动画,动态展示着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不仅色彩鲜艳,而且化静为动,用具体活动方式把原有的抽象的插图变得活灵活现。例如,在教授《认识圆形》内容的时候,在以往传统的教学中,教师用粉笔在黑板上展示圆的画法。绘制的时候,老师的身体会遮挡住部分学生的视线,形成盲区。而借助多媒体进行画圆的教学,情况就会完全不同了。使用多媒体可以将绘制圆形的步骤和方法展示到大屏幕上,学生能够清晰直观的观察到,之后,教师再在黑板上进一步明确画圆的步骤,直到学生可以单独绘制为止。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仅给学生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而且还让他们理解的很透彻。
3、运用多媒体唤起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信息技术运用到数学教学中能够增加互动的频率,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学习活动中来,激发想象力,拓展思维空间。例如,在“行程问题”的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模拟“两个孩子在一段路的两端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的情境来解决相遇问题,模拟“两个孩子在一段路的不同地点向同一方向出发”的情境来解决追击问题,动态的演示使问题从抽象变为具体形象,这样学生就很清晰地理解和掌握了“相向而行”“相背而行”,从而很容易就理解和掌握了行程问题的解法。
另外,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的交互性特点,设计一些数学试题的训练,不仅使训练内容丰富多彩,增加了训练的容量,而且及时快速的教学反馈,也节约了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
4、运用多媒体化解了教学难点
多媒体辅助数学课堂教学可以有效地解决教学中的难点问题。动态的演示过程可以使学生看到演变的细节,有助于学生理解学习内容并加深记忆,提高教育效果。例如在教学《圆的面积》这部分内容时,在多媒体大屏幕展示“把一个圆平均分成了很多很多份”,然后通过操作再拼成一个近似长方形,把这个动态的变化过程形象直观的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立刻便明白圆形转化成长方形的过程。在图形演变后,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圆形与长方形之间的关系是怎么样的”“圆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最后引导学生总结出“圆的半径决定圆的面积大小”这一规律。这样很好的解决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总之,利用多媒体辅助小学数学教学,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了知识的形成过程,突出了教学重点,突破了教学难点,增大了教学信息容量,拓宽了学生思维的时间和空间,促进了教学方式的变革,实现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袁翠英.借助多媒体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J].现代农村科技,2020(08):103.
分享:
传统的数学课堂,教材是主要的教学工具,多数教师完全以教材为教学中心,虽能使学生有效汲取数学知识,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发展。而依托信息技术设备开展数学教学,可有效冲破时间、空间的局限,拓宽课堂的教学资源,丰富课堂的教育内容,使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2024-11-13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切实提升学校育人水平,持续规范校外培训,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21年7月24日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下文简称“双减”政策)。
2023-06-29近年来关于加强劳动教育系列文件的相继出台,更加明确了劳动教育在培养人才过程中的重要定位。不少学校因地制宜、因校制宜采取了切实有效的措施,以推进劳动教育的开展。就当前而言,仍有部分学校在推进劳动教育过程中,存在“理念守旧、推进乏力、开展随意、保障薄弱”等现象。
2023-06-29教育信息化作为信息化时代下的重要产物,深刻影响着教育内部的变革与发展。小学班主任作为学生重要成长阶段的引路人和指导者,其角色的变化和发展关乎学生成长、学校发展及基础教育质量的提升基于此,本文以教育信息化为背景,主要探讨在信息技术与教育发展深度融合的当下,小学班主任如何理解在此背景下新角色的核心内涵
2023-06-29《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是一门体现科学本质的综合性基础课程,具有实践性。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利用学校、家庭、社区的各种资源,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这种实践性决定了科学课程的开放性思维,主要表现在与其他学科的高度融合性、课外资源的巧妙运用、系统利用多元的评价方式等方面。
2023-06-29材料成形自动控制基础是东北大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在大三下学期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在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电工学的基础上,结合材料成形过程对于自动控制的需求,系统讲授自动控制系统基本原理,典型环节时域和频域响应特性,利用判据判定系统稳定性,分析系统结构和参数对系统控制性能指标的影响和实现系统校正的方法。
2023-06-29小学语文班主任承担着语文教育和管理学生的任务。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对学生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可以使学生的心理更加健康。本文主要探究小学语文班主任实施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问题,以供参考和借鉴。
2022-05-20新课改对小学科学学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小学科学倡导以探究式学习为主的多样化学习方式,促进学生主动探究。教师要将体验式教学引入科学教学中,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探究兴趣,同时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本文主要探究体验式教学活动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以供参考和借鉴。
2022-05-18小学阶段的教育内容受到传统教育的影响比较大,学校一般在教育过程中更注重学生智力的发育,对于劳动教育等其他教育缺少重视。对于学生来说,劳动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劳动是人类生活和进步的基础,长久以来,很多教育家都对于劳动教育提出了相关的见解,并且对于小学劳动教育提出了很多指导和建议。
2022-05-16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课堂教学实践的核心目标就是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小学美术学科具有基础性、综合性、审美性等特征,在小学教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美术课程对学生的各项能力提升都有很大的帮助,对观察、理解、审美、鉴赏、实践、创新等能力均有所提升,遵循着新课程改革的方向。
2022-05-14人气:3291
人气:3133
人气:2902
人气:2889
人气:2224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小学数学教育
期刊人气:3869
主管单位:辽宁教育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
出版地方:辽宁
专业分类:教育
国际刊号:1008-8989
国内刊号:21-1426/G4
邮发代号:8-299
创刊时间:1988年
发行周期:半月刊
期刊开本:16开
见刊时间:4-6个月
影响因子:0.122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