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逐步推进,小学时期的学习以及未来的发展都占据着一定重要的地位,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生涯中相当关键的阶段。近年来,小学教育教学管理问题引起了家长和社会的一致关注,也对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转变对学生的教育教学管理模式,更好地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本文从小学教育教学的重要性出发,分析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新课改的背景下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提出了几点建议,对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策略进行深入探讨,提高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效果,更好的为小学生服务。
小学教育是素质教育的起点,也是素质教育的起步阶段,是学生的求学生涯中第一阶段,随着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的深入,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已不能适应改革的需要,这这就要求各小学校、各小学教师转变教育理念,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而采取适合的教育教学管理策略,全面提升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的整体水平。
一、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的重要性分析
小学阶段直接影响小学生今后的求学和个人发展,良好的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策略有助于激发小学生的学习意识和创新意识,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还能为他们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在素质教育推进的背景下,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必然要求,如不能采取可行的教育教学管理策略,那么小学教育成果很难在小学生成长中发挥重要作用,小学生年龄小,易受外界干扰,小学阶段是其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规则意识、团体意识形成的最好时期,因此良好的教育教学管理策略将在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综合素质提高产程积极影响,也能够明显提升小学学校的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因此,教育教学管理策略对学校、学生、家长和社会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二、小学教育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教育事业得到的长足的发展,尽管教育教学管理情况得到了明显的提升,但摆脱传统教育教学理念的影响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纵观当前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情况,还存在许多问题,结合本人工作经验,主要问题总结如下:
1. 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严重。传统教育教学观念关注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这也是家长对学生学习情况评价的唯一标准,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小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未能发挥,还压制小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传统应试教育思想忽略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降低了小学生综合素质,使其不能够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2. 教师素质有待提高,课程改革给教师的教学水平、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等方面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然而教师队伍素质还达不到课改的要求,特别是教学手段、教学热情和教学管理方面,教师教学中缺乏针对性,教育教学管理效果不明显,未能充分挖掘学生潜能,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同时小学校对教师缺乏培训,教师队伍素质提高不明显。
3. 缺乏对家庭教育的重视,小学生除在学校外,多数时间在家中,家庭教育对小学生具有重要影响,学校和教师未能重视家庭教育对学生的重要作用,不重视放学对学生的教育、缺乏与家长的沟通,导致教学管理存在空白,无法全面对学生实施教育管理。
三、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的有效策略
1. 转变教育理念,新课改提倡素质教育和科学的教育理念,不应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而要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教师需要转变教育教学管理理念,改进教学方法,转换角色,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独立学习的能力,提高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使教育教学符合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2. 提高教师素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小学教育中教师发挥着重要作用,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学生的教学质量的高低,学校应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大培训力度,提高教育教学管理的水平,教师也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把教育好学生作为使命,为学生的健康成才而努力。
3. 重视家庭教育的作用,实施家园共育。学校和教师需要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加强与家长的交流,通过家长会、家访的形式,全覆盖的了解学生,全面的教育和管理学生,挖掘学生个性,实现其个性化发展。
4. 完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教育教学管理需制度作保障,学校应根据需要调整管理制度,加强教育教学管理,强化校风、学风建设,建立开放性的体制,吸取先进教育理念,提高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营造愉悦和谐的校园气氛,让学生快乐学习,教师快乐工作。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本着“育人为本、充满活力,科学治理”的原则,结合教育目标,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使教育更科学,更有效。(2)规范教育教学制度,坚持依法办学和民主管理,包括日常管理、质量管理、工作检查、工作监督、评优制度等方面,构建监督机制,推进素质教育,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3)营造适宜氛围,完善教学环境,创建校园文化,搭建特色校园、平安校园和和谐校园。(4)加强学生的心理教育,教育中坚持科学引导,教师需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成长规律,实现有效教育。小学生年龄处于7-13岁的年龄阶段,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他们年龄小、好动、自制力差,具有模仿和简单再现的特征,高年级的小学生,想象力得到发展,情感越来越丰富,自尊心越来越强烈,具有自觉性和持久性的特征,教师应在教育教学中了解该阶段学生的心理特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才能实现教育教学的目标。
四、结语
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对学生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对教育事业的发展也有推动作用,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水平高低直接关系小学教学教育管理成效的高低,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观念的转变,家长和社会对教育教学管理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小学教育教学管理者需不断反思,提高管理水平,重视教育教学管理,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对策,转变理念、加强队伍建设,实施家园共育,完善管理制度,吸取先进经验,改进不足,提高教育教学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社会培养合格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甘泽敏.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教育教学管理问题研究[J].中华少年,2016(09).
[2]张林.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教育教学管理问题研究[J].教育:文摘版,2016(02):61.
王丽.新形势下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策略[J].中国高新区,2019,(9):85.
分享:
传统的数学课堂,教材是主要的教学工具,多数教师完全以教材为教学中心,虽能使学生有效汲取数学知识,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发展。而依托信息技术设备开展数学教学,可有效冲破时间、空间的局限,拓宽课堂的教学资源,丰富课堂的教育内容,使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2024-11-13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切实提升学校育人水平,持续规范校外培训,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21年7月24日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下文简称“双减”政策)。
2023-06-29近年来关于加强劳动教育系列文件的相继出台,更加明确了劳动教育在培养人才过程中的重要定位。不少学校因地制宜、因校制宜采取了切实有效的措施,以推进劳动教育的开展。就当前而言,仍有部分学校在推进劳动教育过程中,存在“理念守旧、推进乏力、开展随意、保障薄弱”等现象。
2023-06-29教育信息化作为信息化时代下的重要产物,深刻影响着教育内部的变革与发展。小学班主任作为学生重要成长阶段的引路人和指导者,其角色的变化和发展关乎学生成长、学校发展及基础教育质量的提升基于此,本文以教育信息化为背景,主要探讨在信息技术与教育发展深度融合的当下,小学班主任如何理解在此背景下新角色的核心内涵
2023-06-29《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是一门体现科学本质的综合性基础课程,具有实践性。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利用学校、家庭、社区的各种资源,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这种实践性决定了科学课程的开放性思维,主要表现在与其他学科的高度融合性、课外资源的巧妙运用、系统利用多元的评价方式等方面。
2023-06-29材料成形自动控制基础是东北大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在大三下学期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在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电工学的基础上,结合材料成形过程对于自动控制的需求,系统讲授自动控制系统基本原理,典型环节时域和频域响应特性,利用判据判定系统稳定性,分析系统结构和参数对系统控制性能指标的影响和实现系统校正的方法。
2023-06-29小学语文班主任承担着语文教育和管理学生的任务。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对学生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可以使学生的心理更加健康。本文主要探究小学语文班主任实施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问题,以供参考和借鉴。
2022-05-20新课改对小学科学学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小学科学倡导以探究式学习为主的多样化学习方式,促进学生主动探究。教师要将体验式教学引入科学教学中,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探究兴趣,同时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本文主要探究体验式教学活动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以供参考和借鉴。
2022-05-18小学阶段的教育内容受到传统教育的影响比较大,学校一般在教育过程中更注重学生智力的发育,对于劳动教育等其他教育缺少重视。对于学生来说,劳动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劳动是人类生活和进步的基础,长久以来,很多教育家都对于劳动教育提出了相关的见解,并且对于小学劳动教育提出了很多指导和建议。
2022-05-16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课堂教学实践的核心目标就是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小学美术学科具有基础性、综合性、审美性等特征,在小学教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美术课程对学生的各项能力提升都有很大的帮助,对观察、理解、审美、鉴赏、实践、创新等能力均有所提升,遵循着新课程改革的方向。
2022-05-14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早期教育(教育教学)
期刊人气:1390
主管单位:江苏省教育报刊总社
主办单位:江苏教育报刊社
出版地方:江苏
专业分类:教育
国际刊号:1005-6017
国内刊号:32-1099/G4
邮发代号:28-102
创刊时间:1983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4-6个月
影响因子:0.07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