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降雨及外界干扰对拉萨地磁台井的水位影响显著,本文在将降雨影响及外界干扰排除后,对当地异常信息进行提取,建立初步的预测指标,旨在为地震前兆异常信息提供可参照的资料。
1、拉萨地磁台概况
拉萨地磁场位于拉萨西郊七一农场院内。拉萨地磁台地处河谷冲积平原,台基为砾石冲积层,厚约70m。经纬度为E91.0,N29.6;海拔高度为3633.00m;拉萨地磁台目前的观测手段有地磁、地下流体、气象三要素和大地电场。台站东面紧邻政府安居房,南面1000m左右处为拉萨河,西南方向约1000m处为拉萨特大铁路桥,西面为公路,北面约200m处为西藏农业科技园的塑料蔬菜大棚。
图1拉萨地磁台地理位置图
2、井水位概况
地下流体观测井在拉萨地磁台院内,地下水位埋深约100m,观测井到观测室地面电缆长度约26.5m(图2)。距离观测井南面约1000m处是拉萨河,仪器供电基本稳定。
图2水位井柱状图以及外观
3、拉萨地磁台井水位干扰因素简介
3.1拉萨地磁台水文地质条件
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除受大气降水入渗补给外,具有更大补给意义的应为基岩山区径流而来的地下水地表水。拉萨河谷自第四系以来,一直处于持续的阶段性上升使得向下深切割过程中,河谷内堆积了泥质含量较高的松散碎屑物质,地形地貌及地质构造对地下水的补给具有巨大影响,在工作区表现为自北向南运动。地下水的排泄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通过径流汇入拉萨河谷平原冲基层潜水;二是在前缘陡坎处以渗流或股流形式出露成泉或湿地;三是以蒸发的形式排泄。台站周围过去有很多前缘陡坎处以渗流或股流形式出露成泉或湿地的现象,但现在除了院内有个水池之外很难看到地面成泉或湿地的现象,因此确认拉萨地磁台流体观测井是位于拉萨河流宽谷区含水层的排泄区附近。通过收集台站周边的相关资料显示,工作区内地下水类型主要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按其相对独立的水文地质单元和排泄关系可分为梁间宽谷地下水和河谷冲积平原地下水。其分布规律和赋存条件严格受地层岩性地形地貌、地质和气象水文等诸多因素的严格控制,此地段的地下水赋存条件比较复杂。
3.2拉萨地磁台井水位干扰因素简介
拉萨地磁台水位井较浅很容易受干扰。干扰原主要包括:①环境干扰:如2015年在观测井东南面离观测井300米左右处建设居民高楼。抽拉萨河水导致地磁台水位观测数据从6月24日至9月13日受影响。2017年6月起每天出现1-2次凹形阶变,通过调查以及实验证明是受台站东面围墙外新建的居民楼抽地下水导致。②雷电干扰。③观测系统干扰:主要有供电系统故障、开机和重启仪器、存储、仪器性能不稳和网络通讯接口故障等。④人为干扰:主要有检查仪器、软件升级、取水、台站基建改造等。⑤除此之外也还存在一些不明因素干扰,因当时日值填写不完整,无法查找原因。
4、拉萨地磁台井水位特征
4.1 历年同周期水位对比
拉萨地磁台水位同水温一起在一口井里,2007年11月建立并使用,但因种种原因2009年前的数据断断续续,因此文章采用的2010年至2018年的数据进行分析(图3)。年变趋势没有大的变化,2015年6-9月台站右前方高楼建筑大量抽地下水,导致地磁台水位受干扰。
图3历年同周期水位对比图;图4历年同期水位、降雨量对比图
4.2 历年同周期水位与降雨量对比拉萨地磁台井水位受降雨影响明显(图4)。每年井水位峰值与季节性降雨密切相关。基本每年的1-5月水位比较平稳,6-9月降雨比较集中、水位上升趋势,10月中下旬水位处于下降趋势。
4.3 拉萨地磁台水位综合分析
4.3.1 相关成因法。拉萨地磁台井水位受降雨影响较明显,因此用相关成因法进行剔除降雨干扰,以便分析数据更加可靠[1]。方法:①建立水位月变化量△H=H极大值-H极小值获得数据Hi(i=1,2,3,......);②建立月降雨量的时间序列Pi(i=1,2,3,......);③拟合△H与P时间序列数据,获得两者函数关系式,获得拟合水位数据H′i(i=1,2,3,......);④计算水位残差值Hi-H′i后取绝对值;⑤异常判别标志,水位残差值≧2倍标准差。以上步骤表达式:公式1。通过此公式进行计算后,对残差数据进行拟合,一次拟合后提出离散点进行二次拟合,异常判定标志为水位残差值≧2倍标准差(图5)。
图5水位去除降雨后的残差值图;图6拉萨地磁台井水位相对变差率曲线
结果表明:2010年5月末至7月拉萨地磁台水位超过阈值,2010年11月30日发生当雄5.2级地震(震中距72km);2013年9月中旬至12月中旬地磁台水位超过阈值,分别2014年1月尼玛5.1级地震和3月31日尼玛5.5级地震(震中距290km);2014年5月至7月地磁台水位超过阈值,平静几个月后2015年3月末至6月水位超过阈值,期间4月25日发生定日5.9级地震和尼泊尔8.1级地震(震中距640km);2017年3月至7月地磁台水位超过阈值,2017年11月18日发生米林6.9级地震;2018年8月以来,水位超过阈值。预测指标1:异常判定:≧2倍标准差;预测范围:台站450km左右5级,550m范围6级;预测时间:6个月;对应率:14/18。
4.3.2 相对变差率。相对变差率是通过月变差率定量地、较好的描述观测值常趋势动态特征变化[2],尤其是分析破年变特征,也可以定量地确定本年度相对上年度周期的变化程度,即设月均值观测序列为,如有明显的年变特征,使用13点平滑方法剔除年变影响,如有高频波动成分,使用5点平滑方法清楚得到无年变、无高频序列,则相邻月均值相对变差率定义为:公式2。或隔年月均值相对变差率定义为:公式3。以定义来看,相对变差率是反映趋势性变化特征,将每年同周期水位数据进行比较分析,以提取异常信息。运用相对变差率对拉萨地磁台井历年水位月均值进行差分分析(图6)。
结果表明:2014年7月起水位相对变差率出现持续上升近10个月后快速下降变化,期间2015年4月25日,异常出现9个月后发生尼泊尔8.1级强烈地震(距震中630km)。2017年6月起水位相对变差率出现快速上升变化、持续到9月后缓慢下降,出现异常4个月后11月18日发生米林6.9级地震(距震中480km)。2018年6月份起水位相对变差率出现下降,且相对变差率≧1%.由此预测指标2:未来半年内台站450km范围发生5级,550km范围发生6级的可能性。
5、结论与讨论
文章通过排除干扰,运用相关成因法去除水位受降雨的影响后提取异常信息,再利用相对变差率进行分析水位数据,初步建立了预测指标。可参考的预报效能检验:
R=c-b=10/13-24/60=0.369>0.306(97.5%置信值)
R=c-b=14/18-47/96=0.290>0.254(97.5%置信值)
在文章修改过程中,12月24日西藏谢通门发生5.8级地震(震中距地磁台344km)。是否能成立这一预测指标需要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王俊,张军,陶月潮,等.芜湖皖28井水位异常综合分析[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14,35(5):172-178.
[2]王燕,杨兴悦,陈雪梅,等.甘肃模拟水位资料处理方法研究及映震效能评估[J].地震研究,2013,36(1):24-33.
格桑卓玛,王俊,格桑尼玛,洛布战堆,土凳次仁,许亮.拉萨地磁台地下水位分析与预测指标初步建立[J].西藏科技,2019(3):75-77.
基金项目:西藏自治区地震局青年科研基金
分享:
土壤磁学是将现代岩石磁学理论、技术方法应用到土壤学而产生的分支学科,通过研究土壤中磁性矿物的类型、含量及颗粒磁畴状态等特征,探索其在环境系统中的溶解、迁移和转化机制,利用物质在磁性特征上的联系及其反映的环境内涵,进而研究不同时空尺度的环境问题、环境过程和作用机制.随着中国黄土高原黄土/古土壤的磁学研究日趋成熟,南方土壤的磁性研究逐渐受到学者重视.
2020-09-05由于电离层层析反演存在着不适定问题,因此许多国内外学者提出了各种方法来解决。文献[1,2]针对GPS电离层层析反演中的不适定问题,先后提出了多种层析算法,取得了较好的反演结果。虽然算法的优化改进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不适定的问题,但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该问题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目前,越来越多的学者通过增加数据源的思路来解决该问题。
2020-07-09在太阳风-磁层-电离层耦合系统中,随着太阳风和行星际磁场的变化,近地空间的电流系统也会发生改变.在高纬地区,电离层电流的快速变化会引起地球表面的磁场发生扰动.地磁扰动是由于日地系统中太阳风能量、动量和物质输运至地球并与近地空间环境相互作用产生的一种地磁活动现象,地磁扰动主要包括磁暴、地磁亚暴和地磁脉动等变化磁场表征现象。
2020-07-09通过实际干扰数据分析可以看出,核自适应滤波算法作为一种非线性滤波方法,能通过实时调节滤波参数从而抑制干扰,为一种完全自适应的无需人工干预的滤波算法。相比于其他算法,该算法对于地磁数据的处理更具有适用性。本文首次将核自适应滤波算法应用于地磁干扰抑制研究,以期为地磁干扰抑制提供新方法。
2020-07-09在多系统精密单点定位中,各系统的观测值都需进行电离层高阶项改正。本文通过计算2014年与2017年不同纬度的3个MGEX测站中GPS、GLONASS、Galileo以及Beidou(BDS)卫星导航定位系统观测值的电离层高阶项延迟,分析电离层高阶项延迟对多系统精密单点定位结果的影响。
2020-07-08中国幅员辽阔,北方多地地磁台站位于高纬度、高海拔地区,冬季温度低,可能达不到地磁等观测仪器正常工作所需环境温度,影响观测数据质量,台站人员应实时监测并及时处理观测数据异常现象,应具备相应的职业素养,明确地磁台站记录数据干扰类型和表现形态,能快速准确地进行数据预处理,确保地磁观测仪器正常工作。
2020-07-06干扰使得观测数据精度降低,对观测资料造成很多大的影响,故在日常观测中对各种干扰的识别尤为重要。本文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2月的观测数据,分别统计观测环境因素、观测系统影响及人为干扰等各类干扰情况,分析各类干扰对地磁观测数据的影响特征,总结得出都兰地震台地磁FHD观测数据的干扰因素及干扰特征,并提出各类干扰的应对措施,以提高数据的观测质量。
2020-07-06固原4.6级地震是1998年7月29日海原4.9级地震后西海固地区发生的最大一次地震,也是海原4.9级地震以来西海固地区发生的唯一4级以上地震。本文主要对固原4.6级地震发生前的异常和预测指标应用等进行回顾与总结,以期为宁夏地区中等有感及破坏性地震的预测和震情监视跟踪工作提供借鉴。
2020-07-06通过相关方法将地磁数据中的地磁异常提取出来,再对提取出的异常数据进行相关分析。目前,地震预测以观测事实归纳总结为主,辅以物理模式演绎法,将一些地磁场影响因素通过数学物理建模进行定量的扣除。本文中通过相关系数分析、回归分析,确定温度对温泉地磁场子夜均值影响的数学表达式,从而剔除温度对地磁场数据分析中的影响。
2020-07-06在勘探过程中,钻探所得岩心是研究储层裂缝最基础也是最佳的工具,其最能直观反映储层的裂缝形态[8]。如果获得了定向煤心,便可通过CT扫描等方法来对煤样内部空间裂缝进行观测和定量描述,借此来确定煤层裂缝的空间展布,从而进一步服务于煤层气田开发。本文结合了油气勘探中岩心定向方法,提出了将古地磁岩心定向技术用于煤层气勘探开发中的新思路。
2020-07-06人气:1749
人气:1649
人气:1573
人气:1294
人气:922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地球物理学报
期刊人气:3616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地质
国际刊号:0001-5733
国内刊号:11-2074/P
邮发代号:2-571
创刊时间:1948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影响因子:0.435
影响因子:1.417
影响因子:0.700
影响因子:0.925
影响因子:1.76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