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电气测量从出现到被广泛应用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因此基于电气测量课程的实际教学状况,从高职的人才培养和教学特点出发,找到实际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不断结合专业课程结构探讨电气测量教学内容的选择,优化教学内容,改进实验方案,提高教学质量,为培养大量电气测量领域的人才而努力。
一、高职电气测量课程现状
电气测量是高职院校中电气类、自动化类和电子信息类等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课。开设的时间大多为高职二年级,主要是因为本门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有电工和电子方面课程的基础。从广义来讲,凡是利用电工电子技术进行的测量都可以说是电气测量;从狭义来讲,电气测量是指在电工电子学中测量有关电的量值[1]。这门课程主要讲授电流、电压、电阻、电感、电容、电功率、电能、相位、频率等与电相关的物理量的测量方法,涉及测量仪表的结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教学中的主要知识板块如表1所示)。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要掌握电气测量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为毕业后从事电类技术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表1 电气测量课程主要知识板块
二、面临的问题
电气测量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专业性,是电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专业领域,但在高职教育中的地位并不高,容易被忽视。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 内容和其它课程有重复
电气测量内容比较多,所涉及到的知识点与电工基础、电子技术和供配电技术相关性较大,许多仪器的操作过程在上述三门课程的实验环节中都大量用到。比如,电工基础课程实验中就大量涉及到电压表、电流表和万用表的使用,电桥测量电阻也会讲解到;电子技术中会运用到示波器和数字仪器;供配电技术中对互感器的讲解和使用超过电气测量,又讲解到了功率和电能表的运用。为了避免教学内容重复及高职课时量被压缩,高职院校在一些教材内容的编排上就常常将电气测量与电工技术编在一起,进一步弱化了电气测量的地位。
(二) 教学时间被压缩
电气测量课程的学时在高职院校电气自动化类专业中一般为32~48学时。这些时间包括了理论讲解和实验操作,时间比较紧张。高职教学侧重于实际操作,教师在权衡后通常会压缩理论讲解时间,导致学生对仪器的基本原理都难以理解。
三、教学内容的改进
电气测量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下面结合实际工作情况、专业课程体系及高职教材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探讨。
(一) 理论教学内容的选择
高职理论教学要结合高职办学特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充分考虑学生的层次与能力,做到“满足基础,够用就好”。教师在理论教学时要分析课程构架,梳理理论知识体系,选择重要内容、关键点进行讲解。讲解内容的重点应放在测量仪表的结构与基本原理、测量方法上,减少数学上的理论推导过程。
高职生不是本科生,学生在数学方面的能力比较差,若过多进行理论分析与推导,大多数学生都难以接受,会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高职生的就业来讲,他们今后从事理论研究的可能性很小,教师没必要讲解难度大的内容。例如,在讲解频率表时,对电动系频率表,教师可只讲解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不分析表的偏转角度与频率的数学关系,会使教学难度一下减轻不少,节约了时间,学生也会相对轻松一些。
结合现代的工程应用实际情况,教师可以放弃部分教学内容,如指针式万用表的结构和原理。现在,在工厂里,电工使用的万用表绝大多数为数字式万用表,用1节课来讲解指针式万用表是没有必要的。如果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用到了指针式万用表,他们可以自学完成。
从专业课程体系来看,一些内容可以放到其他课程中去讲解,本课程只需提及一下即可。如对电气自动化类专业的学生教学互感器的内容,教师就完全可以将其放在供配电中去充分讲解。重视操作过程,不等于弱化应该教授学生的基本理论知识。这一点在高职方面尤为重要。缺少必要的理论知识,将对学生今后的发展不利。
(二) 实验教学内容的选择
在有限的时间内安排好实验环节是电气测量课程中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教师选取实验内容要充分考虑学校自身的条件,还要和其他课程教师探讨,体现课程特点。教学时,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如在选择实验内容时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权,将有利于学生思考,打破原有的实验过程。如果总是测量仪表的安装、操作、读数、记录,学生就会感到无聊。
1. 实验内容要避免和原先课程一样
电工基础和电子技术都设计了大量实验,对电压、电流的测量及万用表、示波器的使用安排了充分的讲解和操作时间。如果在电气测量时还采用跟以前课程一样或相似的内容,学生不一定有兴趣。如在测量电压、电流的实验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拆开一些报废的电压表和电流表,对照书本上的结构图,熟悉仪表的结构,这就比单纯的电压表并联和电流表串联有意思得多,还强调了电气测量课程的特点;在使用万用表的试验中,教师可以安排学生使用钳形表测量交流电机电流的项目,也可以避开内容重复;电桥方面的内容,不要采用直流电阻桥,可以使用交流电桥,测量电感和电容。
2. 充分体现工程应用
教师可以开设电能的测量项目,安装电能表,测量电动机的用电情况;运用绝缘电阻表测量电动机绕组相间和对地电阻。这些内容便于在实验室环境下实现,现象明显,学生观察起来比较容易,实用性强。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使用接地电阻表测量建筑避雷装置的接地电阻。
3. 新方法的运用
在电气测量课程中加入仿真软件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方向。Multisim仿真软件在电工基础和电子技术教学中得到了成功地运用。在电气测量中,电功率和无功率的测量也可以采用仿真软件进行。
四、结束语
课程的发展需要教师花大量时间去研究,在有限的条件下体现课程的价值,使学生从中学习到有用的知识。不断优化课程内容,改革传统教学方法,紧跟时代的发展才能提高教学效果,为社会、为国家培养出合格的高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俞亚珍.电气测量与仪器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邓治宇.高职电气测量课程内容探讨[J].科学咨询,2019,(29):82-83.
分享:
在我国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逐渐严重的背景下,清洁能源的利用与开发已经成为各个国家的重点发展方向。光伏新能源技术凭借其可再生、分布式等特点,成为电气节能领域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因此,详细分析电气节能中光伏新能源技术的具体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024-07-11为了有效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实现对工业生产的自动化控制,分析了电气自动化技术发展现状及其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即在发电厂、变电站、电气工程设计、电网调度、能源设备自动化、管控一体化、电厂分散测控系统中的应用。分析了技术应用优势和不足,提出了合理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措施:科学选择电气自动化技术,科学处理电网安全事故。
2022-04-29为了满足工业行业发展的需求,在行业发展的过程中,开始应用PLC技术。本文以电气设备自动化控制中PLC技术的应用为例,分析PLC技术的相关内容,研究PLC技术的使用优势,促使其在电气设备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以此带动电气设备自动化控制的发展,满足工业的发展需求,推动国家进一步发展。
2022-04-06现阶段,电气设备繁多且形式多样,对运行环境有一定的要求,导致电气设备在实际运行中所呈现出的问题更加多元化。为保障电气设备稳定运行,对其进行有效的维护是十分必要的。论文对目前我国电气设备运行与维护的特点进行分析,从电气设备的质量、管理、运行环境及人员水平方面提出问题,并对各个环节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以期为电气设备的运行与管理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2021-12-10当前,随着信息技术、网络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遥感遥测技术的发展,电气自动化技术也随之取得了快速发展。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显著提高了电气工程的智能化水平。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普及与推广将是大势所趋,是电气工程建设的大方向。本文阐述了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基本概念,分析探讨了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具体应用。
2021-08-19目前世界各国面临能耗过大的严峻挑战,各国先后制定相应技术标准。能源紧缺是我国面临的严重问题,合理节约能源是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建筑业能耗在总能耗中占很大比重,建筑能耗中电气能耗占80%以上,解决建筑电气节能问题非常迫切。建筑电气工程设计中合理运用电气节能技术可以减少建筑结构能耗。
2021-04-19社会经济在进一步发展,电子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不断普及,电气自动化控制在各类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开发和管理方面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而AI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应用的发展,能够提升电气系统的运行水准。本文介绍了电气自动化和AI技术的概况,然后探讨了AI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实际应用进行讨论,研究如何充分发挥其优势。
2021-03-15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电气工程所发挥出的作用越加不容忽视,对于各行各业的建设与生产来说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对此做了深入研究,首先介绍了电气工程的用电特点,分析了电气工程中计量与测试技术应用现状,介绍了常见的计量与测试技术以及计量与测试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最后结合实际情况对其未来的发展前景做了分析和展望。
2021-03-15科学技术一直在不断发展,我国的工业技术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并且电气工程已在我国各行各业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电气工程的建设过程非常复杂,对质量的要求也比较高。电气工程施工期间通常会存在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对电气工程的安全运行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因此,强化电气工程的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非常重要。
2020-12-28在电力行业发展的过程中,现在的电力行业自动化发展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之处,这些缺点使得电力行业的发展受到了阻碍。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力行业的自动化逐渐迎来了智能化技术,智能化技术可以解决目前自动化电力行业所面临的缺陷,使得电力行业的电气设备进一步优化。电气设备的进一步优化与自动化和智能技术的应用密不可分。
2020-12-24人气:8094
人气:4421
人气:2687
人气:2445
人气:1503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电气工程学报
期刊人气:3208
主管单位: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主办单位: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电力
国际刊号:2095-9524
国内刊号:10-1289/TM
邮发代号:80-506
创刊时间:2006年
发行周期:季刊
期刊开本:16开
见刊时间:7-9个月
影响因子:0.814
影响因子:1.445
影响因子:0.657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688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