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碳减排已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因此,本文聚焦于制造业,从碳会计产生的背景出发,阐述当前碳会计核算的必要性和研究现状,找出目前碳会计核算体系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原因分析,最后针对碳会计核算体系现存问题提出相应建议。
一、制造业碳会计核算背景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日益加剧,低碳经济已成为当前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制造业作为全球经济的重要支柱,其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问题一直备受关注。为实现低碳经济发展,碳会计核算成为关键环节。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制造业必须采取有效的碳管理措施,而碳会计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
首先,碳会计能够帮助制造业精确地计量碳排放量,为制定减排措施提供数据支持。通过建立碳会计体系,企业可以追踪碳排放的整个过程,包括原材料的采购、生产过程的碳排放、产品的运输和销售等。这样,企业可以了解自身在各个环节的碳排放情况,从而制定针对性的减排措施。其次,碳会计有助于提高制造业的环保意识。通过核算碳排放量,企业可以意识到自己在环保方面的责任,进而提高环保意识。再次,碳会计可以帮助企业了解其他企业的碳排放情况,从而进行横向比较,发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这样,企业可以借鉴其他企业的成功经验,不断完善自身的环保措施。最后,碳会计可以为制造业提供财务支持。通过核算碳排放成本,企业可以了解碳排放对财务状况的影响,进而制定相应的财务策略,可以更好地应对市场变化,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二、制造业碳会计核算体系现状
制造业碳会计核算体系是一种新兴的会计学科,以环境法律法规为依据,对制造业企业履行低碳责任、节能减排进行确认和计量,报告和考核企业自然资源利用率,披露企业自然资本效率和社会效益。具体来说,涉及到碳排放量、碳清除量和经营层面碳排放权的活动,以及企业的碳监管环境和交易策略对财务报表的影响。
目前,我国正在加速完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据《关于加快建立统一规范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实施方案》显示,到2025年,统一规范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将进一步完善,数据质量全面提高,为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提供全面、科学、可靠的数据支持。此外,我国也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如ISO14067主要解决产品碳足迹具体计算方法。然而,制造业碳会计的发展仍面临一些问题。例如,法规或准则约束缺乏,这导致在碳会计的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不确定性;碳会计理论尚不系统,这意味着在实践中可能会出现理解和应用的困难;碳会计专业人才不足,这使得很多企业在实施碳会计时面临人力资源的挑战;公众对于低碳环保的意识相对薄弱,这可能影响到碳会计的社会接受度和实施效果;监督机制不完善,这可能导致碳会计的实施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而无法得到及时的纠正。
综上所述,尽管我国在推动制造业碳会计核算体系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需要进一步加强理论研究、人才培养和法规建设等方面的工作。
三、“双碳”背景下制造业碳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统一的计量标准和方法。
目前,全球范围内对制造业碳排放的计量标准和方法尚未统一,碳排放的计量也需要专业的技术和设备,同时考虑到各种影响因素,如生产工艺、能源消耗等,因此计量标准和方法的统一难度较大。当前主要有三种碳核算方式:排放因子法、质量平衡法和实测法,不同的计量方法可能会导致同一制造业企业在不同地区的碳排放量相差甚远,导致碳会计的结果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对企业的碳排放管理和减排决策造成了困扰。在三种主要碳核算方法中,排放因子法是适用范围最广、应用最为普遍的一种碳核算办法,可以直接量化各类活动的温室气体排放。然而,尽管排放因子法应用广泛,但是在使用过程中,由于不同地区和行业的排放因子可能存在差异,使得在使用该方法进行碳核算时,需要特别注意其适用性和准确性。除此之外,如何将排放因子法与企业实际经营活动有效地结合起来,也需要进一步地探索和实践。
(二)碳会计数据收集和处理难度大。
碳会计需要大量的碳排放数据作为基础,而这些数据的收集和处理工作非常复杂,碳会计核算中的数据收集和处理对制造业企业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一方面,企业需要收集大量关于其碳排放和碳清除活动的数据,这可能涉及到多个部门和业务领域。比如,如果一个制造业企业有多个生产设施,那么每个设施的碳排放数据都需要单独收集和记录。并且,由于碳排放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能源类型、生产工艺、设备效率等,这些因素的变化可能会对碳排放数据产生影响,这就需要企业持续跟踪并调整其数据收集方法。另一方面,由于数据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处理这些数据并将其转化为可用的信息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制造业企业需要确定适当的碳排放因子,以准确计算其碳排放量。此外,制造业企业还需要考虑到诸如碳税、排放权交易等政策因素,这些都可能对其财务状况产生影响。虽然碳会计核算中的数据收集和处理具有一定的难度,但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企业对碳会计理解的深入,相信这些挑战都将逐渐得到彻底的解决。
(三)碳会计核算成本较高。
碳会计核算的成本可以从多个方面来考虑。第一,数据收集、处理和分析是一项重要的工作,这涉及到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投入。比如,制造业企业需要收集关于其碳排放和碳清除活动的数据,这可能涉及到多个部门和业务领域,并且处理这些数据并将其转化为可用的信息需要适当的技术和专业知识。第二,规范碳排放权交易相关的会计处理也需要一定的成本。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企业会计准则等相关规定,制定和执行一套标准化的会计计量方法是一个重要环节,这不仅需要投入大量精力,而且需要尽快完成,以保证碳会计工作的顺利进行。第三,对于重点排放的制造业企业,如果通过购入方式取得碳排放配额,需要在购买日将取得的碳排放配额确认为碳排放权资产,并按照成本进行计量,这也是企业在碳会计核算过程中需要承担的一项成本。第四,建立碳排放数据管理系统、培训相关人员、购买设备等都需要制造业企业投入大量的资金和资源,对于一些中小型制造业企业来说,碳会计的成本可能会成为他们实施碳会计的一大障碍。
(四)碳会计核算监督机制不完善。
碳会计核算监督机制不完善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我国碳会计方面的法律约束力不强,由于对碳会计及信息披露的研究尚不深入,更多的是规范性研究,缺乏深入的实证研究。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对碳会计信息进行准确客观的计量、审核、披露存在困难。其次,碳会计的社会监督机构也不健全,因此对企业碳会计信息披露并没有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再次,各地区、各领域、各行业对碳排放核算数据的需求显著提升,但当前国内碳排放核算体系数据更新偏慢、核算口径不一、基础排放因子滞后等一系列问题也开始凸显。最后,工作程序不合规,核查履职不到位,导致核查工作质量差。除此之外,公众对于低碳环保的意识相对薄弱,这可能会影响到碳会计的社会接受度和实施效果。
(五)缺乏碳会计复合型人才。
碳会计复合型人才的缺乏是当前碳会计领域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首先,随着低碳经济的提出,碳会计作为一个新兴的会计科学,其出现是大势所趋。然而,由于这是一种新的领域,相关的教育和培训资源相对较少,导致能够掌握这方面知识和技能的人才也比较稀缺。其次,碳会计涉及到的知识面广泛,不仅需要具备会计、财务等基础知识,还需要对环境科学、能源政策、碳排放权交易等方面有深入的理解。这就要求教育培训机构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上进行创新,以满足这一领域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需求。最后,企业对于碳会计的重视程度也影响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如果企业能充分认识到碳会计的重要性,并在内部培训、职业发展等方面给予支持,那么就能更好地吸引和培养这方面的人才。
四、完善制造业碳会计核算体系的建议
(一)精细化碳会计核算计量标准和方法。
精细化碳会计核算计量标准需要依据相关政策文件和国际标准。例如,《建立健全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实施方案》已经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审议通过,并要求相关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其中,到2025年,预计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将基本建立,碳相关计量基准、计量标准能力将稳步提升,关键领域碳计量技术将取得重要突破。同时,我国也正在加快建立统一规范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在执行上,可以参考ISO14064标准,旨在帮助组织进行温室气体排放及移除的量化报告,由企业层面碳核算、项目层面碳核算及温室气体核查三部分组成。总的来说,实现精细化碳会计核算计量标准需要政府、企业和各相关机构的共同努力,包括制定严谨的标准和法规、提升计量和技术水平、加强国内外的交流合作等。
(二)利用先进技术提高数据收集和处理效率。
运用工业互联网、大数据、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提升能源、资源、环境管理水平,深化生产制造过程的数字化应用,赋能绿色制造,助力制造业企业减排。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实时采集运行数据,强化数据分析和价值挖掘,实现精准预测需求、设备远程监测和能耗管理,精细管理工业企业工艺、制造、物流等各个环节,可以有效降低能耗和碳排放,实现节能减排和绿色生产。有研究表明,数字技术可以减少20%以上的碳排放。积极布局数字化转型,将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分布式管理等数字技术运用到能源生产、输送、交易、消费和监管等各个环节。数字技术的应用既能优化整合能源业务,打破“能源竖井”,又能实现多能融合,促进整个产业链的效率提升。
(三)进一步降低碳会计核算成本。
降低制造业碳会计核算成本的措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第一,实施绿色低碳产品开发推广机制。推行工业产品绿色设计,按照全生命周期管理要求,探索开展产品碳足迹核算。聚焦消费者关注度高的工业产品,以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目标,鼓励企业采用自我声明或自愿性认证方式,发布绿色低碳产品名单。第二,构建有效的碳成本管理体系,包括碳成本的核算、分配和优化。第三,利用现有的绿色财政、绿色税收、绿色预算、绿色投资、绿色金融等多种工具,有效控制可预见的确定性成本,充分研判不确定性成本,防范重大风险冲击。第四,还需要加强政策引导和技术支持,完善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推动制造业向绿色低碳转型。
(四)加速培养碳会计复合型人才。
碳会计不仅需要具备会计、财务等基础知识,还需要对环境科学、能源政策、碳排放权交易等方面有深入的理解。因此,培养这样的复合型人才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资源投入。首先,需要在高等教育阶段就加强碳会计相关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在学习会计、财务等基础课程的同时,也能接触到碳会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其次,企业也可以通过内部培训等方式,提升员工的碳会计知识和技能,帮助员工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碳会计的挑战。最后,政府和行业协会可以通过制定相关的教育和培训政策,举办研讨会、培训班等活动,推动碳会计人才的培养和发展,提高在职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
五、结论
总而言之,碳会计核算是实现低碳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通过加强政策引导和监管,推动技术创新和标准化建设,建立完善的数据采集和核算体系,推广碳交易市场,加强国际合作,才能更好地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才能实现碳减排目标,为地球环境保护贡献力量。未来,期待更多的企业和机构积极参与碳会计核算,共同为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赵翠,祝雨涵.“双碳”背景下河北省制造业碳会计核算与信息披露研究[J].改革之窗,2023(08).
[2]李美婷,冀晓伟.“双碳”目标下碳会计的研究思考[J].改革创新,2023(13).
[3]郭晓峰,赵亚琼.我国碳会计核算体系的构建与完善[J].改革之窗,2023(01).
[4]林海涛.碳会计核算和碳排放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探讨[J].中国市场,2023(27).
[5]苏丽娟.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碳排放权交易会计体系构建[J].财会月刊,2023(12).
基金资助:聊城大学东昌学院科研项目:“‘双碳’背景下聊城市制造业碳会计:远景战略、现实挑战与实现路径”(项目编号:2022SK005);聊城市新时代兴聊十大工程研究项目:“低碳经济背景下聊城市制造业发展机制研究”(项目编号:NDYB2022024); 2023年度山东省文化和旅游研究课题:“乡村振兴背景下‘特色农业+康养旅游’路径研究——以茌平区信发现代农业产业园为例”(课题编号:23WL(Y)233);
文章来源:邹杰.“双碳”背景下制造业碳会计核算体系浅议[J].合作经济与科技,2024(17):140-142.
分享:
“双碳”目标背景下,我国能源电力系统向清洁转型之路加速迈进,交上了一份亮点纷呈的“成绩单”。根据国家能源局发布的电力工业统计数据,截至2024年4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已突破30亿k W,同比增长14.1%。其中,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为6.7亿kW,同比增长52.4%;
2024-10-23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绿色低碳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绿色化、低碳化和数字化发展模式深入人心。为了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2024年8月1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系统部署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目标、方向、路径与方式,为我国未来的高质量发展奠定了政策根基。
2024-10-11气候变化给人类活动和经济发展带来重大影响,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与气候问题,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谈判随之而生。考虑到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发展阶段以及碳排放轨迹的差异,《联合国气候变化公约》制定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而对于非附件一缔约方国家而言,则无强制性减排目标要求。
2024-10-10低碳发展已成为全球共识,碳排放较高的企业,其低碳转型至关重要。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是企业履行环境责任、接受社会监督的重要方式。然而,我国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尚处于起步阶段,鲜有学者从低碳发展视角进行深入研究。低碳发展理念是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等方式,尽可能地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
2024-09-10混凝土作为建筑材料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低碳环保型性能研究备受关注。相较于先行研究[2],本文通过较为广泛的钼酸盐掺入量范围(0.01%~0.05%)系统研究了其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而非仅集中在特定掺入量范围内的观察。
2024-08-28根据GB 55037—2022《建筑防火通用规范》规定:建筑高度大于27 m的住宅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24 m的非单层厂房、仓库和其他民用建筑被称为高层建筑。超过24 m的公共建筑可以划分为3类,分别是二类高层建筑、一类高层建筑以及超高层建筑。二类高层建筑是指建筑高度超过24 m但未超过50 m;
2024-08-24近十年来,我国既有建筑面积从420亿m2增长到了约690亿m2。如此巨大面积的建筑会消耗更多的能源与资源,排放更多的温室气体。因此,建筑节能减排对我国碳减排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面对我国对碳中和目标的庄严承诺,建筑系统及其相关产业的碳排放量占据了整个社会层面碳排放量的一半,所以进行低碳设计是必要的。
2024-08-22稻田作为一个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碳汇功能,既可以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CO2),又可以将碳固定在植物和土壤中。同时,稻田也是重要的温室气体排放源之一,其排放的温室气体主要为二氧化碳、甲烷(CH4)和一氧化二氮(N2O)等。宫亮等研究表明,水稻生产中碳排放占农业碳排放总量的16%,是农业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
2024-08-01现阶段,我国社会在大力发展经济建设工作过程中,也出现了更加严重的环境污染,这也使得社会各界越来越关注并重视环境问题,而低碳、环保、节能、可持续这些字眼更是成为了当代社会发展中的重要理念与主旋律。在以往的很长一段时间内,经济加速发展为自然资源与能源造成了严重消耗。
2024-08-01现在对农村的低碳经济研究还比较少,对农村的低碳经济也没有一个比较清晰的界定。本文结合以往学者对低碳农村的定义,提出了将农村经济发展与低碳经济相结合,引入低碳技术、低碳理念,改变农村传统生活和生产方式,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生产、农民生活以及农村现代化进程中,实现农村经济发展的低污染、低能耗、低碳发展模式。
2024-07-23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合作经济与科技
期刊人气:878
主管单位:河北省供销合作总社
主办单位:河北省供销合作总社,河北省供销合作经济学会
专业分类:科技
国际刊号:1672-190X
国内刊号:13-1296/N
邮发代号:18-322
创刊时间:1985年
发行周期:半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4-6个月
影响因子:0.498
影响因子:1.262
影响因子:1.091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1.081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