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根据2018年5—8月额济纳蝴蝶的观测分析,对该地区蝴蝶资源及其多样性进行研究,采集到的蝴蝶隶属3科6属7种,共计2859只,科属、种以及个体数最多的为粉粉蝶。不同样线的蝴蝶群落组成有差异,电厂老路蝴蝶属数、种数最多,为6属7种,昂茨河胡杨林最少,为4属4种。研究表明:粉蝶科物种丰富,群落结构最为稳定。灰蝶科的均匀度指数、优势度指数最高,但多样性和丰富度指数较低,表明灰蝶科物种较单一,其科内优势种较为突出。巴格吉格德嘎查多样性指数最高,巴彦陶来农场多样性指数最低。额济纳蝴蝶群落多样性指数具明显的时序特征,多样性指数最高时为7月,5月最低。蝴蝶群落多样性和植被类型关联系密切,人类活动会造成蝴蝶群落多样性破坏。
蝴蝶因其寄主单一、对栖息地环境恶化做出的反应极其迅速以及对环境变化十分敏感等特点,使其成为公认的反应环境变化的指示物种[1-3]。蝶类是生物资源重要的一部分,也是生物多样性研究与保护的对象[4-5]。生物多样性在生态系统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且保护生物多样性能维持并改善生态环境。额济纳旗地处内蒙古自治区西北边境,气候极端干旱,生物资源匮乏[6-8]。干旱地区的生态系统极其脆弱,在人类活动的干扰下,极易发生荒漠化。近年来我国许多地区已经展开了蝴蝶多样性研究[9-13],而内蒙古地区对蝴蝶多样性的研究较少,额济纳地区蝴蝶多样性的现状及变化趋势尚不明确,因此在该特殊生境地区开展蝴蝶类群的研究十分必要。本文根据2018年5—8月额济纳蝴蝶的观测分析,对该地区蝴蝶资源及其多样性进行研究,从而明确蝴蝶多样性的受威胁状况、种群动态变化及其反映出的环境变化问题。为保护该地区蝴蝶多样性,改善或维持该地区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提出针对性的对策。
1、研究地概况
额济纳地理位置为39°52′20″~42°47′20″N、97°10′23″~103°7′15″E,占地面积11.4万km2,东部为巴丹吉林沙漠,南与甘肃金塔贫瘠土地相连,西临甘肃北蒙古自治县,北与蒙古国接壤[14-15]。额济纳大部分地区海拔高度在1200~1400m之间。额济纳旗为典型的大陆性温带干旱气候,冬季气候寒冷,夏季干旱少雨,昼夜温差较大,且常年受到风沙的侵袭。光照充足,热量丰富,温变剧烈,冬季极端低温低至-36.4℃,夏季极端高温可达42.5℃[16-17]。全旗大部分地区属极端干旱区,年蒸发量是降水量的近100倍。额济纳旗植被类型单一,主要为抗干旱半灌木灌丛组成,胡杨和沙枣为额济纳重要的生态物种[18-20]。
2、调查时间、地点和方法
2018年5—8月,根据全国蝴蝶多样性观测网络设置样线要求所选6条样线[4]:策克大队路、巴格吉各德嘎查、昂茨河胡杨林南、巴彦陶来农场、电厂老路、赛汉陶来农场(表1)。在蝶类活动频繁的9—17时,采用样线观测法,沿着样线,用观察、网捕和拍照结合的方式,记录样线左右5m内的蝴蝶。对不确定的种类进行采集,置于三角纸袋内带回,分类鉴定[21-25]、整理数据。
3、多样性指数
多样性分析采用Shannon⁃Wiener指数、均匀度、优势度和物种丰富度反映物种多样性及群落特征[23]。
3.1 多样性指数(H′)
3.2 均匀度指数(J)
3.3 优势度指数(D)
4、结果与分析
4.1 额济纳不同样线蝴蝶种类与数量
2018年对额济纳地区6条样线进行4次调查,共记录2859只,隶属3科6属7种(表2)。其中粉蝶科(Pieridae)3属4种1527只;灰蝶科(Lycaeni⁃dae)2属2种1325只;蛱蝶科(Nymphalidae)1属1种7只。3科蝴蝶在6条样线分布不同。属种级水平上,属种数最多的为电厂老路6属7种;巴格吉格德嘎查6属6种;策克大队5属6种;赛汉陶来农场5属5种;巴彦陶来农场、昂茨河胡杨林4属4种。从蝴蝶个体数来看,数目最多的是赛汉陶来农815只,随后依次为电厂老路569只、巴彦陶来农场506只、策克大队496只、巴格吉格德嘎查441只、昂茨河胡杨林32只。
4.2 额济纳地区蝴蝶多样性
4.2.1 蝴蝶群落的多样性特征
根据表3可知,粉蝶科在属、种及个体数量上均最多,占有较明显的优势。额济纳地区蝴蝶物种多样性指数较低,其中粉蝶科的科级多样性指数最高,为0.7,随后依次为灰蝶科、蛱蝶科,蛱蝶科仅有1属1种,故多样性指数为0。各科优势度指数的大小为:蛱蝶科>灰蝶科>粉蝶科;各科均匀度指数大小为:灰蝶科>粉蝶科,蛱蝶科仅1种,故均匀度不存在。物种丰富度大小为粉蝶科>灰蝶科>蛱蝶科。从科级上看,粉蝶科的个体数最多,属于优势科。粉蝶科的多样性和丰富度指数均最高,均匀度指数较高,且优势度指数最低。表明其物种丰富,群落结构最为稳定。灰蝶科的均匀度指数、优势度指数最高,但多样性和丰富度指数较低,表明灰蝶科物种较单一,其科内优势种较为突出。蛱蝶科的个体数和种类均最少,其在该地区物种匮乏。
4.2.2 不同样线蝴蝶群落的多样性特征
由表4可知,不同生境下的蝴蝶种类及个体数皆存在差异,但由于额济纳地区生态环境恶劣,样线之间生境差异较小,物种多样性普遍较低且差异不大。其中样线B的种级多样性最高,为1.2266;样线D的种级多样性最低,为0.9434。种级多样性指数H’的顺序是:B>E>A>C>F>D;均匀度指数的顺序是:C>F>B>D>A>E;优势度指数的顺序是:D>F>A>B>E>C;丰富度指数的顺序是:E>B>A>C>F>D。
4.2.3 蝴蝶群落的动态变化
本文统计了各月份蝴蝶的种类数、个体数、多样性指数(H′)、均匀度指数(J)、物种丰富度(R)等。由图1可知,蝴蝶种类数量的高峰期为7月,共7种;5月蝴蝶种类最少,共3种。个体数量的高峰也出现在7月,共1818只;5月蝴蝶个体数量最少,共44只。由图2可知,多样性指数从5月到7月逐渐上升,并于7月达到最高点,从7月至8月缓慢下降。丰富度在5月至6月逐渐上升,并于6月达到最高点,从6月到9月逐渐下降,9月达到最低点。数据表明,蝴蝶群落的多样性指数和物种丰富度均在6、7月较高,此时多数蝴蝶的寄主植物较为繁茂,温度和水分最佳。蝶类对微环境十分敏感,易受气候等条件影响。额济纳地区5月到8月的温差极大,春季气温陡升、秋季气温骤降,导致各月份蝴蝶种数与个体数出现大幅度变化,7月气温等条件最接近蝴蝶最适生存条件,故物种数及个体数达到峰值。额济纳地区气候恶劣,植物资源比较单一,外加人为干扰,使其蝴蝶种类较少、蝴蝶多样性参数的差异并不明显。
图1 额济纳蝴蝶物种数和个体数的时间动态;图2 蝴蝶群落多样性特征的时间动态
5、结论与讨论
本研究对额济纳地区进行蝴蝶多样性的初步调查,共记录蝴蝶2859只,隶属3科6属7种。种类组成及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3科蝶类资源中,粉蝶科有较高的物种多样性,该科较适应额济纳地区的综合生境。其中,部分优势种突出,菜粉蝶、豆灰蝶个体数量均超过1000只。这两物种本为广布种,观测时又处于爆发时期,使其个体数量上具有一定优势。
不同样线间蝴蝶群落多样性结果表明:蝶类对寄主植物有很强的专一性,蝴蝶的群落组成与植被的物种构成、丰富程度密切相关。由于额济纳地区植被类型较单一,生境差异较小,导致不同样线物种多样性差异不明显。样线A、B植被类型相对丰富,主要为灌木丛以及草本植物,人为因素干扰较小,该处多样性指数较高,丰富度也相对较高,是调查研究额济纳地区蝴蝶多样性的理想区域。样线C的植被主要以胡杨及灌草层植物为主,植物多样性较低、植被覆盖面积小,使其易受环境因子和人为活动影响,从而使其多样性指数较低,物种数及个体数极少。样线D、F主要是农作物种植区,植被单一,人为干扰相对较大,加之长期使用农药,造成蝴蝶多样性和丰富度偏低,菜粉蝶、云粉蝶和斑缘豆粉蝶等农业害虫较多,使其优势度指数较高。样线E植被类型相对丰富,高大乔木、灌木与草本植物生长相对茂盛,水源丰富,蝴蝶多样性较高、丰富度最高,是调查研究额济纳地区蝴蝶多样性的理想区域。上述结果充分证明了生境越复杂、蝶类物种越丰富。
额济纳蝴蝶种群变化具有明显的时序特征,该地区从7至8月平均气温逐渐升高,蝶类种群及个体数量也开始上升,并于7月达到最大值。该地区植被类型相对单一,一方面使其优势种个体数量激增、种群密度大幅度增加,另一方面使其各样线蝴蝶多样性差异不明显。
额济纳作为典型的干旱地区,恶劣的生境是生物多样性面临的最重要的威胁,干旱环境的生态系统极其脆弱,在人类活动的干扰下,极易发生荒漠化,导致物种多样性迅速降低,生境质量日益下降,许多生物得不到应有的保护。这对额济纳生态环境和周边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更使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屏障遭到破坏。应提高植被类型、增大植被面积,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尽量减少并控制人类活动对该地区生态系统的干扰和破坏,减少森林大气和土壤的污染,才会有利于物种多样性的稳定和生态环境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马方舟,徐海根,丁晖,等.我国蝴蝶多样性的保护现状与对策[J].世界环境,2016(S1):29-31.
[2] CLEARY D F R,MOOERS A O.Butterfly species richnessand community composition in forests affected by ENSO-induced burning and habitat isolation in Borneo[J].Tropical Ecology.2004,20:359-367.
[3] SU J C,DEBINSKI D M,JAKUBAUSKAS M E,et al.Beyond species richness:community similarity as a measureof crosstaxoncongruence for coarsefilter conservation[J].Conservation Biology.2004,18:167-173.
[4]马方舟,徐海根,陈萌萌,等.全国蝴蝶多样性观测网络(China BON-Butterflies)建设进展[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8,34(1):27-36.
[5] SAMWAYS M J.Insect in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Someperspective and directives[J].Biodiversity and Conversation.1993,2:258-282.
[6]周爱国.中国西北干旱区额济纳盆地地质生态学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04.
[7]尚红喜.内蒙古额济纳绿洲胡杨林生物多样性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7.
[8]龚家栋,程国栋,张小由,等.黑河下游额济纳地区的环境演变[J].地球科学进展,2002(4):491-496.
[9]戈昕宇,洪雪萌,马方舟,等.内蒙古赛罕乌拉自然保护区蝶类群落多样性[J].生态学杂志,2018,37(8):2376-2383.
[10]钱宏革,王旭娜,吕秀华,等.内蒙古乌拉山地区蝴蝶群落多样性分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2018,47(6):517-521.
[11郑晓鸣,王敏彪,叶和军,等.丽水白云国家森林公园蝴蝶物种多样性与地理区系分析[J].南方林业科学,2019,47(1):15-18,22.
单良陈玉,邸晓晨,王松,马方舟,张斌.额济纳地区蝴蝶多样性研究[J].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38(1):91-95.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E0203100),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区域生物多样性综合调查评估(SDZXWJZ01002-2018),内蒙古高等学校科研重点项目(NJZZ17041).
分享:
产气荚膜梭菌 (Clostridium perfringens) 又称魏氏梭菌, 属于梭菌属, 是一种厌氧的革兰阳性芽胞杆菌, 通过分泌不同基因编码的毒素引起动物和人发生腹泻和肠炎等胃肠道疾病[1]。 已知产气荚膜梭菌可分泌超过 20 种外毒素[2], 如 α、 β、 ε 和 ι 致死毒素, 肠毒素 (CPE) 和坏死性肠炎毒素 ( netB)[3],这些毒素能产生特定的疾病症状,。
2025-02-12非洲猪瘟能够对养猪业造成重大打击。在生产实践中,往往是在发现死猪后才发现是非洲猪瘟,这非常不利于对这种疾病的防控。在疾病监测中,有效早期发现传染病是最具成本效益的战略,从而最大程度地降低猪疫情风险。另外,防疫管理工作也是生猪养殖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024-06-04有毒动物(蜜蜂、蛇、水母、蚂蚁和蟾蜍等)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地,它们通过产生毒液来捕获猎物或保护自身安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开始了解动物毒液的生物特性并对其进行开发和利用[1]。现阶段由于抗菌药的不合理使用所带来的细菌耐药性问题造成了世界范围内的困扰,威胁公共卫生安全[2]。
2024-06-04研究显示,75%~85%的3周龄以上的犬患有牙周病(Periodontal disease, PD),且大部分都未得到合适的治疗,PD的特点是牙龈炎和牙周炎,前者是牙龈炎症,后者是牙周韧带和牙槽骨的炎症,这些情况的发生与牙菌斑沉积密切相关,牙菌斑中含有大量口腔致病菌,在引起免疫反应的同时还会对口腔组织造成损害。
2024-05-17Dixon等在2012年发现了一种新的细胞死亡形式,主要由铁积累产生大量的脂质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而导致细胞死亡,将其命名为铁死亡。ROS和抗氧化系统通过复杂的特殊机制控制氧化应激,维持细胞的动态平衡,这种情况在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 CNS)中也存在。
2024-05-17KMT2基因是肌酸激酶(CK)的亚基亚型之一,是细胞能量稳态的基础,CKMT1和CKMT2是线粒体CK(MtCK),位于线粒体的外周膜间空间,用于建立内膜与外膜之间永久性接触[1]。在脊椎动物中,CKMT2主要表达于横纹肌组织,如心肌、骨骼肌和大脑等[2]。
2024-01-09随着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不断进步,基因编辑技术已经成为一种强大的工具,用于疾病研究、治疗和防疫工作。在动物疾病模型的构建和应用中,基因编辑技术为研究人员提供了独特的机会,以深入了解疾病的发病机制,开发新的治疗方法,以及改进防疫措施。
2024-01-09BE理念是成果导向教育的简称,亦称能力导向教育、目标导向教育或需求导向教育,是职业教育教学的重要理念。其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成果为导向、持续改进。在教学中想让学生取得的学习成果是什么,为什么让学生取得这样的学习成果,如何有效帮助学生取得这些学习成果,如何知道学生已经取得了这些学习成果[1]。
2023-12-29动物园饲养员在工作中可能遭受动物的咬伤,这可能对他们的心理造成较大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进行安全防护及伤后心理护理对于帮助饲养员恢复和调整至关重要。动物园被咬伤饲养员的个人防护和被咬伤后心理护理不仅关乎他们个人的心理健康,也与他们的职业生涯和幸福感密切相关。通过给予他们安全防护装备的选择、安全防护知识的培训与指导,被咬伤后情绪调节和情感表达的支持,提供心理疏导和心理治疗的帮助,以及推动心理康复和复原的措施,可以帮助他们重新获得内心的平静和坚强。
2023-12-19据统计,62%的人类传染病都是经由动物向人类传播的[1],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感染禽流感的患者往往与病禽有接触史,所以无害化处理病害动物是阻断人兽共患病传播的有效措施[2]。如果是重大动物疫病或人畜共患病病原传播,就有可能引发重大动物疫情或人畜共患病疫情,威胁生态环境安全,危害公共卫生安全,影响畜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病死动物科学无害化处理的重要性愈加明显。
2023-12-13人气:4634
人气:3477
人气:3054
人气:2745
人气:2468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动物学杂志
期刊人气:2132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中国动物学会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生物
国际刊号: 0250-3263
国内刊号:11-1830/Q
邮发代号:2-422
创刊时间:1957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影响因子:1.343
影响因子:1.227
影响因子:1.286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1.349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