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们留言
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非洲鸵鸟源芽囊原虫基因型鉴定及分析

  2023-11-23    100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芽囊原虫是一种呈世界性分布的常见机会致病性原虫,为鉴定云南某非洲鸵鸟养殖专业合作社芽囊原虫感染情况及其基因型,对采集的90份鸵鸟粪便样品,通过套式PCR扩增芽囊原虫SSU rRNA基因。结果发现,62份样本为阳性,芽囊原虫感染率为68.89%(62/90);其中,90日龄感染率最高,为86.36%(19/22),60日龄感染率最低,为6.25%(20/32),但不同日龄鸵鸟芽囊原虫的感染率差异不显著(P>0.05,χ2=6.67,df=3);基于SSU rRNA基因的序列分析,鉴定出ST5、ST7及ST20共3种芽囊原虫亚型,ST5为优势亚型。其中,ST5、ST7属人兽共患亚型。研究结果丰富了云南地区养殖非洲鸵鸟感染芽囊原虫的情况背景及基因分型的数据,为芽囊原虫的防控工作提供了参考。

  • 关键词:
  • 基因分型
  • 寄生虫
  • 核糖体小亚基
  • 芽囊原虫
  • 非洲鸵鸟
  • 加入收藏

芽囊原虫是一种呈世界性分布的常见机会致病性原虫,为鉴定云南某非洲鸵鸟养殖专业合作社芽囊原虫感染情况及其基因型,对采集的90份鸵鸟粪便样品,通过套式PCR扩增芽囊原虫SSU rRNA基因。结果发现,62份样本为阳性,芽囊原虫感染率为68.89%(62/90);其中,90日龄感染率最高,为86.36%(19/22),60日龄感染率最低,为6.25%(20/32),但不同日龄鸵鸟芽囊原虫的感染率差异不显著(P>0.05,χ2=6.67,df=3);基于SSU rRNA基因的序列分析,鉴定出ST5、ST7及ST20共3种芽囊原虫亚型,ST5为优势亚型。其中,ST5、ST7属人兽共患亚型。研究结果丰富了云南地区养殖非洲鸵鸟感染芽囊原虫的情况背景及基因分型的数据,为芽囊原虫的防控工作提供了参考。

外表的皮肤及羽毛也具备很大的商业价值,根据农业部2010年发布数据显示,浙江宁波以鸵鸟加工的副产品实现年综合利用原料,为当地农户带来巨大经济收入。但有关于非洲鸵鸟进境检疫仅涉及病毒性或细菌性疾病如新城疫(Newcastle disease)、沙门氏菌病(Salmonellosis)等疾病,关于寄生虫方面检疫还存有空缺,很大程度上制约非洲鸵鸟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芽囊原虫(Blastocystis)隶属芽囊原虫纲(Blastocystidea)、芽囊原虫目(Blastocystida)、芽囊原虫科(Blastocystidae),是一种机会致病性原虫,具传播性,可致肠易激综合征、炎症性肠病、慢性腹泻等[4]。而在Siti A J的研究中发现一些感染了芽囊原虫但无肠道症状的鸟类作为带虫宿主在群体间传播该寄生虫[5,6,7]。一些亚型如ST1-ST9亚型具人兽共患的特性[8,9]。1992年我国广州市曾报道过由人芽囊原虫导致的儿童及成人腹泻,随后浙江省、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等多地都有芽囊原虫的检出[10,11]。在非洲鸵鸟大肠组织中,Ponce G F等[12]也检出芽囊原虫,感染率达58.00%。该病原增加非洲鸵鸟养殖业的公共卫生安全防控风险,及时检出阳性个体对于行业健康发展十分必要。

本研究利用具物种特异性及在生物之间稳定遗传的基因——核糖体小亚基RNA(ribosomal small subunit, SSU rRNA)基因对从云南某鸵鸟养殖合作社获取不同年龄段的鸵鸟粪便样品进行芽囊原虫检测和分子鉴定[4],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构建其系统发育进化树,并利用统计软件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本研究成果将为云南省鸵鸟源芽囊原虫的遗传变异研究及风险因素评估提供参考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样品来源

从玉溪市易门县某非洲鸵鸟养殖专业合作社随机选取90份鸵鸟粪便样品,其中7日龄11份、20日龄25份、60日龄32份,90日龄22份。用自封袋分别分装,逐一对应编号,记录样品信息后,置于4 ℃条件下储存。

1.1.2 主要试剂

粪便DNA提取试剂盒、无水乙醇以及50×TAE缓冲液,天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产品;琼脂糖粉,昆明诺华生物科技公司产品;2×Accurate Taq预混液(含染料),湖南艾科瑞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产品;GelStain核酸染料(全式金) ,丰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产品;DNA标准DL 2 000,TaKaRa试剂公司产品。

1.1.3 主要仪器

PCR仪(PTC-1148),Bibby Scientific公司产品;旋涡混合器(QL-901),麒麟医用仪器厂产品;瞬时离心机(Mini-6K),湘仪离心机仪器有限公司产品;水平电泳仪(BG-subMINI),Baygene公司产品;凝胶成像系统(WGD-30),大韩科学仪器有限公司产品。

1.2 方法

1.2.1 分子生物学鉴定

1.2.1.1 套式PCR扩增

将90份样品预处理后,按DNA提取试剂盒说明书提取DNA,置于-20 ℃条件下保存。参考陶威[13]基于SSU rRNA基因的套式PCR合成上、下游引物,引物序列见表1,引物由生工生物工程(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合成。

表1 引物序列

扩增反应总体系为25.0 μL,Mix酶12.5 μL,包括上、下游引物(10 μmol/L)各1.0 μL,超纯水8.5 μL,模板DNA为2.0 μL。第一轮模板为所提取的DNA样品,第二轮模板是第一轮PCR的产物。反应程序:第一轮为94 ℃预变性5 min; 94 ℃ 1 min, 65 ℃ 1.5 min, 72 ℃ 2 min, 共30个循环; 72 ℃ 10 min, 16 ℃结束反应;第二轮为94 ℃预变性5 min; 94 ℃ 1 min, 50 ℃ 1 min, 72 ℃ 1.5 min, 共30个循环; 72 ℃ 10 min。同时设阴性对照。

1.2.1.2 琼脂糖凝胶电泳

取5 μL的PCR产物于加入含核酸染料的10 g/L琼脂糖凝胶中,置于电泳仪上电泳,检测结果可通过紫外透射仪拍照记录,将阳性条带所对应的PCR产物置于4 ℃条件下送至生工生物工程(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进行双向测序。

1.2.1.3 SSU rRNA基因测序与序列分析

返回序列利用SeqMan拼接序列,拼接成功后进行Blast在线比对分析。从GenBank中下载与试验测定序列相似的部分芽囊原虫的SSU rRNA基因序列。利用MEGA6.0软件构建进化树,以另一种肠道共患原虫贝氏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baileyi)作为外群,Bootstrap置信值重复抽样1 000次。

1.2.2 统计学分析

利用SPSS 20.0对采集不同日龄鸵鸟粪便样品的芽囊原虫检出数及检出率进行分析,以检出率最低日龄组为对照,进行比值比(Odds Ratio, OR值)的风险因素分析。本次试验所用样品数达卡方检验要求(n=90),因此以不同日龄组为差异因素对4组不同日龄组按照卡方检验的方法进行分析。


2、结果


2.1 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

2.1.1 电泳结果

对所采集的90份鸵鸟粪便DNA样品进行套式PCR检测,结果显示,共有62份DNA样品成功扩增出了芽囊原虫的SSU rRNA基因的目的片段,该地区养殖场的非洲鸵鸟总体感染率为68.89%(62/90)。阳性样品均可见约1 100 bp的条带,与预期目的片段大小相符,部分阳性条带如图1所示。

图1 芽囊原虫SSU rRNA基因的套式PCR扩增   

2.1.2 SSU rRNA基因测序与进化树分析结果

测序结果分析表明,本研究成功获得62份芽囊原虫阳性样品的序列信息。其中检出57份ST5亚型,3份ST7亚型,2份ST20亚型。本研究中,部分7日龄鸵鸟组的芽囊原虫比对结果为ST5亚型,该序列与云南猪源芽囊原虫序列(MK375238.1)及德国分离株(MK801392.1)处于同一分支。60日龄鸵鸟组的芽囊原虫比对结果为ST20亚型,序列与从中国获得的分离株(KY823411.1)处于同一分支。20日龄鸵鸟组的芽囊原虫为ST7亚型,该序列则与法国分离株处于同一分支(图2)。

图2 进化树分析   

2.2 统计分析结果

不同养殖日龄分组中,90日龄的非洲鸵鸟芽囊原虫阳性率最高,为86.36%(19/22);60日龄的非洲鸵鸟阳性最低,为6.25%(20/32),且在本研究中,利用统计学分析发现,不同养殖日龄的非洲鸵鸟芽囊原虫阳性率差异不显著(P>0.05,χ2=6.67,df=3)。以阳性率最低的60日龄组为参照计算与各组之间的OR值,7日龄感染芽囊原虫的风险小于60日龄组(OR=0.50),20日龄组感染芽囊原虫的风险是60日龄组的1.54倍,90日龄组感染芽囊原虫的风险是60日龄组3.8倍,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不同日龄的非洲鸵鸟芽囊原虫检出结果


3、讨论


芽囊原虫在世界上广泛分布,云南地区芽囊原虫的研究报道多是关于牛、羊等常见家畜,在养殖的特种经济动物上研究较少,云南省关于非洲鸵鸟芽囊原虫感染情况尚未见相关的报道。本研究初次对云南地区养殖非洲鸵鸟感染芽囊原虫的情况及其基因型进行调查,发现芽囊原虫总感染率为68.89%(62/90),通过测序比对检出ST5、ST7及ST20共3种亚型,表明云南地区养殖的非洲鸵鸟存在芽囊原虫的感染,ST5、ST7亚型具人兽共患风险[13]。

胡雄峰等[14,15]在对秦岭地区的鸵鸟感染芽囊原虫情况研究中发现芽囊原虫感染率为33.30%,存在ST5、ST10、ST20这3种亚型;Deng L等[16]对四川省动物园养殖的鸵鸟进行检测发现芽囊原虫感染率为31.58%,全为ST5亚型。在刘林科等[17]对芽囊原虫的研究中提到鸟类可携带ST7亚型,本试验中鸵鸟源芽囊原虫ST5亚型阳性率达63.33%(57/90),ST7阳性率达3.33%(3/90),ST20阳性率达2.22%(2/90),研究结果均符合前人研究报道。芽囊原虫的传播途径为粪-口传播,发育至包囊阶段具传染性[18,19]。本试验研究对象非洲鸵鸟为圈养,不同养殖日龄间的群体有分隔,但是同一圈内粪便未及时清洁,导致鸵鸟相互踩踏粪便从而导致传播。统计分析发现不同养殖日龄的非洲鸵鸟感染芽囊原虫的阳性率差异不显著(P>0.05),考虑到7日龄与20日龄两个圈舍临近,所以存在较高的芽囊原虫感染率。再有,各养殖日龄组芽囊原虫感染率差异无规律,推测可能由于每个养殖日龄段的圈养场面积有差异,使得鸵鸟的活动范围不同,从而导致异圈饲养鸵鸟间感染的差异。

本次研究获得ST5分离株与中国分离的猪源分离株处于同一分支,由此推测,猪源的芽囊原虫能够传播给鸵鸟。该地的养殖合作社应加强对芽囊原虫的防控力度。首先,考虑到芽囊原虫是一种机会性致病原虫,免疫力低下的人或动物个体较易感,养殖人员应该加强防护意识,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好个人防护[20,21,22];其次,定期采集养殖鸵鸟的新鲜粪便进行芽囊原虫的检测[23]。对于检测出芽囊原虫的阳性个体要及时从群体中分离出来,选用甲硝唑、磺胺甲基异恶唑或硝唑尼特都可对该病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24,25]。


参考文献:

[1]彭克美,刘华珍,冯悦平,等.非洲鸵鸟[J].野生动物,2004(5):10.

[2]张小婷,张群国,李鹏,等.非洲鸵鸟的饲养管理要点[J].养殖与饲料,2017(2):32-34.

[8]李廷翠,普丽花,李红霞.非人灵长类动物感染芽囊原虫的研究进展[J].野生动物学报,2019,40(4):1050-1054.

[10]王鸣,肖斌权,邬葭芬,等.人芽囊原虫病的初步研究[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1992(6):340-343.

[13]陶威.黑龙江省部分地区奶牛三种重要人兽共患原虫的分子鉴定及其遗传学特征[D].黑龙江哈尔滨:东北农业大学,2016.

[14]胡雄峰.秦岭部分珍稀野生动物芽囊原虫感染情况及种群结构研究[D].陕西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7.

[17]刘林科,王朋林,韩涵,等.我国芽囊原虫感染现状[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21,37(6):548-555,562.

[19]谢翔.福建省圈养灵长类动物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D].福建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19.

[20]陈慧慧,刘琴,邓艳,等.人芽囊原虫感染合并其他疾病研究进展[J].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21,33(5):535-539.

[21]冯霞,何波,徐福阳,等.肠道疾病患者感染人芽囊原虫的研究进展[J].热带医学杂志,2022,22(6):875-880.

[22]滕雪娇,储言红,翟铖铖,等.云南腾冲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携带者人芽囊原虫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18,36(2):129-134.

[23]张誉方,王荣琼,陈伟林,等.西双版纳野生猴群芽囊原虫感染的分子调查[J].畜牧与兽医,2022,54(5):59-63.

[25]钟悦,叶金花,谢富华,等.芽囊原虫病的治疗药物研究进展[J].赣南医学院学报,2021,41(4):409-414.


基金资助:云南省朱兴全专家工作站项目(202005AF150041);云南农业大学兽医公共卫生省创新团队项目(202105AE160014);


文章来源:陈俊蓉,谢昕言,徐翠蓉等.非洲鸵鸟源芽囊原虫基因型鉴定及分析[J].动物医学进展,2023,44(12):42-46.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动物学杂志

期刊名称:动物学杂志

期刊人气:2132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中国动物学会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生物

国际刊号: 0250-3263

国内刊号:11-1830/Q

邮发代号:2-422

创刊时间:1957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