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针对南川页岩气田某集输管道腐蚀穿孔问题展开分析,通过对采出气、采出水和腐蚀产物等研究,发现硫酸盐还原菌是造成南川页岩气田集输管道腐蚀穿孔的主要原因,二氧化碳的存在促进了点蚀的发展,同时,氯离子起到催化与促进点蚀发生的作用,耦合作用下,最终导致集输管道腐蚀穿孔。为了减少降低集输管道穿孔现象,需在井口加注缓释杀菌剂,并对集输管道涂敷内涂层,最终实现对集输管道腐蚀的有效控制。
《“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要求,天然气行业需要持续提升能源安全保障能力,积极适应绿色低碳转型。页岩气作为天然气增储上产重要领域,更要加大勘探开发力度。页岩气作为非常规清洁能源的“排头兵”,越来越受到各大油气田关注[1]。然而,国内页岩气集输管道腐蚀频发。2017年7—11月,威远页岩气田地面集输管道出现17处腐蚀穿孔现象[2]。2018—2019年间,昭通页岩气田集气站弯头处累计发生45次腐蚀穿孔。2020年,长宁页岩气田某集气站集气管线连续发生3次腐蚀穿孔,导致多平台停产。2022年,涪陵页岩气田某集气站集输管道投产仅15个月就发生腐蚀泄漏现象。上述页岩气田集输管道出现腐蚀穿孔泄漏现象,均是硫酸盐还原菌(SRB)占主要作用。管道腐蚀穿孔造成的天然气泄漏存在引发火灾爆炸风险,对周围居民生命安全造成威胁,极大污染环境。同时,阻碍集气站正常生产、稳定运行,严重影响气田高效开发。因此,开展页岩气集输管线腐蚀失效分析,提出有效控制措施,不仅可以避免腐蚀穿孔发生,而且有助于减少经济损失,助力气田“安全、稳定、高效”开发。
1、集输管道穿孔原因分析
南川页岩气田探明储量1990亿方,储量规模大,是国内重要页岩气资源区,同时也是国内首个实现商业开发的以常压页岩气为主的页岩气田。南川区块采出气二氧化碳质量分数含量在0.04%~3.24%,不含硫化氢,页岩气采出水矿化度在10000~120000 mg/L。
2019年3月,南川某集气站集输管道发生泄漏。该管线于2018年8月投用,规格为φ89 mm×5 mm,材质为L360 N,管道设计压力为6.3 MPa,管道长度约1.45 km。
1.1采出气成分分析
该集气站采出气成分及含量如表1所示,可以看出,该井CO2含量为1.97%(y),不含H2S。
表1气相成分分析
摩尔分数,%
1.2采出水成分分析
表2为该井采出水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该井采出水中含有大量的Na+、Ca2+、Cl-、,含有少量的HCO3-、SO42-、Mg2+,不含Ba2+、CO32-、OH-,Cl-含量高达85721.06 mg/L,采出水矿化度高达100623.53 mg/L,矿化度极高。当采出水矿化度>0.01 mol/L,能降低采出水腐蚀电流电阻,提高采出水的导电率,一定程度上,促进发生电化学腐蚀。采出水水型为氯化钙型,易发生结垢。
该井采出水中含SRB数量为600000个/mL,远远大于SY/T5329—2022碎屑岩油藏注水水质推荐指标及分析方法中SRB≤25个/mL。
1.3腐蚀产物分析
表2采出水成分分析
图1某集输管道腐蚀穿孔宏观示意
图2 EDS结果
该管道沿线地貌属低山及丘陵地貌,途径地多为山林、荒地、农田,地势起伏较大。从图1集输管道穿孔宏观图看出,在管道中段7点钟方向有多处明显的腐蚀坑,部分穿孔,其中最大腐蚀坑深度达26 mm。大腐蚀坑底部又形成了一个比较小的点蚀坑,这是微生物腐蚀的典型特征。除腐蚀坑以外,内壁其他部位表面均匀,没有腐蚀现象发生。
图2为能谱仪(EDS)分析腐蚀坑内腐蚀产物的元素含量及分布。结果表明,腐蚀产物中硫和氯含量较高。虽然地层水中含有一定的SO42-,但SO42-不参与腐蚀产物的形成。因此,硫元素的出现是由硫酸盐还原菌(SRB)微生物腐蚀导致的[3]。
2、腐蚀机理分析
南川区块页岩气井口安装有除砂器,能有效防止地层出砂堵塞管线或装置设备。页岩气输送速度为2.5~4 m/s,有效控制了输送速度,极大避免了冲刷腐蚀的发生。南川页岩气集输管道运行温度在20~25℃内,硫酸盐还原菌在该温度区间内大量繁殖[4],其代谢会产生H2S。当气体服役环境内H2S质量分数含量>2%时,即为高酸性气田。H2S溶于水电离会生成氢离子,同样,当阴极保护电位低于析氢电位,氢离子氧化也会产生氢原子,造成氢原子向管壁渗透,有可能导致管道氢鼓泡、氢致开裂。阳极反应为Fe基体发生氧化反应,生成Fe2+,阴极反应为硫酸盐还原菌去极化产生S2-,反应生成FeS、Fe(OH)2;同时与采出水中的Ca2+结合,生成CaSO4,见图3a:Fe+SO2-4+H2O→FeS+Fe(OH)2+OH-Ca2++SO2-4→CaSO4
干燥的CO2不具有腐蚀性,只有湿环境下CO2,才具有腐蚀性。CO2溶于水,反应生成H2CO3,H2CO3电离产生的HCO3-和CO32-均会促进铁发生腐蚀,生成FeCO3和CaCO3,见图3b:Fe+CO2-3→FeCO3Ca2++CO2-3→CaCO3
此时,腐蚀产物与垢层覆盖铁基体表面。Cl-半径小、渗透性极强,在浓度梯度的作用下,渗透进入腐蚀产物层和垢层后,起到催化与促进点蚀的作用。在硫酸盐还原菌、CO2、Cl-三者耦合作用下,诱发集输管道形成腐蚀坑并穿孔,见图3c。
2Fe2++3OH-+Cl-→Fe2(OH)3Cl
图3管道断裂原因分析
3、现场防护措施
3.1杀菌剂
为了有效抑制细菌腐蚀发生,可以通过对井口和管道加注杀菌剂,杀灭来自压裂注水和地层水引入的细菌。氧化型杀菌剂如稳定ClO2、溴类等,可以完全氧化硫酸盐还原菌,使其分解为CO2和H2O以杀死细菌。氧化型杀菌剂使用剂量大,杀菌效果虽然好但对菌垢剥离差,有时甚至会加速腐蚀。吸附型杀菌剂如杂环类化合物、金属盐类、含氰化合物等,以其高毒性致使细菌死亡,吸附型杀菌剂杀菌效果持久性好但成本高、溶解性差,且易产生抗药性。
采用杀菌剂杀灭硫酸盐还原菌方法,主要存在三方面的弊端:一是大量使用杀菌剂成本较高,经济负担较大,大幅度提升油气田开采成本;二是长时间固定使用一种杀菌剂,细菌易产生抗药性,致使杀菌效果降低,不得不更换杀菌剂。三是杀菌剂属于化学药剂,本身具有毒性,大量向水中投加各类杀菌剂,污染水体,危害生态环境,不满足绿色低碳开发的要求。
3.2耐蚀钢
多种材料如铁铝及其合金、混凝土等,都能发生由硫酸盐还原菌造成的细菌腐蚀。因此,采用抗SRB腐蚀的材料可降低甚至阻止SRB腐蚀产生的危害。在金属材料中加入Ni、Cu、Ag等重金属离子,可有效提高金属抗菌能力。目前,食品和医疗行业已广泛应用含Ag、Cu的抗菌不锈钢。对于油气田而言,考虑到经济经济可行性,可以通过在管道基体中添加Cu来提升集输管线抵御微生物腐蚀的性能更具经济性。另外,玻璃钢对SRB具有较好的抵抗性。所以可以通过在基体材料中添加Cu元素、或者对材料表面涂敷钛或钛合金形成二氧化钛薄膜内涂层,达到防止SRB腐蚀的目的。
4、结束语
南川页岩气集输管道发生腐蚀穿孔泄漏主要是由硫酸盐还原菌(SRB)引起。同时,采出气含有CO2的存在促进了点蚀的发展,采出水含有的Cl-起到催化、促进点蚀的作用,三者耦合作用下最终导致集输管道腐蚀穿孔甚至断裂。通过对井口加注缓释杀菌剂,并结合对集输管道涂敷内防腐涂层,可以有效遏制集输管道穿孔现象,最终实现对集输管道腐蚀的有效控制。
参考文献:
[1]赵全民,张金成,刘劲歌.中国页岩气革命现状与发展建议[J].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2019,46(8):1-9.
[2]岳明,汪运储.页岩气井下油管和地面集输管道腐蚀原因及防护措施[J].钻采工艺,2018,41(5):125-127.
[3]刘宏伟,徐大可,吴亚楠,等.微生物生物膜下的钢铁材料腐蚀研究进展[J].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2015,27(5):10.
[4]王选奎,贾丽,李志远,等.硫酸盐还原菌对钢铁腐蚀的影响[J].石油化工腐蚀与防护,2002,19(5):39-41.
文章来源:冯旻祎,孟良,付亦升,等.常压页岩气集输管道腐蚀原因与防腐策略[J].石化技术,2024,31(08):274-276.
分享:
由于岩溶分布的复杂性及不确定性,在兼顾工程实际情况及场地特征后,合理的选取基础方案尤其重要。岩溶地区的地基可分为天然地基和人工地基两大类,根据埋置深度可分为浅基础和桩基础两大类。当岩体岩面埋藏较深,上覆土层较厚且稳定时,宜采用浅基础,上覆土层不稳定时,未经有效处理不应作为建筑物基础的持力层。
2024-09-03《“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要求,天然气行业需要持续提升能源安全保障能力,积极适应绿色低碳转型。页岩气作为天然气增储上产重要领域,更要加大勘探开发力度。页岩气作为非常规清洁能源的“排头兵”,越来越受到各大油气田关注。然而,国内页岩气集输管道腐蚀频发。
2024-08-31现如今工程质量实行质量责任终身制,可通过在施工期对岩溶区桩基基底的勘察,通过勘察查明了覆盖层厚度及水文地质情况,便于施工单位选择合理成孔方式,对施工有较好的指导作用。此外,通过施工勘察提供了更为可靠详实的地质资料,便于业主、监理控制设计变更,做到设计变更有据可依。坚决杜绝无效变更,实现对工程造价的节约和控制。
2024-07-31矿山开采已成为影响区域地质环境持续性发展的关键要素。据《2023年中国自然资源公报》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新增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共18个,总计修复面积达2.6万公顷。有关单位与从业者应当更加充分地认识到矿山地质环境修复的重要性,同时做好相关技术部署与方案建设工作,强化矿区地质环境修复成效。
2024-07-23我国是农业大国,对钾肥需求量大,近50%需要依靠进口[1]。察尔汗盐湖是我国最重要的钾盐钾肥基地,多年高强度的开采使得卤水采出量与品质逐年降低[2]。盐湖浅部储卤层中赋存有29 600万t的低品位固体钾盐资源,是我国钾盐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后备资源
2024-01-25目前,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煤炭作为主要能源,发挥了强大的支撑作用,新时期对煤炭产业发展提出了更高标准。煤矿机电一体化的发展,大幅提升了煤矿挖掘技术水平,机械化水平有了显著的进步。但是煤矿地质测量技术仍是煤炭产业发展的弱项,不但为煤矿开发埋下隐患,同时阻碍了我国煤炭行业更好发展,因此对煤矿地质测量空间技术进行分析与探究是非常必要的。
2023-12-06某工业园区项目位于典型的沙土地区,计划建设一个集生产、办公、住宿及仓储为一体的综合性工业园区。该工业园区的设计和建设旨在满足现代工业化的需求,通过优化布局、合理利用地质资源,实现工业园区的经济、安全、高效运营。工业园区占地面积为450亩,主要建设内容包括生产加工车间、宿舍楼、办公楼和仓库。
2023-11-21地应力大小测量和方向识别对致密油储层的压裂施工、水平井设计、井壁稳定性评价、井网布置优化和注水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对于致密油储层,需要进行水力压裂才能提高采收率,地应力大小和方向控制着水力压裂裂缝的起裂、破裂和延伸[1,2]。
2023-11-08水工建筑设计不仅仅需要考虑上部结构稳定性,也需要对其基础部分,特别是地基设计进行科学合理性探讨[1,2],确保水工地基设计满足上部结构安全运营要求。当地基具有软弱粘土等不良土体时,可采用桩土复合地基、土层夯实等地基处理技术,提升水工场地承载能力。因而,开展对桩土复合地基的设计研究,有助于丰富水工设计参考成果。
2023-11-08我国已成为世界铁路隧道运营里程最长、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在隧道修建过程中,受到不同地质与施工条件的综合影响,隧道衬砌质量问题时有发生,特别是衬砌拱顶及施工缝掉块会导致较为严重的运营后果。
2023-11-01人气:4847
人气:4669
人气:4065
人气:4051
人气:3772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石化技术
期刊人气:3011
主管单位: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北京燕山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化工
国际刊号:1006-0235
国内刊号:11-3477/TE
邮发代号:82-812
创刊时间:1980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3个月
影响因子:1.595
影响因子:1.492
影响因子:0.194
影响因子:0.518
影响因子:0.037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