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地质工程勘探能够帮助施工人员提前熟悉工程施工环境的相关地质信息,能够有效的保证工程设计的准确性,并提供工程施工参考,为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地质勘察工作的规范完善,有助于工程设计与施工质量的提高。
1、地质工程勘察的作用
地质工程勘察工作在每个工程开展施工的前期都需要仔细完成,唯有如此才能确保整个工程开展的顺利进行。地质工程勘察工作的具体内容主要是细致的调查地质的条件尧地貌地形尧土质以及水文,通过综合分析得出相应的数据,这样才能综合的分析工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此为基础将工程设计方案进行科学的制定使其具备可行性,工程的质量与安全也能得到充分的保证。具体进行地质工程的勘察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首先要详细收集勘察区域的水文资料尧地质条件尧地形地貌尧地震记载等相关资料,然后要将该区域的测绘相关工作完成,最后进行测试相关因素,得出最终的测试结果,进而将该地区的地质勘察报告整理完成。
2、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科学技术近些年不断的发展,地质工程勘察技术也随之逐渐地完善,但是同国外发达的先进技术相比,还是存在一定差距,具体表现如下方面。
第一,地质工程勘察工作人员不重视自己的工作,在对地质勘察报告进行撰写的时候,只是利用之前勘察的相关数据作为参考,没有详细的分析参考资料,导致了勘察报告对于涉及的技术参数不够准确,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受此影响较大。
第二,地质勘察人员过分看中报告中的理论性和专业性,而对实用性有所忽略,在阅读报告的时候给工程设计人员带来了巨大的困难,设计的结果受到影响,而且地质勘察人员缺乏与设计人员进行有效的沟通,造成了工程成本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给企业造成损失。
第三,地质勘察工作使用的资金前期的投入不够,而地质勘察工作的性质是周期性的,拖延到报告期时间截止,才将报告进行匆忙提交,这势必就对地质勘察报告的可靠性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增加了后期工作额外的麻烦,同时工程安全隐患也会随之增加。
第四,在开展地质工程勘察的过程中管理比较乱,地质勘察工作的质量受到直接的影响。技术管理在整个地质勘察工作中也落实的不到位,这就使得形成的报告不够规范严谨,加之一些工作人员专业知识相对比较缺乏,在遇到重大的工程的时候,相关的问题得不到有效的及时处理,勘察报告的质量直接下降,整个工程的设计与施工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第五,地质勘察人员的创新意识在工作中相对比较缺乏,不能够根据实际勘察地质情况,采取相应的勘察措施,对实际的情况考虑不够充分,降低了勘察报告的质量。
第六,在工作中很多地质勘察人员不按照相关的规范开展工作,造成了勘察的结果出现的误差较大,勘察的精度大幅降低,而如果没有及时发现这些误差,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就会受到直接影响,由此就可能会引发重大安全隐患,威胁着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第七,地质勘察人员对于标准意识相对淡薄,文字的校对在工作中不能引起工作人员的足够重视,数据表达与使用公式不够规范,而且在数据使用的单位尧计量数据的单位尧符号尧术语等相关方面也存在不规范使用的情况,导致勘察报告的质量下降,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受到严重影响。
3、采取的措施
针对上述在地质勘查工作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地质勘察工作的质量,具体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对地质勘察工作的相关规程要进行不断的规范,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执行地质勘察工作,在进行设计和施工前所有的工程项目必须要严格完成地质勘察相关工作,如果不能按照地质勘察工作规程执行,工程设计和施工的质量将会受到直接影响,造成整个工程的安全隐患。
另外,为了将地质勘察工作进行行为的规范,要将相关的行业规范建立起来,这样才能按照规范执行地质勘查工作,从而工程设计和施工的质量得到有效保证。在政府层面要将地质勘察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完善起来,严格的监督与检查地质勘察过程中,以及整个设计与施工的过程。除此以外,要采取全程监理工程项目,事前做好工程项目的预防工作尧事中进行科学的项目控制以及事后对工程进行相应的监督评价。这样地质勘察工作才能逐渐趋于规范化,从而将地质勘探工作的质量提高,进而工程设计与施工的质量也得到提高。
其次,要尽量在地质勘察工作中使用先进的测试技术,这样才能使得到的数据信息更加真实,并且详细的分析这些数据信息,并对比调查得到的相关资料,这样工程设计中参数的可靠性才能得到确保,进而工程设计与施工的质量也得到了有效的保证。再次,要针对地质勘察的工作人员的情况组织学习培训,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地质勘察工作的质量也得到了有效提高。在单位内部组织实施轮岗制度,这样能够使各专业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得到加强,通过采取座谈会或者讲座的方式,将勘察人员的知识面进行拓展,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另外,工作人员的行为也要进行规范管理,使工作人员的标准化的意识逐渐培养起来,使每名员工都能严格遵守相关的规范,并开展绩效考评工作,工作的积极性得到提高。
4、结语
综上所述,工程设计和施工的质量想要得到充分的保证,首先要将地质勘察工作做好,获取工程各项详细的参数可以通过地质勘察工作来完成,这样能够有效的保证工程设计的准确,并提供工程施工参考。因此,要对地质勘察工作的规范进行不断地完善,按照规范严格执行,从而将工程设计与施工的质量进行有效提高。
参考文献:
[1]地质工程勘察在工程设计和施工中的作用[J].张晓慧.科技创新导报.2019(02).
[2]浅谈地质工程勘察在工程设计和施工中的作用[J].李英文.民营科技.2018(10).
罗浩.地质工程勘察在工程设计和施工中的作用[J].建材发展导向,2019,17(19):275-275.
分享:
由于岩溶分布的复杂性及不确定性,在兼顾工程实际情况及场地特征后,合理的选取基础方案尤其重要。岩溶地区的地基可分为天然地基和人工地基两大类,根据埋置深度可分为浅基础和桩基础两大类。当岩体岩面埋藏较深,上覆土层较厚且稳定时,宜采用浅基础,上覆土层不稳定时,未经有效处理不应作为建筑物基础的持力层。
2024-09-03《“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要求,天然气行业需要持续提升能源安全保障能力,积极适应绿色低碳转型。页岩气作为天然气增储上产重要领域,更要加大勘探开发力度。页岩气作为非常规清洁能源的“排头兵”,越来越受到各大油气田关注。然而,国内页岩气集输管道腐蚀频发。
2024-08-31现如今工程质量实行质量责任终身制,可通过在施工期对岩溶区桩基基底的勘察,通过勘察查明了覆盖层厚度及水文地质情况,便于施工单位选择合理成孔方式,对施工有较好的指导作用。此外,通过施工勘察提供了更为可靠详实的地质资料,便于业主、监理控制设计变更,做到设计变更有据可依。坚决杜绝无效变更,实现对工程造价的节约和控制。
2024-07-31矿山开采已成为影响区域地质环境持续性发展的关键要素。据《2023年中国自然资源公报》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新增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共18个,总计修复面积达2.6万公顷。有关单位与从业者应当更加充分地认识到矿山地质环境修复的重要性,同时做好相关技术部署与方案建设工作,强化矿区地质环境修复成效。
2024-07-23我国是农业大国,对钾肥需求量大,近50%需要依靠进口[1]。察尔汗盐湖是我国最重要的钾盐钾肥基地,多年高强度的开采使得卤水采出量与品质逐年降低[2]。盐湖浅部储卤层中赋存有29 600万t的低品位固体钾盐资源,是我国钾盐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后备资源
2024-01-25目前,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煤炭作为主要能源,发挥了强大的支撑作用,新时期对煤炭产业发展提出了更高标准。煤矿机电一体化的发展,大幅提升了煤矿挖掘技术水平,机械化水平有了显著的进步。但是煤矿地质测量技术仍是煤炭产业发展的弱项,不但为煤矿开发埋下隐患,同时阻碍了我国煤炭行业更好发展,因此对煤矿地质测量空间技术进行分析与探究是非常必要的。
2023-12-06某工业园区项目位于典型的沙土地区,计划建设一个集生产、办公、住宿及仓储为一体的综合性工业园区。该工业园区的设计和建设旨在满足现代工业化的需求,通过优化布局、合理利用地质资源,实现工业园区的经济、安全、高效运营。工业园区占地面积为450亩,主要建设内容包括生产加工车间、宿舍楼、办公楼和仓库。
2023-11-21地应力大小测量和方向识别对致密油储层的压裂施工、水平井设计、井壁稳定性评价、井网布置优化和注水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对于致密油储层,需要进行水力压裂才能提高采收率,地应力大小和方向控制着水力压裂裂缝的起裂、破裂和延伸[1,2]。
2023-11-08水工建筑设计不仅仅需要考虑上部结构稳定性,也需要对其基础部分,特别是地基设计进行科学合理性探讨[1,2],确保水工地基设计满足上部结构安全运营要求。当地基具有软弱粘土等不良土体时,可采用桩土复合地基、土层夯实等地基处理技术,提升水工场地承载能力。因而,开展对桩土复合地基的设计研究,有助于丰富水工设计参考成果。
2023-11-08我国已成为世界铁路隧道运营里程最长、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在隧道修建过程中,受到不同地质与施工条件的综合影响,隧道衬砌质量问题时有发生,特别是衬砌拱顶及施工缝掉块会导致较为严重的运营后果。
2023-11-01人气:5179
人气:3652
人气:2909
人气:2414
人气:2375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期刊人气:1318
主管单位:国家教育部
主办单位:吉林大学
出版地方:吉林
专业分类:地质
国际刊号:1671-5888
国内刊号:22-1343/P
邮发代号:12-22
创刊时间:1956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影响因子:2.546
影响因子:0.659
影响因子:0.149
影响因子:1.209
影响因子:2.866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