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探究在儿科手术室护理应用中使用人性化护理理念的效果。方法:本研究收集共85例患儿为客观比对对象,将85例患儿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划分2组,42例设为对照组,开展常规手术室护理,43例设为研究组,引入人性化护理理念。结果:研究组反馈数据异于(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理念在儿科手术室护理应用中利于提升手术室护理质量,还可确保手术安全顺利地实施,明显提升患儿和家属满意度。
随着临床手术不断发展,临床对手术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随着当今医疗事业不断发展,手术质量不仅取决于施术者的专业技术,与手术室护理质量具有高度相关性,直接影响手术的实施及预后,于手术室护理中研究适配患者个体化的护理理念尤为重要[1]。小儿作为特殊病人,小儿自控能力、认知功能尚未成熟,临床治疗依从性较差,加之小儿家属对疾病担忧,对手术治疗的认知存在盲区,临床极易出现医患纠纷。儿科手术考虑小儿机体特殊性,手术精细化、严谨性要求更加严格;加之小儿机体较为娇嫩,手术耐受性较差,于手术室护理期间引入人性化护理理念,开展全方位、整体、优质的护理干预,确保患儿顺利开展手术,改善预后效果。本笔者为了研究人性化护理理念于儿科手术室中的应用效果,特于笔者医院手术室开展平行比对,执行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收集共85例患儿为客观比对对象,课题开展时间为2018年5月到2019年5月,将85例患儿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划分2组,42例设为对照组,男22例,女20例,年龄1岁~11岁,中位年龄(6.35±1.24)岁;43例设为研究组,男23例,女20例,年龄1岁~10岁,中位年龄(6.34±1.08)岁,就2组患儿入组时基线资料中年龄、性别资料开展客观分析,结果提示差异均衡,可于后文进行数据分析(P>0.05)。
纳入标准:(1)85例研究对象均为儿科收治的患儿,均符合儿科手术指征;(2)患儿家属对本研究内容知情,自愿参与研究分析;(3)患儿于术前均伴有不同情绪表现,例如睡眠不良、厌食、哭闹、恐惧等;(4)将本研究上报笔者单位伦理委会,审核后开展。
排除标准:家属配合度较差、患儿无智力障碍、语言障碍、视力障碍。
1.2 方法
对照组患儿开展常规手术室护理干预,于手术前针对手术开展必要性、重要性对患儿家属进行告知,指导患儿家属签署手术授权书;开展手术前宣教,针对手术术前准备、营养干预、护理注意事项、围术期注意事项、术后预见性并发症及预防、术后康复等情况,提高患儿家属对手术的了解;于手术期间,辅助医生开展无菌手术治疗,对患儿术中各项生命指标进行记录,术后开展并发症预防干预,准医嘱予以药物干预;针对患儿术后转归情况对患儿进行讲解,同时加强管道、并发症、皮肤等专科护理干预[2]。研究组患儿于常规手术室护理的基础上,引入人性化护理理念,于术前、术中及术后等三个阶段开展人性化护理干预;
(1)术前护理:于术前1d加强病房访视,对患儿心理情绪及家属情绪进行了解,多与患儿及家属进行交流,与患儿建立良好的情感交流;考虑患儿年龄较小,对陌生环境的抵触心理较大,护理人员可借助儿童语言帮助患儿缓解恐惧心态,借助小玩具安抚患儿情绪;加强与患儿家属的交流,告知手术开展的注意事项,针对手术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解,并告知其危害及应对等,避免不良医患纠纷的发生;告知情绪对患者手术开展的重要性,避免于患儿面前展露担忧、伤心等表情,以免加重患儿心理负担;家属多与患儿进行交流,鼓励患儿不要害怕手术,鼓励患儿,利于消除术前不良情绪,客服手术恐惧[3];
(2)术中护理干预:术中加强手术室环境干预,于术中对患儿情绪进行安抚,辅以有效的麻醉干预;
(3)术后护理:术后主动询问患儿感受,鼓励患儿积极进行康复;术后可采用音乐疗法等转移术后疼痛;予以术后饮食干预,促使疾病转归[4]。
1.3 评价标准
统计比对患儿经由不同护理干预后疼痛情况及家属满意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软件SPSS23.0版本进行所得数据客观分析,P<0.05作为统计学差异基础表达。
2、结果
2.1 两组患儿不同护理干预后疼痛情况比对
研究组患儿疼痛评分为(1.65±0.42)分,对照组患儿疼痛评分为(3.02±0.61)分,结果提示差异显著(P<0.05)。
2.2 两组患儿家属手术治疗满意评分
研究组患儿家属于手术专业度、人文关怀等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评分,提示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儿家属手术治疗满意评分[x—±s/分]
3、讨论
随着临床护理模式不断优化,人文关怀成为护理主要宗旨,于护理中引入人性化护理干预,旨在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人性化护理理念坚持以患者主观感受为护理评估指标;针对儿科患儿,转变传统护理角色,予以患儿心理、机体、情感全面护理干预,降低患儿依从性对手术质量的影响,促使手术顺利开展[5]。本研究表明,研究组患儿疼痛评分为(1.65±0.42)分,对照组患儿疼痛评分为(3.02±0.61)分,结果提示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患儿家属于手术专业度、人文关怀等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评分,提示差异显著(P<0.05)。
综上,于儿科手术室护理中开展人性化护理理念,利于提升手术室护理质量,确保手术安全、顺利实施,显著提升患儿及家属满意指标。
参考文献:
[1]曾嵘.试论细节护理在儿科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J].当代医药论丛,2016,14(9):80-82.
[2]温海莉.心理护理在儿科手术室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5(59):245.
[3]隋莹.探讨儿科手术室实施整体护理对手术患儿的影响[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31):233-234.
[4]夏念花.试论儿科手术室临床护理教学的特点及方法[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16):184.
[5]周瑛.整体护理应用于儿科手术室对手术患儿的影响研究[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1):184-185.
林燕.人性化护理理念在儿科手术室护理应用中的效果评价[J].健康之友,2020,(1):245.
分享:
在儿童群体中,由于小儿身体发育尚未完全,机体抵抗力较弱,因此患病率较高,一旦发病,患儿将表现出胸闷、咳嗽、咳痰甚至呼吸困难的症状,加之该病病程长、反复发作的特点,患儿可能会出现发育迟缓的问题,严重时还可能导致肺部感染、呼吸衰竭等后果,对生命安全的构成威胁。
2025-04-22动物辅助干预(animalassistedintervention,AAI)是一种以目标为导向的结构化干预措施,将动物纳入健康、教育和人类服务领域,以实现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健康[2]。研究[3-6]表明,AAI能有效缓解患儿不良情绪与疼痛,促进社会交往和术后恢复,同时减轻照顾者及医护人员的压力。
2025-04-21在新生儿出生后采取的一系列有循证依据的干预技术,其推荐的核心干预措施包括规范的产前母胎监测及处理、新生儿出生后立即擦干全身、母婴皮肤接触时间至少90min并完成第1次母乳喂养、延迟断脐、新生儿洗澡延迟至生后24h以后以及新生儿复苏技术和新生儿感染治疗等[1]。
2025-04-15重症肺炎除呼吸障碍症状外,同时有呼吸衰竭和其他系统受累表现,需ICU治疗及后续康复。常规呼吸训练包括深呼吸、肺活量锻炼等,能够增强呼吸肌肉的力量和肺部的容积,从而增加患者的呼吸能力[1]。重症肺炎患儿常因年龄小、症状重而配合度低,情绪不稳定,需整合性、个性化、连续性服务[2]。
2025-04-15小儿肾病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肾脏疾病,主要由遗传因素、感染因素等引起,严重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激素治疗作为该病的主要治疗方法,虽能有效缓解水肿等症状,但长期使用易导致患儿体貌特征改变及免疫系统受影响[1]。因此,在治疗期间,护理工作的质量显得尤为重要。
2025-03-31高热是儿童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疾病,而高烧晕厥则是儿童发烧比较严重的时候才会出现的一种症状,通常是在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的初期,其临床特征是身体的某些部位会突然的发生一阵抽搐,还会伴有眼球不正常的转动、神志不清、牙齿紧闭、嘴唇发紫以及大小便失禁等,这种情况通常会持续数秒至数分钟。
2025-03-11麦丘恩-奥尔布赖特综合征(McCune-Albright syndrome,MAS)是一种累及多脏器的、与体细胞突变相关的罕见病[1],发病率为1/1000000~1/100000[2],女性患病率较男性患病率高[3]。该病的发病机制与体细胞内GSA基因编码的鸟嘌呤核苷酸结合蛋白(G蛋白)α亚基(GNAS)基因突变有关。
2025-02-21自闭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SD)或称为自闭症被认为是一种可能从产前到产后早期开始的致残性神经发育障碍,是增长最快的残疾之一,在整个生命周期中造成了大量的健康损失。ASD主要表现为语言障碍、社交障碍和刻板的兴趣取向,属于广泛性发展障碍的一个亚型。
2025-01-16发热虽然是机体的一种保护性防御机制,但持续性高热不退,对儿童身体健康仍可能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引发昏迷、惊厥、脱水等生命危险[2]。发热症状,是由患儿机体内部分致热物质受到刺激后导致体温调节系统向上调整,引起机体出现温度过高的病理性反应[3-4]。
2025-01-14孤独症是以不同程度行为方式重复刻板、人际交往障碍等为特点的一种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多发于儿童发育时期,具有较高致残率,对儿童身心健康及家庭经济造成严重影响[1,2]。目前,尚无药物能有效治愈孤独症,临床多选择科学、合理的康复训练以改善症状,提升语言表达及社交能力。
2025-01-06人气:18547
人气:16670
人气:15567
人气:14840
人气:14018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期刊人气:3743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出版地方:河南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2095-428X
国内刊号:10-1070/R
邮发代号:36-102
创刊时间:1986年
发行周期:半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影响因子:1.188
影响因子:1.636
影响因子:0.607
影响因子:0.711
影响因子:0.515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