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学术期刊分类
新生儿溶血病属于临床常见疾病,多因母婴血型不合造成,临床多表现为黄疸、贫血、胆红素脑病等,如果未得到及时治疗,可引发肝脾等重大,严重威胁新生儿安全[1]。目前新生儿溶血病常见ABO血型与Rh血型不合,对该类疾病,临床多给予光疗、换血疗法等治疗,有一定效果,但患儿康复情况仍然不理想,再溶血的风险较高[2-3]。
8
0
支气管肺炎是儿科中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等症状,严重时可引发呼吸、心力衰竭等并发症,严重威胁儿童的健康。现阶段,临床治疗支气管肺炎以抗感染、止咳、祛痰等常规对症治疗为主,可有效控制疾病进展,缓解患儿临床症状,但其整体疗效欠佳,部分患儿病情易反复[1]。
24
支原体肺炎多发于学龄期儿童和青少年,因患儿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若控制效果欠佳,易提高重症肺炎患病率[1]。以往临床常以药物治疗支原体肺炎,其中阿奇霉素属于一种光谱抗生素,具有较高的抑菌作用,可用于抑制沙门菌、链球菌、支原体等,但单纯药物治疗疗效甚微[2]。
18
中医认为本病是由外邪犯肺导致机体气机郁滞,日久生热,使肺气不宣、痰湿内蕴引发,故治疗应以清肺化痰、辛凉宣肺、降气平喘为宜[5]。连花清瘟颗粒是由绵马贯众、鱼腥草、金银花等成分组成的中成药,具有清瘟解毒、宣泄肺热、清凉解表的功效[6]。
麦丘恩-奥尔布赖特综合征(McCune-Albright syndrome,MAS)是一种累及多脏器的、与体细胞突变相关的罕见病[1],发病率为1/1000000~1/100000[2],女性患病率较男性患病率高[3]。该病的发病机制与体细胞内GSA基因编码的鸟嘌呤核苷酸结合蛋白(G蛋白)α亚基(GNAS)基因突变有关。
15
近年来,伴随早产儿娩出率、成活率的上升,喂养不耐受(FI)问题成为加强早产儿营养、改善预后的亟待解决的挑战。FI属于早产儿较为常见的消化系统症候群,与早产儿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相关,表现为喂养后胃潴留、腹胀、呕吐等症状,从而造成难以顺利进行肠内喂养[1]。
19
研究表明除常见的高热、眼结膜充血以及淋巴结肿大等典型症状外,川崎病还会累及心脏,导致患儿发生心肌炎、心包炎,甚至会诱发冠状动脉损伤及一系列严重并发症[4]。川崎病目前已成为儿童获得性心脏病的主要原因之一[5]。距首次发现川崎病病例至今已有半个世纪,尽管医学上对川崎病的病因和病理生理机制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其确切原因仍然不明确。
临床治疗新生儿肺炎以改善通气,降低病死风险为主要目的,常采用氧疗支持结合药物进行对症治疗。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在患儿呼气末提供正压,可扩张肺泡,提高肺部顺应性,增强肺部气体交换能力,从而改善呼吸功能,解除患儿呼吸窘迫表现,加快病情好转[2]。
28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ASD自1943年由美国精神科医生LeoKanner首次报道以来,随着公众意识的提高、筛查手段的普及和诊断水平的改善,ASD的患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2020年3月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公布了最新的美国ASD的发生率已经达到1/54,目前我国尚无全国发病率的流行病学调查,但有调查显示我国在1%左右[1]。
脓毒症患者具有严重而复杂的全身炎症反应,伴随着急性代谢紊乱,糖类、氨基酸和脂肪代谢均出现明显异常,并出现钙、磷等微量元素和电解质的失衡。有研究显示,高磷血症与住院病死率显著相关[2]。亦有研究显示,血清磷水平持续下降提示脓毒症患者预后不良[3]。
9
CPP诊断金标准是GnRH激发试验,但因其需多次采血、耗费时间长以及可能导致“点火效应”等,不适合作为性发育提前儿童的常规筛查项目。临床实际应用中常使用超声作为诊断CPP的重要辅助检查。既往有许多研究进行了超声检查有关正常女童子宫卵巢发育情况的研究,但是目前尚无统一标准,也缺乏对青春期女性子宫卵巢发育方面的数据研究[4]。
11
泌尿道感染是儿童时期常见感染性疾病,发病率仅次于呼吸道感染[1-2],其临床症状尤其婴儿通常不典型,易漏诊、误诊,而延迟治疗会增加肾脏瘢痕形成风险[3]。由于儿童生理特点及免疫功能低下,部分患儿常反复发生泌尿道感染,最终导致肾脏瘢痕、高血压、肾功能衰竭等危及生命健康[4],因此及时合理治疗泌尿道感染患儿至关重要。
2009—2023年,深圳市某区手足口病暴发疫情均发生在幼儿园,其中小班占比达到83.33%。可能与小年级幼儿的免疫功能相对薄弱以及未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有关[5]。国内已有研究表明,个人卫生习惯是手足口病发病影响因素[6-7],饭前不洗手、咬手指、抠鼻子、揉眼睛等一些不健康习惯是手足口病暴发危险因素[8-10]。
13
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是一种严重的心脏疾病,主要影响儿童和青少年群体。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由各种病毒感染引起,可导致心脏功能急剧下降,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1-2]。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表现多样,从无症状到心力衰竭甚至猝死不等,其诊断和治疗均具有挑战性。
17
对于高危新生儿尤其是低出生体重儿,通常不可避免地需要使用中心静脉导管进行长期静脉输注,以保证药物和营养的输注。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catheter,PICC)是一种常见的静脉置管方式,具有操作便利、安全可靠、可长期留置、耐受高渗性液体等优点[1]。
21
影响因子:0.414
影响因子:1.498
影响因子:0.884
影响因子:2.002
影响因子:0.709
影响因子:1.133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扫描二维码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