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 对比低剂量螺旋CT和X射线在肺结核诊断中的有效性。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100例肺结核患者,均采用低剂量螺旋CT和X射线检查,比较两者的诊断结果及病理特征。结果 低剂量螺旋CT各诊断结果和病理特征检出情况均优于X射线,两者比较差异显著(均P<0.05)。结论 在肺结核诊断中,低剂量螺旋CT与X射线均具有有效性,低剂量螺旋CT的诊断准确率、病理特征检出精准度更高。
肺结核是常见的呼吸系统传染性疾病,经及时诊断和治疗,多数患者预后较好。实验室检查、支气管镜、影像学均为诊断该疾病的有效方式,其中影像学检查因其无创、便捷、检出率高的特点在临床中的应用最为广泛[1]。本文对比分析低剂量螺旋CT和X射线在肺结核诊断中的有效性,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22年1月—2023年1月本院收治的100例肺结核患者,其中,年龄27~78岁、平均(57.16±6.28)岁,病程2~7个月、平均(4.14±0.24)个月。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X射线及低剂量螺旋CT两种方式检查。X射线检查:采用SIEMENS Ysio双板数字X射线,设置管电压为80 kV,管电流为20 mA,内阻范围为0~0.9Ω,预置时间及实际曝光时间均为0.25 s,最大密度补偿设定为1,层距及层厚为10 mm;指导患者保持直立位,双手自然放置在身体两侧,手心朝内,嘱其不可随意乱动,拍摄胸部前后位及侧位,扫描肺尖至肺底;侧位扫查时,告知患者贴近IP板,需观察其心脏;由2名医师查看拍摄结果,明确病灶分布和位置,观察病灶的密度、大小、形态等,并记录相关数据。低剂量螺旋CT检查:采用西门子GE64排螺旋CT机,设置层管电压为120 kV,管电流为30 mAs,层厚为50 mm,层间距为0.5 mm,校订对准值为0.75 mm,调整采集方式为16.00 mm×0.75 mm;使患者保持仰卧位,告知其检查前禁水、禁食,扫描中需屏气,扫描位置从肺尖到膈顶部,扫描时间约9 s;观察并记录肺部病灶密度、分布及四周血管状况等;扫描完成后重建细小病灶,分析病灶钙化情况;对于显示不清的位置,可放大或进行侧位扫查。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结果及病理特征结果。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结果比较
低剂量螺旋CT:敏感度0.98、特异度0.50、准确性0.97、误诊率0.50、漏诊率0.02、阳性预测值0.99,X射线:敏感度0.94、特异度0.46、准确性0.88、误诊率0.54、漏诊率0.06、阳性预测值0.92。低剂量螺旋CT的各诊断结果均优于X射线,两者诊断结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2。
表1 低剂量螺旋CT检查与病理检查结果比较(例)
表2 X射线检查与病理检查结果比较(例)
2.2 两种检查方式的病理特征比较
低剂量螺旋CT检查:卫星灶64例、占64%,胸膜增厚56例、占56%,空洞47例、占47%,支气管播散灶66例、占66%,少量胸水40例、占40%,淋巴结肿大45例、占45%;X射线检查:卫星灶43例、占43%,胸膜增厚32例、占32%,空洞28例、占28%,支气管播散灶40例、占40%,少量胸水17例、占17%,淋巴结肿大2例、占2%。低剂量螺旋CT检查各病理特征精准度均高于X射线,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8.863、11.688、7.701、13.569、12.980、51.425,均P<0.05)。
3、讨论
肺结核是传染性较强的一种疾病,多数患者早期症状不明显,随着病情的加重,会出现咳痰、咳血、胸痛、盗汗等症状。目前,临床上多采用胸部影像检查,后通过支气管镜以及实验室检查,以此对疾病作出准确诊断[2]。
X射线是诊断肺结核的首选技术,其可显示出病变的位置、形态及侵害范围,还可判断肺结核的病变性质、是否有活动性或空洞等。但X射线所获取的图像为多个器官组织的重叠影像,对于隐秘病变的诊断效果不佳,漏诊和误诊的概率较高,且检查时的辐射量较大。与X射线比较,CT检查的图像质量相对更好,其图像分辨率更高,能够解决影像重叠问题,对隐匿性或微小胸部、支气管和气管病变的检出率良好,且准确度高;此外,低剂量螺旋CT的辐射量较小,可减少对机体产生的损伤。
本文结果显示,低剂量螺旋CT的各诊断结果准确率、各项病理特征精准度均优于X射线。由此可见,在肺结核的诊断中,低剂量螺旋CT与X射线均具有有效性,但低剂量螺旋CT诊断的准确率、病理特征检出精准度更具优势,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王琳琳.多层螺旋CT与DR对肺结核诊断及治疗后疗效判定的应用分析[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20,37(4):467-468.
[2]马刚,张淑香,郭丽萍,等.支气管镜检查对痰菌阴性拟诊肺结核的诊断价值[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5,37(8):969-971.
文章来源:王思雨.低剂量螺旋CT和X射线在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对比[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24,41(06):705-706.
分享:
纤维支气管镜是临床辅助诊疗肺部疾病的有效工具。尽管支气管镜在肺结核诊疗中有确切效果,但镜体需要通过声门置入,由于插镜属于侵入性操作,可能会引起机体保护性反射,继而导致咽痛、窒息濒死感、剧烈呛咳等重度不适,明显降低患者的诊疗依从性,延误疾病的早期诊治。
2025-04-19肺结核是目前传染率较高的病症,该病的病因就是患者感染了结核分枝杆菌,糖尿病的发病率在近年来因不合理的饮食结构、不规律的生活方式的影响呈现出了一种持续升高的态势,糖尿病患者因自身免疫力和抵抗力的减弱,感染肺结核的概率会直接飙升,肺结核和糖尿病两病合并使得临床医治的难度大大升高[1]。
2025-04-07痰液肺结核是一种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tuberculosis,MTB)感染肺部的慢性传染病,其主要传播途径为呼吸道,属于具有高度传染性的疾病。世界卫生组织(WHO)于2023年报告显示,2022年我国在结核病高负担的30个国家中位列第3,反映出我国在结核病防控方面仍面临重大挑战,特别是提升肺结核病人的痰液检测阳性率。
2025-04-05根据临床经验可知,肺结核的主要病理特征为肺部渗出、干酪样坏死,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后会出现低热、盗汗、乏力相关的症状。此类患者的一线化疗方案为2HREZ/4HR,具体内容为强化期采用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和吡嗪酰胺干预2个月,巩固期则通过异烟肼和利福平干预4个月[2]。
2025-03-25肺结核是慢性传染病的一种,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具有治疗费用高、病程长、治疗药物不良反应大的特点,为全球重大社会和公共卫生问题[1]。随着我国结核病防治规划的实施,大部分结核病患者得到了治疗,遏制了疾病的传播,但是由于药物的使用,特别是使用不规范等,导致耐多药肺结核的发生。
2025-03-12肺结核是常见的感染性呼吸系统慢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咳痰、咯血等,相关数据显示,全球新增肺结核病例约800万/年,该病是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1]。肺结核患者因持续消耗、免疫功能低下等原因易进展至重症,多存在空洞、肺纤维化,易并发呼吸衰竭,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2]。
2025-03-03肺结核属于一种慢性疾病,且该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患者主要表现为乏力、低热、消瘦,大多数患者伴有咯血症状,而且咯血作为肺结核疾病的普遍并发症,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很大的影响[1-2]。如果不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进行干预,患者很可能会出现失血性休克、大咯血,甚至可能引发死亡。
2025-02-18活动性肺结核(APTB)是全球最常见的传染病之一,巨噬细胞是宿主对抗结核病的主要防御机制参与者[1]。在感染者无法控制初始肺部感染或免疫系统减弱的情况下,结核分枝杆菌可能导致肺结核或肺外结核[2]。但只有10%的感染者表现出APTB,这表明宿主免疫防御和遗传因素在防止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中具有重要作用[3]。
2025-02-17血行播散性肺结核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肺结核,是结核分枝杆菌一次或反复多次进入血液循环,造成肺部及全身多脏器病变,患者患病后常出现发热、乏力、食欲不振、盗汗等症状,如未积极治疗,随病程延长可引起永久性肺损伤,严重危及患者生命安全[2-3]。药物是结核病治疗的基础,但不同药物疗效不同。
2025-01-26PERMA心理干预模式是一种较为新型的心理干预模式,其主要是通过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培养患者积极乐观的心理状态,进而积极的进行治疗的一种干预模式,常被用于治疗积极性较差患者的心理干预中。本文主要探讨PERMA心理干预模式对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2025-01-18人气:11607
人气:11016
人气:10739
人气:10002
人气:9901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
期刊人气:2600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出版地方:重庆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674-6902
国内刊号:11-9295/R
邮发代号:78-270
创刊时间:2007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见刊时间:10-12个月
影响因子:1.939
影响因子:0.767
影响因子:0.964
影响因子:0.459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