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分析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采用唑来膦酸治疗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就诊的68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A组和B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唑来膦酸治疗,在此基础上,A组辅以普通护理;B组辅以个性化护理。比较(1)满意度;(2)不良反应发生率;(3)干预前和干预后患者腰椎骨密度、疼痛评分的差异。结果:(1)B组对比A组满意度更高,P<0.05;(2)B组对比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5;(3)干预前两组腰椎骨密度、疼痛评分相似,P>0.05;干预后两组腰椎骨密度均提高,疼痛评分均降低,P<0.05。结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采用唑来膦酸治疗效果显著,辅以个性化护理可减少不良反应,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为原发性骨质疏松常见类型,主要因卵巢功能衰退等导致雌激素分泌不足所致,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1],为探讨其有效治疗和护理方法,本研究对唑来膦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就诊的68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A组和B组。34例B组患者中:年龄范围51-76岁,年龄平均(61.34±2.21)岁。34例A组患者中:年龄范围51-75岁,年龄平均(61.18±2.01)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唑来膦酸治疗,给予5mg唑来膦酸静脉滴注1次,时间不少于15min,用药前给予1000ml生理盐水静滴水化,嘱患者多喝水;用药后给予100ml生理盐水冲管。两组均常规摄入充足钙剂、维生素D等,注意在唑来膦酸静注时不可跟任何含钙溶液解除,避免跟其他药物混合进行治疗[2]。
在此基础上,A组辅以普通护理;B组辅以个性化护理。(1)心理护理。因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病程长,需长期用药,加上体内激素变化,多存在焦躁等不良心理,需给予心理疏导,耐心倾听,改善患者不良情绪。(2)健康教育。对患者进行骨质疏松发病原因的分析和药物治疗效果分析,说明唑来膦酸治疗的安全性、不良反应等,提高患者的认知和配合度,告知不良反应的预防方法,以消除患者内心顾虑,使其更好配合治疗。(3)环境护理。为患者营造舒适安静的治疗环境,减少声光刺激,使其保持平和心态,保证充足睡眠和休息[3]。
1.3 观察指标和标准
研究评估:(1)满意度;(2)不良反应发生率;(3)干预前和干预后患者腰椎骨密度、疼痛评分的差异。
满意度总分100分,90分以上为满意,70-90分为一般,低于70分为不满意。满意度统计满意和一般占总人数的比例。
1.4 统计学处理方法
以SPSS21.0软件统计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相关数据;满意度、不良反应发生率以%表示,计数资料行χ2检验。腰椎骨密度、疼痛评分以(`x±s)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组间和组内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P<0.05。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满意度相比较。B组对比A组满意度更高,P<0.05,如表1.
表1两组患者满意度相比较[例数(%)]
2.2 干预前和干预后腰椎骨密度、疼痛评分相比较。干预前两组腰椎骨密度、疼痛评分相似,P>0.05;干预后B组对比A组腰椎骨密度、疼痛评分改善更显著,P<0.05。如表2.注:与干预前相比较,#表示P<0.05;与A组干预后相比较,*表示P<0.05。
表2干预前和干预后腰椎骨密度、疼痛评分相比较(`x±s)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较。B组对比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5,见表3.
表3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较[例数(%)]
3、讨论
骨质疏松为骨微结构损坏、骨量降低导致骨脆性增加,骨折风险提高的一种全身性骨病,在绝经后女性中发病率高,致残率和死亡率高,需及时治疗[4]。唑来膦酸为双磷酸盐的一种,可抑制破骨细胞FPP合成酶,可有效提升胫骨颈、椎体、全髋骨密度,有效治疗骨质疏松,用药期间辅以个性化护理,可简化治疗方式,促进患者用药依从性的提高,有效监测药物不良反应,减少不良反应发生。还可减轻患者心理顾虑和焦虑感,使其积极配合治疗,促进生活治疗的提升[5-6]。
本研究中,两组患者均给予唑来膦酸治疗,在此基础上,A组辅以普通护理;B组辅以个性化护理。结果显示,B组对比A组满意度更高,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干预后两组腰椎骨密度均提高,疼痛评分均降低,说明唑来膦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效果确切,辅以个性化护理可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闫晋.唑来膦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不良反应的预防治疗与护理干预[J].现代医学,2012,40(5):579-582.
[2]庞雪,刘英,曹积弘等.唑来膦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一过性反应的观察与护理[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3,21(11):1187-1189.
[3]李影.唑来膦酸注射液治疗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的护理体会[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13(17):91-93.
[4]张丽萍,孟庆玲,姜丕政等.中药散剂联合护理干预治疗绝经妇女骨质疏松症的效果观察[J].护理与康复,2013,12(1):73-74
[5]刘雁.对用中医疗法进行治疗的骨质疏松症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6,14(4):64-65.
[6]王茜.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饮食干预与护理措施[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9,5(2):31-32,42.
吴忠玲.唑来膦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的护理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A4):318.
分享:
女性盆底肌(pelvicfloormuscle,PFM)是封闭骨盆底的肌肉群,维持尿道、阴道、子宫、直肠等器官的正常位置以便行使各自的功能.如果 PFM 的功能变差,会导致各器官无法维持在正常位置,进而会出现盆腔器官脱垂、压力性尿失禁、阴道壁膨出、排便障碍、性生活不愉快等盆底疾病.
2025-03-31“药类法象”发端于《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元代的张元素继承《内经》思想,以四气五味、人体与天地四时比类的思维为基础,构建脏腑辨证用药思想,提出“风升生、热浮长、湿化成、燥降收、寒沉藏”的“药物顺应天地四时”的理论,首创“药类法象”学说,代表著作包括《珍珠囊性赋》和《医学起源》[1]。
2025-03-19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femalepelvicfloordysfunction,FPFD)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盆底解剖结构异常及功能改变的一系列疾病。基线病理学研究表明[1],盆底解剖结构异常导致肌肉松弛、肌张力过高及肌痉挛,不同程度地影响着性功能。FPFD导致性功能障碍最常见的病因是盆腔器官脱垂(pelvicorganprolapse,POP)、盆底肌张力过高和阴道痉挛。
2025-03-06细菌性阴道炎(bacterialvaginosis,BV)是女性常见的下生殖道感染性疾病[1],其临床表现为阴道瘙痒、分泌物增多并伴有异味;该病好发于育龄期、性活跃期的妇女,增加女性患盆腔炎、HPV感染及多种性传播疾病的风险,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2]。其具体病因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阴道微生态和免疫功能的失衡有关[3]。
2025-03-06绝经后中老年妇女是老年性阴道炎(亦可称为萎缩性阴道炎)的多发人群,为妇科常见病,严重危害其身心健康[1-2]。生理结构的变化会导致患者阴道pH值上升,降低上皮细胞糖原含量,进而导致患者阴道内环境的失衡,使抵抗力逐渐下降,加速细菌的滋生,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3-4]。
2025-02-28病变诊断结果直接影响着患者后续治疗方案的选择,临床常用的子宫内膜病变检查方法包括经腹部超声、子宫内膜活检等[2]。经腹部超声易受到腹壁脂肪层的影响,导致图像清晰度有限;子宫内膜活检的准确性虽然较高,但操作繁琐,且具有一定的创伤性。
2025-02-26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属于妇科常见病和疑难病,有多种亚型,其中比较严重的亚型是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胰岛素抵抗(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 with insulin resistance,PCOS-IR),在PCOS患者中,合并胰岛素抵抗者高达50%~80%[1]。
2025-01-15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remature ovarian insufficiency, POI)是指女性40岁之前因卵巢功能减退而出现的一系列临床综合征,表现为月经停闭(≥4周)、卵泡生成素(FSH)>25 IU/L(间隔>4周的2次测定)和雌激素水平降低,常伴有围绝经期等症状,如潮热汗出、阴道干涩、性欲减退、骨质疏松、情绪异常、认知功能改变等。
2024-12-31随着科技的发展,妇科手术方式已由传统的开 腹手术和普通腹腔镜手术发展到经脐或经阴道单孔 腹腔镜手术( transvaginal natural orifice transluminal endoscopic surgery,vNOTES) [1] ,孔道数量愈少,孔径 愈小,愈能体现微创、美容等方面的优势。
2024-12-23随着年龄变化,女性卵巢经历功能衰退这一生理过程,在此期间,卵巢衰退造成的雌激素不足诱导女性出现明显的生理和心理健康问题,如睡眠障碍和性功能障碍(FSD)等绝经相关症状。其中 FSD 的问题尤为突出和影响深远。
2024-12-21人气:18461
人气:16527
人气:15872
人气:15449
人气:15182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期刊人气:3765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主办单位:中国老年学学会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006-7108
国内刊号:11-3701/R
邮发代号:82-198
创刊时间:1995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影响因子:1.388
影响因子:0.021
影响因子:1.038
影响因子:0.279
影响因子:0.14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