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们留言
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外周血中MIF、IL-23、RANKL、OPG、DKK1在活动性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临床效果

  2019-12-28    298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目的:探究外周血MIF、IL-23、RANKL、OPG、DKK1在活动性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50例活动性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5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另取5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外周血MIF、IL-23、RANKL、OPG、DKK1以及ESR、CRP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外周血MIF、IL-23、RANKL、OPG、DKK1水平以及ESR、CRP明显均高于对照组患者,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动性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外周血中MIF、IL-23、RANKL、OPG、DKK1水平均有所上升,依据有关数据可以进一步研究治疗活动性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方法,并对治疗效果做出客观评估。

  • 关键词:
  • DKK1
  • 活动性强直性脊柱炎
  • 炎症
  • 疾病因子
  • 加入收藏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自身慢性免疫炎症,病因以及发病机制尚且不明,具有明显的家族遗传性,发病后致残率极高。本研究为了解该疾病的治疗方向,检测了患病患者的外周血MIF、IL-23、RANKL、OPG、DKK1水平并观察研究该水平的检验价值,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50例活动性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另选取50例体检健康患者作为对照组。纳入标准[1]:诊断符合美国风湿协会制定的AS诊断标准;‚AS疾病活动指数>4分;ƒ未进行任何治疗。排除标准:具有自身免疫系统疾病;‚合并严重的心、肝、肾等器官系统疾病患者;ƒ孕妇、哺乳期及患精神疾病患者。观察组患者中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19例,年龄范围在21-56岁,平均年龄为(32.2±3.5)岁,平均病程为(4.5±2.7)年。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22例,年龄范围在20-60岁,平均年龄为(34.2±3.1)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基本资料中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观察组患者入院当天清晨空腹于肘静脉采集血液10ml,对照组患者采用体检血液,室温静置1小时,3500r/min离心10分钟,弃上清,置于-80℃超低温冰箱冻存后对两组患者的血样进行检测。

1.3 检测指标

检测两组外周血MIF、IL-23、RANKL、OPG、DKK1水平,以及红细胞沉降率(ESR)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2],进一步分析外周血MIF、IL-23、RANKL、OPG、DKK1水平与疾病的关系。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数据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外周血MIF、IL-23、RANKL、OPG、DKK1水平以及ESR、CRP明显均高于对照组患者,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两组患者外周血MIF、IL-23、RANKL、OPG、DKK1以及ESR、CRP水平(x±S)


3、讨论


AS属于慢性炎症疾病之一,目前没有明确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一般发病部位为中轴骨骼,随着病情的发展加重,继而引发关节强直以及功能丧失。临床主要表现为脊柱融合、骶髂关节炎等。由于活动性强直性脊柱炎致残率极高,临床治愈率较低,目前没有明确的治疗方法,因此有关学者一直探讨该疾病的病理因素以及治疗方向,多数学者认为该类型疾病多与体内免疫功能失衡密切相关,部分促炎细胞因子并不能直接进行作用,而是通过调节OPG和RANKL等分子间接发挥作用。但是MIF作为一种重要的促炎因子,在AS患者发病机制中的确切意义尚未明确。国内外专家研究发现,Wnt信号是AS新骨形成的关键因素,通过抑制DKK1,可以促进外周骨赘过度生成,研究显示无骨赘形成者功能性DKK1水平明显高于有骨赘形成的患者。临床上多以ESR和CRP做为判断AS疾病的活跃指标。

本研究通过检测活动性AS患者外周血中MIF、IL-23、RANKL、OPG、DKK1表达水平分析该疾病与其相关性,发现观察组患者外周血MIF、IL-23、RANKL、OPG、DKK1水平以及ESR、CRP明显均高于对照组患者,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活动性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外周血中MIF、IL-23、RANKL、OPG、DKK1水平明显上升,由此可以对AS疾病的严重度和治疗效果做出评估。


参考文献:

[1]李爽.来氟米特治疗活动性强直性脊柱炎临床效果观察[J].社区医学杂志,2016,1(10):67-68.

[2]王统杰.两种方法治疗活动期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比较[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7):205-207.

[3]谭利华,曾双林,马聪等.活动性强直性脊柱炎MRI诊断[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38(3):245-250.


张征,孙其桓,白晶,等.活动性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外周血MIF、IL-23、RANKL、OPG、DKK1的临床意义[J].东方食疗与保健,2016,(12):6. DOI:10.3969/j.issn.1672-5018.2016.12.005.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期刊名称: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期刊人气:1751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出版地方:山西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007-7480

国内刊号:14-1217/R

邮发代号:22-153

创刊时间:1997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